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奥普生物研发总监的精彩分享
POCT产品发展的最初阶段由于受到技术的影响,渗透率比较低,都是定性产品,需要通过用户的肉眼判断,比如说形态学的观察,检测人员的经验等。由于不同检测人员的经验不同,导致判断结果有差距,使得检测的结果不是那么精确。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POCT的灵敏度可以达到匹克每毫升的水平,检测速度在20分钟之内,有些结果甚至在2到5分钟可得到。现在的一些产品结合一些配套的检测仪器,不但可以得到精确的定量,还可以得到一个多重的检测。未来POCT发展方向是逐步走向智能化。下面简单介绍一下POCT产品用到的标记物质,包括发光或荧光的标记物,放射性核素,酶类,化学发光物质,颜色标记物等,其中在POCT产品中运用得比较多的是发光或荧光的标记物和颜色标记物。
胶体金这个技术发展有几十年的时间了,在POCT产品中运用得非常广泛,因为技术成熟度高,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成本已经降到非常低的水平,很多厂商是可以生产出性价比很高的产品,但也存在一些劣势,它的颜色非常单一,而且受到应用限制,由于灵敏度比较低。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厂家还是采用彩色乳胶来代替传统的胶体,因为彩色乳胶能进行各种化学修饰,通过共价交联的方式能把抗体和抗原与彩色乳胶进行交联,颜色能做到各种彩虹色的效果。但也存在成本高等劣势。现在兴起的荧光标记技术逐渐替代颜色标记物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荧光标记物能做到很好的批间差,在荧光微球上可以做各种各样的化学修饰,做到共价交联,稳定性很好,批间差很好,灵敏度相对前面的产品至少能提高一个数量级,有些能做到两到三个数量级以上,而且配合相应的仪器能做到定量。但由于受制于必须有配套的仪器,开发周期和成本相对前面的产品较高。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荧光标记物。先看下荧光素,是各种发光物质里面发光量比较强的一种,发光范围基本覆盖了从红外到紫外的区域。一些公司荧光素的产品线,400纳米到800纳米都有覆盖,有将近20多种荧光素可供选择,十分丰富,通过修饰可以做到一些抗体或者蛋白质的荧光标记。有很多商品化的荧光染料可供选择,但是传统的荧光素它有本身的缺陷,比如说它的Stokes位移很窄,检测设备很容易受到激发光感染信号的影响,灵敏度较差、另外它的荧光寿命很短,基本只有5到100纳秒左右。这些都限制了荧光素稳定性的发挥。第二个是应用比较广泛的是稀土元素,发光量比传统的荧光素要弱,但有很大的Stokes位移,可以把发射光和激发光的干扰信号有效去除,荧光物质的衰减时间比较短,荧光寿命较长。
另外一个发展比较快的是量子点标记,由纳米级荧光和半导体材料构成,不受光漂白的影响,能做到彩虹效应,激发光源的波长比较宽,做到多重的标记,且荧光寿命比较长。最后是“上转发光”,和荧光不同,荧光是高能态能量转化为低能态的过程,而上转发光是个相反的过程,一般会吸收两个以上低能量的光子,生成一个高能子,转化为高能态的这样一个过程。国内有厂家在做上转发光,最早是美国军方在使用,后来才转到民用上来。国内奥普生物已经开发了一个基于荧光微球和时间分辨的技术平台,在平台上公司开发了两大检测,首先是一些标志物的检测,还有应用在急诊或者ICU最广泛的PCT,PCT本身是鉴别细菌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特别好的指标。实体操作上比较简单,首先是吸取一定量的样本,加到荧光液中,然后加到读数板上,等待十五分钟就可以读数了。这个平台最初的设计理念是秉承要做精品的理念,把产品做到极致,所以在做临床试验的时候,也是在上海(比如说中山医院等)进行临床。这是奥普做的一些血清或血浆检测的结果,可以看到相关系数R^2可以到达0.99以上,跟罗氏的系统的一致性是很好的。后面是血浆的检测结果,另外还进行干扰物质样本的,可以看到干扰物质对奥普产品的检测结果干扰不大。
未来POCT的发展方向,会有两个,一个是家庭化,另一个是精准化,提高准确度。后面的方向可能在ICU、门急诊或者一些社区终端用的更为广泛。在后面的需求中,觉得应用一些液相的、荧光或者化学发光技术,能不能有这一方面的需求,奥普目前基于这个理念开发一些产品,可能在2017年之后就会上市。
董书魁主任关于POCT的精彩演讲
