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被称为“移植巨魔”。作为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用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防CMV病毒感染的药物,普瑞明(来特莫韦)通过将病毒防控端口前移,改变了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CMV防控模式,填补了CMV预防管理的空白,更好的改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预后。
据悉,除了已上市的片剂剂型外,普瑞明(来特莫韦)注射液剂型也于近日在中国正式上市,两者相互配合,根据临床需求互换使用,已经形成了成熟的CMV“预防模式”。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CMV感染高发,临床呼唤“预防模式”
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大多数血液恶性肿瘤的“终极治疗”方式,为患者带来治愈希望。但由于移植术后患者CMV感染高发,如何守护患者平安度过感染的窗口期,成为摆在临床医生面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教授指出,我国CMV的血清阳性率可高达92%,病毒复燃比例高达30%~60%。对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CMV感染会显著增加总死亡率、非复发死亡率以及相关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
多年来国内采用的CMV感染管理策略主要是基于PCR监测的抢先治疗,虽然抢先治疗是控制巨细胞病毒的有效方法,能够降低CMV疾病的发生,但仍有很多患者出现较高的CMV感染发生率、难治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及其带来的间接效应,且抢先治疗药物存在骨髓抑制、肾毒性等不良反应问题,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和医疗负担。
“防胜于治”,面对严峻的CMV威胁,最有效的第一道防线仍是“预防”。据黄晓军教授介绍,自19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者不断探索针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CMV感染的预防策略,但均因未达到预防效果或毒性过高而以失败告终,其中包括更昔洛韦、缬更昔洛韦、膦甲酸钠、马立巴韦及Brincidofovir。“CMV预防”策略的施行亟待一个预防效果好、毒性低的“两全”新药来填补空白。
研究者探索“CMV预防”之路的最好回馈
据了解,作为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用于CMV血清阳性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人受者的CMV预防用药,普瑞明(来特莫韦)双剂型已于2017年在美国首次上市,目前已在加拿大、欧盟、日本等多个国家或地区上市使用。今年8月,来特莫韦片剂正式在国内上市。
“来特莫韦是目前唯一具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防CMV感染适应症的药物,也是研究者们不断探索‘CMV预防’之路的最好回馈。”黄晓军教授表示,来特莫韦作为首个非核苷类病毒末端酶复合物抑制剂,能够阻止病毒DNA的剪切和包装,发挥抗病毒的作用。来特莫韦全球III期临床实验中,共纳入565例患者,其中175 例 (31.0%)是 CMV感染高风险患者,包括 81 例单倍体相合移植 (14.3%) 和 78 例HLA不匹配的无关供体移植 (13.8%)患者。结果证实,相较于安慰剂,来特莫韦在14周时有临床意义的CMV感染降低83.5%,24周时降低57.3%。
此外,与目前现有的传统抗CMV药物相比,其具有靶向CMV末端酶复合物的创新作用机制,可将药物活性限制在病毒本身,由于在人体细胞中没有对应靶点,因此在人体中发生靶标相关毒性的风险较低,且与靶向DNA聚合酶的药物之间不会出现交叉耐药。
全球多个国家的真实世界研究数据显示,普瑞明(来特莫韦)预防不仅能够降低CMV感染、难治性CMV感染、CMV病和全因死亡率,同时能够减少CMV激活带来的间接效应,如降低GVHD、减少住院时间等,并可能比抢先治疗更具成本效益。
黄晓军教授表示,来特莫韦的获批上市填补了CMV预防领域的空白,为CMV的预防性治疗模式奠定了基础。“来特莫韦将主动预防的观念重新带入临床,也将改变我国目前CMV感染的管理格局,实现预防为先的新格局”。
双剂型优势互补,成熟的CMV “预防模式”落地
据悉,普瑞明(来特莫韦)针剂已于今年年底在国内上市,将与普瑞明(来特莫韦)片剂形成优势互补,扩大CMV感染预防人群,减少口服吸收较差的患者发生突破性感染的可能。
“同一药物不同剂型是为了满足临床治疗和预防用药的需要。事实上,不同的剂型均有其优缺点及其使用的人群。”黄晓军教授表示,来特莫韦的适用人群为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患者,此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发生口腔黏膜炎,导致吞咽困难,故需要接受一段时间的静脉给药。鉴于此,为保证患者治疗的连续性,本品开发了片剂和注射液两种剂型,以便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剂型(治疗过程中可互换使用)。对患者而言,本品的两种剂型是互为补充、缺一不可的。通过不同剂型在给药方案上的互补,医生可以满足更多患者的个性化治疗需求,进一步提升CMV管理的效果。
普瑞明(来特莫韦)片剂与注射液剂型的相互配合,将助力临床端打造出成熟的CMV预防模式。通过不同剂型在给药方案上的互补,临床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制定全面的预防方案,进一步提升CMV管理效果,为移植成功保驾护航。
为你推荐

