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热心读者、自称文艺青年IT男的 追梦者
提到头戴式的可穿戴设备,我们想到的往往是各种智能眼镜、虚拟现实头盔,其实脑电波的检测类的产品也将是头戴式智能产品的一块重要领域。
脑电波的检测并不是什么新技术,早在上世纪20年代,人类就已经首次记录下人脑电图(EEG),并发现其随着大脑不同状态规律性的频率变化。例如在放松状态下,脑波频率以8-13Hz为主,命名为Alpha波;专注状态下,频率会增加至13-30Hz的Beta波。这些规律适用于全人类,也就奠定了脑电图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基础。随后,脑科学界还陆续发现了不同的脑波频段,将其归类。目前脑科学界公认的脑波分类标准大致如以下表格:
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脑波智能穿戴产品都是基于以上的原理运作的。与传统在医疗军事领域的脑波设备相比,这些脑波穿戴产品体积更小、成本更低、佩戴更加方便,无需专人辅导,用户就可以自行操作。同时,与移动互联网结合,配合一系列的App,可以增强用户体验,同时也打开了许多脑电波民用化的可能性。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这些头戴式的脑波产品吧。
Necomimi:最萌的脑电波产品
Neocomimi脑电波猫耳朵出自于日本厂家Neurowear,是一款以女性和Cosplay爱好者为目标的智能脑波产品。只要戴在头顶上,头上的脑电波传感器就会探测并自动分析观察到的脑电波,随着人类情绪起伏,做出相对应的表示性动作。例如集中注意力时,则会竖起来;身心疲倦时,它也会平躺着。虽然在互动上比较单一,但是其极其萌的造型,新颖的概念,加上较为亲民的价格(合约人民币300元),还是深受目标人群的喜爱。
MindFlex:首个脑电波玩具
MindFlex来自著名的玩具巨头美泰,其强劲的渠道和营销体系使MindFlex成为目前最广为人知的脑电波产品。戴上配套的耳机,只要你集中精力,耳机会接收你的脑电波,感应器会做出反应,让那个蓝色的小球漂浮在空中,你可以用意念控制它的高低(意念越集中,小球漂浮的越高),然后去飞过各种小障碍。虽然MindFlex更像是一款游戏玩具,但是其神奇的飘小球互动感还是能激发许多好奇者的购买冲动。MindFlex也是目前民用化脑波产品出货量最高,累计约400万台,同时也成为当年亚马逊平台玩具类销售的冠军。
MindWave:专为行业级应用设计
MindWave是美国神念科技NeuroSky公司推出的一款脑电波耳机。NeuroSky在智能穿戴领域已经是颇有名气的生物电传感芯片供应商,主要包括脑电(EEG)和心电(ECG)。本文所提及的许多产品都采用他们的方案,在脑波解决方案的市场占有率方面也是最高的。
MindWave是NeuroSky针对行业应用和开发者的一款产品。 它安全捕抓脑电波并输出脑电功率谱,不同的脑波模式会发出不同振幅和频率的脑电波。例如,当脑波位于12到30Hz之间时,即Beta波,表示大脑正处于专注状态。当脑波在8到12Hz时,即Alpha波,表明大脑正处于平静放松的状态。整个设备由头箍,耳夹以及传感头组成,耳夹内装有参比电极和接地电极,脑电图电极位于传感头内,另外设备还内置了一节AAA电池,可持续用8小时。目前许多开发者、院校、实验室和行业应用都采用该款MindWave产品,脑波行业的生态链系统已经初具规模。
Interaxon Muse:结构最为紧凑的脑电波穿戴产品
Interaxon Muse来自加拿大多伦多的一家初创企业Interaxon,前一段时间谷歌的计划收购传闻,让这家公司赚足了媒体的眼球。Muse是Interaxon在众筹平台Indiegogo的项目,筹得30万美元的佳绩,2013年8月获得了6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Muse的外形可以说是最为简洁紧凑的脑电波产品。配备6个传感器,通过蓝牙连接到终端设备。通过相关介绍了解到目前Muse已经有一款叫Calm的App帮助用户进入大脑放松状态,日后也会鼓励更多开发者参与,制作更多应用。据了解,Interaxon Muse将不兼容其它厂商的App,打算构建自己的开发者生态体系。而目前NeuroSky已经构建了一个初具规模的脑波产品生态链,形成直接的竞争,这对于Interaxon来讲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但对于开发者和下游合作者将有更多的选择,同时脑波产品的民用化发展也会有推动作用。
BrainLink:应用丰富的脑电波产品
这款BrainLink意念力头箍来自国内的宏智力科技,是国内首个民用化的脑波穿戴式产品,采用了可拆卸设计,将传感器支架和核心处理模块分离,增加了支架配件的灵活度,比如,就可以将核心模块接入瑜伽软带或运动帽等头戴服饰,配合不同头型,优化佩戴舒适度,适应更多的使用场景。同时产品上还配备一个叫EmoLight的智能感应灯,能判断佩戴者不同的大脑状态显示不同颜色的灯光。
与Interaxon的策略不同,BrainLink选择了融入现成的开发者生态体系,可以兼容NeuroSky的大部分App,同时官方还提供了20多款应用,主要针对儿童脑力的提升和城市白领的放松减压,是应用比较丰富的脑电波产品。
Emotiv Epoc:针对专业游戏玩家
