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不需要“谈癌色变”?专家告诉我们,事实上,癌症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就拿乳腺癌来说,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并实施治疗,患者5年期生存率可以达到80%。然而,虽然已经有X射线、CT、核磁共振等检测手段,但早期肿瘤的定位是摆在全世界医生面前的一个难题。尤其在手术过程中,能否精确定位肿瘤更成为决定手术成败的重要因素。
过去,医生往往凭借经验判断肿瘤边界,这往往导致多切或者少切,对治疗带来不利影响。针对这一难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的科研人员向记者介绍了一种由我国首创的神奇“导航”系统。它能在乳腺癌、胃癌、肝癌的早期检测和肿瘤切除过程中为医生提供误差在1毫米之内的精确定位,缩短手术时间,大幅减少人为失误。
实现“一下子”定位
中科院自动化所副研究员王坤告诉记者,这种“导航”全名叫光学分子影像手术导航系统,实体主要由移动主机、支架、超高灵敏光学相机、滤光镜头、液晶显示屏构成。“这个系统的研发是由科技部2011年立项的973计划项目资助,目的是将医学影像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有机结合,发现早期病变,并将其在分子表达失常状态就及时扼杀。”王坤介绍说。
中科院自动化所助理研究员迟崇巍告诉记者:“虽然已有的医学影像设备在术前诊断和术后评估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精准医学的临床需求对疾病的治疗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如何早期发现病变,如何快速定位肿瘤边界,如何术中评估肿瘤分子分型成为了临床医学领域亟需解决的挑战性问题。而基于解剖结构及组织形态的影像学方式难以应对这种新挑战。”
迟崇巍进一步介绍说,在临床手术中,现有医学影像手段无法检测到毫米级及以下微小肿瘤病灶,而不清除又会引起肿瘤的复发及转移,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他们团队提出融合成像新技术方法,并自主研制出光学分子影像手术导航系统,辅助临床医生术中进行精确细胞分子水平手术切除,突破传统手术治疗精度极限。
那么,这个“导航”又是如何工作的呢?王坤向记者简要介绍了这一过程:先在患者体内注射分子荧光染料——吲哚菁绿(ICG),然后用700纳米的近红外镜头照射检测区域,ICG在近红外光的激发下发射出约800纳米的近红外光,“导航”系统将根据这种近红外光和白外光的叠加,计算获得实时影像,从而让医生通过显示屏“一下子”就能精确定位肿瘤,整个过程仅用短短的5分钟。
“这种近红外光其实就是人们常见的电视机遥控器上发出的光,所以对人体没有危害。而采用的荧光染料ICG也不会产生传统染料可能带来的副作用。”王坤说。
探索10多年的算法
如此灵敏高效的定位依靠的是一套探索多年的精密算法。王坤说,这个项目虽然立项时间并不长,可实际上研发人员早在10多年前就在项目首席科学家田捷研究员的率领下开始了相关算法的研究。
王坤告诉记者:“一根筷子放在杯子的水中会出现弯曲,这就是光的折射。同理,示踪染料发出的近红外光在人体内也会发生折射。而由于近红外光不走直线,它会在人体复杂的软组织中不停折射,这就给逆向推导近红外光路径、定位病灶边界带来了极大挑战。”
在50余人科研团队攻关下,一套精密的数学成像模型顺利出炉。效果到底如何呢?王坤给了一个实例:刚过去的几个月时间里,“导航”样机应用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的28位癌症患者身上,有1/5的病人通过CT等传统成像方式只发现了一个病灶,而用“导航”系统时则能发现额外的微小转移病灶,这也有力证明了这套算法的灵敏和精确。
迟崇巍总结了这一项目的创新性:“在技术创新方面,项目在成像理论上提出了创新技术,如荧光图像强度校正技术、自体荧光去除技术,解决了二维荧光光照不均及自体荧光干扰这两个关键性技术难点。整合了医学影像处理技术、分析技术与创新技术,搭建了灵活可用的整体计算框架。在系统创新方面,研制了光学分子影像肿瘤靶向手术导航系统平台,基于光学分子成像技术对肿瘤及其他病灶组织进行实时动态成像,完全是自主研发。”
此外,项目还实现了结构和功能影像数据的多角度、高通[微博]量和动态连续获取;在实现多源数据补偿校正、快速分割、精确配准、实时可视化等关键技术的基础上,构建出光学分子影像肿瘤靶向手术导航系统设备信息融合与计算平台,完成多角度信息融合,实现定性、定位和定量分析功能。
据了解,目前这种光学分子影像手术导航系统样机已经获得国家药监局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合格检测报告,并已在301医院等国内多家医院开展临床验证和试用,成功诊治百余例的乳腺癌患者。而用于“定位”胃癌、肝癌的检测系统也已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地的多家三甲医院开展临床试用,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大步迈向产业化
分子影像是将分子生物学与现代医学影像学相结合,应用影像学方法,对活体状态下的生物过程进行细胞核分子水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具有实时、无创、动态、在体成像的突出特点。这个21世纪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涉及数学、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信号处理、生物学等众多学科。其研究成果已被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肿瘤生长监测、新药开发等诸多领域。
王坤表示,我国在分子影像领域的研究几乎跟国外同步,而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们甚至在一些技术上走在了前边。“因为当我们已经开始光学分子影像手术导航系统临床试验时,国外在这方面的论文和专利都还寥寥无几,更别说进入临床试验了。”王坤说。
目前,围绕这项成果,研究人员已经发表了一系列高影响因子期刊文章19篇,取得美国发明专利授权1项,申请PCT专利4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2项。这样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学影像设备,将首先打破我国长期以来高端医疗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
统计结果表明,分子影像方法的准确率为96%,而传统方法仅为69%,并有18%的患者仅由分子影像方法检出,为原先“盲切”的手术提供了一种精准定位方法。欧洲肿瘤外科协会主席在2014年《自然综述 肿瘤外科》的文章中评价该工作“对于外科医生而言,是个体精准手术的巨大进步”。
“利用分子影像手术导航设备,一方面可协助医生早期发现微小肿瘤病灶,提高肿瘤术中检出率,提高病人术后愈后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在术中精确定位肿瘤边界,减少对病人创伤,降低术后复发的风险,因此在手术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迟崇巍说。
王坤透露,当前课题组的主要攻关任务是如何将系统灵敏度提升得更高,帮助患者检测定位到更早期的肿瘤。同时,也力争将设备成本压缩到最低,努力实现让这个神奇“导航”更快地应用到大众体检中。
“我们现在已经和一些大企业及地方政府开展了有关产业化的交流和合作。我们有信心让它能在5年内真正走出实验室,成为惠及大众的成熟产品。”王坤说。
来源:经济日报
为你推荐