根据国务院的相关文件,2016和2017这两年,在全国范围内的70%的医疗卫生机构需进行分级诊疗。我了解的信息是:最早是在重庆,提出了50个病种要在基层做。最近他们又增加了100个病种,到150个。甘肃那边提出了300个病种。康主任刚从成都那边参加了一个POCT的教育会议,刚才提到,成都搞了一个门诊100%从基层转诊。国家要求2016到2017年,三级医院不低于20%的病人要从基层转来。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咱们国家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但是,分级诊疗能够有效的缓解和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它的目标是小病在基层,大病不出县,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三级医院不少门诊本身就给了很多基层首诊的机会。并不是强迫我们群众去基层看病,国家在这方面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今年两会以后,鼓励三级医院大牌专家到社区开自己的工作室,有计划的派专家去基层出诊。特别是现在搞的医联体这个制度,跟原来不一样。现在,他可能从自己分管的区域内,由一个三甲医院牵头,涵盖了一些二级、一级和社区,组成了一个医联体,进行了医疗资源的再分配。把我们基层群众,在社区看不到的、挂不到号的大牌专家,通过组织的安排,让他分批的到基层社区去出诊。这样群众对“基层缺少高水平专家、会误诊”的担心,就从政策上有计划有组织的得到了解决。实际上,分级诊疗以后,必然会导致病源的再分配,一个从上到下的流动。
这对POCT企业带来了哪些机遇:主要是,原来在基层,我们有一些标本,但是标本量比较少。这几年跟着装备协会,到一些乡镇卫生院,标本量通常比较少。随着基层病人的下沉,可能使基层的标本量有一个大幅的增加。我自己推测大概要增加5-10倍。这样的标本量会对基层的POCT使用量有很大的一个提振。
另外还有一个,最近大家有一些担心,即现在POCT这个市场特别的火,那么可能导致检验科标本分流,这个趋势是非常有前瞻的。但现在这种担心,也不是很迫切,所以大家不必要那么担心。从长远来看,标本的流向,肯定是有一个再分配的过程。
现在很多人都在讲跨界合作,很多大的公司,比如4月15日,迈瑞和联影合作。总是要有一些大的举措,为什么有一些领军人物特别突出。就是因为极少数人意识到了战机。iPOCT在奥普生物徐总提出来之后,很快被业内接受。也引领了行业发展的潮流。
新的健康需求、市场的有序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应用,形成了新的学术概念和产业契机。互联网+智慧的标准是什么,智慧只能由市场的需求来定这个标准,没有上限。大家讨论的精准医疗的问题,原来有一个传统的理论,总是认为POCT做不准,做不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iPOCT理念的提出和试行,应该说有可能参与进来,参与到精准医疗,并且成为精准医疗生命力非常强的生力军。POCT发展的趋势,实际上是它发展的历程。1500年前人们发现蚂蚁去吃糖尿病人的尿液,从那里开始到半定量、到全定量、到仪器,到现在的第五代,提出了智能化。实际上,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iPOCT完全可以做到引领潮流的理想产品。所以说,POCT的发展,引入了更多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大数据等等的要素。
国务院2015年发布了“三化一改” (精准化、自动化、云端化)、“健康中国2020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纲要,多项政策支持了传统医疗与现代医疗的发展,特别是智慧医疗的发展。iPOCT在个性化医疗方面参与推动了精准医疗理念的落地。分级诊疗的真正执行及落地将使iPOCT的发展正逢其时。
奥博资本领导关于iPOCT的精彩演讲
POCT产品的产生与发展,最初的动因还是临床驱动的,比如“在冠心病发病以后必须有一个很短的治疗时间”,这就是临床的驱动,并没有其他的要素驱动。中国的POCT应该出现的新的产品或服务,要和医改的结构性变化紧紧连在一起。日本20年前开始解决老龄化问题,中国今天要解决老龄化问题。在中国,POCT在区域性医疗和社区医疗的广泛应用,是结构性驱动的。除了临床的因素,比如说PCT或CRT是因为中国医疗特色创造出来的,是因为抗生素滥用引起的,这是临床驱动。除了临床驱动之外,结构性的驱动会产生一批非常适合中国的POCT产品。包括云端的问题,是服务的平台,不管云端也好,POCT也好,最根本的是回答iPOCT对中国的医疗领域,要解决什么一个问题。
文/广发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 马帅(微信18321356864)
来源:体外诊断产品服务网 作者:马帅
为你推荐

