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知名科技媒体《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公布了2022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其中生物医药领域独占四席,为新冠口服药、AI预测蛋白折叠、疟疾疫苗、新冠变异追踪,其他领域技术突破包括实用型聚变反应堆、终结密码、PoS 权益证明、长时电网储能电池、AI 数据生成、除碳工厂。
新冠口服药
新冠疫情早期,许多人都在探索不同的疗法以尽快找到控制病毒的方法,疫苗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现在一个强有力的新选手——新冠口服药也加入了进来,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比疫苗的设计、合成和测试时间更长,但是它们仍然创造了纪录,并迅速获得批准投身于战斗中。
目前全球共批准2款新冠口服药,即默克的Molnupiravir和辉瑞的Paxlovid。根据提交给监管机构的最终数据,Molnupiravir可将未接种疫苗的高危人群的住院或死亡风险降低30%;在出现症状的3天内服用Paxlovid,可将住院率降低89%。
2021年第四季度,Molnupiravir销售达9.52亿美元,预计2022年将达到50至60亿美元。Paxlovid方面,据悉该药在获得FDA紧急使用授权后在1周内就获得了7600万美元收入,辉瑞预计Paxlovid在2022年的产能会达到1.2亿个疗程,其2022年的销售额约为220亿美元,市场预期为248.8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2月11日,国家药监局根据《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进行应急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辉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疗药物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即Paxlovid)进口注册。
AI预测蛋白折叠
获悉单个蛋白质的作用对大多数药物开发和疾病研究都具有重要作用,而蛋白质的作用由其三维结构决定。此前,复杂的蛋白质结构只能通过艰苦的实验分析来确定,但现在可以对成千上万的蛋白质和相互作用蛋白质的复合物进行快速计算。
今年7月,Google姐妹公司DeepMind宣布已经利用AI智能软件程序——AlphaFold2预测了人类表达的几乎所有蛋白质的结构甚至精确到原子,以及其他20种生物几乎完整的蛋白质组。这是计算机首次产生接近人类实验质量的蛋白结构数据。目前科学家已经开始使用它来研究癌症、抗生素抗性和新冠病毒等。
疟疾疫苗
全球每年有超过60万人死于疟疾,其中绝大多数是5岁以下的儿童,这种由蚊子传播的致命疾病给非洲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负担。2021年10月,世卫组织批准世界首款疟疾疫苗——由葛兰素史克与Path Malaria Vaccine Initiative 合作开发的Mosquirix。自2019年起,这款疫苗在加纳、肯尼亚和马拉维面向5月龄及以上儿童试点推广,迄今80多万名儿童接种超过230万剂。结果表明,超过2/3没有蚊帐的儿童受益于疫苗,且疟疾重症发生率降低了30%。科学家表示,批准接种这款疫苗是人类对抗疟疾的“一大进步”,将“拯救数十万儿童的生命”。
此外,Mosquirix也是第一种被批准用于寄生虫病的疫苗。寄生虫的基因组比大多数病毒和细菌大500-1000倍,因此具有更多的变异方式,Mosquirix作用于疟原虫生命早期,促进抗体的生成,保护潜在的宿主免受感染。
新冠变异追踪
新冠病毒成为历史上被测序最多的生物体,超越了流感、HIV甚至人类自己,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新冠病毒的基因组测序结果已经超过了700万份,而Omicron则是迄今为止变异程度最高的新冠变种。尽管测序无法告知人们未来病毒的演化方向,但可以借此及早发现未来可能出现的全新变种,并从科学角度为全世界提供早期预警。
其他的几项技术突破包括:
实用型聚变反应堆——2021年9月,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的研究人员对一块 10 吨重的 D 型磁铁缓慢充电并提升场强,直到它超过 20 T。该公司创始人表示,这解决了开发一个紧凑、廉价的聚变反应堆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工程挑战。核聚变有望产生廉价、无碳、永远在线的能源,没有核反应堆堆芯熔毁的危险,也几乎没有放射性废物。
终结密码——密码本质上是不安全的,它可以被窃取、猜测或暴力破解,近年来各大公司已经开始为人们提供无需输入密码就能登录应用和服务的方法。2021年9月,微软宣布用户可以删除所有密码,取而代之的是使用 Microsoft Authenticator 应用程序、Windows Hello、安全密钥或短信/电子邮件验证码登录微软账户。
PoS 权益证明——类似比特币这样的加密货币需要使用大量的电力,PoS 权益证明将确保数字货币安全,并结束加密货币的能源消耗困境。
长时电网储能电池——处理可再生能源带来的波动式电力生产需要廉价的存储,时间为数小时甚至数天,新型的铁基电池可能能够胜任这一任务。
AI 数据生成——合成数据集,即计算机生成的样本,具有与真品相同的统计特征,在数据饥渴的机器学习领域越来越普遍,人工智能的好处主要集中在数据资源丰富的领域,而合成数据有望填补这些空白,避免许多数据集中普遍存在的偏见。
除碳工厂——2021年9月,位于冰岛的名为 Orca的二氧化碳净化工厂正式启动,Orca号称世界上最大的“直接空气捕捉”(DAC)装置,每年能够“吃掉”4000吨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会由Carbfix公司开发的化学处理过程将其与水混合后泵入地下深处,经过不到两年的自然矿化过程后变成石头。
来源:医谷网
行业重磅内容、政策信息及时获取,扫码关注医谷微信公众号
为你推荐

