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谷最新消息,8月17日,港股科技创新型医药企业远大医药(0512.HK)发布公告称,其自主研发的用于治疗脓毒症的全球创新药物APAD的国内I期临床试验于近日完成了首例受试者入组给药。
根据公告,APAD是远大医药针对脓毒症等重症自主开发的全新作用机制的小分子化合物,通过拮抗多种病原体相关分子,抑制免疫细胞过度活化,有望从源头阻止脓毒症的发生和进展。临床前动物实验数据显示,APAD对多种细菌感染导致的脓毒症都能起到治疗作用。
APAD本次完成首例入组的是一项随机、双盲、剂量递增、安慰剂对照的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价该产品在健康受试者中单次和多次静脉给药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
此外,远大医药还储备另一款自主开发的全新作用机制全球创新产品STC3141以拮抗机体过度免疫反应来治疗脓毒症,该产品与APAD在作用机理形成互补,可在脓毒症等重症的治疗方面形成良好的产品组合。
脓毒症(Sepsis)俗称败血症,是机体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是烧伤、创伤、大手术等严重感染以及肿瘤等患者的常见致命性并发症,脓毒症还可能会诱发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图片来源:Getinge)
据国外流行病学调查,脓毒症的病死率已经超过心肌梗死,成为重症监护病房内非心脏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2020年Lancet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近5,000万脓毒症病例,患病死亡人数超1,100万,换言之,全球每2.8秒就有1人因为脓毒症死亡。
我国一项针对全国44所医院ICU的研究报告则显示,ICU脓毒症的发病率为20.6%,病死率为35.5%,严重脓毒症病死率高达50%及以上。即使患者存活,50%的患者也会遗留有长期的健康问题,如疲劳、肌肉无力、吞咽困难、焦虑、悲伤、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与此同时,脓毒症治疗花费高,医疗资源消耗大,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据公开数据,在美国,脓毒症是院内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每年造成的损失超过240亿美元。我国大陆地区每年在ICU中脓毒症患者的总花费约为312亿元人民币,患者的人均ICU住院费用为 52,658 元人民币。然而,由于治疗难度较大,多年来围绕脓毒症的治疗始终没有突破性进展。
在脓毒症的治疗药物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脓毒症治疗市场规模已达230.71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将以近1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2028年全球脓毒症治疗市场总规模将会达到408.35亿元。
据悉,呼吸及重症抗感染板块是远大医药核心战略领域之一,其该板块在售产品超过10款,覆盖鼻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多个适应症,在呼吸疾病治疗领域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品组合。其中,该板块核心产品切诺、金嗓系列、恩明润和恩卓润均为全国独家品种,诺通、力美松、抗病毒口服液等多个产品均处于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
(图片来源:远大医药投资者关系)
在该板块的重症及抗感染方向,远大医药立足于糖组学研发技术平台,在澳洲设立了研发中心进行全球创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其澳洲研发中心与澳洲国立大学及澳洲格里菲斯大学保持长期深度合作,持续开发全球创新技术产品和治疗方法。其中,与远大医药合作的澳洲格里菲斯大学糖组学研究所是全球少数专注糖组学的科研机构之一,也是该领域中全球最大的科研机构之一。
目前,针对未被满足的重大临床需求,远大医药在重症及抗感染方向布局了多款全球创新产品,覆盖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副流感、新冠病毒感染(COVID-19)等适应症。其中,用于治疗脓毒症等重症的全球创新药物STC3141已在中国、澳洲、比利时、英国、波兰三大洲五个国家,在脓毒症、ARDS、重症新冠病毒感染以及新冠病毒感染引发的ARDS四个适应症上获批七个临床批件,完成了三项针对患者的临床研究,并于今年七月在中国获批开展II期临床研究。
远大医药方面表示,公司一直高度重视创新产品和先进技术的研发,本次APAD国内I期临床完成首例患者入组给药,是其在呼吸及重症抗感染板块的又一重要进展,未来将继续坚持以患者需求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驱动,针对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加大对全球创新产品和先进技术的投入,丰富和完善产品管线及产业布局,并快速实现科技创新产品落地上市,为全球患者提供更先进更多样的治疗方案。
为你推荐
资讯 改变焕新生!2025“鼓5人生”肺癌患者关爱公益徒步活动在沪成功举办