2024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截至2024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32662 08万人,参保率巩固在95%。2024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34913 37亿元,基金总支出29764 03亿元。统筹基金当期...
2025-07-14 16:33

丹纳赫集团与正序生物合作开发基因编辑创新疗法工艺平台,为基因遗传疾病的治疗提供新途径
此次Danaher Beacon项目致力于开发基于脂质纳米颗粒递送的基因编辑创新疗法全流程工艺技术平台
2025-07-14 16:16

2名患者使用康方生物临床研究抗癌药,官方披露调查结果
今年6月,康方生物因“流入市场的临床试验抗癌药”引发舆论风波,昨日(7月13日),重庆市药监局在其官网发布了对于该事件的调查核实情况的通报。
2025-07-14 09:37

云南省集采药品“三进”实施方案
对符合规范且实际配备集采药品品种数较多(零售药店达到50种,民营综合型三级医院达到80种,其他民营医院达到50种)的定点民营医院或定点零售药店,可由当地医保部门明确为“集...
2025-07-13 20:36

抢 “先” 一步!澳门引入新药Sotatercept治疗肺动脉高压
澳门镜湖医院于7月5日成功举办“肺动脉高压治疗新进展”学术研讨会。会上,镜湖医院方面介绍,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严重的进展性疾病,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在于延缓病情恶化。
2025-07-12 14:03

爱尔康逐光2025CSCRS:深耕中国三十载,加速践行创新可及
爱尔康于近日在大连举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届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学术会议(CSCRS)上,展示了一系列领先眼科手术产品、设备技术和屈光性白内障解决方案。
2025-07-11 21:17

“智医随行”大模型发布,用AI驱动专科全病程管理迈向智能化新阶段
7月1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医学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取得阶段性成果,正式推出“智医随行”大模型,用AI赋能全流程患者管理。
2025-07-11 18:02

今日,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开始申报
昨日(7月10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发布《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等多份文件,相关...
2025-07-11 17:11

又一款抗ED国产新药获批上市
日前,据国家药监局政务服务门户官网信息显示,旺山旺水的1类新药盐酸司美那非片(商品名:昂伟达)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
2025-07-11 12:37

2025爱尔眼科眼底病论坛(重庆站)圆满召开,共筑眼底诊疗新高地
由重庆市预防医学会主办、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承办的“爱尔眼科眼底病论坛2025(重庆站)” 于7月4-5日在山城重庆圆满召开
文/叶秀玲、李林 2025-07-09 16:49

630元一盒,全球首个GCG/GLP-1双靶减重药物价格披露
据信达生物官微消息披露,其胰高血糖素(GCG)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双受体激动剂玛仕度肽注射液(商品名:信尔美)日前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开出全国首张处方,也标志着该...
2025-07-08 16:17

远大医药易甘泰®获FDA提前正式批准新增HCC适应症,成全球唯一FDA批准双适应症SIRT产品
基于钇[90Y]微球注射液DOORwaY90临床试验的突破性中期数据成功达到预设的共同主要终点,FDA提前正式批准了该产品新增适应症,用于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且未限制肿瘤直径大小。
2025-07-07 21:20

2024年度中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前100位企业
根据榜单和信息,2024年,国药集团连续五年蝉联榜首,华润医药与齐鲁制药稳居第二、第三席位;远大集团与复星医药位次互换,分列第四、第五;石药集团则继续位居第六,头部阵营...
2025-07-07 18:10

财政部:7月6日起,对50类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采取措施(附名单)
昨日(7月6日),财政部国库司在官网发布《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的通知》(简称通知)称,采购人采购预算金额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疗器械(...
2025-07-07 11:49

倾听患者声音,科学引领未来——2025辉瑞肿瘤学术季(ASPO)精彩呈现
2025年7月6日,“前沿共行-多领域学术前沿交流会”正式启动,标志着 “科学引领•共克癌症”2025辉瑞肿瘤学术季(ASPO)进入重要阶段。本届ASPO依托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
2025-07-07 10:26

精准医疗迎来“关键年”,专家称人工智能将助力重塑人类生命健康格局
2025年被业界普遍认为是精准医疗发展的关键节点。生物药和先进疗法曾掀起了两次药物开发的技术创新浪潮,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望重塑人类生命健康的格局。7月4日在上...
2025-07-05 15:57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管理指导原则
为进一步提高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和生物等效性试验质量和管理水平,国家药监局核查中心组织修订了《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管理指导原则》。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意,现予发布,自发布...
2025-07-04 23:07

众安保险与阿里健康达成战略合作,助力超重人群科学管理体重
7月4日,阿里健康举办科学减重标准发布会,发布“科学减重标准”,希望通过规范的营养管理、运动干预、药物治疗,帮助超重与肥胖人群开启科学减重之旅。
2025-07-04 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