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基因想开医院了:“否则我们就是个流浪汉”!

医疗器械 来源:健康点healthpoint(微信号 caixin-life) 作者:梁嘉琳 邓鹏卓
2018
04/19
09:52
健康点healthpoint(微信号 caixin-life)
作者:梁嘉琳 邓鹏卓
医疗器械

广东医生谭秦东与“中国神酒”鸿茅药酒的纠葛正在朝着柳暗花明的方向发展。

4月18日,“基因教父”汪建又开讲了。这一次,他宣布,华大基因要建设未来医院、未来医学院、精准医学研究院。同时,华大基因还和树兰医疗集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树兰医疗”)联合发起了一项“基因医生计划(GeneDoctor Project,GDP)”。

华大基因执行副总裁杨爽接受健康点独家采访时表示,“基因医生计划”可能通过华大自建的未来医院实现,也可能把树兰的未来医院变成国内第一家“基因医院”。而树兰医疗总裁郑杰则透露,“基因医生计划”可能利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先试先行政策,有可能突破卫生监管体制。

健康点获悉,该计划在全国首次提出“基因常规”理念,希望在病程管理前端,像做血常规一样做“基因常规(检测)”,试图解决基因科技在医疗机构进行临床应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该计划帮助华大基因面向公众搜集涵盖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免疫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在内的跨组学(Trans-Omics)数据,并通过培养一批“基因医生”,既可以在临床路径中帮助患者解读基因检测报告,还能在科研领域发现各类疾病(如罕见病、肿瘤等)与特定基因型和基因变异之间的关系。

基因检测:有人测,没人懂,谁负责

尽管当天的新闻通稿中,华大基因、树兰医疗并未公布“基因医生”的实施方案,但健康点从各核心发起方处,拼凑起基因医生的架构。

树兰医疗总裁郑杰告诉健康点,基因医生不只是单个医生,也可能是一个医生团队,比较类似于遗传咨询师(Genetic Counselor)。

在美国,遗传咨询是由国家遗传咨询师协会(National Society of Genetic Counselors)进行组织。1979年,相关从业人员正式建立这个组织,并设立了会员标准和各个地区的代表。欧洲相似的组织是The European Society of Human Genetics(ESHG)。这个组织同样成立非常早,在1967年就由一些遗传学家组织成立。

据《互联网+基因空间》一书披露,遗传咨询根据患者个人的疾病史、家族史,评估某种遗传病发生或再发的可能性,从而帮助患者预防、治疗遗传病。在北美,家庭医生、专科医生等医护工作者根据必要性,将患者转介给遗传咨询师。遗传咨询采取预约制,根据病情和咨询者的特殊需求,遗传咨询师将其分为“紧急”和“非紧急”两类。

相比之下,中国的遗传咨询师行业非常年轻,且不具备学历教育资质。2015年起,中国遗传学会遗传咨询分会举办了遗传咨询师培训班,标志着遗传咨询师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同年,华大基因也举办了“中国遗传疾病诊断人才培训项目”。

我国的遗传咨询师一直处于短缺状态。华大基因、树兰医疗发布的《基因医生计划白皮书》披露,国内目前没有独立的遗传咨询学科或科室,遗传咨询工作主要在具有产前诊断资质的医院开展,由临床医生兼任,全国真正能胜任遗传咨询的临床医生还不到1%,能讲基因服务与临床相结合的专业人士,缺口非常大。

基因检测与临床应用的断层,已经给我国带来了患者安全隐患。在国内,一些遗传咨询门诊委托第三方基因检测公司进行基因检测。而门诊的主治医生事先与患者签署带有免责条款的《知情同意书》。第三方基因检测公司则在合同条款中明确宣称,只对检测样本负责,不对诊断结果负责。这带来了监管的真空地带。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前评审组长、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项目主任孙立英教授告诉健康点,这种“两不管”问题在美国是不被允许的,开处方的主治医生必须为患者全程负责。但现实情况是,主治医生通常不仔细看基因检测报告,或者想看也看不懂。

近年来,在大量公开演讲中,汪建把“存基因”(基因检测与存储)、“读基因”(基因解读与临床应用)、“写基因”(基因编辑与扭转生命进程),作为华大基因的三部曲。而“基因医生计划”对应的是“读基因”。

