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需求趋于旺盛,内镜行业加速发展
目前,我国内镜需求日益旺盛。一方面,随着国内诊疗需求、分级诊疗制、国家政策、人口基数大、老龄化严重等现象,人们对于早期消化道疾病预防和治疗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另一方面,消化内镜检查在临床上被称为消化道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但是,实际生活中我国与发达国家尤其是与日本相比,国内内镜展开率差距明显。高筛查率和高早诊率能够显著改善预后,以胃癌为例,日本的胃癌5年生存率达到60%以上,我国目前则不足30%,这正是筛查率不够高的体现。
根据“国家消化道肿瘤筛查及早诊早治计划”,在2030 年国内胃肠道早癌诊断率预计提高 20%,胃肠道癌5年生存率提高至50%,因此,软镜市场空间需求巨大。
采购总量分析:至少有1204家单位采购
据众成数科(JOINCHAIN)统计,在2022年8-9月间,共收集3019条软性内镜中标数据,涉及1204家采购单位和154个品牌商,采购数量和总额分别为2259件和25.65亿元。其中,已披露品牌的采购数量和金额分别为3002件和16.1亿元。可以看到,我国内镜行业正加速发展。
品牌分析:国产企业渐入佳境,市占率稳步发展
根据众成数科(JOINCHAIN)统计的已披露的品牌与金额数据结果,2022年8-9月,奥林巴斯的中标总额排名第一,中标总金额为8.5亿元;富士和豪雅紧随其后,中标总额分别2.6亿元和1亿元;其中在国产品牌排名中,澳华位列首位,中标金额为8740.9万元。
表1:2022年8-9月软性内镜品牌中标金额情况(top 10)
数据来源:医械数据云
不难看出,内镜领域的“老大”奥林巴斯仍稳坐“头把交椅”,而富士和豪雅位居第二、第三,三家具有代表性的日系企业占据了67%的市场份额。令人欣喜的是,国产内镜表现也“渐入佳境”。国产内镜品牌市场份额总计突破14%,其中包括澳华、开立、迈瑞、欧普曼迪、优亿这几家国产品牌。国产市占比从曾经的个位数上升至两位数,增速良好,替代趋势已显。
中标数量增长,国产替代成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从中标项目数量上看,2022年8-9月份,奥林巴斯以629个排名第一;富士排名第二,数量为169个;卡尔史托斯排名第三,数量为119个。其中在国产品牌排名中,优亿则名列第一,数量为118个;澳华排名第二,数量为 89个。
表2:2022年8-9月软性内镜品牌中标项目数量情况(top 10)
数据来源:医械数据云
毫无悬念,在中标数量方面,奥林巴斯与富士仍然位居第一第二,但是这里的第三位变成了卡尔史托斯,豪雅则掉落至第五名开外,日资合围霸占前三的局面被打破。至于内资品牌,除去第六位的豪雅,从第四位开始都是国产企业的身影,中标总共数量加起来达到了400个,占总比的19%。
以往国产品牌内镜的同质化比较严重,整体临床表现也有待改善。但这两年来讲,国产内镜的产品逐步在改善,已经具备一定的能力同进口产品较量。其实从中标量也可以看出,国产需求量比例不低,这也代表了临床对国产内镜的认可。
外资VS内资:研发创新实力旗鼓相当
根据众成数科(JOINCHAIN)统计的已披露的2022年8-9月数据显示,期间品牌获得注册证情况如下:奥林巴斯以46件位列第一;富士与豪雅紧随其后,分别为32件和23件,澳华以18件位居第4。
表3:2022年8-9月软性内镜品牌中标项目数量情况(top 10)
数据来源:医械数据云
注册证代表着一家企业的研发实力与创新能力,日企三巨头占据前三位并不出乎意料,因为其入局早,并在CCD风行时期筑起了极高的技术壁垒,不过在CMOS兴起后,这一局面被打破,国产内镜企业借机快速崛起。从本次的数据可以看出,从第四位到第七位都是国产企业,说明国产内镜企业与外资之间的距离正在缩小,国产企业开始加大研发力度,将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时机已至:国产内镜迎来弯道超车良机
在传统内镜赛道上,国产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精力追赶技术。但是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及传统技术的静默,国产医疗内镜企业与跨国医疗内镜巨头在创新型内镜方面站在了同一起跑线,而这也是国产内镜企业弯道超车的罕见机遇。
国产替代,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国产医疗内镜企业需克服自身短板问题,继续重视产品的研发,持续数年的技术沉淀与经验积累,不断完善企业的自身业务。通过沉浸式的深入研究与探索以强化自身竞争力,与外资企业积极斗争,将民族内镜企业的崛起成为必然。
为你推荐
资讯 司美格鲁肽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失败
当地时间周一(11月24日),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公布了司美格鲁肽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晚期试验结果。两项试验共纳入近4000名患者。临床试验用药物为诺和诺德的Rybelsus,即口服...
2025-11-25 11:19
资讯 首个国产九价HPV疫苗落地黑龙江
今年6月,万泰生物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大肠埃希菌))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预防HPV16 18 31 33 45 52 58七种高危型和HPV6 11两种低危型病毒感染以及感染引起的相...
2025-11-24 14:50
资讯 微创电生理“脉冲消融”获批
11月22日,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创电生理”)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研发的一次性使用压力监测心脏脉冲电场消融导管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申...
2025-11-23 22:21
资讯 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生产企业出口药品检查和出口证明管理规定》
11月21日,国家药监局日发布《药品生产企业出口药品检查和出口证明管理规定》,进一步支持和鼓励更多中国药品进入国际市场。
2025-11-22 22:06
资讯 纳斯达克要求科兴生物退市
11月19日,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公告称,由于未能按期在2024年11月11日的延期截止日期前提交2024年年度报告,科兴生物于2025年11月12日收到纳斯达克的退市决定函。
2025-11-22 10:12
资讯 2025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新增“两院”院士名单
今日,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4人当选。其中,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选举产生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
2025-11-21 15:35
资讯 攻克疫苗佐剂卡脖子难题,百达信生物获超 3000 万 Pre-A 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专注生物医疗赛道的领航新界资本独家领投,所募资金将重点用于加速化学合成 QS-21 等核心佐剂原料的 GMP 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全球商业化进程,并拓展新型佐剂研发管线。
2025-11-21 15:31
资讯 修实生物完成近亿元 A 轮融资,深耕多肽生物合成加速全球化
本轮融资由老股东华泰紫金领投,拾萃资本追加投资,金鼎资本、湖南艾臣联合参与,小饭桌创投依托生态资源助力融资高效完成,资金将重点用于海外市场拓展与核心技术研发升级。
2025-11-21 15:30
资讯 鲲石生物完成 5000 万 A 轮融资 加码巨噬细胞药物攻坚实体瘤
本轮资金将重点用于推进第三代 CAR-M(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药物的临床转化及多管线布局,为实体瘤治疗领域注入创新动力。
2025-11-21 15:21
资讯 专访精鼎医药郑唯玲:全球医药产业格局重塑中,中国从“市场红利”走向“创新红利”
中国医药创新已从全球产业链 “追随者”,成长为有自主话语权的 “参与者” 乃至 “引领者”,核心竞争力从单纯成本优势,升级为 “效率、质量、创新” 三位一体的综合实...
文/朱萍 2025-11-20 1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