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9日,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CIIE)上,Mako关节机器人全髋关节置换(THA)4.0正式发布。这是继Mako关节机器人的三大应用——全髋关节置换、全膝关节置换(TKA)、单髁关节置换(PKA)在中国全面落地以来的又一重磅升级。Mako凭借智能手术规划和智能辅助截骨技术,力争做到“精洞察”、“惜动骨”,为关节置换手术保驾护航,而新上线的THA 4.0系统,更将为中国外科医生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带来更强力支持。
此前,在2021年举办的进博会上,史赛克携当年获批全膝关节置换适应症的Mako首次亮相;2022年Mako再次亮相进博舞台,并带来全新首发上市的单髁关节置换应用系统;2023年, Mako再次参展当年的进博会,展示全髋、全膝、单髁三种术式,成为第一个三种术式全面在中国落地应用的关节机器人。今年,Mako又将最新的全髋关节置换术THA 4.0系统带到进博舞台首展首秀。参展进博4年,Mako手术量从首次参展时的1000台快速突破至2024年第四度本次参展的20000台。史赛克中国总经理张绍斌表示:“Mako作为史赛克的进博明星展品,已经让越来越多中国患者获益于这项革新的技术,彰显了进博的平台效应。 ”
功能升级,“精洞察”推动髋关节置换新方向
人们常在口头上称作“胯骨轴子”的髋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之一,它处在股骨和髋骨之间,由股骨头和髋臼构成的球窝关节,是全身的关节中除肩关节外活动度最大的关节 。髋、膝骨关节炎的患病率在过去几十年中持续增长,在65至85岁的人群中约占25%。 有研究预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数量在2030年将增加到572000例。 中国的一项调查也显示2011至2019年THA手术量持续快速增长,并将在未来呈持续高增长态势。
全髋关节置换术被业界相关学者称为“21世纪最成功的手术” 。传统手工THA手术的术前规划以X线片为基础。由于X线为重叠影像、放大误差率、易受体位影响等,导致其术前规划准确率差强人意。 Mako THA手术通过术前CT扫描3D建模,在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病情,进行更好的术前规划;术中术者操作机械臂进行准确磨锉髋臼,并在机械臂引导下进行准确髋臼杯假体位置安放,降低下肢不等长即“长短腿”情况的发生率,并加速康复速度、提升假体使用寿命。此次升级的THA4.0在原有的优势基础之上个性化考虑不同病人在不同体位如站位、坐位以及卧位骨盆倾斜角度变化,并新增模拟术后会发生碰撞的功能,规划患者植入物位置、角度和型号,以减小术后撞击率、关节脱位率。尤其在提升脊柱骨盆融合病人以及脊柱骨盆高活动度病人手术诊疗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史赛克Mako关节机器人是走在骨科机器人创新领域前列之一的机器人,这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HA)4.0系统的升级,增加了脊柱骨盆联动的数据测算,个性化了解不同患者其脊柱对于髋关节的影响,帮助医生在植入体角度术前规划等功能上实现全新升级,给予医生更多手术方案,更个性化的解决患者病痛,提升了手术诊疗可靠性,并显著增强医生的使用体验。
配件强化,“双动”系统助力高脱位风险患者回归日常生活
在全髋关节置换中,世界各地患者都面临着预后稳定性的考验。 髋关节置换手术中会有很多因素导致高脱位风险,如手术入路、医生的技术、假体的安放位置等。假体的构造及设计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在进博会首次亮相的新上市MDM(Modular Dual Mobility)髋关节假体-双动髋臼内衬组成的双动全髋关节系统更好地回应了患者对全髋关节置换预后稳定性的需求。人工股骨头植入人体后,由于病人解剖的特殊性、传统手工手术的局限性等因素,术后可能会出现假体摩擦界面的磨损、撞击,导致假体磨损、松动及髋关节脱位等。这时,就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障碍,与传统的髋关节置换假体相比,MDM双动全髋关节系统通过双动界面设计,可以更大限度地减少磨损,并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避免因撞击导致的假体磨损、松动及髋关节脱位,提高稳定性。
MDM双动全髋关节系统作为一种多功能轴承选择,适应症涵盖原发性和复发性髋关节置换,并可在临床上成功地预防脱位 - 。MDM与Mako THA4.0系统兼容,结合Mako THA4.0模拟撞击功能,进一步优化术前手术规划,避免撞击,进而降低脱位率,助力高脱位风险患者回归日常生活。
精益求精,Mako机器人骨科手术新纪元
自2006年诞生并成功实施了首例单髁膝关节置换手术后,Mako关节机器人一直在全球推动关节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全球应用超过18年,拥有1800台以上装机覆盖,累计完成手术超200万例,具有400余篇全球同行评审研究发表。
Mako是全球第一款‘一机三术式’机器人,也是在中国获证的机械臂辅助手术功能的关节机器人,其全髋、全膝与单髁膝关节置换术式(THA, TKA, PKA)均已在中国全面落地。史赛克加深本土合作,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史赛克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携手,共同举行了“Mako机器人亚太培训中心”合作意向的揭牌仪式。与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携手,共同启动“史赛克亚太智慧骨科示范中心”合作意向的揭牌仪式。与两家中心强强联合的合作计划,旨在进一步推动关节手术操作的规范化,提升关节置换领域的技术发展,提高骨科医疗的发展水平,并促进国际技术与经验的深入交流。
史赛克中国总经理张绍斌表示:“史赛克是全球领先的医疗技术公司之一,我们与客户精诚合作,致力于提高医疗保健水平。也正是这样的愿景下,我们不断迎接挑战,带来产品创新与升级迭代,这也为我们带来了此次全新Mako全髋关节置换4.0系统。未来,史赛克将继续致力于加速创新引进,把握发展机遇,加深本土合作,不断提升优质医疗资源在中国的可及性、可负担性,共筑中国健康事业的未来。”
参考文献:
1.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胯部疼痛?胯不灵活?一篇解答你的问题》,2021-06-15
2.朱瑞逸,李好好,昌敬惠.两种髋关节置换术后髋骨关节炎患者长期生存质量差异[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21,15(05):562-571.
3.李川,钱东阳,王斌,等.中国髋关节置换入路选择临床实践指南(2021年版)[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21,15(06):651-659.
4. 边焱焱,程开源,常晓,等. 2011 至 2019 年中国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手术量的初步统计与分析[J]. 中华骨科杂志,2020,21( 21) : 1453 - 1460.
5.Learmonth ID, Young C, Rorabeck C. The operation of the century: total hip replacement[J].Lancet,2007,370 ( 9597) : 1508 - 1519.
6.苏巴提江•帕尔哈提,史易晗,曾林,等.数字化术前规划技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进展[J].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2024,9(05):317-320.DOI:10.19548/j.2096-269x.2024.05.009.
7.Epinette, J. et al. Early experience with dual mobility acetabular systems featuring highly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liners for primary hip arthroplasty in patients under fifty-five years of age: an international multi-centre preliminary study. International orthopaedics (SICOT). Sept. 2016 DOI 10.1007/s00264-016-3367-0.
8. Epinette, J. et al. Early experience with dual mobility acetabular systems featuring highly crosslinked polyethylene liners for primary hip arthroplasty in patients under fifty-five years of age: an international multi-centre preliminary study. International orthopaedics (SICOT). Sept. 2016 DOI 10.1007/s00264-016-3367-0.
9.Abdel, M., et al. Dual-Mobility Constructs in Revision THA Reduced Dislocation, Re-Revision & Reoperation Compared to Large Femoral Heads. Hip Society 2017 Otto Aufranc Award.
来源:医谷网
为你推荐

