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晔感觉“塔瑞莎”的时代来了。这项革命性的创新技术——“在体电脉冲导入技术”将会改变和推动整个核酸疫苗及基因治疗产业的发展。
如果不是因为前不久新闻报道的一则消息,“罗氏9 月11 日宣布收购美国Inovio 公司的电脉冲导入的治疗性乙肝和前列腺癌两个DNA 疫苗,里程碑总价达4.2 亿美元及两位数的销售提成比例。”陈丽晔和她的企业上海塔瑞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不会如此迅速跳入了很多业内人士的视野里。因为,目前世界上能够将此技术应用于人体的只有三家公司,美国Inovio 公司和Ichor 公司及中国上海的塔瑞莎。
就在前不久,塔瑞莎与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也是目前全球最大规模、进度最快的核酸疫苗临床试验,治疗性乙肝DNA 疫苗终于完成临床IIb 研究,而等待他们的是年底的揭盲。一旦数据显示成功,距离上市就仅有2 年时间,将成为中国市场治疗性DNA 疫苗“零”的突破。预期届时整个市场规模可达50 亿元左右。
2004 年成立,9 年时间,塔瑞莎“蜕变”,成为中国唯一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认可用于核酸疫苗导入人体临床研究的核酸疫苗导入装置。
塔瑞莎“破茧成蝶”。
破茧“法则一:产学研转化
从创立塔瑞莎之初,作为创始人陈丽晔就立下规定,企业不但要将有科学思想的科学家、有管理思想的管理者汇聚一堂,还要避免前期持续”盲目烧钱“,却又能在最短时间最有效地将科研成果产业化。而陈丽晔早就打好了”算盘“——产学研合作。
陈丽晔说,事实证明,产学研结合可以更快地将科研成果产业化,成为推动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的一种最强劲的动力。塔瑞莎创立之时虽”人丁稀少“,但在平台搭建、产业化模式上却早已搭好”台“,”万事俱备,就差一颗‘原子弹头’。“无意的相识,让陈丽晔在2005 年遇到了她如今的合作伙伴,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教授徐宇虹。彼时,徐宇虹教授的课题正是”电脉冲导入技术“,为2000 年上海交通大学获得的国家”863“资助项目,”徐教授已经研究了4 年,找到了参数,也正想寻找合作方,将它产业化。“对于”电脉冲导入“,在当时,中国对这项技术几乎处于”零“的认知。但正因如此,陈丽晔意识到,虽然是第一个”吃螃蟹“,但这项技术或许在10 年后会成为革命创新。
其实,所谓”电脉冲导入“技术,就是通过电场作用改变细胞膜的结构,在细胞膜上形成瞬间可逆通道,在电场作用下,将外源物质(DNA、RNA、siRNA、蛋白质、抗体、化学小分子物质等)直接导入目标组织或靶器官。
一拍即合,2005 年,徐宇虹教授领衔的这项”863“项目很快成功转化至塔瑞莎。仅仅1 年时间,陈丽晔梦想成真,课题技术成功产业化,一个名为”TERESA-EPT 基因药物导入仪“应运而生。
”导入仪就相当于一个特殊的注射器,传统的注射器只能将药物注射到细胞间质中,无法穿过细胞膜的铜墙铁壁。“来自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教授徐宇虹解释道,对于基因药物来说,必须穿过细胞膜进入到细胞内才能发挥功效,而这个”特殊注射器“恰恰解决了这类药物给药的关键瓶颈问题,只需6 秒钟,基因药物即搭载电车快速、准确地进入到细胞内。
”破茧“法则二:小轮带大轮
2013 年9 月,塔瑞莎与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治疗性乙肝DNA疫苗完成临床IIb 研究,而在此前,临床IIa 试验结果表明双质粒HBV DNA疫苗对慢性乙肝患者具有一定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与广药的合作,也颇有意思。“陈丽晔至今都记得2006 年,广药与塔瑞莎的合作谈判。对方”黑压压“一片,而塔瑞莎一方只有陈丽晔一人。”我很镇定,因为他们需要我们的技术,“陈丽晔比喻说,双方好比”小轮带大轮“,塔瑞莎是”小轮“,但没有塔瑞莎电脉冲导入,广药的”大轮“DNA治疗性疫苗将没法达到效果。
这就是陈丽晔的”小轮带大轮“法则。看似渺小,却是”大轮“无可替代的”伴侣“。
