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国内医疗AI公司宣布解散的背后

医疗器械 来源:医谷网
2024
12/13
09:33
医谷网 医疗器械

即使背靠上市公司,鹰眼智慧中医还是走向了末路。

主打中医和AI结合

日前,北京鹰之眼智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鹰眼智慧中医)在其企业微信全员群里发布消息称,因公司经营遇到巨大问题,资金无以为继,经股东研究决定,自2024年12月9日起公司解散,全体员工解聘,引发了业内关注。

据鹰眼智慧中医官网信息显示,其成立于2020年,是国内领先的智慧中医大健康服务与解决方案提供商,以中医AI大脑多诊合参临床辅助决策技术平台为基础,提供中医特色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运营场景及全民健康数字化服务端口。

另据医谷经鹰眼智慧中医官网查询,鹰眼智慧中医现有产品包括鹰眼8号智能舱体机、鹰眼4号智能机器人、鹰眼熏蒸机、鹰眼中药配方颗粒调剂设备、鹰眼智能医用红外热像系统等。

在解决方案上,鹰眼智慧中医主要着力两个方向,即面向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智慧中医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共同体解决方案(简称“医能体解决方案”)和面向全民健康管理的智慧中医健康惠民工程解决方案(简称“网格化解决方案”)。

对于解决方案的运营模式,实则还是基于AI实现与中医的结合。以医能体解决方案为例,该方案以区县级中医医院为牵头机构,联动各级基层公立医疗机构(涵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等),遵循“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一体化模式,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红外热成像等现代科技与传统中医深度融合。并依托中医AI大脑为核心驱动的智慧中医云计算服务平台,构建基于结构化问诊、红外热成像、舌面、经络等标准的数字化检测体系,结合AI模型实现全面且高精度的多诊合参辅助诊断,进而打造中医服务的数字化、可视化、标准化、智能化应用系统。同时,借助这一应用体系,通过建设标准化中医适宜技术、互联网医院、共享中药房等功能模块,以及开展中医/中西医结合人才培训、建立中医特色专科专病诊疗中心和区域全生命周期居民健康数据平台,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在产品覆盖和业内知名度上,鹰眼智慧中医称产品已应用于全国800余家医疗机构、百余家大型企业以及湖南、新疆等多个县域,已沉淀积累了1100余万的中医红外数据,2200余万医疗健康问诊对话数据,800余万中西医文献、医案、知识库数据以及200亿+医学数据,被中国科学院、互联网周刊评选为“智慧中医与大健康领军企业”、“最佳智慧中医解决方案提供商”,被亿欧大健康评选为2023年中国AI医疗企业TOP20,并位列2023智慧中医解决方案提供商TOP1。

另值得一提的是,据企查查显示,经股权穿透,鹰眼智慧中医系上市公司江山控股旗下的医疗健康企业,注册资本为3.55亿元。公开信息显示,江山控股以清洁能源业务为基础,通过参股、收购和发起等多种方式,拓展银行、融资租赁、互联网小额贷款、私募基金、商业保理、资产管理等业务。截止今年前三季度,江山控股净利润为1.72亿元,同比下降33.14%,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72.33万元,同比下降98.85%。

医疗AI之困待解

在业内看来鹰眼智慧中医的原地解散,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AI医疗行业的多重困局。

在医疗AI企业的运用模式中,数据难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由于医疗数据分散在多个医疗机构和部门,且数据标准和共享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导致数据整合和利用效率低下。这不仅增加了AI模型训练的难度,也影响了辅助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是很多医疗AI企业训练初代产品必须要解决的难题。

此外,医疗AI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着技术落地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困局。尽管AI技术在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如辅助诊断、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等,但实际应用中却常因技术成熟度不足、临床验证缺乏或医生接受度不高而难以广泛推广。

医疗AI企业的盈利模式不清晰是现阶段该行业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问题。医疗AI项目的研发周期长、投入大,而回报却往往具有不确定性。一方面,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不能像其他科技产品那样快速实现规模化盈利;另一方面,医保政策、市场竞争等因素也影响了AI医疗服务的定价和利润空间。

今年11月2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消息称,针对医院放射检查项目“检查多、检查贵、检查重复”等问题,近日印发放射检查类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统一整合规范现行放射检查项目,推动放射检查价格趋于合理。

CT、磁共振、X光是最常见的检查项目,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影像领域进入临床应用,如何对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进行收费,国家医保局也首次予以明确:人工智能技术在临床实践中一定程度上起到辅助诊断或提高效率的作用,但还无法替代医师诊断。在尚无独立的医疗服务产出、辅助诊断质量效用难以确定的情况下,在已收取诊断相应项目检查费用后,不宜单就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再向患者额外收费。

直白地讲,官方承认AI的辅助诊疗优势,支持在临床之中进行广泛应用,但不支持医疗AI作为单独收费项目,并将费用转嫁给患者。

当AI诊断被明确界定不能作为独立收费项目之后,医疗机构引入AI诊断产品的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这一变化反过来也对企业的盈利模式构成了挑战。

来源:医谷网

为你推荐

上海某科贸商行涉支架球囊行贿案资讯

上海某科贸商行涉支架球囊行贿案

2025年7月,河北省魏县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上海某科贸商行、马某犯单位行贿案。