根据发起方预计,通过临床实践、专业培训、专项科研等方式,培养出一批具有“基因+临床”跨领域复合型背景的“基因医生”。而“基因医生”的培养,有赖于在2018~2019年开展“基因常规(检测)”,建立临床业务流程规范,研制“基因+临床”卫生信息标准。

《基因医生计划白皮书》披露,目前,在19000个基因中,只有300个(占比1.6%)基因得到评估,剩下的98.4%的基因还属于“暗物质”。

即便是对临床意义明确的基因,作为白皮书专家顾问的孙立英表示,没有一个主治医生能够同时看几百种病,那就需要专职的“基因医生”为单一病种的全病程负责。以肿瘤治疗为例,“基因医生”应当从覆盖肿瘤外科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所有疗法与基因组的关系,贯穿从预测、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全过程。

路径:自建医院?合作医院?输出管理?

实际上,华大基因正在加速其自建医院的布局。早在2017年3月,河南省新乡市与华大基因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在新乡建设全国首家基因医院,开展遗传性出生缺陷基因筛查、新生儿药物基因组检测、基因库建设等业务。

“‘基因医生计划’光靠一家单体医院是远远不够的。”杨爽透露,华大基因在深圳总部的自建自营医院,也在建设过程中。同时,华大基因也可能通过建立一两家标杆性医院,并通过输出管理的方式,赋能全国更多的医疗机构。但首先还是要把底层的工具和技术做好,到时候自然就会有无数聪明人帮忙设计商业模式。

汪建也在当天演讲中强调,华大基因一定要拿到自己的医疗资质、教育资质,“否则我们就是个流浪汉”。

杨爽坦陈,尽管公立医院也有跨组学数据临床应用的支持者,但决策体制相对来讲复杂很多,像树兰医疗这样的社会办医机构,更容易开展合作。截至目前,树兰医疗管理集团已建设和托管的综合性医院达到9家,还托管了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内的平台型医疗机构——博鳌超级医院。

公立医院的院长、科室主任的态度,决定了基因科技临床应用的难度。曾联合发起中国首个新生儿基因组计划的复旦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副院长周文浩认为,一般而言,老医生经手的患者多,可以靠经验治疗;而年轻医生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提高诊疗的准确性。在优质儿科医疗资源极其稀缺的情况下,大量医生借助基因服务弯道超车,借助分子诊断实验室和计算机知识库,从“菜鸟”变成可以独立处理疑难病例的医生,甚至可以在国际上发布论文。

然而,在公立医院面对医保控费、药品取消加成的双重压力下,新增科室、新增医务人员意味着成本增加,而受访专家认为,精准医学在医院内部的临床流程不清晰,临床检测、诊断、治疗缺乏响应的指南标准,仍然影响精准医学的应用。

实际上,在公立医院合作驱动力不大的情况下,华大基因正寻求多条“曲线路径”:一是华大基因发起的精准医学联盟,战略目标之一就是“培养新一代在精准医学领域的医学工作者”,不过这部分合作方更多是科研机构而非医疗机构。二是华大联合国内多家基因领域领先的科研院所、骨干企业共同发起的基因产学研资联盟,发起了基因产业链的人才培训计划,并发布了基因临床应用的团体标准。

即便是此次与树兰医疗合作,华大基因仍然强调,即便某家大型医疗机构在科研方面与树兰医疗存在竞争关系,发起双方依然欢迎认同“基因医生计划”并愿意在精准医学领域先试先行的机构或个人加入。杨爽透露,国家级健康医疗大数据的试点,也把树兰医疗作为一个节点,依托建立了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研究院。

短期养肥“现金牛” 徐图跨组学数据

孙立英表示,基因测序公司走向临床服务,这是行业的必然选择。而这需要多学科的“无缝融合”,是一个全新事物,融合了生命科学、检验学、临床各专业、统计学、医院IT系统等多学科,“难度极大”。

“在华大,绝不允许讲‘一流’,第一就是第一,第二就是第二。”汪建非常在意基因科技的国际竞争,特别是基因标准话语权竞争。

《基因医生计划白皮书》披露,2017年,美国FDA相机批准了三个建立在基因测序技术上的体外多基因测试平台,这对美国“建立全球话语权极其重要”,对被批准企业“用专利垄断渗透全球市场”也非常重要。

