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多,不断有人问我:专业拜访有用吗?这些人包括一线代表到各层级管理者。
一次晚餐时,前后到达的两位二线经理好友,都问了我这个问题,引发了我对此问题深入的思考。
我最终得出结论,就一个字:很难说!
为什么很难说呢?
首先,何为专业拜访?我非常认同好友给的定义:围绕医生合理诊疗观念/行为的拜访。
其次,何为有用?我认为对于一家伟大的医药公司,衡量有用与否最关键的指标是,通过协助医生为更多患者,提供患者所期望的诊疗方案,同时持续创造合理的利润,让公司不断发展壮大。
最后,那专业拜访有用吗?还是一个字:真的很难说,因为相关的影响因素太多了。同时有一点是很肯定的,无目的无计划没有足够频率的专业拜访,是不可能帮企业获得利润回报的。
我在好友的协助下,挑出了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一些影响因素,总结成一个公式。
关于公式中某些影响因素,我个人的看法如下:
1、医生选择
我曾经接触过的多家专业公司,均强调目标医生的选择,是影响“有用”最重要的因素。我曾经看过在某个沙盘模拟的结果,目标医生的选择,对结果的影响超过70%。培训业务人员正确进行目标医生选择的投入并不高,但往往被高管们忽略。这个因素在平常的管理中更经常被忽视。你听说过哪家公司对业务人员准确客户选择给予奖励?
2、认知程度
指医生对医药公司所提供的解决方案(包括:产品、用药方案、诊断量表、患教工具等等)和相关疾病诊疗水平(包括:相关患者的诊断;对患者诊疗需求的理解;根据治疗规范/指南制定个性化的治疗目标和诊疗方案)的认知程度。通过专业拜访,可以协助医生提高相关认知程度。
这个因素,在重视专业拜访的公司,或无法准确了解医生个人市场份额的情况下,可以做为区分客户的一个因素,起到类似于传统意义上的个人市场份额的作用。
当医生有足够的认知程度,那么医生是否向合适的患者,推荐医药公司提供的解决方案,很大程度上就不是单纯专业拜访可以解决的问题了。
3、竞争程度
当一家公司基于市场策略,可提供的解决方案,在针对医生的诊疗方面所能提供的价值,相对竞争对手有足够优势时,可以让代表选择更多地拜访患者最多的医生,而不必过多考虑竞争程度。反之亦然。
4、客户数量
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如何覆盖更多目标医生,从而使专业拜访能覆盖到足够多的患者数量?
2003年我在浙江推广抗生素时,和我的同事一天可以拜访各个科室二十几个医生。而如果现在让只负责单一科室,甚至主要关注门诊,一天要我见五六个目标医生,估计都有困难。
一线代表做为专业拜访的最重要资源,目前存在着严重利用不足的问题。基于公司的市场策略,目前很多代表存在,找不倒足够的目标客户;不能充分的利用工作时间(拜访单一科室门诊医生的合适时间,相对比较短,每天有效工作时间非常有限),这不是一线代表通过制定拜访计划、优化拜访路线能解决的问题。
5、信息选择
系统掌握所负责产品相关诊疗领域的知识,才能为医生诊疗提供更多的价值。只会背几个研究数据,或反复讲产品的几个优势,对医生诊疗的价值相对有限。如何培养业务人员系统掌握相关诊疗领域的知识,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课堂培训:针对拜访技能的课堂培训,对提升拜访技能不是起主要作用,10/20/70法则大家普遍认可。在业务人员从业的开始阶段,利用课堂培训提升拜访技能,是最基础最常用的方法。拜访技能也是每个业务人员的必须掌握的入门课程。但是,过多的投入资源集中用于课堂培训,效果非常有限。所以,通常多数公司用于拜访技能课堂培训的预算也非常有限。
6、实地辅导
针对拜访技能的实地辅导占一线经理多少的工作比重?公司针对所有一线经理的支出是多少?多数大型外企会要求一线经理30%以上的工作时间用于一线辅导员工的拜访技能,而大型外企的在一个一线经理一年的员工总花费通常超过四十万,也就是说,一个有五百位一线经理的公司,在拜访实地辅导的投入会超过六千万。
公司高管们觉得这些辅导相关的投资回报率如何呢?
7、支持证据
利用多媒体做为拜访时的支持工具是现在的趋势,同时简单、易用才是根本。
临床专家信息流:世界级、国家级、区域、省市、医院的临床专家,至上而下的层层信息传递,可以产生强大的信息流。有临床专家信息流影响的同时,代表传递的信息如果和专家信息流传递的内容一致,会更容易获得临床医生的认可。
如果缺乏专家信息流的影响,单靠代表专业拜访来获得医生认可,对多数代表来讲是非常挑战的。所以通过专业会议,形成强大的临床专家信息流,能帮助专业拜访获得更好的业务结果。
8、媒体信息流
专业报刊杂志的广告是传统的媒体信息流。近年各大公司纷纷推出专业网站,吸引医生登陆,这是区别于以往的方式,是吸引医生的信息流。
应用互联网信息流为医生的诊疗创造价值是很好的方向,相信未来的影响会逐渐增强,能与代表的专业拜访产生很好的协同增效的作用。
9、工作习惯
在公司的激励/监督机制下培养专业拜访的工作习惯,是进行专业推广的必要措施,所以很多公司推出拜访管理相关的定位系统也是可以理解的。当然如果能给予更多的激励措施就更为有效。
相信,必要的激励/监督机制可以推动更多的代表,尽快习惯专业推广的工作方式,感受到专业推广带来的职业荣誉感。
最后再次提醒期望尝试更多进行专业拜访的同行,根据市场策略选择足够多的正确客户是专业拜访前最重要的一步。
拜访技能的提高,课堂培训是基础,实地辅导和日常拜访是关键。
最后,如果有机会,对于正在尝试专业拜访的医药同行们,请给予更多鼓励和支持。
来源:思齐俱乐部
为你推荐

