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15年后,吉药控股最终还是走向了退市的结局。
业绩持续低迷
近日,吉药控股发布公告称,截至2025年4月23日,公司连续二十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已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第10.2.1条规定的终止上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同时,吉药控股股票已同步停牌,因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而被深圳证券交易所作出终止上市决定的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
紧接着,吉药控股又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下发的《事先告知书》,深圳证券交易所拟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交易。
吉药控股的前身为2000年成立的双龙股份,彼时,双龙股份的主营产品是白炭黑,这是一种以硅砂为主要原料生产的功能性材料,可应用在国防、橡胶制品、农业化学制品等多个领域。2010年,双龙股份在深交所上市。
2014年,双龙股份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以10亿元收购金宝药业,至此切入医药行业赛道。根据官网信息资料显示,金宝药业的核心产品类别涵盖中药妇科系列、抗病毒系列、心脑血管系列等,主要产品包括全国独家产品妇科不孕不育“参茸鹿胎丸”、妇科肿瘤产品“止痛化癥胶囊”、抗病毒产品“乐达非系列”、儿科核心产品“羚贝止咳糖浆”、心脑血管产品“脑塞通丸”等。
2017年,双龙股份更名为“吉药控股”,并开始在医药大健康行业开疆拓土,先后将沈阳美罗制药、远大康华、吉林利君康源医药等多家药企收入麾下,截止目前,吉药控股已构建起以医药工业(中西成药生产)、医药商业(批发、代理)、医药零售、医疗医养(医疗结合的养老服务)等医药大健康产业为核心的集团化业务体系。
在上市后的8年,也就是直至改名后的第二年,吉药控股连续8年无论同比还是环比均保持盈利状态。但自2019年开始,吉药控股开始出现亏损,其当年的营收曾创下上市以来的业绩巅峰,破了10亿元,但另一边,归母净利润的亏损达17.84亿元,出现了其上市以来的首度亏损。此后,吉药控股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直至2024年净利润都是大幅亏损。
根据吉药控股发布的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其2024年营业收入为3.33亿元,同比下降3.69%;归母净利润为-4.39亿元,同比下降25.8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10亿元,同比下降41.51%。
在业界看来,吉药控股开展的大规模收购行为,反而推高了其商誉减值规模。相关数据显示,2019 年至 2024 年期间,吉药控股针对所收购标的累计计提的商誉减值金额超过 15 亿元,这一数额竟达到同期公司营收总和的 1.2 倍。如此巨额的商誉减值,直接致使公司连续 5 年净利润呈现亏损状态,净资产更是一度跌至 -5 亿元以下,从而触发了“财务类退市”预警。
同时,吉药控股收购的药企多为区域性中小药企,缺乏核心专利或独家品种,在竞品众多的情况下,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构筑起稳固的护城河,也导致其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低迷。
也曾尝试自救
面对连续亏损的严峻局面,吉药控股并未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寻求自救之路,其中谋划易主成为其关键举措之一。然而,命运似乎并未垂青这家深陷困境的企业,数次易主尝试均以失败告终,每一次努力都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未能激起扭转乾坤的涟漪,反而让公司处境愈发艰难。
2019 年 5 月,吉药控股曾对外发布了一则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卢忠奎和黄克凤夫妇、持股 5%以上股东孙军以及股东梅河口金河德正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与吉林省吉盛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股份转让意向协议。这一协议若能顺利实施,吉药控股的控股股东将易主为吉林省吉盛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实际控制人也将变更为吉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市场一度对此寄予厚望,期待着国资的入主能为吉药控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事与愿违,由于股份转让的主要条款未能达成一致,这份承载着希望的协议在 2019 年 7 月无奈终止,吉药控股的首次易主尝试就此宣告失败。
也是在2019年,不得不提到另外一场犹如闹剧般的收购,当年7月,吉药控股曾宣布拟收购修正药业 100%股权。要知道,修正药业的体量远超吉药控股,这一收购计划被业内形象地称为“蛇吞象”。消息一出,市场哗然,各方都在密切关注着这场看似实力悬殊的收购能否上演奇迹。然而,仅仅半个月后,吉药控股便宣布因将要修改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具体实施细则尚未出台,决定终止收购,并表示待条件成熟后再继续推进。这一突然变故引发了深交所的强烈关注,深交所随即发出问询函,要求吉药控股说明双方签订的《意向协议之解除协议》的真实内容,质疑公司存在故意报备不实文档以配合披露与事实不符信息的情形。随后,证监会也决定对该事件立案调查。2019年11月,调查结果落地,吉药控股因信披违法被处以60万元罚款。
2020年11月,吉药控股再次宣布易主计划,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卢忠奎与本草汇医药签订协议,本草汇医药将享有吉药控股 24.23%表决权,吉药控股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本草汇医药,实际控制人也将变更为刘舒。但在执行过程中,双方产生了严重分歧和纠纷,核心问题之一便是本草汇医药未能足额支付股权转让款。按照双方约定,本草汇医药应在2021年1月 31 日前向卢忠奎支付全部转让款约1.27亿元,虽经2021年4月份的两次支付,仍欠股权转让款2325.68万元。尽管双方随后达成和解方案,但最终未能执行,矛盾进一步激化,双方最终对簿公堂,吉药控股的易主之路再次陷入僵局。
为摆脱危机,吉药控股还曾把破产重整及预重整程序当作自救的终极手段,2023年,吉药控股曾向吉林省通化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公司进行破产重整,并申请启动预重整程序。但在今年3月,吉药控股收到通化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决定书》。通化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因公司预重整方案未审查通过,导致公司存在较大的退市风险,故预重整程序应终结。
自救失败后,吉药控股只能“硬挺”,2025年第一季度,其业绩延续颓势,其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6374.36万元,同比下降15.53%;归母净利润为-4517.46万元,同比下降10.5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931.42万元,同比下降3.61%。
截止停牌,吉药控股每股报价停留在0.21元,总市值仅剩1.4亿元。
来源:医谷网
为你推荐