又一家企业吲哚布芬片采购资格被暂停
近日,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发布通知,根据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4〕浙01知民初72号),暂停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山东现代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吲...
2025-08-11 16:35

首款国产度拉糖肽生物类似药获批上市
近日,博安生物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度拉糖肽注射液(商品名:博优平)已获得国家药监局的上市批准,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成为首款获批上市的国产度拉糖肽生物类似药。
2025-08-11 13:59

强生宣布锐珂联合利珂在华获批用于EGFR经典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
今日(8月8日),强生公司宣布,旗下创新治疗药物锐珂®(埃万妥单抗注射液)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联合利珂®(甲磺酸兰泽替尼片)适用于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
2025-08-08 18:54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依法严惩医保骗保犯罪典型案例
2024年,全国法院一审审结医保骗保犯罪案件1156件2299人,一审结案数同比增长131 2%,挽回医保基金损失4 02亿余元。
2025-08-08 17:23

奥贝胆酸片国内首仿,未获批
近日,据国家药监局政务服务门户官网信息显示,正大天晴的奥贝胆酸片收到 "药品通知件 "。根据国内现行的新药审批流程,如果药物顺利获批,则会收到“药品批准证明文件送...
2025-08-08 10:20

凡舒卓在华获批新适应症,拓展至6至<12岁儿童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SEA)的维持治疗
近日,阿斯利康宣布,其中国首个呼吸生物制剂凡舒卓®(英文商品名:Fasenra®,通用名:本瑞利珠单抗注射液)新适应症在中国正式批准,用于儿童(6至<12岁)重度嗜酸粒细胞性...
2025-08-07 17:13

第十一批药品集采医疗机构报量政策问答
8月4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品种报量通知。根据通知,8月5日(周二)开始报量,8月27日(周三)17:00前完成报量工作。
2025-08-07 16:37

核舟医药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加速新型Alpha放射性药物的开发与产业化
本轮融资将加速推进核舟医药在研管线的开发,持续升级其领先的放射性药物发现平台,构建可覆盖全国的端到端放射性药物供应链,助力公司成为放射性药物领域的创新领导者。
2025-08-07 16:07

百济神州半年报出炉:营收实现175亿元,同比增长46%
2025年上半年,百济神州实现营业总收入175 18亿元,同比增长46 0%。产品收入达173 60亿元,同比增长45 8%。
2025-08-06 19:03

又一款国产司美格鲁肽申报上市
近日,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信息显示,石药集团申报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上市申请已获受理。尽管该产品的具体适应症尚未披露,但结合国内其他企业此前的申报情况来看,此类药物...
2025-08-05 15:46

第11批国家药品集采开始报量
8月4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品种报量通知。根据通知,8月5日(周二)开始报量,8月27日(周三)17:00前完成报量工作。
2025-08-04 18:36

全球首个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耐赋康®扩产获批,扩大患者用药可及
中国首个且唯一获得完全批准的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耐赋康®(布地奈德肠溶胶囊)扩产补充申请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
2025-08-04 18:28

全科医生张志程:在社区医疗一线,用坚守诠释医者价值
从2008年首都医科大学毕业走进基层卫生院,到如今成为社区居民信赖的健康“卫士”,张志程医生的职业生涯始终围绕着“贴近居民、守护健康”这一核心,用专业能力和职业坚守诠释...
2025-08-04 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