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统计了1953年至今FDA批准的210个抗肿瘤药物(包括止吐药等对抗化疗副作用的药物),数据可能不完全,欢迎业内朋友指正和补充。
1997年FDA批准的第一个靶向肿瘤药物:Rituxan(利妥昔单抗),开启了肿瘤治疗的新时代。1997年至今,FDA共批准了146个抗肿瘤药物:包括128个抗肿瘤药、8个止吐药、3个止痛药、1个调节血小板药物、1个防止感染药物、1个BiTE免疫疗法药物。
人类对抗癌症历史上的里程碑
近20年间,肿瘤治疗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虽然1971年尼克松总统向癌症宣战的诺言没能实现,但癌症基本上逐步成为一种可控制的疾病。70年代末的乳房X光筛查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1991年止吐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化疗的主要副作用,1997年第一个靶向抗癌药Rituxan上市,更有效更加安全的疗法开始用来对付癌症。直到今天,已经有2/3的癌症患者成为5年存活者。下表将一起梳理人类对抗癌症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抗癌药物盘点
最畅销的抗肿瘤药物排行
抗癌药物领域企业市场格局统计
各药企抗癌药物市场份额比较,表3:
国内市场
国内的抗癌药物市场仍以常规化疗药物为主,靶向药物方面,2005年上市的益赛普、泰欣生是国内最早的抗体药物,益赛普2015年销售额10亿元,泰欣生销售额4-5亿元。小分子靶向药物,贝达药业2011年上市的凯美纳(埃克替尼),在2014年实现7个亿的销售收入,作者暂未获取2015年最新的销售数据。2014年上市的康柏西普,2015年实现3个亿销售收入,深圳微芯的HDAC抑制剂西达本胺,上市时间不长,暂未获得销售数据。恒瑞的阿帕替尼据说销售表现一般,具体情况尚不清楚。
国内市场不作为本文重点,暂时写到这里,欢迎业内朋友互相交流、分享数据。
抗癌药物进展
根据ASCO发布的《Clinical cancer advances 2016》,癌症免疫疗法仍然是2016年的关键看点。
更重要的是,研究发现,免疫点抑制剂药物的治疗效果是更加持久的。而PD-1抗体pembrolizumab在用于治疗复方性NSCLC时达到了12个月的中位存活时间,同时1/5的患者肿瘤大小发生萎缩,PD-L1高表达的患者甚至可以缩小一半的体积。2015年2月,FDA授予PD-L1抗体atezolizumab一项突破性疗法认定。
免疫点抑制剂的适应症拓展
除了黑色素瘤和肺癌之外,近期的研究发现免疫点抑制剂在许多不同癌症类型中都有很好的疗效。振奋人心的发现是,对于许多传统疗法抵抗的癌症,免疫点抑制剂仍然有效。例如:
膀胱癌:过去30年里,复发性膀胱癌的治疗都没有什么进展,膀胱癌患者的平均诊断年龄是73岁,且伴随严重的肾损害,很多患者无法承受化疗的严重副作用。最近的研究发现,PD-L1抗体atelizumab在治疗的几周内就能明显的使肿瘤体积萎缩,且治疗的应答起效时间也远远优于常规化疗。2014年,FDA已经授予ztelizumab治疗PD-L1高表达、复发性膀胱癌的突破性疗法认定。
肾癌:肾癌是另一种急需更好疗法的癌症类型,最常见的是肾细胞癌ECC。肾癌的上一次重要进展是在10年以前,VEGF靶点药物和mTOR抑制剂将患者的中位存活时间从1年延长到3年。然而,当两种药物都不再起效的时候,患者仍须进一步延长存活时间的疗法。最近的研究发现,PD-1靶点的药物可能会明显改观这一现象。
一项II期临床试验中,nivolumab用于治疗经VEGF抑制剂药物治疗的RCC患者,结果肿瘤体积缩小20%,中位存活时间从标准疗法的12个月延长到25个月。
肝癌:肝癌是癌症致死原因的第二位,每年有75万人死于肝癌。最常见的肝癌类型和肝细胞癌HCC,FDA批准的复发性HCC的唯一治疗方法是索拉菲尼,只能延长3个月生存期。
2015年,一项针对nivolumab的小规模临床研究中,20%的HCC患者肿瘤体积发生萎缩,2个患者的肿瘤完全消失。应答是持久的,9个月时所有患者都仍然有应答,1年时仍有62%的患者存活。
头颈癌:头颈癌患者的治疗方案极其有限,通常化疗和西妥昔单抗靶向治疗只能存活10-12个月,且只有少数患者有应答,副作用也很大。
早期研究发现,PD-1免疫抑制剂对于头颈癌有效。一项小规模临床研究汇总,pembrolizumab使得25%的头颈癌患者出现肿瘤萎缩。而先前的研究发现西妥昔单抗的应答率低于13%.
