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 | 第八届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创新论坛圆满落幕

会议新闻 来源:医谷网
2025
07/31
10:10
医谷网 会议新闻

2025年7月26-27日,第八届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创新论坛在北京圆满落幕。本届论坛由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华科基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指导,由北京中健联健康服务促进中心、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北京全龄社区健康促进中心联合主办,艾社康承办。

本届大会汇聚了来自国家医保研究机构、高校智库、地方医保局、医药产业、保险公司等多个领域的权威嘉宾,共同围绕“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地方多层次医疗保障模式创新探索”、“商业健康保险与医疗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大会聚焦政策设计与产业联动的前沿实践,呈现了系统性、前瞻性与落地性的多方观点,致力于推动构建更加协同、高效、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本次会议得到首席战略合作伙伴阿斯利康、第一三共的支持,同时也得到了战略合作伙伴诺和诺德、强生创新制药、默克、百济神州、再鼎医药、诺华、辉瑞、百时美施贵宝、安进、银诺医药、药明巨诺、复星凯瑞、武田、艾伯维、惠医健康、索思医疗的大力支持;并获得E药经理人、新浪财经的战略合作支持,以及凤凰网财经、慢病界、医卫界、微解药、医药魔方、医谷以及众多业内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

姚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院长,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华科基地执行主任

会议首先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院长,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华科基地执行主任姚岚带来题为《“1+3+N”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主题分享。姚院长系统讲解了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及 “1+3+N” 模式的主要目标,包括缓解基本医保的压力、提升精准性与体系韧性、拓展筹资渠道等,同时借助大数据等技术助力各层次衔接,实现精准服务与支付,明确各部分功能定位与资源分布。未来需推动医保衔接从双边转向多边,通过拓宽社会筹资渠道增强支付能力,同时在政策、制度、待遇等多方面探索衔接实现路径。最终旨在完善体系,让居民无后顾之忧,实现高质量保障。

娄洪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娄洪分享了《持续深化和完善医保制度改革》话题,系统回顾了国家医保局组建以来医保制度改革的重大成就与长期发展。中国已初步建立起覆盖全民的基本医保体系,在破解“看病贵、看病难”、推进三医联动方面取得显著进展,门诊住院待遇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他强调,未来医保制度的持续深化,应在既定筹资范围内提升保障效率与服务水平,坚持机制优化、监管适度、法治支撑,并借助AI等技术赋能,推动实现公共医疗保险的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同时,需长期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与协同,唯有尊重规律、科学治理,才能真正让人民群众在医疗服务中感受到实惠与安全。

吴晶 天津大学医学部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天津大学医学部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吴晶通过《从国际经验看商业健康保险对高值药品的保障思路》主题演讲,聚焦新加坡多层次保障体系整体模式与新加坡多层次保障体系对药品的保障思路。她指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需要多层次的药品目录来配合。以新加坡经验为例,其各个用药目录各自功能清晰、定位分明,形成了互为补充、层层衔接的机制。此外,吴晶教授特别提到,目前部分地区已允许居民使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的保费,建议将此类支持政策上升为全国性制度安排,以促进参保意愿、拓展普惠保障覆盖范围,但不建议使用个人账户购买除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之外的更高层次商业医疗保险。

圆桌论坛:统筹推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按大屏嘉宾顺序排序)

- 主持:王健,武汉大学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 毛宗福,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主任

- 宣建伟,中山大学药学院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

- 王宗凡,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医疗保障和护理保障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 蔡江南,上海创奇健康发展研究院创始人和执行理事长

