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别新药审评时间分析

医药 来源:丁香园
2014
11/20
11:02
丁香园 医药

本文讨论的药品审评时间,指申报临床或生产的药品品种从进入药审中心到得出审评结论的时间,这其中包含了每个受理号等待审评的时间,以及技术审评所需花费的时间。

技术审评时间在《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有规定,申报新药临床试验和生产的技术审评工作时间分别为90日、150日,若按工作日来计,分别约为4个月、7个月;160日的仿制药申请工作时间则约为7-8个月。所以,药品审评的大部分时间实际上都花费在等待时间上,该时间则视申报数量和药品审评中心的审评效率等因素来定。

我们选取了2011-2014年获得临床和生产批准的1.1、3.1类新药以及2013-2014年获得批准的6类仿制药的具体数据,来一瞥药品审评时间的具体情况。

1.1 类新药的平均审评时间

根据INSIGHT - China Pharma Data 数据库统计,2011-2014年获得批准的1.1类新药中:

申报临床的平均审评时间为14个月,总体趋于稳定;申报生产的平均审评时间为29个月(以获得生产批件为准),2014年审评时间增加到了42个月(见图 1),远超于总体平均水平。

其中,申报上市时间最快的是浙江贝达的盐酸埃克替尼,为10个月;最慢的是苏州二叶的阿德福韦酯,历时64个月。

另外,江苏恒瑞用于晚期胃癌治疗的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刚获批不久,其申请上市时间为38个月,长于1.1类新药申报上市的平均审评时间。该药于 2006年4月申报临床,1年后获批临床,2011年申报上市后于2014年10月31日获批。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瞥见1.1类新药上市的不易,暂且不论临床前研究的时间,光申报临床到获批上市就历经8年之久,真可谓「十年磨一剑」。

中国医药创新论坛会议上的消息称深圳微芯的1.1类新药西达本胺有望以二期临床试验数据获批上市。该药用于复发及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治疗,于2006年申报临床,10个月后获得临床批件,又于2013年3月申报上市,今年9月25日完成现场检查,目前 CFDA 数据仍未显示该药的生产批件。

西达本胺若于年底或明年初获批上市,那么其申报上市的审评时间为22个月左右,比近4年来的平均审评时间提前将近10个月,而该药从报临床到获批上市历经将近6年。这意味着我国加速创新药品审评的思路在逐步实践中。

3.1 类新药的平均审评时间

INSIGHT 数据库显示,2011-2014年获得批准的3.1类新药中:

申报临床的平均审评时间为27个月,逐年持续增加,总体水平是1.1类新药审评时间的近2倍;申报上市的平均审评时间为34个月,总体也呈增加趋势,且2014年的平均审评时间与1.1类新药的审评时间一致,为42个月(见图 2)。

近两年,3.1类申报较为热门的药物当数罗氟司特,该药用于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的治疗,其原研企业为瑞士奈科明制药公司,分别于2010、2011 年在欧盟和美国上市,尚未在我国上市。从2011年起共有包括奈科明在内的60余家企业申报该品种,审评时间的长短即成为了这场「抢仿角逐」中的关键。

目前,合肥立方、重庆华邦、石家庄智恒和山东创新药物研发四个公司获得了临床批件,审评时间在25-27个月不等。

3.1类的抢仿申报像一场马拉松长跑,最终哪家能首先获得生产批件,还需审评时间说了算。

6类仿制药的平均审评时间

由于6类仿制药数据较多,我们仅选取INSIGHT 数据库中2013和2014年获得批准的6类仿制药进行统计:

申报临床和申报上市的平均审评时间分别为29个月和25个月,总体均呈小幅上升趋势(见图 3)。

2013年初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关于深化药品审评审批改革进一步鼓励创新的意见》中鼓励探索生物等效性实验的备案制,通过备案后临床试验机构即可以开展试验。

但目前仿制药固体制剂仍然需要先获得生物等效性试验的临床批件才能进行临床试验,该意见尚未实施,并没有发挥出解决仿制药申报积压问题的作用。

除此之外,国家药监局于2014年9月和11月分别发布了两批过度重复上市和申报的药品品种名单,旨在引导企业的研发注册方向,待过度重复申报现象改善,审评速度希望也得以提高。

虽然2013年之后申报临床、生产且已获批准的药品,审评时间均少于20个月,但 INSIGHT 数据库显示,处于在审评状态的6类仿制药中,申报临床最早的是在2011年6月,为河北万岁的盐酸二甲双胍;申报上市最早的是2010年12月,为重庆市庆余堂的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也就是说,部分2010年和2011年的申报至今仍在排队。