霍奇金淋巴瘤:15-40岁、55岁以上人群中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最高。在现有的疗法中,诊断后可以有5年生存期。然而,当癌症复发时,几乎无法治疗。正在进行的研究发现,PD-1通路可能在治疗反复性霍奇金淋巴瘤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一项研究中。23名患者中有20名患者对nivolumab应答,17%的患者癌症完全消失。6个月时,只有14%的患者发生了疾病进展。
新型免疫疗法
T细胞疗法给血液癌症带来希望。包括blinatumomab和CAR-T疗法。
Blinatumomab把B细胞上的CD19和T细胞的CD3连接起来,从而把能杀死癌细胞的T细胞与转移性的B细胞淋巴细胞连接起来。
在早期研究中,已经对标准疗法产生抵抗的患者接受blinatumomab治疗后,1/3患者的癌症完全消失。应答是持久的,6个月时,许多患者仍然有应答。
CAR-T疗法采取独特的方式:首先懂病人身上取得T细胞,进行基因编辑和扩增后注射到患者体内,重新编辑的T细胞可以表达能发现和杀死癌细胞的蛋白质。
癌症疫苗
研究人员正在推进癌症疫苗的研究,并不像宫颈癌疫苗那样的预防性疫苗,研究者希望能够研发出治疗性疫苗,可以发现并攻击癌细胞的疫苗。
一项II期临床研究发现,治疗性疫苗可以改善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Rindopepimut疫苗通过一种特殊的基因突变EGFRvIII来识别癌细胞,这个突变存在于1/4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正常人的脑组织中则不会存在。
来源:药渡 作者:Armstrong
为你推荐
资讯 诺和诺德“诺和关怀”发布鸿蒙版APP与减重专属版
11月7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诺和诺德宣布2023年组建的“健康生态联盟”扩容升级,将与更多数字生态圈伙伴在生态融合、数据互联、技术共创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2025-11-07 23:16
资讯 凯西罕见病事业部首秀进博会
凯西集团是一家以研发为基石、拥有九十年历史的意大利国际制药集团,覆盖呼吸道健康、罕见疾病和专科治疗三大领域,其专利数量在意大利药企中排名首位,公司每年投入超20%营收至...
2025-11-07 22:58
资讯 卒中知晓周于进博会启幕,Pipeline™持续助力中国脑血管疾病治疗创新
美敦力神经介入部门以“深耕廿载·向美而行”为主题举办专场活动,并正式启动“卒中知晓周”倡导行动。
2025-11-07 22:48
资讯 诺华公司携手腾讯新闻《超级问诊》亮相进博会,多方合力破解心血管慢病“管理难题”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腾讯新闻联合诺华公司共同举办了《超级问诊》进博会特别场
2025-11-07 18:44
资讯 美敦力CathWorks实验室开放日丨CathWorks FFRangio系统正式发布!开启心血管诊疗智能新时代
2025年11月6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美敦力CathWorks实验室开放日重磅启幕
2025-11-07 18:08
资讯 创新技术赋能高血压防治——美敦力进博会圆桌共议难治性高血压管理新路径
来自临床、公共卫生、政策研究及行业领域的多位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创新疗法RDN(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在中国高血压防治体系中的临床应用、卫生经济学价值及未来发展方向。
2025-11-07 17:43
资讯 依视路星趣控全“星”解决方案闪耀进博会舞台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作为依视路陆逊梯卡旗下领先的儿童青少年近视管理品牌,“进博宝宝”依视路星趣控携全“星”解决方案重磅亮相
2025-11-07 12:42
资讯 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应用脑机接口技术造福帕金森病患者
作为全球脑起搏器领域的重磅产品,美敦力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亮相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25-11-07 11:24
资讯 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身肿瘤赛道,从多发性骨髓瘤破题应对老龄化健康挑战
权威专家、北京中康联公益基金会代表等领域内各方济济一堂,就MM患者治疗现状与创新诊疗展望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2025-11-07 11:18
资讯 罗氏制药连续八年参与进博会,加速向全疾病领域综合领航者跨越
2025-11-07 11:02
资讯 首次亮相进博,索诺瓦全链条创新方案助力听力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
现场,索诺瓦展示了全链条创新听力健康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峰力AI人工智能全能系列助听器亚洲首展,AB核磁共振兼容的人工耳蜗技术等。
2025-11-06 22:24
资讯 百济神州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超275亿元,已超去年全年营收
第三季度,百济神州单季度营收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0 77亿元,同比增长41 1%;产品收入延续高速放量态势,实现99 54亿元,同比增长40 6%。
2025-11-06 20:42
资讯 携手打造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期间,由寇德罕见病中心与灵北共同发起的“构建DEE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圆桌论坛成功举办。
2025-11-06 20:34
资讯 罗氏制药“AI+科研”亮相进博,打造医学创新新生态
罗氏制药中国携手商汤医疗以及若生科技联合发布“小罗智多星”AI科研解决方案,并且分享了“MDT智能体”这一创新工具。
2025-11-06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