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医械“顽强”滋生—— 流通环节中间加价现象严重,高值医疗耗材平均加价2~3倍

医疗器械 来源:中国医药报
2013
11/07
09:05
中国医药报 医疗器械

销售费用高企导致药价虚高的热议还未停息,近日全球最大的眼科药品与医疗器械专业公司美国爱尔康(Alcon)公司涉嫌商业贿赂以促进其人工晶体产品销售事件又引发高值医械价格虚高的讨论。采访中,一位关注医改控费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破除‘以药补医’后,医院有可能从”大药方“转向”大检查“,毕竟医院的经营成本太高。医疗器械的高成本将成为医疗费用支出增加的重要原因。”

对此,不久前北京市卫生局启动了为期3个月的专项检查,以规范大型设备和高值耗材的使用,减少医疗机构靠开“大检查”牟利的情况。改革过度医疗的攻坚战已然打响。

国产企业市占率低

“外资企业的高价医疗器械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在业内看来,这是导致“看病贵”的主要原因之一。“事实上,现阶段进口医械所占国内市场比例已有所下降,B超类也有国产的,不过总体看,国产医械还是走中低端路线,对于高值产品,比如核磁、CT以及心脏支架、骨科耗材类,由于医学上对产品性能要求很高,而国产产品技术水平也确实无法与进口产品匹敌,无法替代进口器械,因而临床使用仍然以进口高值耗材占主导。”深圳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副秘书长于敬哲对记者表示。

有数据显示,目前在国内医疗器械市场,除了一些常规消耗性产品外,三级医院进口医疗器械产品的比例达90%以上。较常见的外资品牌有通用电气、飞利浦和西门子等。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外科植入物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姚志修曾表示,以上海为例,目前骨科植入物和心脏科植入物领域,跨国公司产品占据了绝大多数份额,价格也比本土企业贵50%左右。

此外,特别是对于高技术含量的医疗器械,无论是进口还是国产均价格不菲,背后所带来的高昂医疗价格使医疗器械降价呼吁声不绝于耳。

于敬哲认为,尽管医疗新技术耗材存在一定程度的降价空间,但降价必然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由于融资难、税费高,生产企业也有利润的诉求,降价会使制造业受到影响。同时,与药品销售一样,医疗器械的流通环节中间加价现象颇为严重。记者了解到,一款高值耗材从生产厂家出来再到某家医院,要经过一级代理、大区代理、省级代理等多个层级。而据中国价格协会调查,高值医疗耗材在流通领域平均加价2~3倍,加价甚至达3~4倍。对此于敬哲指出,“除非直销,否则流通领域的问题难以改善。但直销很难操作,且国内企业也没有这方面的实践。”

医院偏爱进口货

患者在检查和治疗费用上的不断攀升,与我国医疗机构过度依赖并信任进口医疗器械有关,在采购方面,医院也更倾向于进口设备和耗材。一位参与医疗器械评标的业内专家向记者透露,“很多医院的标书有明显倾向性,并强调不可偏离项目,例如必须使用某款软件,而此规定似乎为某款器械‘量身定做’,只有特定厂家具备,致使其他符合要求的厂家被排除在外。”

“上述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部分具有技术优势的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不得不将目光转向海外。”于敬哲直言,一些生产企业的出口额可达企业年度总产值的60%~70%,为明显的外向型发展。“通过互联网在线系统,企业操作人员只需要守在电脑前,很容易下单完成海外购销流程,不必担心期间的各种‘猫腻’。”

而医院方面对此也表示出无奈。浙江省某医院副院长曾表示,一种治疗肿瘤的微波针头,国产的厂家开价在9000元~1万元之间,而同类的进口产品1万多元,国产产品在价格上并没有太多优势。此外,医疗器械是医院单独招标,而往往医疗器械厂家对产品并没有一个统一价格。每次招标前,医院有关部门就得去做大量摸底工作,招标时要跟厂家“软磨硬泡”,与销售人员“斗智斗勇”,尽可能降低价格。实际上,无论医疗器械的进价是多少,医院只能加价100元左右。

