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全球疾病负担最重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全球癌症流行统计数据显示,肺癌在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病例数中居首位。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为82.8万,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世界肺癌联盟在2001年11月发起一项全球性倡议,将每年的11月定为“全球肺癌关注月”,旨在呼吁世界各国重视肺癌的预防,提高人们对肺癌的防癌、抗癌意识,普及肺癌的规范化诊疗知识。
近年来,随着精准诊疗的发展,让更多少见靶点患者得到了更多新的治疗选择,并获得更长生存。在众多靶点中,ALK被称为“钻石靶点”,发生率比较低,在总人群中占比仅为3%-7%。阿来替尼为晚期ALK患者带来了41.6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期(PFS),降低76%早期ALK阳性NSCLC患者的术后复发或死亡风险;ROS1融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发生率只有1-2%,且40%的患者在诊断时伴有脑部的转移。另外,NTRK融合也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变异类型。针对少见靶点ROS1及NTRK融合,对应的靶向药物恩曲替尼,其特点是具有中枢神经系统(CNS)活性,能够穿过血脑屏障,为ROS1阳性NSCLC患者带来39.4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在NTRK融合阳性实体瘤患者中也表现出良好疗效,中位OS达到38.2月。ALK、ROS1、NTRK等少见靶点的发现及其相应靶向药物的问市给少见靶点突变NSCLC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带来革命性变化。
在今年11月“全球肺癌关注月”期间,企业、媒体、患者组织、公益基金会等携手肺癌领域专家,通过公众科普教育,患者线下交流活动等方式,旨在呼吁公众重视肺癌的预防,提高早筛早诊早治的意识,普及肺癌少见靶点相关规范化诊疗知识。
关爱患者携手抗癌——助力患者实现更长生存
为进一步做好肺癌患者疾病防治知识普及工作,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发起了“益彩明天-ALK之家•非小细胞肺癌ALK患者关爱项目”,旨在帮助ALK患者实现正确的自我管理与护理,进而提升疾病防治水平,推动个体化精准诊疗普及,为患者带来更多生存获益。
11月17日“国际肺癌日”当天,特别邀请多位国内肺癌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开展肺癌相关公益科普交流活动,本次活动以“we can,I can——我们能,我能战胜癌症!”为主题,鼓励ALK患者迎战肺癌。长沙、成都、大连、杭州、武汉、苏州、西安七城联动,全国44个城市的ALK之家也将参与其中,共同传递科学的抗癌知识,帮助ALK患友树立正确的抗癌理念,带给ALK患者暖阳般的温度。
湖南省肿瘤医院杨农教授在活动中提到:“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对患者和家人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于患者来说,医生的鼓励,家人的关心和社会的关爱,也许一句话就能给他们更多与癌症做斗争的信心。ALK之家为肺癌患者提供了独特的支持和平台,致力于为更多肺癌患者群体进行诊疗规范化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挑战,建立抗癌信心,提高生活质量,并为他们带来贴心、精准、专业的服务。”
就在不久前,国家刚刚制定并颁布了《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落实“健康中国2030”要求,推动癌症防治工作高质量发展。主要目标明确,到2030年,癌症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危险因素综合防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能力显著增强,规范诊疗水平稳步提升,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达到46.6%,患者疾病负担得到有效控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董晓荣教授表示:“随着医学科技不断的发展,基因测序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肺癌少见靶点,比如ALK融合、ROS1融合,NTRK融合等被发现,通过精准靶向治疗,患者预后有了明显改善,这让肺癌慢病化逐步成为现实。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都在不断提高,但除了身体上的治愈,心理上同样需要给予支持、关怀。通过ALK之家,患者存在不良反应等疑问时,即使医生有时无法在第一时间及时解答,患者之间也可以互相沟通,更加有助于肺癌患者全程管理。”
吾心不变因爱致圣——肺癌专家共同见证5年少见靶点肺癌诊疗水平提升
近5年是中国肺癌诊疗领域飞速发展的5年。肺癌患者生存获益明显改善,除了患者自身对于正确抗癌及疾病规范化诊疗的意识逐步提升外,更得益于创新药物的不断更迭,新药的不断出现使肺癌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为中国广大患者积极应对这一挑战不断注入新的信心、带来新的希望,更加为临床医生带来了对抗癌症的“武器”。
阿来替尼作为新一代ALK抑制剂,2018年进入中国以来,给中国ALK阳性肺癌患者带来了曙光,这五年来已有超过5.5万名患者获益。中国抗癌协会(CACA)科普委员会,特邀请肺癌领域权威专家,以公益视频的形式进行肺癌少点靶点科普,解读ALK肺癌治疗领域五年内诊疗的发展现状和痛点,提升公众及领域对于少见靶点肺癌长生存的认知及关注度。
大咖漫话科普升级——趣味漫画传递肺癌知识
为普及肺癌少见靶点知识,帮助公众及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疾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于慧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郝学志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章俊强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金时教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懿娜教授通过生动形象的趣味化科普漫画形式,为公众以及患者对少见靶点的诊疗带来科普。