”1 年里,我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挑战,“陈丽晔说,2005 年3 月交大刚签好约,”863“一转移,塔瑞莎工作人员就对此进行研究,立即遭遇第一个挑战——产品标准制定。”什么都没有,为了制定出产品标准,我们足足改了20 多稿。“彻夜的加班,让这项技术在1 年的时间有了”质“的飞越。成功开发生产出基于在体电脉冲导入基因技术的”TERESA-EPT 基因药物导入仪“。也由此很快受到了广药的亲睐。
据悉,随着分子生物学及重组DNA 技术的发展,传统疫苗已体现出诸多缺陷,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新疫苗是当前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途径之一。”现在市面上普遍使用的乙肝疫苗是预防性的蛋白疫苗,时间长了预防效果会弱化,造成免疫失败、感染乙肝。“陈丽晔告诉记者,基因疫苗是治疗性的,进入人体后,能够通过仪器导入到细胞里,将基因表达出来,激发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最终清除人体内的乙肝病毒。”而最为关键的是,治疗性乙肝DNA 疫苗必须配合使用电脉冲导入技术,才可发挥功效。“为此,陈丽晔将”小轮带大轮“的法则运用在多项技术的开发合作上。
与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的预防性艾滋病疫苗正在进行临床IIa 期研究。与中国人民解放军309 医院等单位合作的治疗性结核疫苗正在准备申报I 期临床,该项目还获得了盖茨基金会的I 期临床研究资助。而艾滋病疫苗项目和结核病疫苗项目均为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专项资助项目。
”破茧“法则三:坚持创新,没有回头路
创办塔瑞莎时,陈丽晔已41 岁。
1988 年上医大营养系毕业的她因为家庭原因,没有选择出国留学,走的是一条与别人不一样的路。”我在外企打过工,也做过一线药品销售员,也和别人一起创过业。“这些经历的积累,让陈丽晔创业时,牢牢记住必须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坚持创新,没有回头路。
41 岁不再是创业的黄金年龄,但正因如此,让陈丽晔更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我们绝不走当初民营企业的‘先积累后转型’,“自主创新是民营企业的生命所在,惟有创新才是民营企业实现蜕变的”突破口“。”如果一个企业的核心技术无法成为世界顶尖的技术,那么这个企业就很难跃升为卓越的企业。“”有人说过,你不就是做机器的,如何谈得上创新创业。“陈丽晔始终拿这句评价激励自己,塔瑞莎就是在创新,而且是在创不一样的新,专注于开发”电“在生命领域中的应用的核心技术。而TERESA-EPT 基因药入仪,与其说是一个具有国际领先地位的科技新产品,还不如说是一个为生物医药创新、特别是基因药物研制带来一场革命的技术平台。
早在2005 年,英国英格兰东北经济发展署独具慧眼看中塔瑞莎这一发展潜力,借助其”企业软着陆计划“邀请塔瑞莎创业团队赴英作为期一个月的商务考察,力求与当地的基因治疗研究机构相嫁接,希望最终实现该项技术成功引入英格兰东北经济发展圈。而塔瑞莎通过纽卡斯尔生命科学中心的英国式孵化服务,成功地在纽卡斯尔大学医学部找到科研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应用”在体电脉冲导入基因技术“在”糖尿病基因治疗“上的应用。
而公司从一开始就确立了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即企业名称的内涵。塔瑞莎,源自于MOTHER TERESA,一位1979 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正是其一生传播爱心、拯救苦难的奉献思想引爆上海塔瑞莎公司创业团队心中久藏的梦想。
如今,塔瑞莎与美国Inovio 公司、ICHOR 公司同属世界上目前为止经国家药监部门认可能够将电脉冲导入技术用于DNA 疫苗导入的人体临床研究的仅有的三家公司。正是因为塔瑞莎坚持创新,其产品已经超过了美国公司的产品,并获得了世界着名的艾滋病鸡尾酒疗法发明人、美国洛克菲勒大学何大一院士的青睐,双方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塔瑞莎的确”破茧成蝶“,但未来的路漫漫长兮,如何从第一个吃螃蟹,转变引领中国,代表中国最先进技术水平,真正敲开国际大门,塔瑞莎,任重道远。
为你推荐