华大基因执行副总裁杨爽表示,在基因产业链中,华大基因经常被误解为一家做医学服务、科技服务的公司。实际上,华大基因不只涉及到基因组学,还涉及到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免疫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在内的跨组学(Trans-Omics)数据,形成了贯穿生命孕育、出生、发育、成长、衰老等全过程的全时全景产品图谱,可用于出生缺陷防控、肿瘤精准诊疗与康复、传染感染性疾病精准治疗、心脑血管及代谢类疾病防控等。

尽管汪建强调“(员工)不许谈《商业计划书》”,但不可否认,“基因医生计划”有助于华大基因推广其“现金牛”业务——医学服务、科技服务。其2017年半年报显示,生育健康业务营收5.11亿元,同比增长22.54%,营收贡献占比超过50%。紧随其后的是基础科研业务,营收1.70亿元,同比增长8.19%。

按照华大基因、树兰医疗双方设想,今后,在树兰医院分娩的孕妇都可进行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出生的宝宝都可以进行耳聋基因筛查,成为孕妇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基因常规”项目。

除上述检测项目外,“基因医生计划”还提出,对更多的患者类型和疾病类型,在合理的情况下开展建议的基因检测,成为院内“基因常规”,例如:移植基因常规、乙肝基因常规、优生优育基因常规、肿瘤基因常规、感染基因常规、心血管基因检测、内分泌基因检测等。郑杰透露,树兰医疗已经成为国内肝移植全国前三,三四类手术占比过半。

不止于现阶段营收和利润增长,华大基因还希望面向公众搜集跨组学数据,在2021年6月前,建立个人生命健康云。也就是说,以个人健康档案为基础,利用云计算、云存储、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手段,全程采集并记录个人声明从产生到消亡全部过程中与健康有关的信息库。

依托树兰医疗与华大基因,联合两大集团旗下的多家机构,从采集患者的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开始,同时逐步普及个人的基因诊断和基因组测序,结合大队列的研究成果,引入跨组学建模等。另外,借助可穿戴设备、智能终端等,将信息采集延伸至健康场景中。

值得一提的是,区块链技术将被应用到“基因医生计划”。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技术安全和隐私保护,完成个人生命健康数据的信托管理,即防伪鉴证、授权使用、按需支付。树兰医疗基金投资的基云惠康CEO郝向稳透露,医疗健康区块链为个人生命健康数据的所有权、控制权归还给民众个人,提供了技术可行性,从而实现个人(数据所有者)、第三方机构(科研机构、医疗机构等)、企业、政府(国家基因库)等各方共赢。

在个人健康云基础上,华大还希望建立个人生命云(Personal Life Cloud, PLC)。这是一个庞大的计划,不仅包括个人的出生、学习、工作的档案信息,还包括不同时期个人的心理、气质、性格与周边环境等信息。

来源:健康点healthpoint(微信号 caixin-life)   作者:梁嘉琳 邓鹏卓

为你推荐

精准医疗迎来“关键年”,专家称人工智能将助力重塑人类生命健康格局资讯

精准医疗迎来“关键年”,专家称人工智能将助力重塑人类生命健康格局

2025年被业界普遍认为是精准医疗发展的关键节点。生物药和先进疗法曾掀起了两次药物开发的技术创新浪潮,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望重塑人类生命健康的格局。7月4日在上...

2025-07-05 15:57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管理指导原则资讯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管理指导原则

为进一步提高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和生物等效性试验质量和管理水平,国家药监局核查中心组织修订了《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管理指导原则》。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意,现予发布,自发布...

2025-07-04 23:07

众安保险与阿里健康达成战略合作,助力超重人群科学管理体重资讯

众安保险与阿里健康达成战略合作,助力超重人群科学管理体重

7月4日,阿里健康举办科学减重标准发布会,发布“科学减重标准”,希望通过规范的营养管理、运动干预、药物治疗,帮助超重与肥胖人群开启科学减重之旅。

2025-07-04 18:30

爱尔眼科唐仕波教授团队牵头制定《X连锁视网膜劈裂症临床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2025)》资讯

爱尔眼科唐仕波教授团队牵头制定《X连锁视网膜劈裂症临床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2025)》

X 连锁视网膜劈裂症是一种多发于20岁以下男性的难治性视网膜疾病

文/李林 2025-07-04 16:56

麦科奥特 Micot 完成超亿元 D 轮融资,加速多肽创新药研发资讯

麦科奥特 Micot 完成超亿元 D 轮融资,加速多肽创新药研发

由浙商创投旗下临海启泽基金领投

2025-07-04 10:28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这家药企打响 “第一枪”资讯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这家药企打响 “第一枪”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后,首家采用该标准过会的企业出现了。

