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处方落地全国多城!奕凯达正式投入二线治疗成人大B细胞淋巴瘤

医药 来源:医谷网
2023
07/13
13:08
医谷网 医药

6月21日,复星凯特公司旗下的国内首个CAR-T细胞治疗药品——奕凯达(通用名:阿基仑赛注射液,英文通用名:Axicabtagene Ciloleucel)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二线适应症,用于治疗一线免疫化疗无效或在一线免疫化疗后12个月内复发的成人大B细胞淋巴瘤(LBCL)[1]。目前,奕凯达已在湖北、安徽、广东、河南等多个省市医院陆续开出首批处方,将为更多一线免疫化疗无效或复发的患者带来新的可治愈的希望。

二线适应症获批,开启淋巴瘤CAR-T治疗新篇章

大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是血液系统肿瘤中有很强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40%左右[2]。一线治疗后仍有40%的患者疾病进展或复发,尤其是对原发难治和早期复发的患者人群,预后更差,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创新的治疗方式,帮助患者实现更好的生存预后。

作为血液肿瘤领域的革新性疗法,奕凯达的临床疗效已经得到循证医学数据的充分验证。近期发布的一项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数据[3][4]显示,奕凯达对中国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真实世界疗效与全球一致,12个月总生存率高达84.3%,最佳总缓解率达83.2%,最佳完全缓解率为58.4%,且安全性更好。2023年ASCO年会以重磅年度领域研究进展LBA(late breaking abstract)形式公布了ZUMA-7研究的生存分析数据[5],此更新结果也同步发表于重磅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6]ZUMA-7研究生存分析结果显示:LBCL二线应用阿基仑赛注射液较目前二线标准治疗方案(SOC)死亡风险降低了27.4%,阿基仑赛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期。

2021年6月,奕凯达中国首个适应症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二线或以上系统性治疗后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成人患者,至今已惠及逾500位中国患者,获得了社会公众的高度认可。此次获批二线适应症,使得奕凯达成为国内首款获批用于该适应症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这是我国淋巴瘤治疗事业的一大里程碑,意味着更多患者将受益于这一创新疗法。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 马军教授)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表示:“在血液肿瘤领域,单克隆抗体在1997年面世,小分子靶向药2001年出现,CAR-T疗法2012年出现,这些新的治疗手段也先后进入中国,中国的血液疾病诊疗水平得以大幅提高,血液肿瘤患者治愈率实现一个又一个突破。2021年6月,奕凯达作为中国第一个获批商业化CAR-T走向临床,为复发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带来治愈希望,CAR-T也成为NCCN指南、CSCO指南I类推荐治疗方案。今年6月,奕凯达二线适应症在中国获批成为中国首个且唯一拥有二线适应症的CAR-T,必将为更多的淋巴瘤患者带来生的希望并推动中国细胞治疗领域的发展。”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 吴德沛教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教授表示:“随着全球和中国在难治性LBCL治疗的探索,可供临床选择的治疗方案和药物不断增加。随着淋巴瘤精准化和个体化治疗的发展、各种治疗方案的组合,以及基于CAR-T的新治疗手段,淋巴瘤患者的治愈率和长期生存得到了提高。作为中国首个且唯一拥有LBCL二线适应症的商业化CAR-T,奕凯达在注册研究ZUMA-7中最新数据显示,54.6%的患者二线接受阿基仑赛治疗后实现了4年的长期生存,LBCL二线阿基仑赛治疗较目前二线标准治疗可使更多患者取得显著生存获益。奕凯达的二线适应症获批,值得点赞,为中国淋巴瘤患者提供了更优的治疗选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 赵维莅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赵维莅教授表示:“2021年6月,奕凯达作为中国首个商业CAR-T在中国上市,并通过两年的临床实践惠及超过500位淋巴瘤患者。在中国血液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首个CAR-T真实世界数据于2023年6月在国际上发表,填补了中国CAR-T真实世界研究的空白。研究结果显示了与国际一致的疗效数据,并且安全性优于国际注册和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彰显了中国个体化精准的CAR-T应用管理经验。奕凯达的二线适应症获批,再次实现了细胞治疗领域的突破。相信在中国血液专家的引领下,不断的临床实践将总结更多CAR-T治疗经验,造福更多淋巴瘤患者,并持续推动中国细胞领域迈向新的里程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血液内科主任 钱文斌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血液内科主任钱文斌教授表示:“中国细胞治疗领域的飞速发展得益于政策的积极指引,更离不开研究者和临床医生的持续推动。我国在CAR-T治疗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相信在中国血液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将持续引领并带动全球血液领域发展。奕凯达作为中国首个获批二线适应症的商业化CAR-T,为LBCL二线治疗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全国各中心已经在积极尝试临床应用,随着奕凯达应用经验的积累,以奕凯达为核心的桥接治疗、联合治疗等策略及经验将会让淋巴瘤患者最大化从中获益,奕凯达也逐渐成为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治疗中治愈的基石,其卓越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全球一致的验证和认可,期待在中国血液专家的共同努力下,让中国淋巴瘤患者获得更多治愈希望。”

