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开篇点题“癌症成为世界性难题”,2012 年全世界共新增 1400 万癌症病例并有 820 万人死亡。其中,中国新增 307 万癌症患者并造成约220 万人死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 21.9%和 26.8%。在 2012 年癌症病例统计中,中国并不是癌症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也不是癌症死亡率前列的国家,但是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庞大,使得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癌症死亡数最高的国家。
肿瘤测序势在必行
基因突变“催化”肿瘤形成
人体细胞的基因包含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原癌基因是细胞内与细胞增殖有关的基因,在进化中高度保守,当该类型的基因发生突变,则会使得该基因发挥的功能增强,产物增多,使得细胞过度增殖,从而形成肿瘤。
抑癌基因也称为抗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他们具有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当该类型的基因发生突变或者结构上的变异时,其功能则会减少或者缺失,从而无法对细胞发育、生长和分化调节产生控制,细胞则会过度增殖,从而也形成肿瘤。
图表1展示的是直肠癌产生过程相关基因突变累及的过程,直肠癌的产生是不同的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
人以群分,肿瘤以基因突变分
肿瘤存在着很大的异质性,不同患者即使拥有同一类型的肿瘤,但是导致其发病的肿瘤细胞内基因突变可能相差甚远,因此肿瘤内的癌细胞也很大可能会有功能的异质性(图表 2)。
仅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例,目前发现约 25%的患者含有基因 KRAS 的突变,而其它患者还有不同的导致该疾病的常见驱动基因突变,包括编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和 V -RAF 鼠肉瘤病毒原癌基因同源体 B1(BRAF)的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ER2)等。
基因组上变异的复杂性导致了肿瘤的异质性,肿瘤基因组上的变异有多种形式。基因组上的变异来源分为遗传性的突变以及由于环境因素导致的体细胞突变,主要有四种类型(图表 3)。
基因点突变包括了基因组上单个碱基的突变和基因组上小片段的插入缺失,是最常见的基因变异类型;结构变异则主要包含了染色体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等,一般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拷贝数变异指的是基因组上大片段(1kb以上)拷贝数的增加或减少,是人类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融合基因则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基因编码区首尾相连,置于同一套调控序列控制之下构成的嵌合基因。
针对不同个体的突变基因,应当有不同的靶向药物和治疗策略,实际应用中已经有成功的案例。内德?贾瓦迪就是在肿瘤“精准医疗”前沿的肿瘤专科医生。他曾经对已经被知名癌症中心(例如安德森癌症中心,西达-赛奈医疗中心等)都放弃治疗的四期(晚期)癌症患者(在 2014年他接受了 25 个这样的个例),针对不同病人的不同肿瘤特异性基因组病变,采用了相对应的精准治疗,仅三个月之后,所有的患者都比预期的生存时间加长了,大部分患者的癌细胞消失 40%到 60%, 而个别患者的癌细胞消失了 90%。
二代测序为绘制肿瘤基因突变谱提供契机
二代测序技术,又称为高通量测序技术,能一次并行对几十万到几百万条 DNA 分子进行序列测定。与传统的测序技术比较,二代测序技术具有高通量,低成本以及测序准确率高的特点(图表 4) 。
特别是检测的准确率已经可以大于 99.9% ,这些优势也使得该项技术很适合检测肿瘤的基因突变。
肿瘤测序相关政策暖风频吹
美国提出“精准医疗”计划
早在 2012 年英国政府就已经发起了“10 万基因组计划”。2015 年 1月 20 日,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提出了“精准医学”计划,呼吁美国增加医学研究经费,推动个体化基因组学研究,依据个人基因信息为癌症及其他疾病患者制定个体医疗方案。
国内政策在探索中前行
2014 年 2 月份 CFDA 突然叫停所有的基因检测项目和基因测序仪生产。紧接着,3 月份开始进行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的申报工作。
随后,从 2014 年 7 月批准华大基因(BGI)的测序仪器和部分测序产品,2015 年 3 月公布了第一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试点单位名单。从 CFDA 和卫计委去年到现在的一系列动作看出,国家对于基因测序市场的态度既谨慎但同时也非常积极。2015 年 3 月 11 日,科技部召开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首次提出中国精准医疗计划,目前相关部委正在就这笔经费的筹集与投向等进行研究论证。
癌症病例“野蛮生长”
全球癌症患者激增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4 年世界癌症报告》指出全休癌症负担正在不断加重, 8 个死亡病例中就有 1 个就是癌症,依靠治疗无法有效地遏制癌症蔓延,预防才是控制它最具成本效益的长期策略。全球癌症病例预计癌症新增病例会从 2012 年的 1400 万,递增至 2025 年的 1900 万,到 2035 年将达 2400 万。 2012 年到 2035 年的复合增长率为 23.7%。
