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李晓牧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很高兴来到进博会,第一次走进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这里的医药信息非常丰富,尤其是糖尿病肾病创新药令人印象深刻。”
独立糖尿病肾病适应症,创新药带来显著获益
李晓牧教授介绍道,可申达是一款非甾体选择性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被临床医生视为治疗糖尿病肾病,包括心血管风险预防和保护的重要药物。它能够高选择性抑制MR过度活化,直击本质,在有效延缓肾病进展、心血管获益的同时,可以显著降低蛋白尿。
糖尿病肾病不仅给肾脏和心血管带来严重威胁,还会影响患者的远期预后,在糖尿病长期慢性管理中备受关注。李晓牧教授说道,在可申达应用之前,临床治疗药物选择有限,虽然一些降糖药物也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但可申达独立针对糖尿病肾病的适应症非常重要。
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坚持多学科规范诊疗
众所周知,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之间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并且患病人群庞大。在糖尿病和肾病联防联控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李晓牧教授指出,一方面糖尿病肾病在早期阶段的诊断率较低。另一方面,已诊断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是否接受了规范治疗,包括降糖治疗、血压管理以及针对肾脏结局的药物是否得到充分应用,这些问题都需要多学科协作共同去解决。对于内分泌科医生而言,主要解决更早期的一些问题,在可防可控的阶段做好多重管理,但如果发展到中后期、终末期,则需要肾内科医生介入,以便更好地管理糖尿病肾病患者。
此外,在疾病管理上,患者对于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并发症的知晓率严重不足。李晓牧教授指出,许多患者可能已经合并了糖尿病肾病,尤其是在早期微量蛋白尿阶段的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不清楚,未能及早发现;对于部分已经诊断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当真正出现临床症状时,通常已是中后期,而在症状出现前,往往很难引起重视。
糖尿病肾病管理手段丰富,迈入“金三角”治疗新格局
谈及血糖、血压、尿蛋白的关系,李晓牧教授解释道,糖尿病肾病最根本的源头是血糖升高。在疾病早期,血糖控制对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其次,高血压是糖尿病肾病明显加重的危险因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特别是血压管理没有达标的患者,糖尿病肾病会出现明显进展。在国内外指南中一致推荐,对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要有降压药物的选择策略。
事实上,即使血糖和血压得到良好管理,仍有部分患者会出现蛋白尿和糖尿病肾病,需要一些新的药物来治疗管理。目前,可申达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填补了国内该领域治疗的空白,李晓牧教授进一步补充道。
近年来,糖尿病相关慢性肾病管理越发受到重视,其治疗理念也正在发生变化。李晓牧教授表示,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综合疾病,治疗理念的改变需要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推动。目前已经出现的一些变化,如血糖管理已不再仅仅关注血糖本身,治疗目标也从单纯降糖转变为预防和延缓并发症,降糖路径更强调糖尿病合并症和并发症的一级二级预防等,这些变化为糖尿病并发症或合并症的治疗带来新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