多地医院开出首张处方,医患共赴淋巴瘤治疗新时代

目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开出了奕凯达用于二线治疗的处方。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院长 胡豫教授)

湖北武汉的黄先生在2个月前确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后,开始接受一线R-CHOP治疗,但经过2个周期的治疗后,该患者表现出对化疗不耐受,2周期中期评估PET-CT的DS评分为3分。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后,患者决定选择奕凯达治疗。该患者的主治医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院长胡豫教授表示:“中国血液领域专家的不断探索和耕耘持续推动着中国血液肿瘤领域的发展,使其逐渐成为引领国际血液学进步的中坚力量。近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新方案、新技术走向中国临床,中国淋巴瘤患者迎来了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奕凯达作为中国首个商业化CAR-T,其治疗复发难治性LBCL三线及以上适应症在中国获批上市晚于美国FDA近4年的时间,二线适应症在中国晚于美国FDA仅1年左右的时间获批,可见二线在中国获批已经实现突破和加速,逐渐在缩短与国际的差距,让中国淋巴瘤患者更早获得治愈的希望。随着二线适应症的获批走向临床,奕凯达将惠及更多中国淋巴瘤患者,也期待积累更多中国经验。”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黄慧强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大内科副主任黄慧强教授接诊了一例确诊为侵袭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患者,一线接受了6个周期的R-CHOP方案免疫化疗,化疗后实现PR(部分缓解),但三个月后PET/CT评估为PD(疾病进展),与主治医生充分沟通后二线方案决定接受奕凯达治疗,目前已顺利完成回输。黄慧强教授表示:“2021年6月奕凯达在中国上市,获批用于三线及以上复发难治性LBCL,开启了中国细胞治疗元年。CAR-T作为治愈性的手段,在两年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淋巴瘤患者接受CAR-T治疗的时机至关重要,关乎到CAR-T产品的制备成功,疗效和安全性等。2023年6月,奕凯达二线适应症在中国获批,开启了中国CAR-T细胞治疗新篇章。随着二线适应症的获批,奕凯达成为中国首个且唯一拥有二线适应症的商业化CAR-T,将会有更多的淋巴瘤患者可以把握最佳治疗时机,更早的接受CAR-T治疗,获得更多治愈的希望,让中国淋巴瘤患者向治愈更进一步。”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明智教授)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明智教授介绍,该院患者起初确诊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在该院其他科室经6个周期的R-CHOP治疗后复查 PET-CT 提示疾病明显进展,属于原发难治性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张明智教授、李玲教授及周志远博士组成的治疗小组经过讨论,向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CAR-T细胞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患者及家属考虑后决定接受奕凯达治疗。张明智教授表示:“奕凯达二线适应症在中国的获批是中国细胞治疗领域大事记,更是打开 LBCL 治疗新的篇章。随着二线适应症的成功获批,将有更多的淋巴瘤患者有机会接受CAR-T治疗获得深度缓解甚至治愈。从2013年开始,我们中心应用CAR-T治疗各亚型的淋巴瘤患者达到200多例,拥有较为丰富的CAR-T治疗经验。我们作为中西部 CAR-T 联盟的发起单位,愿意将这些经验分享至中西部的各医疗中心,旨在带动中西部CAR-T治疗的发展,提高淋巴瘤治疗的有效率,挽救更多晚期、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患者的生命。”