- 钱江,百时美施贵宝副总裁、中国总经理

- 钱云,辉瑞中国区副总裁,市场准入部总经理

- 黄艺凤,百济神州副总裁,中国区商业准入负责人

- 陈昌雄,诺和诺德市场准入与公共事务部,公共事务与可持续发展副总裁

论坛的首场圆桌讨论环节,由武汉大学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健主持。来自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上海创奇健康发展研究院以及百时美施贵宝、辉瑞、诺和诺德、百济神州等行业代表,围绕“统筹推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话题展开讨论。议题涵盖“1+3+N”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商业健康险与基本医保的协同发展、医疗救助、慈善力量的参与等。政策专家们探讨了“1+3+N”结构的政策逻辑、顶层设计的重要性、政府责任的边界和医保法制化的紧迫性。企业代表则分享了从跨国药企、本土创新企业的视角对中国市场的高度期待与积极参与,聚焦商保创新药目录的推出、创新药准入等关键痛点。与会者共同指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成功,必须依赖于政府引导、市场活力、法律保障和社会共治的有机统一,并在政策落地、制度整合和支付协同中持续探索。

圆桌讨论:完善多元支付机制,赋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按大屏嘉宾顺序排序)

- 主持:朱明蕾,默克中国医药健康副总裁及大准入负责人

- 吕兰婷,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副教授、卫生技术评估与医药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 华颖,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医疗保障蓝皮书》编辑部主任

- 陈怡,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教授兼研究员

- 商敬国,中国精算师协会副秘书长

- 杨慧晶,人保财险总部个人非车保险部二级资深专家兼副总经理

- 樊琳,药明巨诺集团副总裁、企业事务和市场准入部负责人

- 黄哲,北京阿迪派克国际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裁,市场准入负责人

随后,在“完善多元支付机制,赋能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圆桌论坛上,主持人默克中国医药健康副总裁及大准入负责人朱明蕾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保财险、药明巨诺、阿迪派克等多方代表,就医保战略性购买的成效与挑战、商业保险如何补位基本医保、企业在推动创新药械可及性中的角色,以及多方协同的机制创新展开探讨。自医保政策研究、商业保险机构、医药企业与行业协会的代表一致认为:医保通过价值购买取得显著成效,缩短创新药准入时间、扩大覆盖范围;而商业保险作为补充力量,在创新药械保障中潜力大,需在保障模式、支付机制、产品创新上持续进化,成为创新成果落地的重要支撑力量;企业则应在质量、效率与数据真实世界证据积累方面持续提升,提升患者获益能力。最终期待各方均通过开放协作,建立更加灵活、协同的支付体系,实现政府有为、市场有效、机制共建的格局,真正释放创新药械的临床价值与社会价值。

邓佑满 广州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

在下午的大会中,广州市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邓佑满以《广州推动基本医保与商业保险协同发展助力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为题,重点介绍了“穗岁康”与“穗新保”两款具有代表性的普惠型与创新型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穗岁康”作为政府指导、商业运作的面向广州市民的普惠型商业补充健康保险,具有“四不限、三统一、两衔接、一开放”的制度创新特点,试点以来共为1828万广州参保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已累计赔付超24亿元。而2024年启动的“穗新保”试点,则聚焦创新药械保障,通过“政府搭台、医保赋能、医院参与、商保运营”的模式,打通创新药械从准入到支付的应用链条,首批6个“穗新保”产品已将“广州市创新药械产品目录”以及广东省“港澳药械通目录”中不属于基本医保支付范围的药械纳入保障范围。邓局指出,未来广州医保局将坚持以市民需求为导向,推动“穗岁康”持续提质扩面并试点“二次补偿”;推动“穗新保”进入发展“快车道”,共同助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

晨曦 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副部长 海南博鳌乐城医商融合研究发展中心主任

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管理局副部长、乐城医商融合研究发展中心主任晨曦分享了《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下乐城特药险的探索与实践》的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乐城先行区在国内未上市创新药械准入、落地与商业支付保障方面的开创性探索,并重点分享了其标志性产品“乐城特药险”的运营经验。该产品自2020年推出以来,始终坚持惠民定价、带病可保、目录持续扩容,并覆盖海外创新药、医疗器械乃至健康管理服务,已累计服务200万人次,并推动与全国70个医保统筹区的惠民保项目的合作项目落地。乐城通过搭建特药目录数据平台、推动“海外药-国内药”目录滚动机制,打通了创新产品使用路径。未来,乐城将继续围绕零关税、创新药械等政策优势,推动商业保险成为链接创新供给与患者可及性的重要桥梁,建设中国特色医疗医药与保险融合发展的“创新试验田”。

