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伴随着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人均寿命的延长,前列腺癌正在成为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2020年世界癌症报告数据显示,前列腺癌位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6位,死亡率的第9位。在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何死亡率呈显着上升趋势,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22年2月数据,2016年我国新发前列腺癌病例约为7.8万例,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6位,死亡病例约3.4万例,居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第8位,且城市高于农村。也由此,持续推动公众前列腺癌筛查意识的普及,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标准将治疗端口往前移,已成为从根源上提升前列腺癌治疗整体疗效和五年生存率的重要策略。
在9月的“国际前列腺癌宣传月”,为提升公众及患者对于前列腺癌的认知和了解,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韩邦旻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临床医疗中心泌尿肿瘤二科主任刘承教授就前列腺癌目前国内的治疗现状和所做的探索性工作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多重因素叠加导致国内前列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双增长
今年七十二岁的张大伯两年前开始出现排尿困难的情况,近一年左右的时间开始出现尿频、尿痛的症状,他不敢多喝水,尤其是到了夜晚,有时甚至要起夜十余次,一次得一分钟多,但依旧尿不出来,憋尿的刺痛感让他不得不意识到必须要到医院看看了,而医院的诊断结果如同晴天霹雳,张大伯不仅是重度前列腺增生,同时已身患前列腺癌,且是晚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韩邦旻教授
在韩邦旻教授看来,张大伯并不是个例,“现阶段,国民的健康意识还相对薄弱,前列腺癌症状隐匿,很容易被忽略,往往到了症状明显的时候,患者初诊时就已是中晚期,意味着患者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机会,这也是直接导致国内前列腺癌患者整体预后差、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目前,美国的前列腺癌患者由于早发现、早诊治,其五年生存率高达98%,而国内前列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最好的数据也未超过70%,两者间的差异十分明显。”韩邦旻教授说道。
在谈到高死亡率的同时,韩邦旻教授还谈到了国内前列腺癌发病率近年来快速上升的原因。“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开始逐渐西化,这种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会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据统计,国内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就高于欠发达的内陆地区,以上海为例,该城市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是上升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此外,遗传因素也会影响前列腺癌的患病概率,比如一个家族的父辈里有2-3个前列腺癌患者,下一代男孩患前列腺癌的概率比普通人群会大5-10倍左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临床医疗中心泌尿肿瘤二科主任刘承教授
刘承教授则谈到,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也提升了国内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前列腺癌与年龄呈正相关,年纪越大,前列腺癌的患病风险就越高,因此,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每年需定期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筛查,若有遗传因素影响,则建议提前到45岁。”
对于前列腺癌的有效筛查,除了专业的PSA筛查,专家们还提醒,每年的健康体检中,让专科医生摸一下前列腺,若前列腺摸上去有点硬或者有结节,就需要引起重视,应尽快进行就诊。
另据医谷在采访中了解,男性前列腺疾病中最为常见的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之间存在着“交集”关系,专家们介绍,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可“共存”,但不会互相转化,前列腺炎则有可能刺激肿瘤的发生,但目前关于这两者的关系还处于猜想和假说阶段,暂时还缺乏实质性的证据证明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新型内分泌治疗是前列腺癌治疗的基石
在国内,由于晚期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比例较高,转移性患者的比例远高于西方国家,既往的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显示,超50%的患者在诊断时已发生远处转移(包括骨和腹部器官转移),其中,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是前列腺癌的终末阶段,患者一旦进入到该阶段,中位生存时长不足3年。在这类患者中,大部分患者存在DNA损伤修复基因突变,其中最常见的是BRCA1/2基因突变,且存在该基因突变的前列腺癌恶性程度可能更高,具有更强的侵袭性和更高的转移性疾病概率。
据医谷了解,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特征性主要基于雄激素受体(AR)通路的激活,因此雄激素剥夺治疗(ADT,即去势治疗,包括双侧睾丸切除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药物治疗)联合或不联合新型内分泌治疗(NHT)拮抗剂是目前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标准一线治疗,随着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的普遍应用,临床医生对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患者生存的预期逐步提高。
刘承教授表示:“放疗以及手术治疗往往针对局限性的疾病,对于转移性疾病,系统治疗或者药物治疗的方式更为广泛也更为现实。从前列腺癌的治疗来讲,前列腺癌肿瘤生存需要依赖于睾丸分泌的雄激素,当让睾丸不分泌雄激素或者切除睾丸,前列腺癌可以得到暂时的抑制,但对临床分期恶性度较高的前列腺癌,这类治疗方法的效果极为有限,所以在发现前列腺癌对去势治疗比较敏感后,出现了让激素治疗变得更有效的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这类药物的共同特点是打击雄激素受体的通路,抑制肿瘤的生长。”
“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上,早期可根治的手术、基石内分泌治疗、放化疗和靶向治疗等多种方法正在齐头并进,其中,新型内分泌药物的治疗可以更高效地阻断雄激素,以恩扎卢胺为代表的创新药物能够为去势抵抗的患者有效地控制前列腺癌的进展,不仅提升了患者的生存率,也保证了较好的预后,让患者获得了较好的生存质量。”韩邦旻教授表示。
相较于其他恶性肿瘤,前列腺癌存在病程周期长、个体差异大、异质性强、病理机制复杂等多种因素,因此针对每个患者的精准化治疗和个性化全病程管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以下简称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作为该院的强势学科,近年来做了大量的探索性工作,以改善患者总体生存,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为全国的前列腺癌治疗提供了可借鉴的“上海样本”。
在诊断端,医学穿刺是前列腺癌诊断的金标准,在如何精准给病人做穿刺诊断方面,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使用人工智能系统,使得前列腺癌的穿刺效能明显提高。在治疗端,则率先使用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系统,让手术更加精细化,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术后随访方面,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首创全程管理模式,该模式集外科、肿瘤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九大学科,在患者病出现任何变化的情况下,以多学科专家通力合作的方式为患者制定最适合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
在沟通会的最后,两位专家再次呼吁:国内不仅要提高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水平,也要重视提高早筛早诊的水平,加强对前列腺癌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PSA检查的认知,以此筑造精密“防腺”。
来源:医谷网 作者:史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