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2020年医药行业发展需要迈过的五座大山

医药 来源: E药经理人 作者:workfish2088
2020
02/17
09:31
E药经理人
作者:workfish2088
医药

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开春从武汉向全国蔓延,病毒的携带型和隐匿性给我们开了天大的玩笑。在解决方案不断出台、创新成果层出不穷的“厉害了我的国”的感叹下,我们也需要清醒的认识到中国在向创新药大国转型过程中,在细分赛道领域,尤其是病毒类防疫和治疗领域仍然有大量空白尚未得到最基本的普及。科学面前容不得半点马虎和矫情做作,医药工业需要认清当前的致命短板,基于有效发展和增长带动的真正创新和迭代能力的落地,对于医药工业来说仍任重道远。

先说结论:从公司层面来说,当前的优胜劣汰形势之下,本土药企需要做的仍然是加速:加强线上线下的整合迭代速度,加强所选细分赛道与药企本身核心竞争力的契合程度,加强技术并购与自主创新之间的融合落地、加强合规思维的养成以及现金为王的意识。而从宏观层面来说,2020年医药行业想要实现理想发展,还需要至少迈过五座大山。

第一座大山:医药优胜劣汰加速和赛道调整在即

疫情将加速医药大健康产业的优胜劣汰,尤其加速淘汰原本靠体制和地方保护、且持续靠高费用推动才能实现增长的各类非普适性治疗性仿制药。

这个过程,将使得原本护城河较高、现金储备较好、资信和资产质量更优的一批且,在当下“创新”的赛道中实现价值的重估,并更受行业认可。而产品形成集群且运营一体化模式的企业则将由于本来就较强的“免疫力”,来获得加速发展、升级的良机。

而那些内部治理较好、尤其是线上业务逐步植入且具有与线下业务同步替代的,抗风险能力同样也比较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危机之中的机遇如果没有系统把握,新一波的浪潮必然反噬,从上一梯队向下一梯队滑落,甚至加速被动淘汰。

第二座大山:医药医疗产业整合与融合加速

疫情的快速蔓延,一方面是冠状病毒极强的隐秘性和携带性,另一方面是假期人流带来的全球流动性,摧枯拉朽之势使得人人面临一个没有特定场景、人人皆兵的防范,这使得经济场景全部局限于线上作业,所有密闭空间场景全部受限。从产业发展角度,全部智能线上作业模式应该在5-10年之后系统落地,因此此时尚未做好即刻到来的准备。

这场大考,使得所有医药医疗产业的所有流程和环节都面临一道大题:既是全面大考,又是医疗大考,还是医药大考。可以预期,对行业影响,至少得看到未来3-6个月,从戛然而止的经济运行和“闭门锁市”以及“分割自疗”和层层封锁到,系统解锁到恢复经济的常态化运营,这种休克疗法促使医药医疗人需要全面调整并做好快速反馈和迭代。

这种系统性风险使得无论是头部药企还是创新药企亦或规模化仿制药药企等,所有类型企业均会遭受消费能力不足、原料供应稀缺和交通运输运力不足等系统性限制所带来的问题,哪怕是制造到治疗、从原料到制剂一体化的企业,依然面临除细分防护、疫苗和针对性医疗产品局部提升之外,总体面临的整体断崖下滑的影响。而体现在医疗行业,在是以下线问诊服务为主的传统医疗服务领域遭受重创。

如果医药产业在国家之后采取的各类补救和刺激激励措施无法有效推动和落地,如果国家在针对2019年之前去杠杆等措施以及财政调节政策张力无法在2020年再做好衔接,那么从医药产业角度来说,主营收入下滑的负增长,将是2020年的大概率事件。

为此,我们看下国家统计局2005-2018年统计数据。2017年至2018年在新政下出现了亏损面的扩大、体量的下滑。2019年新政下不容乐观,2020年将面临更加严峻局面。


中国医药行业2005年~2018年企业经济指标   单位:个、亿元(资料来源:本文整理,数据取自国家统计局)

第三座大山:行业转型提质,技术并购整合将加速

从医药医疗产业来说,鱼龙混杂的大健康市场产业尚未系统实现平稳落地机制,三医联动的体制梳理完成之后,2019年年末出台的《药品管理法》拉开了药品许可人制度的序幕,包括医疗器械许可人制度,这是一把兼并重组的催化剂。从赛道选择上,国家正式定调将重心从仿制药转移至创新药落地,从解决体制机制创新及运营能力上,彻底将束缚并购(重点是技术并购)的最后一道拦路虎给落实了!

