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血液制品龙头企业上海莱士发布公告称,拟斥资4.81亿元收购广西冠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广西冠峰”)95%股权,交易完成后,广西冠峰将成为上海莱士的控股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次溢价5倍的收购。
以5倍溢价收购
公开资料显示,广西冠峰成立于2009年5月,核心业务是血液制品生产,具有人血白蛋白、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三个品种,年产能200吨血浆,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也是广西自治区唯一的一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同时,广西冠峰旗下还拥有两个已经建成的单采血浆站——永福冠峰单采血浆有限公司、忻城冠峰单采血浆有限公司。
财务数据方面,广西冠峰的表现并不理想,甚至算得上糟心,根据公告,广西冠峰2022年和2023年1至8月,其营业收入均为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99.54万元和-1032.96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33.96万元、-657.81万元。截止2023年8月底,广西冠峰的资产总额为1.2亿元,归母净资产为8432.05万元。而另据上海莱士的公告,本次收购采用收益法,广西冠峰评估基准日的股东全部权益账面值8432.05万元,评估值5.06亿元,评估增值4.22亿元,增值率500.09%。以目前广西冠峰的账面值算,上海莱士相当于以5倍的价格进行了本次收购。
另值得关注的是,上海莱士在公告中表示,“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将积极推进标的公司现已建成的两个单采血浆站获取单采血浆许可证、工厂生产恢复等工作”,这也意味着广西冠峰现阶段的实际生产运营现阶段是属于停滞状况。
但对于本次收购,上海莱士还是给予了很大信心,其表示,通过收购可以快速获得现有血浆站资源,提高采浆量,增强该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提升行业竞争优势,巩固其在血液制品行业的领先地位。据了解,本次收购前,上海莱士共有42家浆站,2022年采血浆1400余吨,分布于广西、湖南、海南、陕西、安徽、广东、内蒙、浙江、湖北、江西、山东11个省(自治区),本次收购后该公司浆站数量将增加至44家。另有数据显示,2022年,上海莱士的全年采浆量达到1400吨,位居采浆量第一梯队之列。
国内血液制品企业不足30家
在生物制品行业中,血液制品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其特有资源属性造就了它相对封闭、进入壁垒高的特点。自2001年,国内便不再新批血制品生产企业了,截至今日,国内血制品生产企业不到30家,行业竞争格局十分稳定。
据安信证券资料,我国的原料血浆只能通过单采血浆技术采集,国内每年能用于生产血液制品的原料血浆量主要由在采的浆站数量与每个浆站的采浆量所决定。《血液制品管理条例》明确,我国实行单采血浆站统一规划、设置制度。单一浆站只能向一个企业供应原料血浆,严禁向其他任何单位供应原料血浆。浆站不得跨区采浆,在一个采血浆区域内,只能设置一个单采血浆站,严禁单采血浆站采集非划定区域内供血浆者血浆,严格的监管也直接致使国内的人均采浆量并不高。以2021年为例,数据显示,我国2021年每千人采浆量仅为美国、奥地利、捷克、德国疫情前的不到1/20、1/10、1/6和1/5,相比有较大差距且暂未实现国内血制品自给自足。
目前,国内浆站在各省份之间分布不均,目前仍有十几个省级行政区在采浆站数量仅为0~5家,“十四五”规划期间多地发布单采血浆站设置规划,其中云南、内蒙、河南分别规划设置19、10、7家单采血浆站。
安信证券预计,由于我国对献浆频次、单次献浆量等的政策限制较为严格,企业通过终端引导等方式难以在短期内实现采浆效率的大幅提升,预计未来几年行业采浆规模的提升将主要由浆站数量的提升驱动。也由此,通过收购获浆站,是血液制品企业的常规操作。
比如上海莱士,2014年,其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分别以18亿元的价格收购了血液制品企业邦和药业(后更名为“郑州莱士”)100%股权,以47.58亿元的价格获取了同路生物89.77%的股权。2016年,上海莱士又通过子公司同路生物,以3.69亿元的收购了浙江海康90%股权。凭借一路收购,上海莱士的采浆站的数量也由12家增长至35家。
2018年,上海莱士再斥百亿元重金收购,彼时,其试图再度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收购国际血液制品龙头企业基立福子公司GDS股权以及天诚德国100%股权,但后因多种因素,这笔并购案的金额缩水至132亿,收购标的也变更为GDS 45%的股权。最终,这笔交易于2020年3月完成。
目前,国内的血制品龙头企业,除了上海莱士,还包括天坛生物、华兰生物、博雅生物等。
来源:医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