2025年11月16日,由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发起、爱心企业阿斯利康中国参与支持的“鼓5人生”肺癌患者关爱项目(以下简称“鼓5人生”项目)再度开启。
2025-11-17 16:20
资讯 腾迈医药获 2200 万美元 A 轮追加融资,加速 AI 驱动药物研发全流程创新
本轮融资由一村资本(V-Capital)与芯能创投(KHK Fund)共同领投,奥博资本、启明创投、成为资本、红杉资本等现有投资方悉数跟投。
2025-11-17 15:06
资讯 总金额超8亿美金,斯丹赛生物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CAR-T药物“出海”
近日,美国细胞治疗公司Lyell Immunopharma宣布,已获得Innovative Cellular Therapeutics(斯丹赛生物)LYL273(前身为GCC19CART)的全球权利,将进一步强化公司在实体瘤CAR-T领域的研发布局。
2025-11-16 21:42
资讯 美年健康发布国内首款 AI 衰老评估产品“血液学时钟”,抢占万亿长寿健康科技赛道
依托亿级健康大数据与前沿AI算法的创新产品,彻底突破了传统衰老评估依赖高成本组学检测的技术壁垒,将科学抗衰从高端科研与小众消费场景推向大众健康管理领域
2025-11-16 18:42
资讯 “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国家卫健委在各方面的考虑方向
到2027年,建立一批卫生健康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和可信数据空间,形成一批临床专病专科垂直大模型和智能体应用,基层诊疗智能辅助、临床专科专病诊疗智能辅助决策和患者就诊智能服...
2025-11-14 22:54
资讯 依视路®星趣控® 2.0镜片H.A.L.T. MAX技术相关研究获国际医学期刊发表
近日,国际医学期刊《Translational Vision Science & Technology》(简称TVST)发表了一篇最新的同行评审研究论文,公布了评估搭载Highly Aspherical Lenslet Target (...
2025-11-14 19:45
资讯 扬厉医药完成亿元级B轮融资,启明创投独家投资
本轮融资由启明创投独家领投,公司现有股东泰福资本、杭州国资、润璋创投继续跟投,融资资金将全额用于多款核心产品的临床研究推进。
2025-11-13 17:26
资讯 直击医工转化核心命题,全球医疗科技创新生态大会勾勒中国源创新路径
波士顿科学、丹纳赫、西门子医疗三家全球领先的医疗科技企业,以开放协同的姿态诠释了“生态共融”的核心内涵,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文/张蓉蓉 2025-11-13 13:18
资讯 北大医药董事长涉嫌刑事犯罪被批捕
11月12日晚间,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公司董事长、总裁徐晰人先生因被刑事拘留,暂时无法正常履职,授权公司董事陈岳忠先生代为行使董事长职责,授权公司常务副总裁余...
2025-11-13 10:08
资讯 Illumina® Protein Prep 以NGS蛋白质组学技术为全球超过40家客户提供突破性的精准解决方案,涵盖从学术机构到大型国家生物样本库
自 9 月全球商业化上市以来,Illumina Protein Prep 以“开箱即用”的解决方案显著提升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可及性,目前因美纳全球客户已完成逾 4 万个样本的处理
2025-11-13 09:24
资讯 数说心律,同心共创——共话心脏节律管理创新方案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美敦力心脏节律管理业务部成功举办“数说心律,同心共创”主题活动,聚焦“以患者为中心”的创新实践,推动先进疗法造福中国。
2025-11-12 15:33
资讯 安科生物增资博生吉,获得PA3-17 注射液CAR-T产品大中华区独家代理权
11月11日晚间,安科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博生吉医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签署《增资协议》与《独家代理框架协议》,达成新一轮深度战略合作。
2025-11-11 22:53
资讯 熙源安健获得超2亿元A轮融资,加速核心管线进展和全球化布局
本轮融资由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领投,渶策资本、光华梧桐、比邻星创投跟投,老股东顺禧基金、启明创投持续加投,行远致同担任财务顾问。
2025-11-11 21:52
资讯 诺华的核药将在嘉兴量产
近日,跨国药企巨头诺华宣布其放射配体疗法(RLT)药物派威妥(镥[177Lu]特昔维匹肽注射液)的两个适应症同时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分别为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雄激素受体...
2025-11-11 18:23
资讯 国家医保局:开展医保经办全业务流程智能审核试点
国家医保局确定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浙江省、湖南省、重庆市医疗保障局为试点单位,开展医保经办全业务流程智能审核试点工作。
2025-11-11 18: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