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使命及其明天”对话的嘉宾表示,作为全球最大游客输出国,我国每年有九成医疗旅游游客选择出境旅行购买医疗服务,受多种因素限制,国内医疗旅游行业发展滞后。与会嘉宾和部分业内人士建议,国内医疗旅游行业应突出传统医学特色,并尽快落实国际医疗人才来华执业等措施,留住本国客户,吸引外来客源。
多地筹划医疗服务综合体 国内医疗旅游方兴未艾
中华国际医疗旅游协会理事长贾笑芳介绍,国内健康服务业及医疗旅游产业方兴未艾,目前各地已经规划、在建或已开业运营的区域性国际医疗产业城市综合体共有10多个。
“根据全球水疗与健康峰会(简称”GSWS“)与斯坦福研究机构(简称”SRI“)联合发布的2013年全球医疗健康旅游产业经济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度全球医疗健康旅游产业规模约为4386亿美元,约占全球旅游产业经济总体规模的14%.”贾笑芳说。
作为新兴旅游业态,跨境医疗旅游已成为国人出国旅游的一项内容。
华东地区一家经营国外医疗旅游产品的旅行社营销部经理周晔说,抗衰老、防癌体检和整形美容是游客咨询最多的项目,中青年顾客群体偏好韩国、新加坡、印度等医疗旅游目的地国,一些高端客户则青睐瑞士、美国和北欧国家。
海南省旅游委主任陆志远介绍,多年前新加坡就已将每年吸引25万人入境参与医疗康复治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一个医疗旅游游客在新加坡的旅游花费是普通游客的十几甚至二十倍,医疗旅游相关产业潜力巨大。
相比于亚洲邻国大力发展医疗旅游行业,我国的医疗旅游呈现“出境热、入境冷”局面。贾笑芳表示,我国医疗旅游产业尚处于早期萌芽阶段,国内医疗健康旅游客户90%以上选择出境,入境医疗旅游产业规模明显落后于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邻国。
医疗旅游行业发展滞后 仍存在各种瓶颈
博鳌嘉宾、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表示,目前国内医疗旅游行业发展需突破国内高端医护人才培养难、国外高端医护人才“落地”难、从事国际医疗旅游机构少、医疗机构国际知名度低等瓶颈。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认为,缺少从事高端医疗服务的医疗人才是国内医疗旅游发展面临的一大瓶颈。我国医生整体数量以及占全国人口的比重偏低,国内对于推进医生多点执业政策细节尚不明朗,使得部分名优医师多点执业难以实现,限制了优秀医疗人才的有效利用。
同时,对“洋大夫、洋技术”的医学迷信亟待打破。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指出,以基因检测为例,国内开展基因检测的医疗机构和科研人员技术水平与国外不相上下,且费用相对更低,但目前高端医疗健康顾客大多还是选择瑞士、德国、美国等欧美国家进行基因测序、精密体检。
“在国内公立医院处于垄断、民营医院发展条件不充分的现状下,筹划从事医疗旅游的地区发展前景不明朗。”在《医学界》网站总编陈奇锐看来,国外成功从事医疗旅游的医疗机构多为私立机构,而目前国内宣布筹建的医疗旅游区内民营医疗机构发展不成熟,公立医院对设备、人才等医疗资源垄断有待打破,未来国内是否能产生美国梅奥诊所一类为国际医疗旅游游客熟知的医疗机构需要时间检验。
此外,缺少在国际上享有知名度、美誉度的医疗机构,是我国难以吸引国外医疗旅游游客的一大短板。陈奇锐说,目前国内通过JCI(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标准)的医疗机构仅有20余家,影响境外医疗健康顾客选择中国作为医疗旅游目的地。“购买医疗健康旅游产品的游客非常看重医疗旅游目的地的美誉度,医疗服务国际认证程度及医疗机构的服务形象是这些游客选择判断的重要标准。”
医疗旅游行业需突出传统医学特色 接轨国际服务标准
部分博鳌嘉宾及业内专家认为,我国应坚持医疗与旅游相结合道路,依托传统医学医药资源,挖掘庞大顾客群体需求,吸引国外高端医疗健康客户。
“据GSWS与SRI对于未来三年的全球医疗健康旅游市场预测,全球医疗健康旅游产业规模大约以每年高于9.1%的平均增速快速增长,显着高于全球旅游产业平均增速的50%,至2017年有望达到6785亿美元的产业经济规模。其中有超过一半的市场增长将来自亚洲、拉丁美洲、中东及北非地区。”贾笑芳认为,作为新兴细分产业领域,医疗旅游服务贸易在为国家带来丰厚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将会带动酒店、餐饮、航空及铁路运输、保险、会议展览服务、法律咨询服务等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医疗旅游服务贸易对于促进中国进出口贸易、经济转型与升级、创新产业经济体的形成将会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贾笑芳建议,在中国设立国际医疗旅游服务贸易示范区。重视国际医疗旅游服务贸易区的顶层战略规划与科学合理设计,引导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和金融机构聚集,分阶段引进国际先进的医疗设备与技术,逐步形成世界领先的医疗旅游产业集聚区,将医疗护理、健康管理、康复保健、休闲养生、旅游观光相结合,打造中国特色的国际化医疗旅游目的地。
蔡江南表示,应根据地方竞争优势和特色来建设医疗旅游,避免一哄而上,浪费资源。政府在规划上发挥宏观指导作用,让社会资本起主导作用,避免行政行为推动医疗旅游的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除引进全球高端医学人才、放宽先进医疗设备进口和先行先试部分诊疗手段外,国内亟须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医疗机构管理标准、健康服务业服务标准等国际医疗服务行业标准。
“发展医疗旅游,要强化政府领导、发挥市场引导两方面作用。”曹雪涛认为,国家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还应再细化,对于细胞治疗、免疫治疗等新型医疗技术临床试验或使用需要相关法律法规和审批的跟进。同时,医疗旅游发展也应立足国情,让公立医院发挥人才、设备集中的优势,让非公立医院发挥机制灵活、把握政策及时的优势,努力推动医疗健康旅游的多元化发展。
来源:新华网海南频道
为你推荐