进口药品的审评时间。

在刚结束的 APEC 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外资制药企业抱怨药品审批时间过长。对此,我们从上一篇有关新药获批时间的文章中选取了抗肿瘤领域的5个进口新药,根据 INSIGHT 数据库统计这些药品的审评时间:

申请临床的审评时间为6-10个月;申请上市的审评时间则跨度较大,快则20个月之内,慢则近24个月甚至62个月。

从总历时来看,平均历时59个月,约为5年。其中,辉瑞的苹果酸舒尼替尼胶囊审评时间较短,为24个月,而葛兰素史克的甲苯磺酸拉帕替尼片从申请临床到获批上市,历经了102个月(见表 1),相当于近9年的时间。

进口药品如此漫长的审评时间,难怪会引起外资制药企业的不满。

由此,“三报三批”话题再一次被热议,有资深网友dts1014也抛出了其观点:

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International MulticenterClinical trial, IMCT )的目的是药物上市,而我国仅将其作为药物研发的一部分来看待,在注册管理办法中写在药物的临床试验里,而不是进口药物的注册和审批里。

虽然 IMCT 研究所制定的使用剂量、治疗周期、样本量和代表性、体内标志物(比如酶系)、临床试验终点指标以及临床试验所能承受的安全性风险程度,甚至是伦理,不一定能够和中国的临床试验以及临床实践无缝连接,但其作为药物研发的一部分,其最终目标本就是上市。

所以,我们不应该人为的把药物注册临床申请和药物研发临床申请分离开来,应该从科学和逻辑的角度出发去定义药物的注册程序,而不是人为的割裂它。

另外,“三报三批”体现了IMCT申请者和 CFDA/CDE 之间利益的博弈:一边追求全球同步上市,尽快回收研发成本并产生利润;一边考虑药物长期和大范围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但是,冲突产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清晰的法律来定义 IMCT 以及它在中国进口药物注册申报体系中的地位,更加没有类似日本和美国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美国将其定义为 Multi-regional Clinical trial, MRCT )的指导原则。

因此,“三报三批”不仅反映出审评时限延长的问题,而背后隐藏的问题是我国药物审评审批理念的落后。

综上所述,无论是进口药品,亦或是国内的1.1、3.1类新药和6类仿制药,药品审评时限过长都已成为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大到影响公众用药可及性,小到影响企业的生存。

若要解决此问题,大刀阔斧地改革和一招鲜吃遍天都不太现实,或许可以从最棘手的仿制药审评和验证性临床审评积压等问题着手解决。然而,最重要的是,改变需要魄力,也需要坚持。

盼望药品审评时间的缩短,存在于一个触手可及的未来中。

来源:丁香园

为你推荐

2025爱尔眼科眼底病论坛(重庆站)圆满召开,共筑眼底诊疗新高地资讯

2025爱尔眼科眼底病论坛(重庆站)圆满召开,共筑眼底诊疗新高地

由重庆市预防医学会主办、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承办的“爱尔眼科眼底病论坛2025(重庆站)” 于7月4-5日在山城重庆圆满召开

文/叶秀玲、李林 2025-07-09 16:49

第九十三批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资讯

第九十三批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第九十三批)。

2025-07-08 18:16

630元一盒,全球首个GCG/GLP-1双靶减重药物价格披露资讯

630元一盒,全球首个GCG/GLP-1双靶减重药物价格披露

据信达生物官微消息披露,其胰高血糖素(GCG)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双受体激动剂玛仕度肽注射液(商品名:信尔美)日前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开出全国首张处方,也标志着该...

2025-07-08 16:17

远大医药易甘泰®获FDA提前正式批准新增HCC适应症,成全球唯一FDA批准双适应症SIRT产品资讯

远大医药易甘泰®获FDA提前正式批准新增HCC适应症,成全球唯一FDA批准双适应症SIRT产品

基于钇[90Y]微球注射液DOORwaY90临床试验的突破性中期数据成功达到预设的共同主要终点,FDA提前正式批准了该产品新增适应症,用于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且未限制肿瘤直径大小。

2025-07-07 21:20

2024年度中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前100位企业资讯

2024年度中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前100位企业

根据榜单和信息,2024年,国药集团连续五年蝉联榜首,华润医药与齐鲁制药稳居第二、第三席位;远大集团与复星医药位次互换,分列第四、第五;石药集团则继续位居第六,头部阵营...

2025-07-07 18:10

财政部:7月6日起,对50类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采取措施(附名单)资讯

财政部:7月6日起,对50类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采取措施(附名单)

昨日(7月6日),财政部国库司在官网发布《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的通知》(简称通知)称,采购人采购预算金额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疗器械(...