仇法新 淄博市医疗保障局医保中心副主任

淄博市医疗保障服务中心副主任仇法新通过《从淄博齐惠保产品连续优化方案看其惠民属性》主题分享,系统回顾了“淄博齐惠保”五年来的探索与实践。他指出,淄博作为山东省首个上线惠民保的城市,从最初的“无目录、全报销、超赔”,到逐年产品优化、引入带病体保障,再到实现一站式免申即赔,逐步构建起一套兼顾保障温度与运营可持续性的惠民保模式。淄博以用户视角不断优化参保体验,吸引年轻群体参保、降低平均参保年龄。齐惠保不仅提升了参保人群体验感知与粘性,也成功打造出城市级的全民健康品牌。淄博的经验表明,产品要有温度、运营要有细节、服务要融入生活,惠民保才能真正成为淄博人民生活的必需品。

圆桌讨论:医保商保有效衔接的地方经验探索

(按大屏嘉宾顺序排序)

- 主持:朱俊生,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教授

- 金春林,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 黄良良,阿斯利康中国执行总监、市场准入策略及卓越运营团队负责人

- 汪祥宁,复星凯瑞准入与政府事务高级总监

- 李毅,银诺医药大中华区市场准入高级总监

- 常博,南京市智慧医疗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随后,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教授朱俊生主持了“医保商保有效衔接的地方经验探索”圆桌讨论,与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阿斯利康、复星凯瑞、银诺医药、南京市智慧医疗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等嘉宾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下的制度衔接、数据协同与服务创新。嘉宾们分别从学术研究、保险、医药等不同视角交流了如何推动地方惠民保产品的持续发展与制度化升级,商保创新目录机制的落地与药企能力建设,多方主体诉求的协调机制探索,未来医保商保协同的重点突破口与实践路径。与会嘉宾普遍认为,医保商保的有效衔接,关键在于打通机制、厘清边界、优化体验,并提出要以协同共建为导向,推进制度一体化、支付责任共担、服务场景多元化,最终织密覆盖全民、各得其所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圆桌讨论:医保信息平台赋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地方探索

(按大屏嘉宾顺序排序)

- 主持:梁嘉琳,“健康国策2050”创办人、研究员,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公立医院医保管理专委会常委

- 王平洋,浙江省医疗保障研究会副会长、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委员会主任委员

- 岳小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党委书记

- 杨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

- 屈海龙,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经办管理室主任

- 王校复,太平洋健康险健康研究院负责人

- 陈明东,支付宝医疗健康事业部高级总监

在接下来的“医保信息平台赋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圆桌论坛中,“健康国策2050”创办人、研究员,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公立医院医保管理专委会常委梁嘉琳主持,与来自浙江省医疗保障研究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太平洋健康险、和支付宝的嘉宾,围绕医保商保在信息化、数字化到智能化进程中的衔接展开讨论,聚焦医院与商保直结的经验挑战、医保大数据赋能商保的工具匹配、第三方机构在数据赋能中的角色等话题。嘉宾普遍认为,医保与商保的数据协同已成为推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核心抓手,数据整合能力对保障体验与制度可持续性的直接影响。与会嘉宾们也分别从医院、保险公司、技术平台视角阐述了当前数据打通和数据应用的难题与解决方案设想。最后,各方建议多部门加强协同支持、增进信任、规范数据使用,为商保真正“嵌入”医疗服务体系奠定数字化基础。

贾凌霄 艾社康知识管理副总监

接下来,艾社康知识管理副总监贾凌霄发布了《2024-2025多层次医疗保障创新案例集》,这是团队连续第四年推出的研究成果。今年的报告围绕“迈向高质量的制度重塑”这一主题,系统回顾了2024至2025年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大进展。特别指出国家医保局提出的“1+3+N”新架构中,“医保信息平台与大数据分析能力”首次被纳入体系设计,标志着治理逻辑的深刻转变,也意味着医保改革将全面进入“数据驱动”的新阶段。同时,报告也聚焦于商保扩容、参保机制完善、商保创新药目录建立等关键政策节点,剖析其对健康险市场与风险管理能力的倒逼作用。在案例精选上,本年度覆盖了医保数据赋能、慈善援助衔接等新实践,并提出“协作、创新、共赢”三大建议关键词,强调多元共治的重要方向。贾凌霄强调,制度改革是一场接力赛,也是一场耐力赛,每一次项目试点和政策探索,都是未来变革的蓄力点。该份案例集不仅为政策制定者、险企与服务商提供了实践参考,也体现了行业对多层次医疗保障事业的持续信心与共同愿景。

