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原料药市场格局风云变幻。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原料药中间体出口已连续五年保持增长。在2020-2022年间,因疫情全球原料药需求尤其是大宗原料药需求显著增加,中国原料药出口在2021年、2022年出口分别增长29.9%、21.9%,超过欧盟,跃居原料药和中间体出口额第一位。
2023年,全球原料药需求面临疫情后的去库存压力,大宗原料药出口竞争加剧,价格持续下降;但同时心血管类、抗肿瘤类、中枢神经类、胃肠消化道类等特色原料药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全球特色原料药和专利原料药仍保持持续稳定增长。
随着2024 CPHI 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于6月19日的隆重开幕,全球目光再次聚焦制药行业的原料供应与创新发展。华海药业,凭借其深厚的研发实力和精准的市场布局,近年来在原料药业务上的布局和发展备受行业关注。华海药业副总裁徐觅表示,华海药业始终坚持走全球市场网络建设与业务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市场开拓是推动增长的重要动力,而产品力的不断提升则是实现高速增长的关键。”
目前,华海药业的业务已经遍布106个国家和地区,对全球主要制药工业国家实现了广泛覆盖,客户包括跨国仿制药公司、原研药公司以及各区域的大客户和中小客户,并特别聚焦大客户业务的发展,与全球头部制药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了进一步加深市场渗透,华海药业还在全球范围内细分市场,通过自建终端市场销售团队、加强销售团队配置以及提升注册和产品选择能力来积极拓展市场。这些举措使得华海药业能够实现全新客户数量及终端业务的快速增长。
在提升产品力方面,华海药业不仅深入挖掘商业化产品的潜力,还集中优势资源加速新产品的研发与发展。2023年,华海药业有23个产品完成了技术优化和产品线升级,同时立项了16个新品类的品种,实现了新产品销售收入翻番的佳绩。在新产品的发展上,一是重点围绕心脑血管、中枢神经、自身免疫、消化代谢、呼吸系统以及皮肤科等领域发展系列产品,逐步打造产品集群优势;二是聚焦“难、偏、新”这些竞争较少的深蓝领域,持续拓展高价值的品类。
据华海药业首席科学家顾虹博士介绍,华海药业拥有3个原料药研发中心。其中,上海科胜研发中心专注于国际销售原料药的开发,致力于与国际市场紧密结合;上海奥博研发中心则聚焦于大难度原料药的研发,如内分泌、抗肿瘤等领域,团队具备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人员,解决行业技术难题;武汉奥博研发中心则负责国内制剂原料药的研发工作,高效快速地将新产品推向市场,并利用武汉地区的人才优势快速发展研发团队。这些分中心共同构成了华海药业在原料药研发领域的全面布局,展示了公司在制药行业的专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我们的多个先进技术平台,为原料药研发提供了有力支撑。晶型筛选技术平台专注于药物的晶型和盐型筛选,通过优化结晶工艺和开发XRPD表征、PSD分析方法等,提高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酶定向进化平台则利用生物技术手段,通过酶的定向进化改造,提高酶的活性和立体选择性,为合成特定结构的原料药提供了高效方法;微生物发酵平台则专注于利用微生物进行药物的生产,通过优化发酵条件和提取工艺,提高药物的产量和纯度。” 顾虹博士说道。
华海药业的原料药研发业务以其高效、高质量和市场需求导向而著称。顾虹博士强调,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聚焦热门治疗领域的研发,如内分泌、抗肿瘤、免疫调节剂等。“我们的目标是开发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具有竞争力的优质药品,为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为适应业务全球市场的快速发展,华海药业一直重视并加强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在销售团队打造方面,华海药业持续进行组织裂变和架构优化,根据区域和业务不同进行持续升级,不断从广度和深度延伸辐射至各个领域,并注重提升销售团队的专业度,持续增强海外销售团队的BD、注册、技术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华海药业的研发团队则由众多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人员组成。据悉,在上海奥博研发中心,博士占比高达20%,硕士占比也超过40%。这些优秀人才的集结,为华海药业全球原料药业务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基础。
目前,原料药行业的激烈竞争将趋于常态。徐觅表示,华海药业能够从中脱颖而出的原因在于其全球领先的产能规模、持续优化和提升的工艺技术改进能力,以及大力拓展原料药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未来,华海药业将聚焦中国国内市场、印度市场以及欧洲、中东和美洲市场。在中国国内市场,通过产品力的提升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不断巩固市场份额;在印度市场,随着产品力的提升,开始涉足印度本土和非法规市场制剂的原料药和中间体供应,进一步挖掘印度市场的潜力;在欧洲、中东和美洲市场,则利用自身成熟的市场网络和销售经验,深入挖掘潜力空间,实现业务的持续增长。”
为你推荐