2025-07-04 09:48

穆峰达第三项适应症中国获批,填补睡眠呼吸暂停药物治疗领域空白资讯

穆峰达第三项适应症中国获批,填补睡眠呼吸暂停药物治疗领域空白

首个且唯一用于治疗成人肥胖患者的中度至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适应症的处方药

2025-07-03 15:36

又一款国产肺癌创新药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资讯

又一款国产肺癌创新药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

今日(7月3日),迪哲医药宣布,公司核心产品舒沃哲(ZEGFROVY,通用名:舒沃替尼片)的新药上市申请正式获得美国FDA加速批准,用于既往经含铂化疗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

2025-07-03 14:51

近20年来首个全新类别抗菌药物醋酸来法莫林在华获批,开启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新时代资讯

近20年来首个全新类别抗菌药物醋酸来法莫林在华获批,开启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新时代

该产品中文商标:信乐妥®,英文商标:Xenleta®

2025-07-03 13:23

白癜风诊疗迈向资讯

白癜风诊疗迈向"精细化诊疗"新阶段,薇诺娜净衡系列上市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办湖南省医学会、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皮肤病学系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三十次皮肤性病学术年会于2025年6月25日-29日...

2025-07-03 11:51

2025年,国家医保局医保药品目录及商保药品目录调整征求意见稿发布资讯

2025年,国家医保局医保药品目录及商保药品目录调整征求意见稿发布

7月1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对外发布《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及相关文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25-07-02 18:50

碳云智肽获翰宇药业战略投资,以 “多肽芯片 + AI” 技术赋能创新药研发资讯

碳云智肽获翰宇药业战略投资,以 “多肽芯片 + AI” 技术赋能创新药研发

7 月 1 日,深圳碳云智肽药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 “碳云智肽”)与翰宇药业(300199)正式签署《创新药 CRDMO 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和《战略投资协议》。

2025-07-02 17:44

一上市药企与6名高管共计被罚1600万元资讯

一上市药企与6名高管共计被罚1600万元

近日,维康药业发布公告披露,其收到《关于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证监局的公告》,公告显示,维康药业及其实控人刘忠良等被处罚,处罚金额累计达 160...

2025-07-02 15:41

国家医保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谈及商保资讯

国家医保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谈及商保

与医保目录调整的不同点在于,商保创新药目录将充分尊重商业保险公司的市场主体地位,在方案制定、专家评审、价格协商等环节,保险公司行业专家将充分参与。商保专家对于一个药...

2025-07-01 14:58

中析生物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智慧实验室布局与全球化拓展资讯

中析生物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智慧实验室布局与全球化拓展

近日,实验室自动化领域企业苏州中析生物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析生物”)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由中信建投资本领投,启明创投持续

2025-07-01 13:15

全球首个IL-17A/F双靶新药填补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治疗空白,“捷乐同行患者关爱项目”加速药物惠及患者资讯

全球首个IL-17A/F双靶新药填补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治疗空白,“捷乐同行患者关爱项目”加速药物惠及患者

为了提高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的治疗获益、减轻经济负担,“捷乐同行患者关爱项目”于今日正式启动。

2025-07-01 10:21

一桩药企的重大资产重组,告吹资讯

一桩药企的重大资产重组,告吹

筹划近3个月后,成都先导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宣告终止。

2025-07-01 09:28

稳健医疗李建全谈绿色手术室发展:绿色理念的前提一定是以人为本资讯

稳健医疗李建全谈绿色手术室发展:绿色理念的前提一定是以人为本

相关数据显示,全球医疗行业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医疗行业碳排放占全球4 4%-5 2%,手术室贡献了医院20%-30%的废弃物。

2025-07-01 09:26

1款全球首个+1款全球前四!华东医药MUC-17与FGFR2b 两款ADC获批临床资讯

1款全球首个+1款全球前四!华东医药MUC-17与FGFR2b 两款ADC获批临床

HDM2020与HDM2012均为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分别靶向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b(FGFR2b)、靶向人粘蛋白-17(Mucin 17,MUC-17)

2025-06-30 21:28

睿视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2轮融资,金科君创独家投资资讯

睿视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2轮融资,金科君创独家投资

此次融资将重点用于公司核心产品的研发迭代,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报加速,以及市场渠道拓展。凯乘资本担任公司本轮融资独家财务顾问。

2025-06-30 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