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研药物nerandomilast在其III期临床试验FIBRONEER™-IPF和FIBRONEER™-ILD中均达到主要终点。与安慰剂组相比,接受该在研药物治疗的第52周,患者的用力肺活量 (FVC) [mL]较基线的绝对变化显著降低。[1,2]
· 在两项临床试验中,nerandomilast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保持一致,因不良事件导致的停药率与安慰剂组相当。[1,2]
· 虽然两项临床试验的关键次要复合终点(首次出现急性IPF/ILD加重、首次因呼吸系统原因住院或死亡的时间)均未达到。但是,在FIBRONEER™-ILD临床试验中,仍可发现接受 nerandomilast 治疗的患者死亡率低于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1,2]
· Nerandomilast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和进展性肺纤维化 (PPF)的新药上市申请已在美国、中国和欧盟递交,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将陆续提交新药上市申请。
2025年5月19日,勃林格殷格翰公布了FIBRONEER™-IPF和FIBRONEER™-ILD III期临床试验的详细结果。这两项临床试验分别评估了在研口服选择性磷酸二酯酶4B (PDE4B)抑制剂nerandomilast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和进展性肺纤维化 (PPF)患者中的疗效,受试者包含接受及未接受基础抗纤维化治疗的群体。研究结果已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并作为最新突破性进展在美国胸科学会(ATS)2025年国际会议上进行了公布。
两项临床试验中,9mg和18mg两种剂量组均达到主要终点:与安慰剂相比,无论有无基础抗纤维化治疗,作为衡量肺功能的重要指标,[3]治疗组在第52周时用力肺活量 (FVC) [mL] 较基线的绝对变化值均显著降低。[1,2]
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凯克医学院临床医学教授、医学博士Toby Maher表示:“科学界在推进新临床研究时会经历多重挑战,因此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和进展性肺纤维化(PPF)仍在持续给患者带来毁灭性的影响。Nerandomilast两项III期临床试验同时达到主要终点,是科学界的重大突破。这一成果彰显了nerandomilast无论是作为单一疗法还是与现有治疗方案的联合使用,在满足患者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
在这两项试验中,观察到因不良事件导致治疗终止的发生率相当:在FIBRONEER™-IPF中,因不良事件导致治疗终止的比例在nerandomilast 18mg组、9mg组及安慰剂组分别为14%、11.7%和10.7%。[1,2]在FIBRONEER™-ILD 中,因不良事件导致治疗终止的比例在nerandomilast 18 mg组、9 mg组和安慰剂分别为8.1%、9%和10.2%。2在这两项试验中,nerandomilast组与安慰剂组在特定不良事件(血管炎、抑郁、自杀倾向或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上均相似。[1,2]
勃林格殷格翰人用药品业务负责人、执行董事会成员Shashank Deshpande表示:“特发性肺纤维化和进展性肺纤维化是预后极差的疾病,半数患者在确诊后五年内死亡。尽管现实严峻,但持续的研究可能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目前仍亟需更多治疗手段。Nerandomilast最新的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数据表明,其有望满足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和进展性肺纤维化(PPF)患者的治疗需求。”
FIBRONEER™-IPF:研究设计与结果[1]
FIBRONEER™-IPF (NCT05321069)是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旨在评估nerandomilast在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中至少治疗52周时的疗效和安全性。来自36个国家的1177名患者按1:1: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nerandomilast 9 mg,每日两次(n=392)、nerandomilast 18 mg,每日两次(n=392)或安慰剂(n=393)治疗。随机分组根据患者是否接受基础抗纤维化治疗进行分层,入组时有77.7%的患者正在接受尼达尼布或吡非尼酮治疗。
治疗第52周时的关键疗效结果已发布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包含:
关键次要复合终点(首次出现急性IPF/ILD加重、首次因呼吸系统原因住院或死亡时间)未达到。
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腹泻:安慰剂组发生率16.0%,nerandomilast 9 mg组发生率31.1%、nerandomilast 18 mg组发生率41.3%。腹泻是最常见的导致试验方案终止的不良事件,因腹泻导致停药的比例在nerandomilast 9mg、nerandomilast 18mg和安慰剂组分别为1.8%、6.1%、0.5%。其他不良事件在各治疗组之间发生率均衡,尤其是血管炎、抑郁、自杀倾向或药物性肝损伤等特定关注的不良事件,在nerandomilast组与安慰剂组发生率相当。在各治疗组中,接受基础抗纤维化治疗的患者因不良事件导致试验方案终止的发生率均更高。接受安慰剂、nerandomilast 9 mg和nerandomilast 18 mg治疗的患者中,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33%、31% 和 30%,致死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 5%、4% 和 2%。
FIBRONEER™-ILD:研究设计与结果[2]
FIBRONEER™-ILD (NCT05321082) 是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旨在评估nerandomilast在进展性纤维化(PPF)患者中至少治疗52周时的疗效和安全性。共计1,176名来自44个国家及地区的患者按1: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分别接受nerandomilast 9 mg每日两次(n=393)、nerandomilast 18mg 每日两次(n=391)或安慰剂每日两次(n=392)治疗。根据患者是否接受基础抗纤维化治疗进行分层分析,其中43.5%的患者正在接受尼达尼布治疗。
治疗第52周时的关键疗效结果已发布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包含:
†2例患者服用的是吡非尼酮而非尼达尼布。这些被归类为方案偏差,但这些患者的数据被作为基础尼达尼布治疗组的一部分进行分析。
关键次要复合终点(首次出现急性加重、因呼吸系统原因住院或死亡)无统计学意义,但两个治疗组的死亡率均较少:与安慰剂组(n=50/12.8%)相比,nerandomilast 9 mg组(n=33/8.4%)、nerandomilast 18 mg组(n=24/6.1%)。
Nerandomilast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特征与FIBRONEER™-IPF试验基本一致。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腹泻,在治疗的52周内,安慰剂组、nerandomilast 9mg 每日两次组、nerandomilast 18mg每日两次组腹泻的发生率分别为24.7%、29.5%及36.6%。在血管炎、抑郁或自杀等特别值得关注的不良事件方面,nerandomilast组与安慰剂组之间并无差异。最常导致患者终止治疗的不良事件是“病情加重”(即肺纤维化恶化)和腹泻:nerandomilast 9 mg组、nerandomilast 18 mg组、安慰剂组的病情加重发生率分别为1.5%、1.0%和3.1%;腹泻的发生率分别为1.3%、2.6%和0.5% 。接受基础尼达尼布治疗和未接受基础尼达尼布治疗的患者中,因不良事件导致终止治疗的发生率大致相似。在接受安慰剂、nerandomilast 9 mg和nerandomilast18 mg治疗的患者中,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35.2%、31.8%和33.2%。接受安慰剂、nerandomilast 9 mg和nerandomilast 18 mg 治疗的患者中,致死性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1%、3.6%和2.0%。
参考文献:
[1]Richeldi L, et al. (2025) Nerandomilast in patients with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n: NEJM. 2025.
[2]Maher TM, et al. (2025) Nerandomilast in patients with progressive pulmonary fibrosis. In: NEJM. 2025.
[3]Twisk JWR et al. (1998). Tracking of lung function parameters and the longitudinal relationship with lifestyle. 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 12(3):627–634.
为你推荐