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25年版)
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19年11月26日发布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855号)同时废止。
2025-05-09 17:21

强生宣布特诺雅达和特诺雅在华获批成为首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白介素23抑制剂
今日(5月9日),强生公司宣布,特诺雅达®(古塞奇尤单抗注射液(静脉输注))和特诺雅®(古塞奇尤单抗注射液)在华获批用于治疗对传统治疗或生物制剂应答不充分、失应答或不...
2025-05-09 15:08

傲鲨智能完成两轮融资,加速布局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赛道
本轮融资将重点用于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产品线拓展、核心技术升级及全球化产业落地,进一步巩固其在工业与消费级市场的双轨竞争力。
2025-05-08 16:05

赛诺菲亮相第二十七届科博会,深耕中国市场,共振科创脉搏
本次参展,赛诺菲围绕“追寻科学奇迹,共创健康未来”主题,着重展示了公司在引领免疫学创新、共筑本土科创生态,以及服务中国患者三大领域取得的关键成果,直观展现赛诺菲在中...
2025-05-08 14:25

高罗华新适应症在华获批,丰富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二线治疗选择
今日(5月7日),罗氏制药中国宣布,创新双特异性抗体高罗华®(英文商品名:Columvi®,中英文通用名:格菲妥单抗 Glofitamab)新适应症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
2025-05-07 17:31

司美格鲁肽第一季度大卖超80亿美元
5月7日,诺和诺德公布了其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财报显示,该季度,诺和诺德总营收为780 87亿丹麦克朗,同比增长19%,经营利润为387 91亿丹麦克朗,同比增长22%,净利润为290 ...
2025-05-07 16:19

全球脓毒症治疗重大里程碑,远大医药全球创新药STC3141国内II期临床公布
试验结果证实了STC3141在脓毒症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临床研究进度处于全球脓毒症研究领域前列
2025-05-06 19:56

智新浩正完成近2亿元融资,加速推进异体再生胰岛临床转化与亚洲布局
资金将主要用于推进国内首个异体通用型再生胰岛管线临床I II期试验,加速拓展亚洲市场,并布局糖尿病、肝病治疗领域的新管线。
2025-05-06 16:20

赛诺菲与CD&R完成欧彼乐交易, 打造全球消费者健康领域领导者
赛诺菲宣布,已完成将其消费者健康业务欧彼乐50 0%的控股权出售予Clayton, Dubilier & Rice(以下简称CD&R)的交易。
2025-05-06 12:25

被罚1.95亿元,A股上市药企仙琚制药涉嫌价格垄断
在五一节假日临近尾声之际,仙琚制药发布一则公告,宣布其收到了一张金额接近2亿元的巨额罚单。值得注意的是,该罚款金额几乎占到了仙琚制药2024年净利润的一半。
2025-05-06 12:07

阿斯利康最新披露:在中国或面临800万美元新罚款
据相关报道,英国当地时间4月29日,阿斯利康在最新季度的财报会议上透露,就在华涉嫌非法进口药品一事,公司可能可能会在中国面临一项新的罚款。
2025-04-30 15:53

君合盟生物重组A型肉毒毒素临床试验双线突破,覆盖严肃医疗与消费医疗两大领域
用于成人中、重度眉间纹适应症的III期临床试验在组长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正式启动并完成首例入组。针对成人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治疗的II期临床试验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牵头并顺...
2025-04-30 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