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里,人工智能再度引爆魔都上海。曾一度野蛮生长的AI医疗,如今也将纳入“编制”,迎来首批AI三类器械审批证。
有专家预测,原本拟定于今年发放的AI医疗三类器械审批证,或将推迟到明年。而最先可能拿到AI三类审批证的几类器械依次为:肺结节筛查、眼底筛查和皮肤病变类筛查器械。
AI三类器械审批“三重门”
中检院大门已敞开
对于AI医疗三类器械审批,相关政策可以追溯到2017年9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新版《医疗器械分类目录》,规定自2018年8月1日起实施。
按照新《分类目录》规定:诊断软件通过算法提供诊断建议,仅有辅助诊断功能,不直接给出诊断结论,则需申报二类医疗器械;如果对病变部位进行自动识别,并提供明确诊断提示,则按照第三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
此外,开办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需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则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并发给《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
《分类目录》规定施行一年有余,以点内科技、图玛深维、推想科技、深睿医疗等为代表的众多AI医疗企业已经获得了二类医疗器械证书。
虽然第一张AI三类器械审批证尚未发出,但相关审批部门及该领域企业都在积极推进AI三类器械的落地。
2018年年底,国家药监局在北京举行了针对该类器材的专项公益培训会,初步拟定AI三类器械审批通过的重点。
2019年2月,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进一步发布《深度学习辅助决策医疗器械软件审评要点(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
2019年5月,北京一家致力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智能自动筛查的AI三类器械产品,率先通过了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测试,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据悉,目前国内多家企业的医疗AI产品已送检,并进入审批通道。
送检中检院是AI三类医疗器械审批流程中的第一关,器械后续还需经过药监部门注册审批,并通过医保局定价。据业内人士估计,后两个流程总计大概需耗时三年半。
针对相对较久的审批流程,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部长贺伟罡认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还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具体产品在研发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技术难点,需要监管方和企业共同探索。”
AI三类器械审批重点出台
2019年6月2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公布了《深度学习辅助决策医疗器械软件的审评要点及相关说明》(下称“审评要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适用范围、审评关注重点、软件更新、相关技术考量、以及注册申报资料说明。
这是在药监局进行“人工智能类医疗器械注册申报公益培训”半年之后,以文件的方式将审批相关的具体指标确立下来。
审评要点指出,
在需求分析阶段,应当以软件的临床需求与使用风险为导向,而算法性能应当考虑假阴性与假阳性(指标、关系)、重复性与再现性、鲁棒性(即一套系统在异常和危险情况下的生存能力)等要求。
在数据收集阶段,审评要点要求AI器械的数据收集应当考虑数据来源的合规性和多样性、目标疾病流行病学特征、数据质量控制要求;数据来源应当在合规性基础上尽可能来自多家、不同层级的临床机构,以保证数据多样性,提高算法泛化能力;数据收集应当考虑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标注、数据集构建等活动的质控要求,以保证数据质量和算法设计质量。
在算法设计上,则应当考虑算法选择、算法训练、网络安全防护、算法性能评估等活动的质控要求。审评要点建议通过数据驱动与知识驱动相结合进行算法设计,以提升算法的可解释性。
在软件更新方面,审评要点明确软件版本命名规则应涵盖算法驱动型和数据驱动型软件更新,并应列举了重大软件更新的全部典型情况。轻微数据驱动型软件更新可通过质量管理体系控制,无需申请注册变更。
此外,审评要点还明确了非辅助决策软件、传统人工智能软件的要求以及第三方数据库、移动与云计算等考量,但没有包含人工智能伦理、数据产权等法律法规层面要求,仅限于生产企业应在软件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考虑相关规定。
这份“深度学习辅助决策医疗器械软件的审评要点及相关说明”凝结了此前各方讨论意见,形成了AI医疗三类器械与监管方、企业的最大公约数。政府在审批申报过程中也给予一定优惠政策,比如开通了申报的绿色通道。
据了解,科亚医疗研发的无创CT-FFR深脉分数产品已经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绿色通道”,成为首款进入绿色通道的三类人工智能医疗影像产品。
他山之石 —— AI三类器械的落地之旅
相比于中国,美国在探索新科技的事务中一贯积极,这在AI发展领域尤甚。对于AI医疗器材的审批,FDA打破了传统医械审批政策可能带来的限制:
实施“数字健康创新行动计划”,发布新指导贯彻立法、重构数字健康产品监督体系;
单独组建成立AI与数字医疗审评部;
通过降低医疗AI产品门槛来加快审批速度,比如将一些三类医疗AI产品降为二类产品进行审批。
正因如此,美国医疗AI产品注册审批进度更快,比如:
2018年2月,审批第一个针对中风的AI诊断决策支持产品Viz.AI的ContaCT,以及第一个针对儿童自闭症的AI诊断决策支持系统Cognoa的深度学习应用。
2018年4月初,批准通过了首个应用于一线医疗的自主式人工智能诊断设备——IDx-DR 的软件程序。
目前,FDA对于软件类医疗器械的审批和更新采用“基于风险”的模式,FDA会评估厂商提交的材料是否充分阐明了新软件版本对医疗器械效果具有的潜在影响。
但随着AI技术的发展,这项规定已经显得有些不合时宜——AI的算法使其可以不断利用新获取的数据来更新迭代,而无需通过传统的软件更新。
FDA前任局长Scott Gottlieb博士表示:“如果能解除此类AI更新的限制,医疗器械类软件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这也要求我们对其有细致的了解,确保这些先进技术的收益大于风险。”
相比于美国十分严苛的AI管理准则,中国监管部门释放出的信息显得更为包容。
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健康医疗大数据基层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许速认为:“只有随着人工智能应用进程的推进,我们的法律规范才能逐渐健全起来,很多问题我们不可能过早发现。在没有道理的时候,我认为我们的方法不要太讲道理。所以应该更多地投入应用、探索,才能在实际过程中形成新的标与规范。”
2019年7月17日,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联合包括中国部委单位,以及清华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301医院,协和医院等14家单位联合成立了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创新合作平台,目的在于服务审评审批,帮助产品实现技术创新与转化。
如今,AI医疗三类器械审批程序正稳定推进,但距离三类器械真正落地临床仍需时日。这其中不乏许多难题:基于开源数据的可靠性、AI样本标准以及流程权责等问题均尚待明晰。
不过这也是行业内各方人士正共同致力于解决的问题,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中国AI医疗企业将“持证上岗”,在严格监管、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真正普惠民生。
来源: MedTrend医趋势
行业重磅内容、政策信息及时获取,扫码关注医谷微信公众号
为你推荐