北大医药失去了“大金主”: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终止业务合作
近日,北大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总办会经研究、评估北京北医医药的经营现状,认为北医医药近年来的主营业务长期高度依赖于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业务合作,在2025年5月与北京大学...
2025-08-15 12:58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剔除5家CXO公司
8月11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修订规则正式生效。根据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宣布修订编制方案,明确剔除CXO公司(包括CRO、CMO和CDMO),“提纯”聚焦于创新药企业,使得指数更...
2025-08-14 15:28

童颜针产品已无法正常销售,江苏吴中向爱美客子公司仲裁索赔16亿元
近日,江苏吴中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孙公司达透医疗已就Regen Biotech(以下简称Regen)违约事项向深圳国际仲裁院提起仲裁,深圳国际仲裁院已于8月7日受理该仲裁申请,案件将依据...
2025-08-14 15:28

医保局新政力挺创新药 “疗效数据+支付创新”双轮驱动CAR-T治疗创新
近日,国家医保局印发了《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明确提出全链条支持创新药的研发、准入与支付等各个环节
2025-08-12 16:10

潜在总额超6亿美元,复星医药口服DPP-1抑制剂出海
昨日(8月11日),复星医药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与Expedition签订《许可协议》,复星医药产业授予Expedition除中国以外的全球范围、许可领域内开发、生产及商业...
2025-08-12 15:32

国家医保局公布通过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及相关信息
经初步审核,534个通过形式审查。其中目录外申报信息472份,涉及药品通用名393个,通过初审的通用名310个,较2024年249个通过形式审查明显增加。同时,共收到商保创新药目录申报...
2025-08-12 13:04

华东医药引进新一代口服JAK1抑制剂VC005片 破局自免皮肤病治疗困境
华东医药杭州将向江苏威凯尔支付5000万元人民币首付款,以及最高不超过1 8亿元人民币的注册里程碑付款。
2025-08-11 21:06

又一家企业吲哚布芬片采购资格被暂停
近日,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发布通知,根据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4〕浙01知民初72号),暂停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山东现代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吲...
2025-08-11 16:35

首款国产度拉糖肽生物类似药获批上市
近日,博安生物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度拉糖肽注射液(商品名:博优平)已获得国家药监局的上市批准,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成为首款获批上市的国产度拉糖肽生物类似药。
2025-08-11 13:59

强生宣布锐珂联合利珂在华获批用于EGFR经典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
今日(8月8日),强生公司宣布,旗下创新治疗药物锐珂®(埃万妥单抗注射液)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联合利珂®(甲磺酸兰泽替尼片)适用于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
2025-08-08 18:54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依法严惩医保骗保犯罪典型案例
2024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医保骗保犯罪案件1156件2299人,一审结案数同比增长131 2%,挽回医保基金损失4 02亿余元。
2025-08-08 17:23

奥贝胆酸片国内首仿,未获批
近日,据国家药监局政务服务门户官网信息显示,正大天晴的奥贝胆酸片收到 "药品通知件 "。根据国内现行的新药审批流程,如果药物顺利获批,则会收到“药品批准证明文件送...
2025-08-08 10:20

凡舒卓在华获批新适应症,拓展至6至<12岁儿童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SEA)的维持治疗
近日,阿斯利康宣布,其中国首个呼吸生物制剂凡舒卓®(英文商品名:Fasenra®,通用名:本瑞利珠单抗注射液)新适应症在中国正式批准,用于儿童(6至<12岁)重度嗜酸粒细胞性...
2025-08-07 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