2025-11-26 14:12

甲乙流用药呈快速上涨趋势资讯

甲乙流用药呈快速上涨趋势

据美团买药消息,近期,流感相关药品、检测和线上问诊需求量持续上涨。

2025-11-26 13:55

欧盟委员会批准诺和诺德基础胰岛素周制剂依柯胰岛素与GLP-1RA周制剂司美格鲁肽的联合制剂Kyinsu上市资讯

欧盟委员会批准诺和诺德基础胰岛素周制剂依柯胰岛素与GLP-1RA周制剂司美格鲁肽的联合制剂Kyinsu上市

近日,诺和诺德宣布,欧盟委员会(EC)已批准其Kyinsu(每周一次IcoSema,基础胰岛素周制剂依柯胰岛素与GLP-1RA周制剂司美格鲁肽的联合制剂)的上市许可。

2025-11-26 12:50

超亿元融资落地!精微视达引领国产高端内镜冲刺全球精准诊疗前沿资讯

超亿元融资落地!精微视达引领国产高端内镜冲刺全球精准诊疗前沿

本轮融资由倚锋资本、泰丰盛合、长飞产业基金等机构联合投资

2025-11-25 15:17

得印科技获数千万元 Pre-A 轮融资,养老机器人量产提速,全球化布局资讯

得印科技获数千万元 Pre-A 轮融资,养老机器人量产提速,全球化布局

本轮融资由上市公司松霖科技(603992 SH)集团成员松霖创投独家投资

2025-11-25 15:08

多方携手守护儿童呼吸健康,公益行动在沪启动资讯

多方携手守护儿童呼吸健康,公益行动在沪启动

本次公益行动由专注消费者健康领域的欧彼乐(Opella)联合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上海市儿童医院共同发起

2025-11-25 15:00

上海发布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资讯

上海发布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在试点医疗机构探索开展医保和商业保险同步结算,打通更多支付路径。

2025-11-25 11:44

司美格鲁肽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失败资讯

司美格鲁肽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失败

当地时间周一(11月24日),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公布了司美格鲁肽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晚期试验结果。两项试验共纳入近4000名患者。临床试验用药物为诺和诺德的Rybelsus,即口服...

2025-11-25 11:19

嘉应制药信披违规被处罚资讯

嘉应制药信披违规被处罚

近日,嘉应制药发布关于公司及相关责任人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公告。

2025-11-24 15:36

首个国产九价HPV疫苗落地黑龙江资讯

首个国产九价HPV疫苗落地黑龙江

今年6月,万泰生物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大肠埃希菌))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预防HPV16 18 31 33 45 52 58七种高危型和HPV6 11两种低危型病毒感染以及感染引起的相...

2025-11-24 14:50

微创电生理“脉冲消融”获批资讯

微创电生理“脉冲消融”获批

11月22日,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创电生理”)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研发的一次性使用压力监测心脏脉冲电场消融导管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申...

2025-11-23 22:21

全国医保影像云跨省调阅正式启动资讯

全国医保影像云跨省调阅正式启动

截至启动仪式时,全国已上传可跨省调阅医保影像数据超过1 7亿条。

2025-11-22 23:15

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生产企业出口药品检查和出口证明管理规定》资讯

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生产企业出口药品检查和出口证明管理规定》

11月21日,国家药监局日发布《药品生产企业出口药品检查和出口证明管理规定》,进一步支持和鼓励更多中国药品进入国际市场。

2025-11-22 22:06

“中国最大医院”郑州一附院西院区停诊资讯

“中国最大医院”郑州一附院西院区停诊

11月20日,被称为中国最大医院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院区正式停诊,此前,11月13日,郑大一附院在官网发布了停诊公告。

2025-11-22 10:57

纳斯达克要求科兴生物退市资讯

纳斯达克要求科兴生物退市

11月19日,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公告称,由于未能按期在2024年11月11日的延期截止日期前提交2024年年度报告,科兴生物于2025年11月12日收到纳斯达克的退市决定函。

2025-11-22 10:12

2025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新增“两院”院士名单资讯

2025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新增“两院”院士名单

今日,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4人当选。其中,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选举产生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

2025-11-21 15:35

攻克疫苗佐剂卡脖子难题,百达信生物获超 3000 万 Pre-A 轮融资资讯

攻克疫苗佐剂卡脖子难题,百达信生物获超 3000 万 Pre-A 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专注生物医疗赛道的领航新界资本独家领投,所募资金将重点用于加速化学合成 QS-21 等核心佐剂原料的 GMP 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全球商业化进程,并拓展新型佐剂研发管线。

2025-11-21 15:31

修实生物完成近亿元 A 轮融资,深耕多肽生物合成加速全球化资讯

修实生物完成近亿元 A 轮融资,深耕多肽生物合成加速全球化

本轮融资由老股东华泰紫金领投,拾萃资本追加投资,金鼎资本、湖南艾臣联合参与,小饭桌创投依托生态资源助力融资高效完成,资金将重点用于海外市场拓展与核心技术研发升级。

2025-11-21 15:30

鲲石生物完成 5000 万 A 轮融资 加码巨噬细胞药物攻坚实体瘤资讯

鲲石生物完成 5000 万 A 轮融资 加码巨噬细胞药物攻坚实体瘤

本轮资金将重点用于推进第三代 CAR-M(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药物的临床转化及多管线布局,为实体瘤治疗领域注入创新动力。

2025-11-21 15:21

近亿元 B 轮融资落地,普世利华加码分子诊断全球化布局​资讯

近亿元 B 轮融资落地,普世利华加码分子诊断全球化布局​

本轮融资由丰仓创新基金、国聚创投联合领投,普华资本、启明创投等机构跟投

2025-11-21 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