甲硝唑氯已定洗剂(浓)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
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0号)的规定,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论证和审核,甲硝唑氯已定洗剂(...
2023-06-03 17:42

古代经典名方异功散、泻黄散、白术散、消乳丸、苏葶丸、人参五味子汤和清宁散关键信息表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综合司联合发布《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表(异功散等儿科7首方剂)》,7首方剂具体为异功散、泻黄散、白术散、消乳丸、苏葶丸、...
2023-06-03 16:25

构建肺癌精准诊疗生态圈,默克携手多家药企共筑开放平台
默克携手百济神州中国广阔市场业务、基石药业共同打造肺癌精准诊疗生态圈,以期通过充分整合各方优势,聚焦中国肺癌精准治疗中的医患需求,共同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
2023-06-03 15:34

或是用于减肥,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新适应症在华申报上市
今日(6月3日),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官网信息显示,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提交的最新上市申请已获得受理,根据去年8月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的信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作为“...
2023-06-03 10:48

ORR达37.5%,安斯泰来在ASCO年会发布EV重磅研究结果
医谷最新消息,今日(6月2日),安斯泰来(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宣布在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和PD 1 PD-L1抑制剂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中国患者中评估Enfortumab Ved...
2023-06-02 10:57

第3款国产PCSK9单抗申报上市
今日(6月2日),康方生物(9926 HK)宣布旗下子公司康融东方(广东)医药有限公司(康融东方)开发的伊努西单抗注射液(抗PCSK9单克隆抗体,
2023-06-02 10:1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的实施意见
加强对医保基金使用行为的实时动态跟踪,实现事前提醒、事中审核、事后监管全过程智能监控,通过大数据分析锁定医保基金使用违法违规行为。
2023-06-01 18:16

又一款国产三代EGFR-TKI抑制剂获批上市
昨日(5月31日),据国家药监局官网信息显示,贝达药业申报的1类创新药甲磺酸贝福替尼胶囊(商品名:赛美纳)已获得批准上市,用于既往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
2023-06-01 17:25

一中国企业CEO上榜,2022年全球药企CEO薪酬TOP20发布,最高超1亿美元
近日,行业媒体Endpoint News发布“2022年生物制药企业薪酬最高的20位CEO”名单,其中,Sarepta公司CEO Doug Ingram以1 25亿美元登上202
2023-06-01 15:33

全球第2款RSV疫苗获FDA批准上市
昨日(5月31日),辉瑞发布公告称,其二价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ABRYSVO(RSVpreF,PF-06928316)已获得FDA批准上市,用于预防60岁及以上人群出现由RSV引起的下呼吸道疾病(...
2023-06-01 10:57

专家提醒:特殊时期,哮喘患儿更应注意长期规范管理,避免反复发作
“六一”儿童节之际,儿童作为免疫力脆弱群体,易患呼吸系统感染,小儿呼吸系统感染可以说是儿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占门诊就诊量的40%~70%。当下季节交替气温变化较大,加之...
2023-06-01 09:55

LKK洛可可2023想象力大会圆满举办,发布垂直医疗战略
5月30日,以“品类突围•AI破局”为主题,LKK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以下简称洛可可)2023想象力大会在上海如期举办。
2023-05-31 19:25

合成生物学业务被市场看好 金斯瑞旗下百斯杰获2.5亿元融资
日前,金斯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斯瑞)在公告中宣布,2023年5月26日,金斯瑞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南京百斯杰及其他主体与投资者订
2023-05-31 10:53

康哲药业IL-23抗体获批上市
近日,国家药监局官网信息显示,康哲药业IL-23抗体替瑞奇珠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用于治疗适合系统治疗或光疗的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
2023-05-31 10:48

神舟十六号的五项生命科学实验项目
图片来源:新华社,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今日(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乘组由指令长景海鹏、航
2023-05-30 14:36

一年长高超11厘米,诺和诺德长效生长激素获CHMP推荐批准
近日,诺和诺德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类使用药品委员会(CHMP)对其长效生长激素Sogroya(somapacitan)的上市许可给予推荐,用于治疗3岁及以上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
2023-05-30 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