(丁凯阳主任正在为患者开具CAR-T二线治疗处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丁凯阳教授介绍了一例确诊为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一线接受6个周期DA-EPOCH-R方案化疗,PET-CT疗效评估DS评分3分,提示一线治疗后疾病未获得缓解,在与患者沟及家属通后,选择奕凯达进行进一步治疗。丁凯阳教授表示:“2023年6月26日CDE官网公示奕凯达二线适应症在中国获批,作为中国首个用于LBCL二线治疗的商业化CAR-T将为中国淋巴瘤患者带来更多治愈希望,我们中心也在获批第一时间将奕凯达用于临床,把握最佳的治疗时机,让中国淋巴瘤患者与欧美等国家的患者保持一致拥有同样的治愈的机会。我们迫切期待在中国更多地区将奕凯达二线纳入商保或惠民保等创新支付方案中,进一步提高临床可及性,让更多区域和中心可尝试并应用,造福更多患者。”

值得一提的是,在加速新适应症落地的同时,复星凯特还积极推动奕凯达的可及性提升。为了帮助更多患者用得起、用得上优质可靠的高质量CAR-T药品,复星凯特依托国家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积极与政府、医院、慈善基金、商业保险公司各方展开合作,探索患者援助计划和创新多元支付模式,全力减轻患者负担、提高药品可及性。目前,复星凯特已推动奕凯达纳入60多款商业健康保险、80多款城市“惠民保”,运行面向二线患者的“无忧用药福利计划”项目、面向三线患者的“奕启新生”项目等多个患者福利计划,并就患者关心的焦点问题,提供不良反应保障、用药进展保障、身故保障、金融贷款等多种福利项目。

复星凯特表示,将持续探索奕凯达更多的适应症,同时发展新靶点新技术并加速实体瘤领域研发进程,并携手多方进一步探索提升药物可及性的创新路径,用更前沿的技术、更优质可及的产品,造福更多患者。

参考文献:

1.https://www.nmpa.gov.cn/zwfw/sdxx/sdxxyp/yppjfb/20230626133635185.html 

2.《2023年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2023年版)》

3.EHA 2023. Abstract P1203

4.ICML 2023. Abstract 337.

5.https://meetings.asco.org/abstracts-presentations/220014

6.Jason R. Westin, Olalekan O. Oluwole, Marie José Kersten et al. Survival with Axicabtagene Ciloleucel in Large B-Cell Lymphoma.NEJM. June 5, 2023.DOI: 10.1056/NEJMoa2301665

为你推荐

上海某科贸商行涉支架球囊行贿案资讯

上海某科贸商行涉支架球囊行贿案

2025年7月,河北省魏县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上海某科贸商行、马某犯单位行贿案。

2025-11-26 14:12

甲乙流用药呈快速上涨趋势资讯

甲乙流用药呈快速上涨趋势

据美团买药消息,近期,流感相关药品、检测和线上问诊需求量持续上涨。

2025-11-26 13:55

欧盟委员会批准诺和诺德基础胰岛素周制剂依柯胰岛素与GLP-1RA周制剂司美格鲁肽的联合制剂Kyinsu上市资讯

欧盟委员会批准诺和诺德基础胰岛素周制剂依柯胰岛素与GLP-1RA周制剂司美格鲁肽的联合制剂Kyinsu上市

近日,诺和诺德宣布,欧盟委员会(EC)已批准其Kyinsu(每周一次IcoSema,基础胰岛素周制剂依柯胰岛素与GLP-1RA周制剂司美格鲁肽的联合制剂)的上市许可。

2025-11-26 12:50

超亿元融资落地!精微视达引领国产高端内镜冲刺全球精准诊疗前沿资讯

超亿元融资落地!精微视达引领国产高端内镜冲刺全球精准诊疗前沿

本轮融资由倚锋资本、泰丰盛合、长飞产业基金等机构联合投资

2025-11-25 15:17

得印科技获数千万元 Pre-A 轮融资,养老机器人量产提速,全球化布局资讯

得印科技获数千万元 Pre-A 轮融资,养老机器人量产提速,全球化布局

本轮融资由上市公司松霖科技(603992 SH)集团成员松霖创投独家投资

2025-11-25 15:08

多方携手守护儿童呼吸健康,公益行动在沪启动资讯

多方携手守护儿童呼吸健康,公益行动在沪启动

本次公益行动由专注消费者健康领域的欧彼乐(Opella)联合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上海市儿童医院共同发起