创新疗法再传积极信号,多奈单抗3年长期研究验证阿尔茨海默病干预“越早越好”
TRAILBLAZER-ALZ 2长期扩展研究结果显示,在大多数研究参与者完成治疗后,记能达依然可以持续发挥减缓疾病进展的作用
2025-08-01 21:51

"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启动会"召开,赋能HER2阳性胆道肿瘤精准诊疗
近日,【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启动会在沪召开。会上,众多嘉宾围绕胆道肿瘤领域的治疗进展及趋势进行分享与探讨,以期推动该疾病领域的精准诊疗...
2025-08-01 15:38

华领医药首次半年扭亏,华堂宁上半年大卖176.4万盒
日前,华领医药发布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实现利润约11 84亿元,和去年中报的亏损1 4亿元相比,实现了自2018年上市以来的首次扭亏。
2025-08-01 11:16

礼来公布替尔泊肽重磅研究数据,或重塑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治疗格局
这是首个头对头比较替尔泊肽和度拉糖肽的心血管结局研究,纳入了来自30个国家 地区总计超过13,000名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成人患者, 历时超过4 5年,是迄今...
2025-08-01 08:57

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医药数据分析国产化突破,助力CRO破解“卡脖子”难题
在医药研发外包(CRO)领域长期依赖海外数据分析工具的背景下,杭州启维软件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V2 0已通过国家级技术验证,并与国内头部CRO企...
2025-07-31 17:26

体检争议事件引发公众健康焦虑,用AI解读体检报告量激增40%
近日,一则 "女子十年体检未提示患癌风险,确诊时已是肾癌晚期 "的新闻持续发酵,也引发了公众对健康问题的关注,甚至有网友自嘲 "为体检焦虑到失眠 "。
2025-07-31 16:48

因美纳升级旗舰检测产品,加速全面肿瘤基因组分析可及
因美纳TruSight™ Oncology 500 v2研究型检测产品现已上市,集成内置HRD生物标志物检测,周转时间更短,组织样本需求更低
2025-07-31 15:11

搭建递送技术平台,我国创新药企布局新型体内CAR-T疗法
“目前高端的细胞治疗药物价格仍高达每针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但通过mRNA和先进的递送技术,把高度个性化的定制疗法转变为通用型药物,将有机会把成本降至大多数患者可负担的范...
2025-07-30 17:25

中眸医疗完成数千万元融资,加速眼科基因治疗全球布局
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核心产品ZM-02的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及后续管线开发,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眼科基因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
2025-07-30 17:18

蚂蚁AI健康应用AQ推出多个“院士 AI分身”,日均免费问诊近万人
顶级医学专家上线“数字分身”,正在掀起一场 AI 看病风潮。7月30日,蚂蚁集团AI健康应用AQ数据显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安“AI分身”上线仅3天咨询量激增280%,AI让顶级大专...
2025-07-30 12:08

刚刚,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陈时飞被立案审查
7月3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公告: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时飞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2025-07-30 09:20

“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沪上启动,专家支招科学管理脂肪肝
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发起,快速消费品健康公司欧彼乐(Opella)、益丰大药房、意领科技联合支持的全民肝脏健康守护行动——“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于上海徐汇滨江正式启动。
文/张蓉蓉 2025-07-30 09:17

京津冀持续暴雨,蚂蚁集团AQ上线专区提供健康科普及线上义诊服务
近日,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持续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社会各界紧急响应。为了方便受强降雨影响的群众获得一站式的信息及服务,7月29日,蚂蚁集团旗下AI健康应用AQ推出“...
2025-07-29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