11月30日,港交所公告信息显示,生物科技初创公司、AI药物研发独角兽晶泰科技(XtalPi)的控股公司QuantumPharm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国内第二家计划赴港交所上市的AI制药公司,今年6月,AI制药公司英矽智能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AI药物研发独角兽
资料显示,晶泰科技于2015年创立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是一个基于量子物理、以人工智能赋能和机器人驱动的创新型研发平台,公司基于量子物理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先进人工智能、高性能云计算以及可扩展及标准化的机器人自动化相结合的方式,为制药及材料科学(包括农业技术、能源及新型化学品以及化妆品)等产业的全球企业集团和创新公司提供药物及材料科学研发解决方案及服务。
晶泰科技的业务主要包括药物发现解决方案(提供横跨药物发现及研究全过程中不同模块的解决方案)及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固态研发服务及自动化化学合成服务)。其中,药物发现解决方案,指从提供靶标验证、苗头化合物识别、先导化合物生成、先导化合物优化至临床前候选药物推荐,涵盖小分子、抗体、多肽、ADC及PROTAC等多类型药物。合作项目中晶泰科技可获得首付款、里程碑付款或特许权使用费等。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固态研发服务及自动化化学合成服务,为制药及材料科学行业及其他行业的客户提供标准或定制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目前,晶泰科技拥有700多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持有超过120项已授权专利、约27项正在进行的药物发现项目,并有四个研发机构,其拥有实验室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根据Frost&Sullivan的资料,晶泰科技是世界上少数同时拥有基于量子物理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及自动化湿实验室能力的药物及材料科学研发公司之一,也是全球少有的量子物理+AI+自动化驱动的药物及材料科学研发平台之一。
招股书显示,目前,晶泰科技共为全球100多家生物技术与制药公司和研究机构提供服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其客户群涵盖全球前20大生物技术与制药公司(按2022年收入计)中的16家,包括辉瑞、强生、正大天晴、大熊制药及德国默克集团。
投资阵容豪华,腾讯与红杉是股东
自成立以来,晶泰科技获得多次融资,融资金额超过50亿元。投资者囊括腾讯、红杉中国、软银愿景基金、谷歌、国寿股权投资、海纳亚洲创投基金、真格基金、五源资本、Neumann Capital、Artisan Partners、人保资本、中金资本、招银国际资本、Mirae Asset Global Investments、中信证券投资、中信资本、海松资本、顺为资本、方圆资本、Parkway基金、雅亿资本、峰瑞资本、人人公司等。其中,腾讯在2015年成为晶泰科技的A轮融资投资人,2018年在B轮融资中追加1500万美元,此后又数次加码。
2020年9月,晶泰科技超额完成3.188亿美元的C轮融资,创下全球AI药物研发领域融资额的最高纪录。根据Frost&Sullivan的资料,晶泰科技在全球所有人工智能赋能的药物研发公司中融资总额排名第一。
IPO前,公司联合创始人温书豪、马健及赖力鹏通过合计持有已发行股份总数13.45%的权益,有权在股东大会上共同控制60.68%投票权的行使。其中,温书豪持股为6.9%,马健股为3.82%,赖力鹏持股为2.73%。此外,腾讯持股为13.66%,红杉持股为13.66%,五源资本持股为7.95%,国寿成达持股为7.32%,人保健康养老基金持股为3.72%。
上半年期内亏损6.2亿
招股书显示,在财务业绩方面,晶泰科技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3564万元、6280万元、1.33亿元、7997万元,2020年至2022年晶泰科技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93.4%;相应期间的净亏损分别为7.34亿、21.37亿、14.39亿和6.20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1.22亿、2.71亿、4.37亿和3.5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与首家冲刺港股IPO的AI制药公司英硅智能相比,2021年、2022年英硅智能收入分别为471.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365万元)、3014.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15亿元),增幅达539.6%。同时,2021年至2022年,英硅智能累积亏损达3.5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5.2亿元)。
晶泰科技具体业务营收方面,药物发现解决方案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1267万元、3935万元、8767万元、3610万元,占总营收的35.5%、62.7%、65.7%、45.1%;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营收分别为2297万元、2345万元、4569万元、4387万元,占总营收的64.5%、37.3%、34.3%、54.9%。
据招股书披露,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晶泰科技分别有43名、75名、120名及107名客户,报告期内晶泰科技来自5大客户的收入分别为2990万元、3880万元、6610万元和3310万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83.9%、61.8%、49.6%及41.4%。
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晶泰科技的研发开支分别为0.84亿元、2.13亿元、5.39亿元以及2.34亿元,分别占各期收入的约234.4%、338.5%、269.2%、以及293.1%。截至2023年6月30日,晶泰科技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的流动部分、受限制现金及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流动部分为32.11亿元。此外,截至2023年9月30日,晶泰科技还拥有2.9亿元银行融资。
为你推荐
资讯 司美格鲁肽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失败
当地时间周一(11月24日),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公布了司美格鲁肽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晚期试验结果。两项试验共纳入近4000名患者。临床试验用药物为诺和诺德的Rybelsus,即口服...
2025-11-25 11:19
资讯 首个国产九价HPV疫苗落地黑龙江
今年6月,万泰生物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大肠埃希菌))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预防HPV16 18 31 33 45 52 58七种高危型和HPV6 11两种低危型病毒感染以及感染引起的相...
2025-11-24 14:50
资讯 微创电生理“脉冲消融”获批
11月22日,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创电生理”)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研发的一次性使用压力监测心脏脉冲电场消融导管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申...
2025-11-23 22:21
资讯 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生产企业出口药品检查和出口证明管理规定》
11月21日,国家药监局日发布《药品生产企业出口药品检查和出口证明管理规定》,进一步支持和鼓励更多中国药品进入国际市场。
2025-11-22 22:06
资讯 纳斯达克要求科兴生物退市
11月19日,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公告称,由于未能按期在2024年11月11日的延期截止日期前提交2024年年度报告,科兴生物于2025年11月12日收到纳斯达克的退市决定函。
2025-11-22 10:12
资讯 2025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新增“两院”院士名单
今日,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4人当选。其中,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选举产生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
2025-11-21 15:35
资讯 攻克疫苗佐剂卡脖子难题,百达信生物获超 3000 万 Pre-A 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专注生物医疗赛道的领航新界资本独家领投,所募资金将重点用于加速化学合成 QS-21 等核心佐剂原料的 GMP 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全球商业化进程,并拓展新型佐剂研发管线。
2025-11-21 15:31
资讯 修实生物完成近亿元 A 轮融资,深耕多肽生物合成加速全球化
本轮融资由老股东华泰紫金领投,拾萃资本追加投资,金鼎资本、湖南艾臣联合参与,小饭桌创投依托生态资源助力融资高效完成,资金将重点用于海外市场拓展与核心技术研发升级。
2025-11-21 15:30
资讯 鲲石生物完成 5000 万 A 轮融资 加码巨噬细胞药物攻坚实体瘤
本轮资金将重点用于推进第三代 CAR-M(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药物的临床转化及多管线布局,为实体瘤治疗领域注入创新动力。
2025-11-21 15:21
资讯 专访精鼎医药郑唯玲:全球医药产业格局重塑中,中国从“市场红利”走向“创新红利”
中国医药创新已从全球产业链 “追随者”,成长为有自主话语权的 “参与者” 乃至 “引领者”,核心竞争力从单纯成本优势,升级为 “效率、质量、创新” 三位一体的综合实...
文/朱萍 2025-11-20 1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