张强 艾社康研究咨询部副总监

在接下来的年度课题开题环节,艾社康研究咨询部副总监张强,介绍了艾社康本年度拟开题的两大研究课题:《提升商业补充医疗保险覆盖率》和《加强商业健康保险与医疗机构合作》。张强指出,提升覆盖率的课题聚焦于当前惠民保等补充性健康险面临的参保率瓶颈,结合国际经验——如香港VHIS、新加坡IP、韩国实费保险、法国补充医保等,探讨其在税优、宣传、产品引导、资金联动等政策支持下实现高覆盖率的制度逻辑。张强强调,补充性商保的参保率并非单纯的市场行为结果,而是深受制度设计与政策协同影响。该课题将围绕筹资购买、保障范围衔接与理赔服务等环节,梳理国际与国内典型路径,为提升我国补充商业健康险参保率建言献策。在第二个课题《加强商业健康保险与医疗机构合作》中,张强指出“1+3+N”体系中医保信息平台的建设,为商保与医院合作提供了数据基础。各地医保+商保一站式结算实践正在从量变走向质变,特别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如公立医院普通部、特需国际部、私立医院,商保的合作形式与产品设计也正日益多元化。课题将聚焦这些差异化合作模式,分析典型案例,总结需求与障碍,提出更系统化的合作建议。

徐敬惠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原董事长,ISE发起人

7月27日,大会进入第二天,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原董事长、ISE发起人徐敬惠发表题为《健康险与三医融合需要三大跃迁》演讲。他指出,当前商保与医疗、医药、医保的融合已有进展但缺乏突破,亟需通过“认知跃迁、制度跃迁和技术跃迁”实现真正的系统性变革。认知的跃迁,即重构对医疗保障体系中商业健康险角色的价值理解。制度的跃迁,重点包括完善医疗保障法的法律框架,构建“多支柱、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技术的跃迁,即依托大数据与AI实现医保与商保的数据协同和语言标准化,构建控费和防欺诈的智能机制。徐敬惠强调,在医保能力稳定、健康需求提升的背景下,商业健康险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必须通过顶层设计与技术赋能实现跃迁式发展,真正嵌入国家多层次保障体系之中。

朱铭来 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学院养老与健康保障研究所所长

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金融学院养老与健康保障研究所所长朱铭来围绕《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政策建议》的主题,带来了一场内容翔实、视角宏观的发言。结合近年来多层次保障政策频出的背景,从商业健康险的市场现状、产品体系、制度设计和未来改革路径四个层面,提出了系统的分析与建议。朱教授指出,商业健康险市场发展势头良好,2025年预计破万亿,未来商保需更加关注带病体与慢病人群保障,推动补充医疗保险机制建设,借助税收激励与健康储蓄提升覆盖。针对商保创新药目录,朱教授呼吁进一步开放政策制定过程,确保专业机构能在机制设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商保未来发展需明确市场定位,完善产品结构,提升专业化经营管理水平,参与医疗资源整合与健康服务。

国内再保险公司从业者分享了《管理型团体健康险产品的创新之路》。并指出,商业健康险作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实际功能是对基础医保的有益补充,始终依托医保改革释放的健康风险与支付需求发展。同时还分享了团体健康险的发展思路,目前团险虽然在行业中占比超过三分之一,但由于新闻性不强、市场关注度低而“存在感”较低。从保险行业实操角度出发,强调了商业健康险在医保改革背景下的新挑战与新突破,特别是在团体险、慢病管理、白名单医院合作等方面展现了保险公司积极探索支付创新和服务融合的努力。他指出,保险公司应要主动走向服务前端和健康场景中,推动产品从“赔钱”工具向“健康促进”工具转型,实现多方共赢。

