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药业处境不美。
10月17日,一直表现稳定的“白马股”康美药业盘中闪崩,一天蒸发百亿,直接跌出“千亿俱乐部”。
暴跌背后,有关康美药业董事长行贿,操纵股价、财务造假,公司高杠杆股权质押、库存过多或经营出现问题等消息在舆论上迅速升温。
10月22日,康美药业短时间内放出巨量打开跌停板。虽有第三季度业绩报表出炉,以营收同期增长35.46%,净利润24.05%的增长率提振士气,但市值还是蒸发了近400亿元。
危局中的康美药业净资产347亿元,有124家子公司,是全球企业2000强、中国企业500强。主营业务中药饮片在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产销规模排名第一。在10月中旬遭遇“黑天鹅”之前,康美药业一直是投资市场的“宠儿”。
康美药业为什么陷入“财务造假”质疑,急速扩张背后是一个怎样的棋局?
扎根中药
从无名小厂到千亿市值
“我们还是实实在在做产业,内部没有受到影响。”谈到危机出现后企业的状态时,康美药业相关负责人告诉市界。
康美药业的商业版图很大,其业务范围已覆盖了中药的全产业链。
其中包括上游的中药材种植与资源整合;中游的专业市场经营、中药材贸易,中药饮片、中成药制剂、保健食品、化学药品及医疗器械的生产与销售,现代医药物流系统等;下游还有医疗机构资源、智慧药房、智慧药柜、OTC 零售、连锁药店、直销、医药电商、移动医疗等。
时间退回21年前。
1997年,在粤东一个偏远小镇上,28岁的马兴田和妻子许冬瑾用“下海经商”赚到的第一桶金,创办了广东康美药业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生产化药(主要成分可直接用化学分子式写出来的药物)的小厂,主打产品络欣平、诺沙片、利乐。当时这些产品还不是公司的发展引擎,但多年后,三款产品的销售额分别占到了康美药业总营收10%以上。
以化药起家的康美,进入中药领域因为几个“偶然”事件。
1998年8月,国家药监局成立,并在药品生产流通领域掀起了整顿风暴。各地以降价为主导的集中招标采购政策也开始萌芽,这些对医药行业,特别是化药的销售都产生了影响。同样受到冲击的康美开始谋划转型。
2002年,康美借助普宁得天独厚的中药资源、人才条件,投资建设了中药饮片生产基地,增加了中药、医疗器械经营业务。
据公开报道,得益于广东省中医院的一次内部改革,外加老中医们对药材质量不满意,院方领导决定将药房交由第三方管理。
康美药业结合临床需求在全国率先推出小包装饮片。我国中药饮片市场一直存在小、散、乱,造假等问题。虽然这种饮片也遭到了中药学专家的诟病,但以其更加卫生,方便运输、储存等特点还是很快赢得了认可。
2003年,康美药业中药饮片营收6539.73万元,占总营收的14.08%,是2002年总收入——2069.93万元的3倍还多。2004年,中药饮片的营收占到了总营收的28.74%,远超三大化药产品——络欣平10.52%,诺莎13.95%,利乐13.61%。
到2012年,康美药业中药(包括中药饮片和中药材)收入已达到87.03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达到77.95%。同时,康美药业以营销、物流、信息、研发为核心,贯穿种植、流通、市场网络、生产、销售终端等关键环节的中药全产业链立体经营模式初步形成,业绩也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账面显示,2006年至2012年营收实现了30%以上的增长,2011年,2012年增幅甚至高达83.77%、83.62%,康美药业于2012年突破了营收百亿大关。
3年后(2015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借助国内医药产业发展势头,康美药业一跃跨入千亿市值俱乐部。
回应质疑
“财务造假”背后是为产业布局?
“财务造假”是此次令康美陷入危局的“黑天鹅”。“货币现金高、存贷双高、大股东股票质押比例高和中药材贸易毛利率高”都是质疑的原因。
特别是康美药业的年中报,到期末公司账面上还有398.28亿元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而同时还有巨额债务,且债务利息就高达15亿元。质疑者指出,为什么明明有充足的现金,却甘愿付如此高的利息借贷,存在不合理性。
康美药业的大手笔借贷,早在转攻中药行业之初即已现端倪。
当时的康美药业还没有形成商业帝国,其主营收入来源还很单一,集中在几种化药产品。而由于投入近亿元建设中药基地,其财务状况及营收成果分析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还出现了9000余万元的“赤字”。