三医联动的威力逐步释放,疫情之前的2019年12月,为下一阶段提前打预防针的国家医保局,将守信道德层面拔高到奖惩机制上来。

除此外,疫情之前的2019年12月,药品管理法同步推送出来,一方面是药品持有人制度下规范药品警戒模式和监管,一方面是加强现有药企的现有产品的生产监管力度,这实质是从两个路径强化了药品全流程监管与追溯机制。这将是一致性评价之后更加严格的通路监管,避免了从制造环节从严而流通环节缺失或监管不足问题,将生产流通守信道德层面同样拔高到奖惩机制体制上来。这原本必须而缺失监管回归带来的“增加”的成本,是不少药企在疫情过后危机阶段的一个重要支出。可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意味着:

医药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外部机制,将医药企业外部资源要素之间通过相互关系与交互作用关系实现资源的快速迭代和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创新的机制,药企将加速推动药企内部自主创新和外部技术并购的互相迭代和融合,加速技术成果的落地。药企的外部技术并购的选择,体现了一个药企甚至行业的技术进步路径和制度倾向,决定了促进药企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明确了药企通过技术创新本身可以实现的潜在的成长空间。

一方面,可以将标的药企本身具有的专利技术外溢消化吸收;另一方面,可以将标的药企所在区域或国家集聚的技术外溢消化吸收。在两个层面将专利技术向主并药企内部化消化,能够有效促进将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高端专利技术逆向对主并企业转移的效率。并购之后的药企双方在技术溢出而言,主并药企对标的药企或是药品持有人方面,可以实现在人才、技术、产品、隐性知识等方面无障碍的融合对接,对标的药企上下游实现技术溢出效应、主并药企反向技术溢出效应等,系统带动技术进步,同时还能提升主并药企存在技术差距的后发追赶。

技术并购实现技术溢出效应原理的路径见下图。


资料来源:本文整理

药企技术并购浪潮推动实现技术溢出效应已经被多方证实,但这也意味着,技术并购是以获取技术为支撑的,没有核心竞争力,受限于一致性评价的、属于低水平重复普药的、属于受限和进入国家集采带量采购目录内的各类产品,将加速出清!

同时,技术并购路径加快,使得现金为王之下不少赛道未做好充分和前瞻性选择而不幸落后的企业,将继续落入微利陷阱,将加速进入被整合并购的标的。

第四座大山:跨国药企所地带来的竞争和机遇

中国本土药企创新蓬勃开展,但受制于各类激励政策和措施迭加经济下行压力和去杠杆压力,以及药企评价机制体制和赛道调整,药企并购历史上,模式并不是基于技术获取的技术并购推动。这导致创新驱动更突出在于新近设立2-5年的、尚未系统实现市场化落地的产品。

政策红利尚未吸收落地,经济下行和仿制药赛道各项约束措施与医保亏空引发终端医疗机构在疫情下吸纳能力断崖式下滑,原本2018年至2019年重磅落地的各类促进中国本土药企创新的政策,无法直接支持到中国本土药企。

同时,三医联动模式下,2020年需要推动的DRGs等,大概率从2020年二季度到四季度得启动并试行,最终逐步引入终端医院。可以想象,以药养医模式带来的负面效果凸显,但体制化几十年的问题非一朝一夕可以系统解决,公立医疗机构合理补偿机制并未在杜绝以药养医之后靠药事服务费的小范围弥补实现,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医疗属性,和在疫情面前公立医疗机构的不可替代性,又使得原本不是起控费作用的DRGs模式显得特立独行,如果2020年系统实施,这将使得药品受较大幅度的分类歧视。

尤其重要的是,2020年疫情引发的医疗服务产业线下萧条问题,使得不少线下医疗服务终端缺乏足够现金流,且面临医疗机构内部加强资源整合和快速服务响应效果的内生式改革,这个内部内生式改革期迭加,反倒加剧了不少药企面临现金流严峻考验,并使得药企更加举步维艰。