“进口医疗器械工艺精细、质量有保障,在检查、治疗方面比国产医疗器械好,医生的信赖度更高。此外,在进口器械和国产器械之间,进口医疗设备的个人报销承担比例更高,医生在推荐时也会与患者说明,交由患者做选择。”湖北省某三级医院住院部医师对记者表示。

不过她也坦言,医用高值耗材的确存在消费的被动性,使用进口产品使医务人员能获得更高回报也是事实,因此医生推荐进口产品的积极性可能会更大。“对于植入性产品而言,尽管最终的选择权在患者,但医生也充当了诱因。”同时,也有一些评论人士表示,对于医者而言,在诊疗费、手术费低廉的现实下,选择依靠卖药物和器械获得高收入,是医院是最可行的路径,甚至是唯一路径。

医院、生产企业以及患者三方都有着各自的利益诉求,其间仍有很多细节需要完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近日表示,医生的处方权会影响到药品和医疗器械的需求,医药公司希望通过医护人员来扩大它的产品需求,这是行业的自然特征,很难完全禁止。但建立合适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医生个人声誉机制,放开社会监督,加大信息披露的力度,可有效规避医药贿赂的潜在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高值耗材管理真空正逐步改善。前述医院人士告诉记者,最近明显感觉到行业内监管越来越严格。她表示,“最近医院的药商和仪器代理商已很难见到。而医院的采购程序和器械的选择使用相信也一定会更加透明、规范化。”

来源:中国医药报

标签

为你推荐

体检争议事件引发公众健康焦虑,用AI解读体检报告量激增40%资讯

体检争议事件引发公众健康焦虑,用AI解读体检报告量激增40%

近日,一则 "女子十年体检未提示患癌风险,确诊时已是肾癌晚期 "的新闻持续发酵,也引发了公众对健康问题的关注,甚至有网友自嘲 "为体检焦虑到失眠 "。

2025-07-31 16:48

普丽妍完成近5000万美元C轮融资,再生医美龙头加速技术布局资讯

普丽妍完成近5000万美元C轮融资,再生医美龙头加速技术布局

本轮融资由未来资产资本(中国)领投,老股东雅惠投资、华泰紫金追加投资

2025-07-31 16:28

因美纳升级旗舰检测产品,加速全面肿瘤基因组分析可及资讯

因美纳升级旗舰检测产品,加速全面肿瘤基因组分析可及

因美纳TruSight™ Oncology 500 v2研究型检测产品现已上市,集成内置HRD生物标志物检测,周转时间更短,组织样本需求更低

2025-07-31 15:11

搭建递送技术平台,我国创新药企布局新型体内CAR-T疗法资讯

搭建递送技术平台,我国创新药企布局新型体内CAR-T疗法

“目前高端的细胞治疗药物价格仍高达每针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但通过mRNA和先进的递送技术,把高度个性化的定制疗法转变为通用型药物,将有机会把成本降至大多数患者可负担的范...

2025-07-30 17:25

中眸医疗完成数千万元融资,加速眼科基因治疗全球布局资讯

中眸医疗完成数千万元融资,加速眼科基因治疗全球布局

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核心产品ZM-02的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及后续管线开发,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眼科基因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

2025-07-30 17:18

恒润达生CAR-T 疗法获批上市资讯

恒润达生CAR-T 疗法获批上市

7月30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恒润达生的雷尼基奥仑赛注射液(商品名:恒凯莱)获批上市。

2025-07-30 13:07

蚂蚁AI健康应用AQ推出多个“院士 AI分身”,日均免费问诊近万人资讯

蚂蚁AI健康应用AQ推出多个“院士 AI分身”,日均免费问诊近万人

顶级医学专家上线“数字分身”,正在掀起一场 AI 看病风潮。7月30日,蚂蚁集团AI健康应用AQ数据显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安“AI分身”上线仅3天咨询量激增280%,AI让顶级大专...