康美药业相关负责人对市界表示,之所以账面上有钱却不用,主要是基于企业发展战略考虑。“因为医药产业布局,很多时候要根据当地的情况和国家的政策动态的调整,要做好资金储备。要随时随地做好调整产业布局的准备,或者应对‘两票制’等,要做到‘手有余粮心不慌’。因为一旦有项目需要资金,或者出现什么情况,马上融资是来不及的。”
这一点与康美药业10月18日发布的《关于媒体报道的澄清说明》一致。
“这个做生意的人,设身处地想一想都明白,只要能贷款,肯定都是尽量不用手上的资金。”这位负责人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康美药业列出的项目中,很多都是短期内无法盈利的。在回应市界时,康美方面则表示:“很多项目并不在利益,希望促进行业规则化、标准化。”
一手资本,一手市场,康美药业下的是一盘大棋。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市界:“康美在全国上马这么多项目,这些都是需要长期投入资金的,而且投资回报缓慢,得不偿失。但是康美注重的应该还是‘大项目’带来的其他机会,如医药流通、销售或者其他投资标的等。”
在现行医药制度体系下,药品从药厂到临床,必须要经过各地的集中招标采购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医疗机构都占据了强势的地位。康美药业的核心目标是树立良好的形象,取得政府、医院的信任,以促进其主营业务发展。
康美药业非常重视政府关系,其内部工作人员透露,在与政府谈合作的过程中,董事长马兴田从来都是亲力亲为。这些努力使康美药业无论是主营业务收入还是战略布局都有精彩表现。而其弊端是,涉及地方官员行贿案件里,屡次上榜。
比如:
5月29日,中国裁判书网公布《蔡明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审刑事判决书》称,2014年8月至2015年11月,原任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生产监管处处长蔡明利用职务便利,为康美药业谋取利益,先后3次收受康美药业总经理马某、副总经理李某贿送的现金共计港币30万元。
据央视新闻报道,2000年至2012年康美药业为寻租申请公开发行股票或上市,行贿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发行审核一处处长、创业板发行监管部副主任李量。
据中国经济网报道,2004年至2011年,康美药业董事长兼总经理马兴田曾行贿揭阳市委书记陈弘平,共计港币500万元。
据第一财经报道,2000年至2014年,马兴田行贿广东省委原书记、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涉及金额港币200万元、人民币60万元。
不过,法院认定暂无相关证据证明了行贿人求得不正当利益,因此康美药业未受牵连。
融资困境
高杠杆质押为了活下去?
康美特别需要钱。
10月18日的一份澄清公告显示,康美药业还有22个在建或拟建的政府合作、智慧药房、医院并购等项目。加之此前建成但无法短期内获利的项目,需要资金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
在上述澄清公告中,康美药业明确表示,根据已公告的项目投资计划,公司未来几年预计的项目投资资金需求为443.91亿元。
在说明账面货币资金余额较大时,康美药业还大吐苦水称,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传统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银行长期资金的融资难度极大,而公司部分投资项目规模较大、回收期较长,为保障未来业务拓展的需要,公司必须不断地保持融资节奏,并维持与金融机构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康美药业相关负责人告诉市界:“不上则下,不寻找新增长点,做好储备,就会被超越。但是要融资,民企除了上市,就是股权质押,没有其他的。”
这可能就是康美药业选择高杠杆股权质押的原因,但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大股东康美实业已将康美药业91.91%的股权质押,主要用途为日常业务经营、参与配股、增持、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参与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等业务。
如此高的杠杆,在股价大跌的情况,使康美实业质押股权面临被强制平仓的危险,威胁大股东对企业的实际控制权。
对此,马兴田曾表示质押不会出现爆仓情况。康美药业在回应市界时也表示,将逐渐去杠杆,但要视大股东的资金情况而定。“生存和发展毕竟是第一的。”他说。
康美药业的棋局没有停,市场信心仍在恢复中。
来源:健识局
作者:陈广晶
来源:健识局 作者:陈广晶
为你推荐