创新面前,将时间提前至5年前,中国2016年规模以上医药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总额不到550亿元,研发投入费用率占销售收入比不到2%,虽然化学制药行业高于整个医药行业整体均值,但也未超过4%。如果将中国优质的主板上市化学制药企业的数据进行对比,研发投入费用率占比销售收入比的水平,依然远远落后与世界欧美发达国家的投入水平。

同期世界欧美发达国家研发投入占比销售额比率,均在10%以上,这正是促使制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从整个中国医药行业角度看,中国医药行业和细分的子行业研发投入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的高投入相比差距较大,尤其落后于美国在生物医药行业的巨额投入。

同样,按5年后产出来说,2020年产出丰富的依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各类跨国药企,已形成产品集群、研发管道丰富、技术迭代快速、药品投资产业化快速、合规化运营强大的跨国药企,针对敏感问题进行应对和解决渠道的“本土化”能力在不断提升,中国医药产业,在疫情的摧枯拉朽席卷全国导致“先保命,后经济”面前,面临阶段性“外来的和尚好念经”阶段。

第五座大山:药企合规防火墙,拨开迷雾动真格

2019年国家财政部等部门联合针对77家药企稽查依然历历在目,穿透式/模块化/集成化对销售费用下重手模式得出的结果,据知情人反馈已经是触目惊心。而2020年新政下刑事入刑责任则为2020年疫情之下的医药产业平添了不少悲剧面纱。

稽查穿透式(营销费用合规真实性渗透公司上下游)、稽查模块化(全闭环稽查涉及财务资金账务全环节)、稽查集成化(信息化筛查集成涉及公司财务指标群)的稽查方式的创新,凸显国家针对医疗医药产业从底部根查和系统解决的决心!

这个黑洞酷似冠状病毒,感染力巨大,潜伏期和边缘感染性极强。利益输送渗透至相关环节的严重性引发不少大健康产业的体制问题,并呈现动摇产业健康问题。不断升级和迭代的技术,以智能化的金税三期及分布式区块链技术的植入引发的自动监管,与新政的刑事责任让不少药企处于敏感的边缘!

因此,从营销环节纯销统方指引的药品流向牵引的利益输送的问题,伴随CSP和CSO公司从内往外外置已经在2019年下半年起不再实质性适用。而风险外置不系统性从公司层面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在2020年被彻底摒弃!原子弹核武时代,光靠小米加步枪的贴票模式来对接销售模式转型引发的体制改革是远远不足的!

现阶段,针对防火墙的补救措施来看,哪怕是现金流充裕,针对那些单品创新药、一品独大药企、高受限药品药企,甚至在新政面前,都被彻底扒光!疫情到来引发的时间窗口期可能有所延长,甚至有所提速,这个不确定的影响新政,使得合规化频添新障碍。

来源: E药经理人   作者:workfish2088

为你推荐

安科生物增资博生吉,获得PA3-17 注射液CAR-T产品大中华区独家代理权资讯

安科生物增资博生吉,获得PA3-17 注射液CAR-T产品大中华区独家代理权

11月11日晚间,安科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博生吉医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签署《增资协议》与《独家代理框架协议》,达成新一轮深度战略合作。

2025-11-11 22:53

首届默沙东研发中国科学日在京成功举办资讯

首届默沙东研发中国科学日在京成功举办

深化本土创新合作生态,助力中国创新走向全球化

2025-11-11 21:58

熙源安健获得超2亿元A轮融资,加速核心管线进展和全球化布局资讯

熙源安健获得超2亿元A轮融资,加速核心管线进展和全球化布局

本轮融资由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领投,渶策资本、光华梧桐、比邻星创投跟投,老股东顺禧基金、启明创投持续加投,行远致同担任财务顾问。

2025-11-11 21:52

诺华的核药将在嘉兴量产资讯

诺华的核药将在嘉兴量产

近日,跨国药企巨头诺华宣布其放射配体疗法(RLT)药物派威妥(镥[177Lu]特昔维匹肽注射液)的两个适应症同时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分别为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雄激素受体...