很多患者一旦确诊为晚期肺癌,第一反应都是彷徨的、恐惧的,其实,晚期肺癌也是有药可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目标是延长生存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确诊肺癌后,首先要做基因检测,如果检测出相应的驱动基因突变,可以首先考虑靶向治疗,所谓靶向治疗就是像打靶一样,非常精准,能够快速起效,毒副作用相对更小,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向阳而生逐光而行——医患实录首映闪耀进博
当前,在靶向药物研发提速、诊断技术进步、政策利好、医保等支付空间加大等多方因素促进下,少见肺癌诊疗水平和患者生存率正在逐渐上升。这其中,不仅仅需要医生为患者进行全方位治疗,也需要社会各界对患者给予关注和支持。
2023年11月7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期间,罗氏在展台举办第三届“ALK阳性肺癌疾病宣传日”活动暨《你眼里有光》肺癌少见靶点医患实录首映礼。《你眼里有光》肺癌少见靶点医患实录正是ALK肺癌患者群体的缩影,是他们在遭遇肺癌后的真实写照。从茫然无措到照亮希望的心路历程中,他们迎向治愈之光,毅然踏上漫漫抗癌路。尽管诊疗之路偶遇波折,但在亲友的鼓励下,在医生的帮助下,他们不懈地努力寻找生命之光,最终也成为了照亮患友走向治愈之路的“启明星”,指引着更多患友在追光之路上向阳而生。
“《你眼里有光》肺癌少见靶点医患实录”系列视频已经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专题上线,可以点击观看。【链接:《你眼里有光》肺癌少见靶点医患实录(peopledailyhealth.com)】
总结
最新“方案”也强调了,要广泛开展全民健康促进,通过建设权威的科普信息传播平台,编制发布癌症防治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另外,还要继续深入开展肿瘤防治宣传等活动,来普及防癌健康科普知识,提高全民防癌抗癌意识。此次通过“全球肺癌关注月”这一全球关注的重大节点,开展多样化、大规模的系列科普活动,引起公众对肺癌的关注,并为肺癌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支持,帮助他们重拾美好人生。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共同努力,帮助肺癌诊疗事业的发展,为攻克癌症贡献力量,最终能够惠及更多中国患者,提高国民生活质量,践行“健康中国2030”。
来源:医谷网
为你推荐
资讯 首个国产九价HPV疫苗落地黑龙江
今年6月,万泰生物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大肠埃希菌))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预防HPV16 18 31 33 45 52 58七种高危型和HPV6 11两种低危型病毒感染以及感染引起的相...
2025-11-24 14:50
资讯 微创电生理“脉冲消融”获批
11月22日,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创电生理”)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研发的一次性使用压力监测心脏脉冲电场消融导管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申...
2025-11-23 22:21
资讯 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生产企业出口药品检查和出口证明管理规定》
11月21日,国家药监局日发布《药品生产企业出口药品检查和出口证明管理规定》,进一步支持和鼓励更多中国药品进入国际市场。
2025-11-22 22:06
资讯 纳斯达克要求科兴生物退市
11月19日,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公告称,由于未能按期在2024年11月11日的延期截止日期前提交2024年年度报告,科兴生物于2025年11月12日收到纳斯达克的退市决定函。
2025-11-22 10:12
资讯 2025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新增“两院”院士名单
今日,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4人当选。其中,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选举产生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
2025-11-21 15:35
资讯 攻克疫苗佐剂卡脖子难题,百达信生物获超 3000 万 Pre-A 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专注生物医疗赛道的领航新界资本独家领投,所募资金将重点用于加速化学合成 QS-21 等核心佐剂原料的 GMP 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全球商业化进程,并拓展新型佐剂研发管线。
2025-11-21 15:31
资讯 修实生物完成近亿元 A 轮融资,深耕多肽生物合成加速全球化
本轮融资由老股东华泰紫金领投,拾萃资本追加投资,金鼎资本、湖南艾臣联合参与,小饭桌创投依托生态资源助力融资高效完成,资金将重点用于海外市场拓展与核心技术研发升级。
2025-11-21 15:30
资讯 鲲石生物完成 5000 万 A 轮融资 加码巨噬细胞药物攻坚实体瘤
本轮资金将重点用于推进第三代 CAR-M(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药物的临床转化及多管线布局,为实体瘤治疗领域注入创新动力。
2025-11-21 15:21
资讯 专访精鼎医药郑唯玲:全球医药产业格局重塑中,中国从“市场红利”走向“创新红利”
中国医药创新已从全球产业链 “追随者”,成长为有自主话语权的 “参与者” 乃至 “引领者”,核心竞争力从单纯成本优势,升级为 “效率、质量、创新” 三位一体的综合实...
文/朱萍 2025-11-20 14:16
资讯 武田中国创新中心在蓉开幕,以患者为中心,加速共建数字医疗创新生态
TCIC是武田数字化创新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武田首个将同步推进数字医疗解决方案开发与落地应用的创新中心。
2025-11-18 14:40
资讯 全球首个FRα ADC爱拉赫®获常规批准,华东医药创新转型加速“开花结果”
该药物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1-3线系统性治疗的FRα阳性铂耐药卵巢癌(PROC),是目前全球首个且唯一获批用于该适应症的靶向FRα的ADC药物。
2025-11-17 18: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