中国癌症患者数量增长不容乐观
2012 年全世界共新增 1400 万癌症病例并有 820 万人死亡。其中,中国新增 307 万癌症患者并造成约 220 万人死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 21.9%和 26.8%。此次统计的世卫数据略低于中国自己的统计,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 2012 年数据,中国每年新增癌症病例约 350 万,约有 250 万人因此死亡。在 2012 年癌症病例统计中,中国并不是癌症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也不是癌症死亡率前列的国家,但是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庞大,使得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癌症死亡数最高的国家。
我国癌症生存率需引起重视
过去十年,中国男性的肺癌高发,女性乳腺癌高发。发病率排名前列的有:结直肠癌、男性前列腺癌、女性乳腺癌、甲状腺癌、宫颈癌等。同时在五年生存率上,肺癌仅只有 16.1%,而接下来依次为胃癌(27.4%),肝癌(10.1%)以及食管癌(20.9%)和结直肠癌(47.2%)。
肿瘤测序市场前景看好
肿瘤测序服务------尚待开垦的“处女之地”
据 BCC 预测,测序服务将是整个产业链中市场增长最快的,从 2011年不超过 10 亿美元到 2016 年 35 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 29%。根据 Illumina的预估,基因测序服务市场容量有 200 亿美元,其中,肿瘤学 120 亿美元、生命科学 50 亿美元(包括生命科学工具、复杂病症,农业基因以及影响因子和宏基因组)、生育和基因健康 20 亿美元(孕妇和新生儿童的检测,以及基因健康)、其他应用 10 亿美元。现阶段,国内测序的临床服务在产前检测方面应用较多,而肿瘤基因测序市场则还处于待开垦状态。
国内肿瘤测序市场“小试牛刀”
2014 年 3 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发布《关于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单位申报工作的通知》, 其中明确了申请试点的四个基因测序项目包括产前筛查、遗传病诊断、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肿瘤诊断和治疗。2014 年 12 月 22 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发布第一批基因测序临床试点名单,但是这些临床试点仅包含前三个项目,而肿瘤诊断和治疗临床试点单位的确定迟迟未出,可见对此的谨慎。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于 2015 年 3 月终于发布了第一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试点单位名单。其中,杭州迪安医学检验中心、深圳华大临床检验中心、广州达安临床检测中心以及中南大学湘雅医学检验所作为第三方检验所也位于榜单之中,对于获批的这些公司将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
肿瘤测序的先发优势相较于无创产前筛查会显得更加明显。首先,肿瘤领域的基因测序是精准医疗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应用将覆盖肿瘤的易感基因检测,早期筛查,疾病确诊,个性化用药指导,随诊与疗效评价等众多治疗环节;其次,肿瘤作为人类寿命的头号威胁其发病率和消费刚性远超产筛市场;同时,肿瘤诊断的高通量测序相对于无创产前筛查,其数据解读难度更大,而且基因突变和肿瘤关系的个性化解读需要有足够多的样本数据支持。
肿瘤测序市场细分领域渐露雏形
肿瘤测序市场应用领域根据对癌症指导时间点可以大致分为四种,包括癌症的超早期筛查,化疗靶向药物指导,癌症预后的监控、最后的风险评估以及基因治疗指导。癌症超早期基因筛查已于 2014 年陆续进入市场,随着大公司样本数据的积累以及价格的下降(目前普遍都在上万元以上),该应用会越来越多地得到认可;化疗用药指导的应用最为成熟,市场竞争比较激烈;肿瘤愈后监控呈现出刚需的市场前景,但还须获得医院的认可;肿瘤基因治疗一直处于研究阶段,世界范围内均未实现突破,商业化路途较为遥远。
测序服务下游应用市场超百亿美元:据 BCC 预测,测序服务将从 2011 年不超过 10 亿美元增长到 2016 年 35 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 29%。根据 Illumina 的预估,基因测序服务市场容量有 200 亿美元,其中,肿瘤学 120 亿美元、生命科学 50 亿美元(包括生命科学工具、复杂病症,农业基因以及影响因子和宏基因组)、生育和基因健康 20 亿美元(孕妇和新生儿童的检测,以及基因健康)、其他应用 10 亿美元。现阶段,国内测序的临床服务在产前检测方面应用较多,而肿瘤基因测序市场则还处于待开垦状态。
在肿瘤测序服务商业模式分析方面,分析师认为,美国 CLIA 认证下的肿瘤测序服务规定了临床诊断实验室操作的规范,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国内肿瘤测序服务商业模式多元:大多数中小企业还是依赖于上游供应商,销售模式包括与医疗机构,药企等的合作;第三方检测与医院投放并行。
投资总结与展望
政策开闸,有利于先发者;生物信息学分析或成为瓶颈;更好、 更多的测序仪决定了测序的质量和数据产量,肿瘤诊断易感基因设计是核心,同时更多的样本数据累积和生物信息分析能力对于提高公司竞争力也尤为重要。
来源:东吴证券
为你推荐