余峰 珠江人寿股份有限公司医保管理部总经理

珠江人寿股份有限公司医保管理部总经理余峰则以《广州市创新药械商业健康险试点项目——“穗新保”》为例,介绍了广州创新药械商业保险试点项目的背景和进展情况。该项目由广州医保局牵头,多家保险公司参与,各自基于已有产品设计各具特色的保险方案。项目依托广州本地创新药械目录和“港澳药械通”目录,探索医保、惠民保与商保之间的同步结算机制。余峰指出,“穗新保”项目未来可通过团体参保、动态调整目录、健康管理服务嫁接等方式提高项目可持续性,并强调要在医保与商保的衔接、支付机制和服务体系上继续深化探索。

圆桌讨论:商业健康险的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按大屏嘉宾顺序排序)

- 主持:高山,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企业协会(PhRMA)中国区副代表兼高级政策总监

- 陈东辉,瑞士再保险中国区原总裁

- 李明强,泰康人寿健康险事业部总经理、泰康长寿时代研究院执行院长

- 方超,爱心人寿副总经理

- 李睿凝,上海惠医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 朱玮,再鼎医药副总监,创新准入及DTP业务管理负责人

- 赵馨然,百济神州中国区商业准入策略团队负责人

- 高林明,索思(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在“商业健康险的可持续发展与创新”圆桌论坛上,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企业协会(PhRMA)中国区副代表兼高级政策总监高山主持,来自瑞士再保险、泰康人寿、爱心人寿、惠医健康、再鼎医药、百济神州、索思医疗的嘉宾,就当前商业健康险的挑战、机遇及未来合作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保险行业代表普遍认为,虽然当前商业健康险面临多重挑战,但政策环境正处于近年来来最好的阶段,医保与商保的协同逐步加强。医药健康产业代表则分享了如何通过服务、数据和创新路径助力健康险发展。论坛嘉宾们一致认为,商业健康险的发展需依托“政策协同、产品创新、支付融合、服务整合”四位一体的路径推进。而团体保险、创新药械覆盖、及医疗机构的协同服务将是下一阶段重点突破方向,助力商保真正成为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关键一环。

圆桌讨论:商业健康险赋能全周期疾病管理与人群健康

(按大屏嘉宾顺序排序)

- 主持:刘志,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室主任

- 付新华,中科乐约创始人兼总裁

- 张婷,泰康在线健康险事业部产业拓展部助理总经理

- 徐钰,辉瑞中国(市场准入部)创新商保及商保网络准入负责人

- 董寅,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康共同体集团院长

在随后举行的“商业健康险赋能全周期疾病管理与人群健康”圆桌论坛中,主持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室主任刘志与来自玉环市人民医院健康共同体集团、中科乐约、泰康在线、辉瑞的与会代表,围绕“商保保障+服务”模式、支付机制共建、健管实践成效等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商业健康险正从“理赔型”向“保障+服务型”转变,具备在早筛、慢病管理、治疗随访等关键环节延展价值的潜力。当前,商业险与TPA、医疗机构、药企等多方合作已初见雏形,但仍面临支付机制、服务整合、标准化等现实挑战。多位嘉宾指出,全周期疾病管理的推进需依托数字化赋能、产品重塑和支付保障,形成数据互通、责任共担、风险可控的协同机制,并呼吁业界推动保险责任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共同打造可持续、有温度、能闭环的健康保障新范式。

张强 艾社康研究咨询部副总监

大会的最后一个环节,由艾社康研究咨询部副总监张强发布《团体补充医疗保险与药械产业融合发展》报告。张强强调,团险具有健康审核宽松、门诊责任广、起付线和封顶线低等特征,使其在报销慢病用药、普药方面优势明显。基于这些特点,团险在药械合作方面具备独特价值,但当前尚未形成成熟的合作模式。他呼吁行业进一步推动精细化发展,聚焦慢病与普药合作,并借鉴惠民保中TPA与药企的合作经验,逐步在团险中建立类似机制。此外,他建议将团险B2C模式与员工健康服务结合,围绕高认知、高需求的原研药产品拓展合作空间,提升药械企业与保险产品的协同效应。