2025-11-11 18:23

国家医保局:开展医保经办全业务流程智能审核试点资讯

国家医保局:开展医保经办全业务流程智能审核试点

国家医保局确定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浙江省、湖南省、重庆市医疗保障局为试点单位,开展医保经办全业务流程智能审核试点工作。

2025-11-11 18:15

华东医药创新药罗氟司特乳膏0.15%特应性皮炎适应症在华申报上市,强化自免皮肤领域布局资讯

华东医药创新药罗氟司特乳膏0.15%特应性皮炎适应症在华申报上市,强化自免皮肤领域布局

适用于6岁及以上轻度至中度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局部外用治疗。

2025-11-11 17:56

贺普药业乙肝创新药物获突破性进展资讯

贺普药业乙肝创新药物获突破性进展

近日,第76届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年会在美国华盛顿开幕。由上海贺普药业研发的乙肝创新药贺普拉肽临床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大会报告形式公布了治疗慢性乙肝II期随机双盲...

2025-11-10 20:57

远大医药复方鼻喷剂莱特灵®国内成功获批,过敏性鼻炎迎全新复方治疗方案资讯

远大医药复方鼻喷剂莱特灵®国内成功获批,过敏性鼻炎迎全新复方治疗方案

全球创新药Ryaltris®复方鼻喷剂(“GSP 301 NS”或“莱特灵®”)已获国家药监局颁发药品注册证书,且在药品审评过程中未收到补充资料通知,实现“零发补”获批上市。

2025-11-10 17:37

创新医疗国际合作新范本,复星凯瑞与沙特Fakeeh共拓细胞治疗新里程资讯

创新医疗国际合作新范本,复星凯瑞与沙特Fakeeh共拓细胞治疗新里程

此次签约聚焦CAR-T细胞治疗领域,双方就共同推进该技术在沙特的临床落地和本地化发展达成了合作意向。

2025-11-10 17:32

安永吴晓颖:从“辅助工具”到“核心能力”,生成式 AI 将重塑医疗器械行业竞争格局资讯

安永吴晓颖:从“辅助工具”到“核心能力”,生成式 AI 将重塑医疗器械行业竞争格局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安永正式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医疗器械行业潜在应用》白皮书。

文/张蓉蓉 2025-11-10 16:26

科莱恩大亚湾制药产能升级落地,加码药用辅料与原料药布局资讯

科莱恩大亚湾制药产能升级落地,加码药用辅料与原料药布局

近日,科莱恩在惠州大亚湾生产基地举行护理化学品扩建项目投产仪式,此次 8000 万瑞士法郎(约7亿人民币)的战略投资中,制药领域产能升级成为核心亮点。

文/张蓉蓉 2025-11-10 15:33

赛诺菲大中华区总裁施旺:八载全勤赴进博,以“中国方案”筑梦健康中国资讯

赛诺菲大中华区总裁施旺:八载全勤赴进博,以“中国方案”筑梦健康中国

赛诺菲长期看好中国市场的繁荣前景,对医疗健康领域的未来充满信心。

2025-11-10 10:24

“医药险协同聚力,让生命无惧风雨”,罗氏医药险生态联盟启动资讯

“医药险协同聚力,让生命无惧风雨”,罗氏医药险生态联盟启动

11月7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罗氏制药展台举行了“以患者为中心,聚力守护新生”为主题的医药险生态联盟仪式。

2025-11-10 09:56

华东医药FIC三重激动剂DR10624最新临床数据披露,降低甘油三酯达75%,减少肝脏脂肪达67%资讯

华东医药FIC三重激动剂DR10624最新临床数据披露,降低甘油三酯达75%,减少肝脏脂肪达67%

DR10624在治疗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SHTG)的II期临床研究(“DR10624-201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2025-11-09 21:31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华西医院与蚂蚁集团达成战略资讯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华西医院与蚂蚁集团达成战略

11月8日,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蚂蚁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5-11-09 20:43

雅培瞬感iCGM 高科技高标准亮相进博 多项专家共识发布 助力精准血糖管理资讯

雅培瞬感iCGM 高科技高标准亮相进博 多项专家共识发布 助力精准血糖管理

中国市场唯一通过国际最高标准认证的集成式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iCGM)

2025-11-09 14:14

Metsera同意与辉瑞达成合并,诺和诺德出局资讯

Metsera同意与辉瑞达成合并,诺和诺德出局

美东时间11月7日,总部位于纽约的Metsera公司宣布已与辉瑞达成合并协议,辉瑞同意以100亿美元收购该公司。

2025-11-09 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