国家医保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谈及商保
与医保目录调整的不同点在于,商保创新药目录将充分尊重商业保险公司的市场主体地位,在方案制定、专家评审、价格协商等环节,保险公司行业专家将充分参与。商保专家对于一个药...
2025-07-01 14:58

中析生物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智慧实验室布局与全球化拓展
近日,实验室自动化领域企业苏州中析生物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析生物”)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由中信建投资本领投,启明创投持续
2025-07-01 13:15

全球首个IL-17A/F双靶新药填补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治疗空白,“捷乐同行患者关爱项目”加速药物惠及患者
为了提高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的治疗获益、减轻经济负担,“捷乐同行患者关爱项目”于今日正式启动。
2025-07-01 10:21

稳健医疗李建全谈绿色手术室发展:绿色理念的前提一定是以人为本
相关数据显示,全球医疗行业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医疗行业碳排放占全球4 4%-5 2%,手术室贡献了医院20%-30%的废弃物。
2025-07-01 09:26

1款全球首个+1款全球前四!华东医药MUC-17与FGFR2b 两款ADC获批临床
HDM2020与HDM2012均为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分别靶向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b(FGFR2b)、靶向人粘蛋白-17(Mucin 17,MUC-17)
2025-06-30 21:28

睿视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2轮融资,金科君创独家投资
此次融资将重点用于公司核心产品的研发迭代,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报加速,以及市场渠道拓展。凯乘资本担任公司本轮融资独家财务顾问。
2025-06-30 10:36

26省联盟药品集采拟中选结果公布
26省为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新疆...
2025-06-28 13:20

CDE:对于境内外尚未有按照药品批准上市,但已有按医疗器械批准上市的产品,如在我国按照药品管理,能否按创新药申报?
对于境内外尚未有按照药品批准上市、但已有按医疗器械批准上市的产品,如申报时在我国按照药品管理的,因器械已上市,将影响该产品在我国按创新药申报。
2025-06-28 13:01

河北医大二院发布“冀脑方舟”脑出血专病大模型,助力精准诊疗
6月21日,河北医大二院联合讯飞医疗共同研发的医疗垂直领域多模态大模型—— “冀脑方舟”脑出血专病大模型在石家庄正式发布。
2025-06-27 16:02

最新数据:Vyepti(艾普奈珠单抗)在难治的重度偏头痛患者中疗效确切
2025年第11届欧洲神经病学学会大会(EAN Congress 2025)公布了RESOLUTION IV期临床研究的完整结果。数据显示,在同时接受标准化患者教育的慢性偏头痛合并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
2025-06-27 15:58

Vyepti(艾普奈珠单抗)最新III期临床研究数据出炉,治疗亚洲慢性偏头痛人群疗效获证
该研究是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旨在评估艾普奈珠单抗对比安慰剂在亚洲为主的慢性偏头痛人群中的疗效与安全性。
2025-06-27 15:47

全球首款实体瘤CAR-T疗法国内申报上市
6月26日,科济药业发布公告宣布,其申报的CAR-T疗法舒瑞基奥仑赛注射液的新药上市申请已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申报适应症为用于治疗Claudin18 2表达阳性、至少二线治疗失败的晚...
2025-06-27 09:31

浙江省药监局:2025年版《中国药典》即将执行,哪些情形无需向省药监局申请备案
202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已由国家药监局、国家卫生健康委2025年第29号公告颁布,自2025年10月1日起实施。
2025-06-25 15:16

爱尔眼科张劲松、郝燕生、兰长骏教授参与制定《中国老视矫正型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5年)》
近日,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白内障学组共同制定的《中国老视矫正型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5年)》(以下简称“共识...
文/屈慧莹 2025-06-25 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