刘畅 艾社康亚洲创始人兼CEO

本次大会全程由艾社康亚洲创始人兼CEO刘畅主持。在大会闭幕时,刘畅表示,多保大会已走过近九年,从最初国内不同领域对多层次保障的理解尚不清晰,到如今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交流机制与行业共识,体现了各界专家、机构和合作方长期投入和共同推动下的集体努力与价值积累。过去一年,系列会议也开始在新加坡、中国香港、印尼、越南等亚太地区开展实践,推动各地多层次保障建设与经验借鉴,意味着大会的发展进入了“走出去”的新阶段。未来,多保大会将继续深耕内容、拓展边界,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行业品牌。在此,特别感谢长期以来持续参与和支持会议的专家学者、指导单位与企业合作伙伴,也感谢始终如一、全程参与的现场听众。

当前,“1+3+N”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正进入深化实践的关键阶段,一系列创新政策密集出台,跨领域合作案例不断涌现,此时召开第八届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创新论坛,无疑为行业搭建了凝聚共识、交流经验的重要平台,价值凸显、恰逢其时。作为始终坚持 “多方共话” 的行业盛会,本次大会延续了多保大会的鲜明特色 —— 政策研究者、学术专家、保险从业者、科技先锋与医药产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体系建设、模式创新、融合发展等核心议题深入探讨,碰撞出诸多真知灼见,既紧扣行业发展脉搏,又回应了时代迫切需求。大会的落幕不是终点,而是携手前行的新起点。期待所有与会嘉宾能将此次讨论的共识转化为更深入的协作行动,在政策衔接、产品创新、服务融合等领域持续探索,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与升级持续注入动能、贡献智慧。

为你推荐

国家医保局制定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资讯

国家医保局制定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

据央视新闻7月31日报道,为鼓励药品研发创新,国家医保局制定了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

2025-07-31 23:50

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医药数据分析国产化突破,助力CRO破解“卡脖子”难题资讯

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医药数据分析国产化突破,助力CRO破解“卡脖子”难题

在医药研发外包(CRO)领域长期依赖海外数据分析工具的背景下,杭州启维软件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V2 0已通过国家级技术验证,并与国内头部CRO企...

2025-07-31 17:26

体检争议事件引发公众健康焦虑,用AI解读体检报告量激增40%资讯

体检争议事件引发公众健康焦虑,用AI解读体检报告量激增40%

近日,一则 "女子十年体检未提示患癌风险,确诊时已是肾癌晚期 "的新闻持续发酵,也引发了公众对健康问题的关注,甚至有网友自嘲 "为体检焦虑到失眠 "。

2025-07-31 16:48

普丽妍完成近5000万美元C轮融资,再生医美龙头加速技术布局资讯

普丽妍完成近5000万美元C轮融资,再生医美龙头加速技术布局

本轮融资由未来资产资本(中国)领投,老股东雅惠投资、华泰紫金追加投资

2025-07-31 16:28

因美纳升级旗舰检测产品,加速全面肿瘤基因组分析可及资讯

因美纳升级旗舰检测产品,加速全面肿瘤基因组分析可及

因美纳TruSight™ Oncology 500 v2研究型检测产品现已上市,集成内置HRD生物标志物检测,周转时间更短,组织样本需求更低

2025-07-31 15:11

搭建递送技术平台,我国创新药企布局新型体内CAR-T疗法资讯

搭建递送技术平台,我国创新药企布局新型体内CAR-T疗法

“目前高端的细胞治疗药物价格仍高达每针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但通过mRNA和先进的递送技术,把高度个性化的定制疗法转变为通用型药物,将有机会把成本降至大多数患者可负担的范...

