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药物属于高端药物制剂,是药物与相关载体材料制成的粒径在1-1000nm范围内的纳米载药微粒或纳米药物晶体的统称。
图1. 纳米药物载体的各种形式
与传统分子药物相比,纳米药物的优势在于:易于实现药物控制释放,可降低药物用量,从而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具有缓释功能,可改变药物的体内半衰期,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具有保护和屏障功能,可减少药物在体内外的降解,增强药物的稳定性;具有靶向功能,可将药物输送到人体特定部位,从而减少药物对正常器官或组织的损害。
粒径小于1000nm的纳米分散体系主要包括脂质体、纳米乳、纳米粒、聚合物胶束等。各种纳米药物载体结构分类及定义如表1所示。
表1. 常见纳米药物载体结构
目前,已上市的纳米载体药物已达数十种(表2)。据估计,到2050年,世界上一半的药物将搭载纳米载体。由于脂质体领域出现了许多里程碑式的工作,如pH梯度法的发明,长循环脂质体的制备及主动靶向脂质体的发明等,在已上市的纳米载体药物中,脂质体药物上市较早、所占比例最多。经典的脂质体药物如两性霉素B脂质体、柔红霉素脂质体、多柔比星脂质体、紫杉醇脂质体等。国内及其他国家也获批了多支脂质体仿制药,南京绿叶、石药集团、常州金远、复旦张江、上海上药成为国内在脂质体药物领域的领头企业。在若干脂质体药物中,值得一提的是Celsion开发的ThermoDox。针对Doxil缺乏靶向性的缺点,Celsion公司开发了热敏性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ThermoDox。由于肿瘤局部微环境温度略高于体温,在39-42℃时,该脂质体外壳的物理结构快速改变,形成多个小开口,抗癌药物可以从中快速释放出来,达到靶向的目的。
由于纳米载体药物具有靶向、缓释等特点,目前已上市药品中,近一半药物用于治疗肿瘤,再次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等。在已批准的适应症中,常见的肿瘤包括:乳腺癌、卵巢癌、骨髓瘤、肝细胞癌、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可见,目前所能治疗的肿瘤种类有限,尚有许多新适应症等待被开发。
图2. 纳米在癌症领域的主要发展历史时间表
在上市药品研发公司中,不乏财富500强前十大制药公司(辉瑞、强生、默沙东、诺华、罗氏、GSK、阿斯利康、艾伯维)、日本跨国药企(武田制药、第一三共、安斯泰来)、生物制药巨头(安进、吉利德、赛尔基因、健赞),还有专注于纳米剂型开发的制药公司,如台湾微脂体股份有限公司,和仿制药巨头(Teva)等。
表2. 主要已上市纳米载体药物(部分)
图3. 纳米载体药物上市年代分布
在ClinicalTrials数据库和中国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上进一步检索在研的纳米载体药物,共计获得140余种新的纳米剂型在研药物,涉及58家公司(见表3)。可以预计,将来会有更多上市药品(如图3所示)。其中,Insmed公司的阿米卡星脂质体吸入剂(ARIKAYCE?)已完成3期临床试验,正在递交药监局审批。该药采用Insmed的脂质体专利技术,特别适于肺部给药,药物一经吸入,脂质体便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直接到达感染细胞内部,最小化非靶标暴露。
从纳米载体搭载的药物来看,肿瘤治疗药物同样占据了半壁江山。值得注意的是,在研产品中有6只基因药物,列于表3的最后,而目前尚无已上市的纳米载体基因药物,纳米载体的出现为基因治疗提供了可能。
除了已在纳米载体药物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企业,进入这个领域的国内公司还有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武汉利元亨药物技术有限公司、广州一品红制药有限公司、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无锡朗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思科药业有限公司/ 南京康海医药开发有限公司、上海谊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天汇化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一心制药有限公司、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百奥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等。
表3. 在研纳米载体药物一览(部分)
纳米药物载体将来会朝向功能一体化、靶向性更好、疗效更佳、毒副作用更小的方向发展。
通过对纳米材料的理性设计和合成,将目前临床上诊断和治疗两个分离的过程/功能集成于一个纳米载体,即构成了诊疗一体化纳米平台。它能够实时、精确诊断病情并同步进行治疗,而且在治疗过程中能够监控疗效并随时调整给药方案,有利于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并减少毒副作用。
近年来,纳米诊疗一体化研究已引起国际纳米生物医学领域的广泛关注,但纳米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着三大挑战:(1)可控和可再生的纳米粒合成方法的研究;(2)完备的临床评价和监测系统的建立;(3)实行良好的生产管理规范(GMP),实现基础研究到临床产品的过渡,以及随后的商业化生产。
来源:火石创造(微信号 firestone-link) 作者:蒋淑霞 周俊
为你推荐
资讯 首次亮相进博,索诺瓦全链条创新方案助力听力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
现场,索诺瓦展示了全链条创新听力健康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峰力AI人工智能全能系列助听器亚洲首展,AB核磁共振兼容的人工耳蜗技术等。
2025-11-06 22:24
资讯 百济神州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超275亿元,已超去年全年营收
第三季度,百济神州单季度营收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0 77亿元,同比增长41 1%;产品收入延续高速放量态势,实现99 54亿元,同比增长40 6%。
2025-11-06 20:42
资讯 携手打造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期间,由寇德罕见病中心与灵北共同发起的“构建DEE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圆桌论坛成功举办。
2025-11-06 20:34
资讯 罗氏制药“AI+科研”亮相进博,打造医学创新新生态
罗氏制药中国携手商汤医疗以及若生科技联合发布“小罗智多星”AI科研解决方案,并且分享了“MDT智能体”这一创新工具。
2025-11-06 20:23
资讯 灵北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展示神经专科与神经罕见病领域创新成果
展示了其针对发育性癫痫性脑病(DEE)的创新疗法,并分享了在偏头痛预防性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为推动创新疗法、药物惠及更多中国患者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2025-11-06 20:19
资讯 Cytiva 启动Stax深层膜堆本土化生产, 以中国速度交付全球品质
采用与全球一致的材料与质量标准,交付周期缩短70%,并通过提速响应客户服务需求,提升客户体验与供应韧性。
2025-11-06 20:10
资讯 “罗氏神经科学前沿分享及未来生态共建启动仪式”亮相进博会
“众智启新卷,同心绘神章——罗氏神经科学前沿分享及未来生态共建启动仪式”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罗氏展台举行。
2025-11-06 20:00
资讯 “心肾守护 循证科普”专题活动亮相进博会,塑造健康科普新理念
由天津市互联网医学科普协会发起,积极响应“健康中国”行动号召的“心肾守护 循证科普”项目,在诺华展台成功举办了专题活动。
2025-11-06 19:13
资讯 连续八年亮相进博,强生携多款首发新品诠释“质愈新生”
强生携百余款创新产品登场,其中不仅包括十余款“首发首秀”产品,更涵盖两款在亚洲范围内率先获批上市和首次展出的突破性解决方案
2025-11-06 18:22
资讯 波士顿科学进博会首展首秀4款银发经济相关产品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突破3 亿大关,老龄化带来的健康挑战与社会负担日益凸显。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波士顿科学本次以技术突破助力构建积极老龄观,为实现健康老龄化提供...
2025-11-05 2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