远大医药易甘泰®获FDA提前正式批准新增HCC适应症,成全球唯一FDA批准双适应症SIRT产品
基于钇[90Y]微球注射液DOORwaY90临床试验的突破性中期数据成功达到预设的共同主要终点,FDA提前正式批准了该产品新增适应症,用于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且未限制肿瘤直径大小。
2025-07-07 21:20

2024年度中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前100位企业
根据榜单和信息,2024年,国药集团连续五年蝉联榜首,华润医药与齐鲁制药稳居第二、第三席位;远大集团与复星医药位次互换,分列第四、第五;石药集团则继续位居第六,头部阵营...
2025-07-07 18:10

财政部:7月6日起,对50类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采取措施(附名单)
昨日(7月6日),财政部国库司在官网发布《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的通知》(简称通知)称,采购人采购预算金额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疗器械(...
2025-07-07 11:49

倾听患者声音,科学引领未来——2025辉瑞肿瘤学术季(ASPO)精彩呈现
2025年7月6日,“前沿共行-多领域学术前沿交流会”正式启动,标志着 “科学引领•共克癌症”2025辉瑞肿瘤学术季(ASPO)进入重要阶段。本届ASPO依托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
2025-07-07 10:26

精准医疗迎来“关键年”,专家称人工智能将助力重塑人类生命健康格局
2025年被业界普遍认为是精准医疗发展的关键节点。生物药和先进疗法曾掀起了两次药物开发的技术创新浪潮,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望重塑人类生命健康的格局。7月4日在上...
2025-07-05 15:57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管理指导原则
为进一步提高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和生物等效性试验质量和管理水平,国家药监局核查中心组织修订了《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管理指导原则》。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意,现予发布,自发布...
2025-07-04 23:07

众安保险与阿里健康达成战略合作,助力超重人群科学管理体重
7月4日,阿里健康举办科学减重标准发布会,发布“科学减重标准”,希望通过规范的营养管理、运动干预、药物治疗,帮助超重与肥胖人群开启科学减重之旅。
2025-07-04 18:30

又一款国产肺癌创新药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
今日(7月3日),迪哲医药宣布,公司核心产品舒沃哲(ZEGFROVY,通用名:舒沃替尼片)的新药上市申请正式获得美国FDA加速批准,用于既往经含铂化疗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
2025-07-03 14:51

白癜风诊疗迈向"精细化诊疗"新阶段,薇诺娜净衡系列上市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办湖南省医学会、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皮肤病学系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三十次皮肤性病学术年会于2025年6月25日-29日...
2025-07-03 11:51

2025年,国家医保局医保药品目录及商保药品目录调整征求意见稿发布
7月1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对外发布《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及相关文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25-07-02 18:50

碳云智肽获翰宇药业战略投资,以 “多肽芯片 + AI” 技术赋能创新药研发
7 月 1 日,深圳碳云智肽药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 “碳云智肽”)与翰宇药业(300199)正式签署《创新药 CRDMO 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和《战略投资协议》。
2025-07-02 17:44

一上市药企与6名高管共计被罚1600万元
近日,维康药业发布公告披露,其收到《关于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证监局的公告》,公告显示,维康药业及其实控人刘忠良等被处罚,处罚金额累计达 160...
2025-07-02 15:41

国家医保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谈及商保
与医保目录调整的不同点在于,商保创新药目录将充分尊重商业保险公司的市场主体地位,在方案制定、专家评审、价格协商等环节,保险公司行业专家将充分参与。商保专家对于一个药...
2025-07-01 14:58

中析生物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智慧实验室布局与全球化拓展
近日,实验室自动化领域企业苏州中析生物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析生物”)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由中信建投资本领投,启明创投持续
2025-07-01 13:15

全球首个IL-17A/F双靶新药填补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治疗空白,“捷乐同行患者关爱项目”加速药物惠及患者
为了提高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的治疗获益、减轻经济负担,“捷乐同行患者关爱项目”于今日正式启动。
2025-07-01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