远大医药易甘泰®获FDA提前正式批准新增HCC适应症,成全球唯一FDA批准双适应症SIRT产品
基于钇[90Y]微球注射液DOORwaY90临床试验的突破性中期数据成功达到预设的共同主要终点,FDA提前正式批准了该产品新增适应症,用于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且未限制肿瘤直径大小。
2025-07-07 21:20

2024年度中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前100位企业
根据榜单和信息,2024年,国药集团连续五年蝉联榜首,华润医药与齐鲁制药稳居第二、第三席位;远大集团与复星医药位次互换,分列第四、第五;石药集团则继续位居第六,头部阵营...
2025-07-07 18:10

财政部:7月6日起,对50类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采取措施(附名单)
昨日(7月6日),财政部国库司在官网发布《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的通知》(简称通知)称,采购人采购预算金额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疗器械(...
2025-07-07 11:49

倾听患者声音,科学引领未来——2025辉瑞肿瘤学术季(ASPO)精彩呈现
2025年7月6日,“前沿共行-多领域学术前沿交流会”正式启动,标志着 “科学引领•共克癌症”2025辉瑞肿瘤学术季(ASPO)进入重要阶段。本届ASPO依托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
2025-07-07 10:26

精准医疗迎来“关键年”,专家称人工智能将助力重塑人类生命健康格局
2025年被业界普遍认为是精准医疗发展的关键节点。生物药和先进疗法曾掀起了两次药物开发的技术创新浪潮,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望重塑人类生命健康的格局。7月4日在上...
2025-07-05 15:57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管理指导原则
为进一步提高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和生物等效性试验质量和管理水平,国家药监局核查中心组织修订了《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管理指导原则》。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意,现予发布,自发布...
2025-07-04 23:07

众安保险与阿里健康达成战略合作,助力超重人群科学管理体重
7月4日,阿里健康举办科学减重标准发布会,发布“科学减重标准”,希望通过规范的营养管理、运动干预、药物治疗,帮助超重与肥胖人群开启科学减重之旅。
2025-07-04 18:30

又一款国产肺癌创新药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
今日(7月3日),迪哲医药宣布,公司核心产品舒沃哲(ZEGFROVY,通用名:舒沃替尼片)的新药上市申请正式获得美国FDA加速批准,用于既往经含铂化疗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
2025-07-03 14:51

白癜风诊疗迈向"精细化诊疗"新阶段,薇诺娜净衡系列上市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办湖南省医学会、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皮肤病学系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三十次皮肤性病学术年会于2025年6月25日-29日...
2025-07-03 11:51

2025年,国家医保局医保药品目录及商保药品目录调整征求意见稿发布
7月1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对外发布《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及相关文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25-07-02 18:50

碳云智肽获翰宇药业战略投资,以 “多肽芯片 + AI” 技术赋能创新药研发
7 月 1 日,深圳碳云智肽药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 “碳云智肽”)与翰宇药业(300199)正式签署《创新药 CRDMO 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和《战略投资协议》。
2025-07-02 17:44

一上市药企与6名高管共计被罚1600万元
近日,维康药业发布公告披露,其收到《关于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证监局的公告》,公告显示,维康药业及其实控人刘忠良等被处罚,处罚金额累计达 160...
2025-07-02 15:41

国家医保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谈及商保
与医保目录调整的不同点在于,商保创新药目录将充分尊重商业保险公司的市场主体地位,在方案制定、专家评审、价格协商等环节,保险公司行业专家将充分参与。商保专家对于一个药...
2025-07-01 14:58

中析生物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智慧实验室布局与全球化拓展
近日,实验室自动化领域企业苏州中析生物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析生物”)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由中信建投资本领投,启明创投持续
2025-07-01 13:15

全球首个IL-17A/F双靶新药填补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治疗空白,“捷乐同行患者关爱项目”加速药物惠及患者
为了提高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的治疗获益、减轻经济负担,“捷乐同行患者关爱项目”于今日正式启动。
2025-07-01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