华东医药2025年中报业绩持续增长,营收达216.75亿,创新产品业务高速增长
2025年上半年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16 75亿元,同比增长3 39%;实现归母净利润18 15亿元,同比增长7 0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 62亿元,同比增长8 40%。
2025-08-19 19:25

AI为医生减负,AQ推”AI分身“、“医学搜索”系列工具
8月19日,正值第八个中国医师节,蚂蚁集团旗下AI健康管家AQ发布PC专业版,推出医学搜索功能,助力医学专业群体科研。AQ表示,希望 AI 在守护家庭健康的同时,也能给医生减轻负担。
2025-08-19 12:54

2.5亿元首付款,荣昌生物再达成一桩BD交易
昨日(8月19日),荣昌生物发布公告称,与日本参天制药株式会社全资子公司参天中国签署授权许可协议,就公司自主研发的RC28-E注射液授权于后者。
2025-08-19 12:49

植物干细胞开启量产化,龙藏生物药用植物干细胞规模化培养技术获成功
近日,常州龙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龙藏生物”)正式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植物干细胞规模化培养技术平台在500升生物反应器中试阶段取得成功,红豆杉、积雪草、人参等多个高价值药...
2025-08-19 11:50

汇聚行业顶尖智慧,稳健集团研讨会打造医疗领域“最强大脑”碰撞现场
8月15日-16日,以“医学贴近生活 全棉呵护健康”为主题的2025年稳健集团创新发展研讨会在湖北省武汉纺织大学建全科学中心、建全会堂召开。
2025-08-18 16:44

系全球首个,减重版司美格鲁肽获批用于脂肪肝治疗
诺和诺德近日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基于补充新药申请(sNDA)批准了Wegovy(中国商品名为诺和盈,司美格鲁肽2 4 mg)的新增适应症:在控制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
2025-08-18 11:01

植物乳杆菌KLDS1.0386引关注 ,精神益生菌研究取得新突破
2025年8月9日—10日,“2025年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二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在湖南长沙成功举办。
2025-08-18 09:56

因生产缺陷问题,一家企业被取消第十批国家药品集采中选资格
8月15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公告,取消江西璟瑞药业有限公司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中选资格并将该企业列入违规名单。
2025-08-16 21:29

北大医药失去了“大金主”: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终止业务合作
近日,北大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总办会经研究、评估北京北医医药的经营现状,认为北医医药近年来的主营业务长期高度依赖于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业务合作,在2025年5月与北京大学...
2025-08-15 12:58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剔除5家CXO公司
8月11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修订规则正式生效。根据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宣布修订编制方案,明确剔除CXO公司(包括CRO、CMO和CDMO),“提纯”聚焦于创新药企业,使得指数更...
2025-08-14 15:28

童颜针产品已无法正常销售,江苏吴中向爱美客子公司仲裁索赔16亿元
近日,江苏吴中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孙公司达透医疗已就Regen Biotech(以下简称Regen)违约事项向深圳国际仲裁院提起仲裁,深圳国际仲裁院已于8月7日受理该仲裁申请,案件将依据...
2025-08-14 15:28

医保局新政力挺创新药 “疗效数据+支付创新”双轮驱动CAR-T治疗创新
近日,国家医保局印发了《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明确提出全链条支持创新药的研发、准入与支付等各个环节
2025-08-12 16:10

潜在总额超6亿美元,复星医药口服DPP-1抑制剂出海
昨日(8月11日),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与Expedition签订《许可协议》,复星医药产业授予Expedition除中国以外的全球范围、许可领域内开发、生产及商业...
2025-08-12 15:32

国家医保局公布通过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及相关信息
经初步审核,534个通过形式审查。其中目录外申报信息472份,涉及药品通用名393个,通过初审的通用名310个,较2024年249个通过形式审查明显增加。同时,共收到商保创新药目录申报...
2025-08-12 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