药品加价不超过15%,中药饮片不超过25%,首个药店纳入门诊统筹标准发布
近日,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印发《关于将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保障范围的通知》,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经遴选确定为门诊保障定点药店,开通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其...
2022-05-21 19:45

tDCS技术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
tDCS技术(经颅直流电技术)出现20多年以来,在国际上专业学术期刊刊发的数以千计的研究中,以及大量临床实验,都充分验证了其证安全可靠性。因此,该项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
2022-05-21 13:40

又一款溶瘤病毒联合PD-1治疗实体瘤获批准临床试验
近日,CDE官网显示:圣森生物MW11注射液与OH2注射液联用获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定适应症为晚期不可手术切除、标准治疗失败的实体瘤。
2022-05-20 16:38

首个!诺奖得主公司Caribou“现货型”CAR-T疗法总缓解率达100%
近日,诺奖得主、CRISPR领域先驱Jennifer Doudna博士联合创建的Caribou Biosciences公司宣布,其基于CRISPR基因编辑的同种异体抗CD19 CAR-T细胞疗法CB-010,在治疗复发 难治...
2022-05-20 15:13

康希诺新冠疫苗获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
世界卫生组织5月19日宣布,由中国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克威莎正式通过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这是继国药和科兴疫苗后,第三款通过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的中国新...
2022-05-20 13:09

普蕊斯,国内SMO第一股
SMO,即临床试验现场管理组织(Sit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的缩写),主要提供临床试验执行方案,包括前期准备、试验点启动、现场执行、项目全流程管理等,确保申办方临床...
2022-05-20 10:58

浙江拟将试管婴儿费用纳入医保
近日,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支持“浙有善育”促进优生优育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指出,将制定人工授精和试管婴儿等治疗不孕不育的辅助生殖相关技术医疗服务价格,按...
2022-05-20 10:45

心脏节律管理设备、神经调控设备等有源医疗器械相关产品临床评价推荐路径
为进一步指导申请人确定具体产品的临床评价路径,器审中心基于目前已有产品的审评经验,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子目录,国药监局器器审中心编写了《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子目录12...
2022-05-20 10:06

海正药业签下君实生物新冠口服药物VV116委托生产合同
昨日晚间(5月19日),海正药业发布公告称,已与君实生物子公司上海旺实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旺实生物”)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及《委托生产框架协议》,上海君拓和苏州...
2022-05-20 09:33

2022年Q1中国医院医药市场回顾数据
随着医药市场持续回暖,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医院医药市场的总销售额*达到2261亿人民币(数据来源:IQVIA艾昆纬中国医院药品统计报告,≥100张床位),同比增长4 2%。基于12个月M...
2022-05-19 19:01

2022年,8家细胞基因企业“出海”获得IND/优先审评/孤儿药资格认定/再生医学先进疗法
近年来,本土创新药国际化发展已成为一大趋势。在细胞基因治疗领域,今年2月,传奇生物的CAR-T疗法西达基奥仑赛获FDA批准上市,成为首款获得FDA批准的国产CAR-T细胞疗法,这不仅...
2022-05-19 18:57

用于治疗“渐冻症”,依达拉奉口服疗法获得FDA批准
近日,三菱田边制药宣布,依达拉奉的口服剂型Radicava ORS(依达拉奉,Edaravone)已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此前,Radicava ORS已获得FDA授予的优先审评资格。
2022-05-19 16:34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器械相关产品临床评价推荐路径
为进一步指导申请人确定具体产品的临床评价路径,器审中心基于目前已有产品的审评经验,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子目录,国药监局器器审中心编写了《子目录11“医疗器械消毒灭...
2022-05-19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