2025-07-30 12:08

刚刚,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陈时飞被立案审查资讯

刚刚,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陈时飞被立案审查

7月3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公告: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时飞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2025-07-30 09:20

“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沪上启动,专家支招科学管理脂肪肝资讯

“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沪上启动,专家支招科学管理脂肪肝

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发起,快速消费品健康公司欧彼乐(Opella)、益丰大药房、意领科技联合支持的全民肝脏健康守护行动——“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于上海徐汇滨江正式启动。

文/张蓉蓉 2025-07-30 09:17

京津冀持续暴雨,蚂蚁集团AQ上线专区提供健康科普及线上义诊服务资讯

京津冀持续暴雨,蚂蚁集团AQ上线专区提供健康科普及线上义诊服务

近日,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持续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社会各界紧急响应。为了方便受强降雨影响的群众获得一站式的信息及服务,7月29日,蚂蚁集团旗下AI健康应用AQ推出“...

2025-07-29 20:25

讯飞医疗亮相WAIC,牵头《医疗健康行业智能体标准体系》10项核心子标准资讯

讯飞医疗亮相WAIC,牵头《医疗健康行业智能体标准体系》10项核心子标准

7月26日,以“智能时代、同球共济”为主题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在上海开幕。大模型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正从概念验证走向产业化落地,如何建...

2025-07-29 17:50

普立蒙完成B+轮融资,持续加码“可降解医材”技术平台资讯

普立蒙完成B+轮融资,持续加码“可降解医材”技术平台

普立蒙自2016年成立以来,坚持以材料科学驱动医疗创新

2025-07-29 16:57

Cytiva推出全新一次性超滤系统 ÄKTA readyflux TFF 500,赋能先进疗法研发与小规模生产资讯

Cytiva推出全新一次性超滤系统 ÄKTA readyflux TFF 500,赋能先进疗法研发与小规模生产

以更灵活、多元的ÄKTA 产品组合,满足行业在先进治疗药物开发领域

2025-07-29 16:39

破局近视防控乱象——眼科行业多方联合发起“三正规”倡议,对假货“零容忍”资讯

破局近视防控乱象——眼科行业多方联合发起“三正规”倡议,对假货“零容忍”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已成为关乎国家未来的重要民生课题。然而,当前市场上假冒伪劣近视防控产品屡见不鲜,不仅无法起到防控效果,更可能加剧视力恶化。

文/陈炜 2025-07-29 16:20

“蛇缠腰”专盯中老年人及慢病人群?这些防“蛇”知识你要知道资讯

“蛇缠腰”专盯中老年人及慢病人群?这些防“蛇”知识你要知道

它就是有“蛇缠腰”之称的带状疱疹

2025-07-29 09:27

外用制剂领域再突破 MC2-01乳膏治疗中国斑块状银屑病的Ⅲ期临床试验获批资讯

外用制剂领域再突破 MC2-01乳膏治疗中国斑块状银屑病的Ⅲ期临床试验获批

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开发的MC2-01乳膏,用于治疗中国斑块状银屑病的Ⅲ期临床试验申请已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2025-07-28 18:18

穆峰达新增适应症 联合胰岛素疗法获批资讯

穆峰达新增适应症 联合胰岛素疗法获批

协同治疗,优化2型糖尿病管理

2025-07-28 17:39

欧盟批准含Blenrep(注射用玛贝兰妥单抗)的联合治疗方案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多发性骨髓瘤 资讯

欧盟批准含Blenrep(注射用玛贝兰妥单抗)的联合治疗方案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多发性骨髓瘤

葛兰素史克(LSE NYSE:GSK)7月24日宣布,Blenrep已获得欧盟(EU)批准,用于以下适应症:联合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BVd),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线治疗的复发或难治多发性骨髓...

2025-07-28 16:08

欧狄沃联合逸沃获批成为中国首个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双免疫疗法资讯

欧狄沃联合逸沃获批成为中国首个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双免疫疗法

今日(7月28日),百时美施贵宝宣布,欧狄沃®(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联合逸沃®(伊匹木单抗注射液)方案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

2025-07-28 1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