2025-07-07 11:49

倾听患者声音,科学引领未来——2025辉瑞肿瘤学术季(ASPO)精彩呈现资讯

倾听患者声音,科学引领未来——2025辉瑞肿瘤学术季(ASPO)精彩呈现

2025年7月6日,“前沿共行-多领域学术前沿交流会”正式启动,标志着 “科学引领•共克癌症”2025辉瑞肿瘤学术季(ASPO)进入重要阶段。本届ASPO依托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

2025-07-07 10:26

精准医疗迎来“关键年”,专家称人工智能将助力重塑人类生命健康格局资讯

精准医疗迎来“关键年”,专家称人工智能将助力重塑人类生命健康格局

2025年被业界普遍认为是精准医疗发展的关键节点。生物药和先进疗法曾掀起了两次药物开发的技术创新浪潮,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望重塑人类生命健康的格局。7月4日在上...

2025-07-05 15:57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管理指导原则资讯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管理指导原则

为进一步提高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和生物等效性试验质量和管理水平,国家药监局核查中心组织修订了《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管理指导原则》。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意,现予发布,自发布...

2025-07-04 23:07

众安保险与阿里健康达成战略合作,助力超重人群科学管理体重资讯

众安保险与阿里健康达成战略合作,助力超重人群科学管理体重

7月4日,阿里健康举办科学减重标准发布会,发布“科学减重标准”,希望通过规范的营养管理、运动干预、药物治疗,帮助超重与肥胖人群开启科学减重之旅。

2025-07-04 18:30

爱尔眼科唐仕波教授团队牵头制定《X连锁视网膜劈裂症临床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2025)》资讯

爱尔眼科唐仕波教授团队牵头制定《X连锁视网膜劈裂症临床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2025)》

X 连锁视网膜劈裂症是一种多发于20岁以下男性的难治性视网膜疾病

文/李林 2025-07-04 16:56

麦科奥特 Micot 完成超亿元 D 轮融资,加速多肽创新药研发资讯

麦科奥特 Micot 完成超亿元 D 轮融资,加速多肽创新药研发

由浙商创投旗下临海启泽基金领投

2025-07-04 10:28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这家药企打响 “第一枪”资讯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这家药企打响 “第一枪”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后,首家采用该标准过会的企业出现了。

2025-07-04 09:48

穆峰达第三项适应症中国获批,填补睡眠呼吸暂停药物治疗领域空白资讯

穆峰达第三项适应症中国获批,填补睡眠呼吸暂停药物治疗领域空白

首个且唯一用于治疗成人肥胖患者的中度至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适应症的处方药

2025-07-03 15:36

又一款国产肺癌创新药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资讯

又一款国产肺癌创新药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

今日(7月3日),迪哲医药宣布,公司核心产品舒沃哲(ZEGFROVY,通用名:舒沃替尼片)的新药上市申请正式获得美国FDA加速批准,用于既往经含铂化疗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

2025-07-03 14:51

近20年来首个全新类别抗菌药物醋酸来法莫林在华获批,开启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新时代资讯

近20年来首个全新类别抗菌药物醋酸来法莫林在华获批,开启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新时代

该产品中文商标:信乐妥®,英文商标:Xenleta®

2025-07-03 13:23

白癜风诊疗迈向资讯

白癜风诊疗迈向"精细化诊疗"新阶段,薇诺娜净衡系列上市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办湖南省医学会、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皮肤病学系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三十次皮肤性病学术年会于2025年6月25日-29日...

2025-07-03 11:51

2025年,国家医保局医保药品目录及商保药品目录调整征求意见稿发布资讯

2025年,国家医保局医保药品目录及商保药品目录调整征求意见稿发布

7月1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对外发布《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及相关文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25-07-02 18:50

碳云智肽获翰宇药业战略投资,以 “多肽芯片 + AI” 技术赋能创新药研发资讯

碳云智肽获翰宇药业战略投资,以 “多肽芯片 + AI” 技术赋能创新药研发

7 月 1 日,深圳碳云智肽药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 “碳云智肽”)与翰宇药业(300199)正式签署《创新药 CRDMO 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和《战略投资协议》。

2025-07-02 17:44

一上市药企与6名高管共计被罚1600万元资讯

一上市药企与6名高管共计被罚1600万元

近日,维康药业发布公告披露,其收到《关于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证监局的公告》,公告显示,维康药业及其实控人刘忠良等被处罚,处罚金额累计达 160...

2025-07-02 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