数字化底座破局:Veeva研发及质量云助力中国创新药加速全球突围
全球化浪潮下,多区域合规壁垒、跨团队协同低效、质量数据孤岛等痛点,正成为中国药企“出海”路上的“拦路虎”。
文/张蓉蓉 2025-09-22 18:54

创新永续・微笑共筑:2025 隐适美早矫青少年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
论坛聚焦青少年早期矫治领域的最新进展和临床难题,重磅发布四大创新科技,深入探讨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饱含温暖与技术的盛宴。
2025-09-19 18:36

远大医药呼吸领域重磅产品桉柠蒎肠溶胶囊联合疗法获国际著名期刊认可,填补长周期联合治疗中的循证空白
近期,远大医药(0512 HK)呼吸领域重磅产品切诺®(桉柠蒎肠溶胶囊)斩获国际著名期刊认可。
2025-09-19 18:20

云顶新耀耐赋康®12个月研究为IgA肾病长期管理提供循证支持
第18届国际IgA肾病研讨会(IIgANN 2025)在捷克布拉格开幕。会上,云顶新耀旗下核心产品耐赋康®(布地奈德肠溶胶囊)展示了7项来自中国多家顶尖医院的最新真实世界研究数据
2025-09-18 19:15

重磅!礼来口服GLP-1药物orforglipron在头对头试验中优于口服司美格鲁肽
研究结果显示,在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中,每日一次口服orforglipron,经过52周治疗,在所有剂量对比中均达到了主要终点和所有关键次要终点,在糖化血...
2025-09-18 18:59

远大医药与上海颖特微络达成战略合作,Go Global战略下深化全球药械协同布局
远大医药(0512 HK)正在深化泌尿诊疗产品战略。通过泌尿领域战略投资落地,纵深布局打开百亿增量空间。
2025-09-18 18:28

聚焦AHA2025开场首秀!华东医药DR10624二期临床数据即将全球首发
DR10624-201研究将作为今年AHA 2025主会场的开场报告荣登主讲台,这也充分体现了业界对DR10624 的科学价值与临床前景的高度认可。
2025-09-17 19:26

安斯泰来将携前沿创新成果重磅亮相CSCO,引领肿瘤精准治疗新时代
安斯泰来中国将亮相9月10日至14日举行的2025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年会,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的初心”与“面向未来的创新”双主线,通过多项学术活动全面展示其在消化道肿瘤及...
2025-09-09 16:46

替雷利珠单抗闪耀 WCLC!NSCLC 围术期 + 晚期治疗双突破
济神州公布了替雷利珠单抗(百泽安®)两项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包括用于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RATIONALE-315研究的最终分析,以及用于二线或三线局部晚...
2025-09-09 11:03

赛多利斯深耕中国三十载:发布连续流工艺白皮书,以技术革新赋能生物制药产业升级
适逢赛多利斯进入中国三十周年,其携手上海生物制药行业协会,成功举办了“2025强化工艺峰会”,并发布了《生物制药连续流强化工艺白皮书》
文/张蓉蓉 2025-09-09 10:58

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生产监督管理专门规定》,2026年3月1日起施行
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实施审批管理的中药材、实施备案管理的中药提取物等的生产及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2025-09-08 21:29

拜耳Co.Lab在华开幕一周年 成立全球首个创投联盟并扩容“朋友圈”
成立其全球首个链接风险投资机构的平台拜耳Co Lab创投联盟(Bayer Co Lab AdVenture),以及两家中国生物技术初创企业签约。
2025-09-08 17:22

8款医疗器械产品拟纳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
9月5日,国家器审中心发布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审查结果公示(2025年第8号),来自8家医疗器械企业的8款产品拟纳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
2025-09-06 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