2025-11-25 15:00

上海发布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资讯

上海发布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在试点医疗机构探索开展医保和商业保险同步结算,打通更多支付路径。

2025-11-25 11:44

司美格鲁肽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失败资讯

司美格鲁肽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失败

当地时间周一(11月24日),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公布了司美格鲁肽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晚期试验结果。两项试验共纳入近4000名患者。临床试验用药物为诺和诺德的Rybelsus,即口服...

2025-11-25 11:19

嘉应制药信披违规被处罚资讯

嘉应制药信披违规被处罚

近日,嘉应制药发布关于公司及相关责任人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公告。

2025-11-24 15:36

首个国产九价HPV疫苗落地黑龙江资讯

首个国产九价HPV疫苗落地黑龙江

今年6月,万泰生物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大肠埃希菌))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预防HPV16 18 31 33 45 52 58七种高危型和HPV6 11两种低危型病毒感染以及感染引起的相...

2025-11-24 14:50

微创电生理“脉冲消融”获批资讯

微创电生理“脉冲消融”获批

11月22日,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创电生理”)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研发的一次性使用压力监测心脏脉冲电场消融导管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申...

2025-11-23 22:21

全国医保影像云跨省调阅正式启动资讯

全国医保影像云跨省调阅正式启动

截至启动仪式时,全国已上传可跨省调阅医保影像数据超过1 7亿条。

2025-11-22 23:15

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生产企业出口药品检查和出口证明管理规定》资讯

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生产企业出口药品检查和出口证明管理规定》

11月21日,国家药监局日发布《药品生产企业出口药品检查和出口证明管理规定》,进一步支持和鼓励更多中国药品进入国际市场。

2025-11-22 22:06

“中国最大医院”郑州一附院西院区停诊资讯

“中国最大医院”郑州一附院西院区停诊

11月20日,被称为中国最大医院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院区正式停诊,此前,11月13日,郑大一附院在官网发布了停诊公告。

2025-11-22 10:57

纳斯达克要求科兴生物退市资讯

纳斯达克要求科兴生物退市

11月19日,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公告称,由于未能按期在2024年11月11日的延期截止日期前提交2024年年度报告,科兴生物于2025年11月12日收到纳斯达克的退市决定函。

2025-11-22 10:12

2025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新增“两院”院士名单资讯

2025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新增“两院”院士名单

今日,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4人当选。其中,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选举产生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

2025-11-21 15:35

攻克疫苗佐剂卡脖子难题,百达信生物获超 3000 万 Pre-A 轮融资资讯

攻克疫苗佐剂卡脖子难题,百达信生物获超 3000 万 Pre-A 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专注生物医疗赛道的领航新界资本独家领投,所募资金将重点用于加速化学合成 QS-21 等核心佐剂原料的 GMP 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全球商业化进程,并拓展新型佐剂研发管线。

2025-11-21 15:31

修实生物完成近亿元 A 轮融资,深耕多肽生物合成加速全球化资讯

修实生物完成近亿元 A 轮融资,深耕多肽生物合成加速全球化

本轮融资由老股东华泰紫金领投,拾萃资本追加投资,金鼎资本、湖南艾臣联合参与,小饭桌创投依托生态资源助力融资高效完成,资金将重点用于海外市场拓展与核心技术研发升级。

2025-11-21 15:30

鲲石生物完成 5000 万 A 轮融资 加码巨噬细胞药物攻坚实体瘤资讯

鲲石生物完成 5000 万 A 轮融资 加码巨噬细胞药物攻坚实体瘤

本轮资金将重点用于推进第三代 CAR-M(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药物的临床转化及多管线布局,为实体瘤治疗领域注入创新动力。

2025-11-21 15:21

近亿元 B 轮融资落地,普世利华加码分子诊断全球化布局​资讯

近亿元 B 轮融资落地,普世利华加码分子诊断全球化布局​

本轮融资由丰仓创新基金、国聚创投联合领投,普华资本、启明创投等机构跟投

2025-11-21 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