财政部:7月6日起,对50类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采取措施(附名单)
昨日(7月6日),财政部国库司在官网发布《关于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的通知》(简称通知)称,采购人采购预算金额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疗器械(...
2025-07-07 11:49

倾听患者声音,科学引领未来——2025辉瑞肿瘤学术季(ASPO)精彩呈现
2025年7月6日,“前沿共行-多领域学术前沿交流会”正式启动,标志着 “科学引领•共克癌症”2025辉瑞肿瘤学术季(ASPO)进入重要阶段。本届ASPO依托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
2025-07-07 10:26

精准医疗迎来“关键年”,专家称人工智能将助力重塑人类生命健康格局
2025年被业界普遍认为是精准医疗发展的关键节点。生物药和先进疗法曾掀起了两次药物开发的技术创新浪潮,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望重塑人类生命健康的格局。7月4日在上...
2025-07-05 15:57

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管理指导原则
为进一步提高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和生物等效性试验质量和管理水平,国家药监局核查中心组织修订了《药物Ⅰ期临床试验管理指导原则》。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同意,现予发布,自发布...
2025-07-04 23:07

众安保险与阿里健康达成战略合作,助力超重人群科学管理体重
7月4日,阿里健康举办科学减重标准发布会,发布“科学减重标准”,希望通过规范的营养管理、运动干预、药物治疗,帮助超重与肥胖人群开启科学减重之旅。
2025-07-04 18:30

又一款国产肺癌创新药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
今日(7月3日),迪哲医药宣布,公司核心产品舒沃哲(ZEGFROVY,通用名:舒沃替尼片)的新药上市申请正式获得美国FDA加速批准,用于既往经含铂化疗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
2025-07-03 14:51

白癜风诊疗迈向"精细化诊疗"新阶段,薇诺娜净衡系列上市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办湖南省医学会、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皮肤病学系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三十次皮肤性病学术年会于2025年6月25日-29日...
2025-07-03 11:51

2025年,国家医保局医保药品目录及商保药品目录调整征求意见稿发布
7月1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对外发布《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及相关文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25-07-02 18:50

碳云智肽获翰宇药业战略投资,以 “多肽芯片 + AI” 技术赋能创新药研发
7 月 1 日,深圳碳云智肽药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 “碳云智肽”)与翰宇药业(300199)正式签署《创新药 CRDMO 服务战略合作协议》和《战略投资协议》。
2025-07-02 17:44

一上市药企与6名高管共计被罚1600万元
近日,维康药业发布公告披露,其收到《关于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证监局的公告》,公告显示,维康药业及其实控人刘忠良等被处罚,处罚金额累计达 160...
2025-07-02 15:41

国家医保局 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谈及商保
与医保目录调整的不同点在于,商保创新药目录将充分尊重商业保险公司的市场主体地位,在方案制定、专家评审、价格协商等环节,保险公司行业专家将充分参与。商保专家对于一个药...
2025-07-01 14:58

中析生物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加速智慧实验室布局与全球化拓展
近日,实验室自动化领域企业苏州中析生物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析生物”)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由中信建投资本领投,启明创投持续
2025-07-01 13:15

全球首个IL-17A/F双靶新药填补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治疗空白,“捷乐同行患者关爱项目”加速药物惠及患者
为了提高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的治疗获益、减轻经济负担,“捷乐同行患者关爱项目”于今日正式启动。
2025-07-01 10:21

稳健医疗李建全谈绿色手术室发展:绿色理念的前提一定是以人为本
相关数据显示,全球医疗行业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医疗行业碳排放占全球4 4%-5 2%,手术室贡献了医院20%-30%的废弃物。
2025-07-01 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