2025ADA | 礼来口服小分子GLP-1RA药物orforglipron 3期研究展现出显著疗效,且安全性与注射型GLP-1RA类药物一致
ACHIEVE-1研究结果已公布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2025-06-22 08:30

浙江省医疗保障局进一步优化平台药品挂网规则(征求意见稿)
6月18日,浙江发出关于公开征求《浙江省医疗保障局关于进一步优化平台药品挂网规则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通知,就药品挂网规则和运行管理进行优化调整。
2025-06-21 10:38

CDE: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进展年度报告(2024年)
根据 2024 年度药物临床试验登记数据,从临床试验登记总体概况、各药物类型临床试验基本特征、实施情况及质量控制情况等方面进行汇总分析,编制了《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进展...
2025-06-20 18:40

创业板“激活”第三套上市标准,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上市有了新选择
6月18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将在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2025-06-19 22:28

Yeztugo®(来那帕韦)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获得 FDA 批准具有长达 6 个月保护效力的HIV 预防方案
此次获批基于3期研究PURPOSE 1 和 PURPOSE 2的数据,数据显示超过99 9% 的受试者在接受一年给药两次的 Yeztugo® 后保持HIV检测阴性
2025-06-19 16:57

7.45亿美元,先声药业与NextCure达成ADC新药战略合作
近日,先声药业发布公告称,其旗下抗肿瘤创新药公司先声再明与NextCure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针对CDH6靶点的新型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新药SIM0505,用于治疗实体瘤。
2025-06-19 16:54

众安保险将国内首款干细胞治疗药品纳入尊享e生、众民保系列产品赔付范围
据媒体报道,近日中国首款获批上市的干细胞药物——艾米迈托赛注射液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开出首张处方。该药物单次治疗费用为1 98万元,价格仅为半个月前在美国获FDA批准上市的...
2025-06-19 12:31

三叶草生物与国光生技终止合作,流感疫苗不卖了
近日,三叶草生物发布公告称,已经向国光生技发出通知以终止独家协议,自2025年6月30日生效。该终止生效后,三叶草生物将不再于中国大陆分销四价季节性流感疫苗。而这距离两者之...
2025-06-18 17:05

拜耳首次获发国产医疗器械注册证,本地化生产跑出“北京加速度”
今日(6月17日),拜耳宣布,公司影像诊断业务旗下MEDRAD® Stellant D-CE高压注射系统及附件获得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北京市药监局”)颁发的国产医疗器械注册证。
2025-06-17 19:56

免疫药新锐小路生物获数千万美元天使投资,刘勇军领衔开发第三代疗法
本轮融资由元生创投、齐济投资共同领投,元禾控股、高瓴、苏创投、博荃资本、北京生命科学园、合肥产投等多家知名机构跟投
2025-06-17 15:49

Precisio Biotix获资助开发细菌性阴道病(BV)新型工程裂解酶疗法
今日(6月17日),美国生物技术公司Precisio Biotix Therapeutics, Inc (简称Precisio,靶抗生物)今日宣布获得盖茨基金会的资助,用于研发针对细菌性阴道病(BV)相关致病...
2025-06-17 12:50

诺和诺德与阿里健康启动战略合作,助力慢病管理数字化升级
2025年6月16日,诺和诺德与阿里健康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在国家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的背景下,双方将依托诺和诺德百余年深耕慢病领域的专业经验和创新治疗方案,以及阿里健...
2025-06-16 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