Epoc来自美国脑波产品厂商Emotiv,是一款基于PC平台为专业玩家打造的脑波产品。外型上最大的不同就是其传感器的数目比上述产品多,优点是可以探测出更多脑波信号,实现更多的操控方式,例如前后左右等。
但是过多的传感头大大增添了佩戴的难度,而且每次使用都要经过一个对每位用户的脑波识别过程,比较繁琐,因此目前在市面上很少能看到这款产品,只能看到一些院校和研究机构内应用的报道。Emotiv针对Epoc的定位策略也发生了变化,从一开始专业玩家转变为残疾人康复等科研方向。
Emotiv Insight :升级版Emotiv Epoc
Insight是Emotiv公司继Epoc之后推出的新一代脑波产品,这一次他们简化了设计,减少了传感器的数目,目标人群也更为大众化。Insight也是一款众筹产品,在Kickstarter上创下60万美元的惊人成绩。由于产品还未正式面世,具体的应用和体验感没有更多的信息,但是从相关资料了解到Insight具有和Epoc同样强大的功能,对脑电图进行数据分析,帮助用户认识到自己大脑所处的状态。
小结
脑电波产品的民用化已经有了不少先驱者,这个领域虽然大部分以国外厂商为主,国内也有一些像BrainLink这样的团队在做了。
目前,由于技术还处在初级阶段,民用化的脑电波穿戴式产品大部分还停留在娱乐、健康、教育领域。这些产品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激动人心却又充满争议的未来:随着脑电波技术的不断发展,也许有一天我们将大脑接入互联网,实现终极的“意念”人机交互。但同时,我们不得不面对思维私隐、安全、伦理等问题。
来源:36氪
为你推荐
资讯 波士顿科学进博会首展首秀4款银发经济相关产品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突破3 亿大关,老龄化带来的健康挑战与社会负担日益凸显。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波士顿科学本次以技术突破助力构建积极老龄观,为实现健康老龄化提供...
2025-11-05 22:08
资讯 杰特贝林与百洋医药强强联合,深度布局中国血液制品黄金赛道
百洋医药将获得杰特贝林旗下人血白蛋白产品安博美®在中国区域内(不包括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特定市场的独家推广、销售和经销权益。
2025-11-04 19:24
资讯 新版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及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拟12月第一个周末在广州发布
10月30日-11月3日,国家医保局组织开展2025年国家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谈判竞价和商保创新药目录价格协商工作,120家内外资企业现场参与,其中参与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谈判竞价的目录外...
2025-11-04 18:42
资讯 健尔圣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加速重金属解毒药物研发
本轮融资由广东省江西商会会长、润都制药创始人李希博士领投 8000 万元,著名天使投资人龚虹嘉旗下的嘉道资本追加投资
2025-11-04 15:49
资讯 市场监管总局:7起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典型案例
2025年,市场监管总局按照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要求,部署开展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取得积极成效。现选取一批典型案例予以公布。
2025-11-01 17:32
资讯 CDE:老年人群参与创新药临床试验的关键要素及试验设计要点(试行)
本指导原则旨在完全实施ICH E7的前提下,提出老年人群参与的创新药临床试验所涉及的一些关键要素及试验设计中的要点,并未涵盖药物临床试验的全流程或与药物临床试验设计相关的...
2025-11-01 17:09
资讯 2026年1月1日,启用新版《药品生产许可证》《放射性药品生产许可证》样式
新版许可证正、副本登载不同的二维码,并分别标注正本二维码和副本二维码字样。正本二维码展示企业基本信息,副本二维码除展示企业基本信息外,同时封装企业车间和生产线、委托...
2025-10-31 17:30
资讯 迈科康生物完成超 4 亿元 D 轮融资,核心疫苗研发加速冲刺
本轮融资由 IDG、深创投和瑞普医药联合注资,所募资金将重点投向重组带状疱疹疫苗上市准备、重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 III 期临床研究,以及多个创新疫苗管线的临床前研...
2025-10-31 17:15
资讯 “全勤生”罗氏:携十余款即将在华上市及未来管线产品首展首秀,加速迈向全疾病领域领航者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进入开幕倒计时,作为最早向商务部表示支持并深度参与进博会的跨国企业,“全勤生”罗氏制药将连续第八年如期赴约。
2025-10-31 1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