2025-07-30 17:25

中眸医疗完成数千万元融资,加速眼科基因治疗全球布局资讯

中眸医疗完成数千万元融资,加速眼科基因治疗全球布局

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核心产品ZM-02的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及后续管线开发,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眼科基因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

2025-07-30 17:18

恒润达生CAR-T 疗法获批上市资讯

恒润达生CAR-T 疗法获批上市

7月30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恒润达生的雷尼基奥仑赛注射液(商品名:恒凯莱)获批上市。

2025-07-30 13:07

蚂蚁AI健康应用AQ推出多个“院士 AI分身”,日均免费问诊近万人资讯

蚂蚁AI健康应用AQ推出多个“院士 AI分身”,日均免费问诊近万人

顶级医学专家上线“数字分身”,正在掀起一场 AI 看病风潮。7月30日,蚂蚁集团AI健康应用AQ数据显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安“AI分身”上线仅3天咨询量激增280%,AI让顶级大专...

2025-07-30 12:08

刚刚,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陈时飞被立案审查资讯

刚刚,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陈时飞被立案审查

7月3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公告: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时飞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2025-07-30 09:20

“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沪上启动,专家支招科学管理脂肪肝资讯

“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沪上启动,专家支招科学管理脂肪肝

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发起,快速消费品健康公司欧彼乐(Opella)、益丰大药房、意领科技联合支持的全民肝脏健康守护行动——“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于上海徐汇滨江正式启动。

文/张蓉蓉 2025-07-30 09:17

京津冀持续暴雨,蚂蚁集团AQ上线专区提供健康科普及线上义诊服务资讯

京津冀持续暴雨,蚂蚁集团AQ上线专区提供健康科普及线上义诊服务

近日,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持续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社会各界紧急响应。为了方便受强降雨影响的群众获得一站式的信息及服务,7月29日,蚂蚁集团旗下AI健康应用AQ推出“...

2025-07-29 20:25

讯飞医疗亮相WAIC,牵头《医疗健康行业智能体标准体系》10项核心子标准资讯

讯飞医疗亮相WAIC,牵头《医疗健康行业智能体标准体系》10项核心子标准

7月26日,以“智能时代、同球共济”为主题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在上海开幕。大模型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正从概念验证走向产业化落地,如何建...

2025-07-29 17:50

普立蒙完成B+轮融资,持续加码“可降解医材”技术平台资讯

普立蒙完成B+轮融资,持续加码“可降解医材”技术平台

普立蒙自2016年成立以来,坚持以材料科学驱动医疗创新

2025-07-29 16:57

Cytiva推出全新一次性超滤系统 ÄKTA readyflux TFF 500,赋能先进疗法研发与小规模生产资讯

Cytiva推出全新一次性超滤系统 ÄKTA readyflux TFF 500,赋能先进疗法研发与小规模生产

以更灵活、多元的ÄKTA 产品组合,满足行业在先进治疗药物开发领域

2025-07-29 16:39

破局近视防控乱象——眼科行业多方联合发起“三正规”倡议,对假货“零容忍”资讯

破局近视防控乱象——眼科行业多方联合发起“三正规”倡议,对假货“零容忍”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已成为关乎国家未来的重要民生课题。然而,当前市场上假冒伪劣近视防控产品屡见不鲜,不仅无法起到防控效果,更可能加剧视力恶化。

文/陈炜 2025-07-29 16:20

“蛇缠腰”专盯中老年人及慢病人群?这些防“蛇”知识你要知道资讯

“蛇缠腰”专盯中老年人及慢病人群?这些防“蛇”知识你要知道

它就是有“蛇缠腰”之称的带状疱疹

2025-07-29 09:27

外用制剂领域再突破 MC2-01乳膏治疗中国斑块状银屑病的Ⅲ期临床试验获批资讯

外用制剂领域再突破 MC2-01乳膏治疗中国斑块状银屑病的Ⅲ期临床试验获批

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开发的MC2-01乳膏,用于治疗中国斑块状银屑病的Ⅲ期临床试验申请已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2025-07-28 18:18

穆峰达新增适应症 联合胰岛素疗法获批资讯

穆峰达新增适应症 联合胰岛素疗法获批

协同治疗,优化2型糖尿病管理

2025-07-28 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