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潜伏、渐进性和不可逆的脑部疾病,以65岁以上人群高发。目前AD的治疗目标是,在减缓或延迟症状的同时维持身体功能和能力。轻度至中度AD治疗药物包括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利凡斯的明和加兰他敏。多奈哌齐也用于治疗中度至重度AD,单独或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组合使用。这些神经递质调节药物可暂时改善症状,但患者仍会遭遇认知能力逐渐恶化,以及精神疾病、躁动、抑郁和睡眠障碍。
目前AD治疗新药开发的主要热点是Aβ聚集抑制和Aβ清除。一些Aβ或tau蛋白的靶点免疫治疗新药正在进行深入的Ⅲ期临床试验,小分子BACE1抑制剂也开始大规模进行Ⅲ期临床试验。
AD治疗药物的疗效验证是非常困难的,许多处于晚期临床试验的候选药物都未能满足主要终点,例如AN1792(杨森/辉瑞)和bapineuzumab(辉瑞)。研究人员正把他们的重点从轻度到中度AD,转向前驱或轻度AD,希望发现减缓病情进展的潜在候选药物。
Aβ特异性单抗
目前有7个在研新药,其中有3个已进入Ⅲ期临床阶段。
AD的被动免疫治疗是靶向于特定表位或Aβ致病性构象的单克隆抗体(mAb)。在2012年宣布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中,Solanezumab(礼来)与单体Aβ结合并防止其聚集,但未能改善轻度至中度AD患者的认知功能。目前该药正在对轻度AD患者进行大型Ⅲ期研究(EXPEDITION3),预计2016年10月完成。
Gantenerumab(罗氏/基因泰克)是一种结合在Aβ的N-末端表位的单克隆抗体。Gantenerumab可结合低聚和纤维状Aβ,从而导致小胶质细胞介导的吞噬细胞清除斑块。此前一项治疗轻度至中度AD患者的Ⅲ期临床试验遭遇失败,目前正在进行的Ⅲ期临床试验针对早期阶段AD患者。最新结果表明,Gantenerumab显着降低脑脊液(CSF)中tau蛋白的水平,但没有显着减少脑脊液Aβ水平。研究人员认为,需要更高剂量的Gantenerumab才能达到有临床意义。
Crenezumab(罗氏/基因泰克/ACImmune)是结合到不同形式Aβ(单体,低聚物和原纤维)的单克隆抗体。在2014年宣布的Ⅱ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中,发现Crenezumab没能减缓轻度至中度AD患者的认知能力下降。然而结果表明,高剂量Crenezumab对轻度AD有效,并于2015年初宣布进行Ⅲ期临床试验。
Aducanumab(Biogen Idec公司)是一种仅靶向于聚集Aβ形式的单克隆抗体。尽管该抗体穿过血脑屏障的能力差,但由于其在血浆中的半衰期显着延长,Aducanumab可以在脑中累积。Ⅰb期试验(PRIME)早期数据显示,Aducanumab可以显着减少Aβ沉积。在2015年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国际会议公布的最新PRIME数据显示,Aducanumab中间剂量治疗一年后并没有显着减少认知功能减退,而副作用率相对较高。Aducanumab已进行另外两项Ⅲ期临床试验(EMERGE,ENGAGE),以进一步探讨其对前驱或轻度AD的疗效和安全性。其他处于早期临床开发靶向Aβ单克隆抗体包括AAB-003(杨森/辉瑞)、N3pG-Aβ(礼来)和MEDI1814(阿斯利康)。
在研疫苗
2个Aβ疫苗和1个抗tau疫苗,都处于Ⅰ期或Ⅱ期阶段。
AD的另一种免疫治疗方法是主动接种疫苗。CAD106(诺华/Cytos)含有QB-病毒样颗粒Aβ肽的氨基酸1-6的多个拷贝。Ⅱ期临床试验已经表明,CAD106诱导的免疫应答可能治疗轻度AD。ACI-24(AC Immune)是含Aβ氨基酸1-15的脂质体疫苗,临床前研究显示可减少斑块和恢复记忆功能。ACI-24一项Ⅰ/Ⅱ期临床试验于2009年开始执行,但临床数据尚未公布。
ACI-35(AC Immune/杨森)是一种磷酸化tau蛋白特异性疫苗,目前处于Ⅰb期临床试验中。
BACE1抑制剂
4个在研新药,进入Ⅱ期或Ⅲ期临床阶段。
作为减少有害Aβ重要的化合物,BACE1抑制剂研究已进行了多年。然而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能通过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研究最为深入的是MK-8931(默沙东),Ⅰ期临床试验显示,MK-8931可使脑脊液中Aβ的水平减少达90%,并清除Ⅱ/Ⅲ期治疗轻度至中度AD研究的安全障碍。作为MK-8931针对所有AD阶段研究战略计划测试的一部分,其中一项涉及1500例患有前驱AD患者的Ⅲ期试验(APECS)于2013年11月开始。
另一个有希望的BACE1抑制剂是AZD3293(阿斯利康/礼来)。在Ⅰ期研究中,AZD3293下调脑脊液中Aβ水平达75%。2014年9月,AZD3293被推进到治疗轻度AD的Ⅱ/Ⅲ期试验(AMARANTH)。
此外,BACE1抑制剂JNJ-54861911(杨森)Ⅰ期研究结果证明其可持续减少脑脊液中Aβ水平(高达95%)。JNJ-54861911针对患者前驱AD的Ⅱ期试验已经完成,对轻度AD患者的Ⅱ期临床试验目前正在进行。
另一只BACE1抑制剂为E2609(卫材),已完成8项Ⅰ期研究,其中降低脑脊液中Aβ可达80%,治疗前驱或轻度至中度AD患者的Ⅱ期研究于2014年11月开始。
其他在研药
Tau聚集抑制剂、RAGE抑制剂等。
许多tau蛋白聚集抑制剂也正在开发中,TRx0237(TauRx治疗)的Ⅲ期临床试验已经完成患者招募。TRx0237是第二代tau聚集抑制剂,其活性部分可防止tau蛋白的错误折叠。
晚期糖化终产物受体(RAGE)被认为是通过其在海马和内嗅皮质的作用进行介导Aβ相关的功能障碍。临床前证据表明,抑制RAGE介导的转导对改善认知有效。RAGE抑制剂azeliragon(vTv治疗)获得FDA快速审评指定,并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
来源:医药经济报
为你推荐
资讯 诺和诺德“诺和关怀”发布鸿蒙版APP与减重专属版
11月7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诺和诺德宣布2023年组建的“健康生态联盟”扩容升级,将与更多数字生态圈伙伴在生态融合、数据互联、技术共创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2025-11-07 23:16
资讯 凯西罕见病事业部首秀进博会
凯西集团是一家以研发为基石、拥有九十年历史的意大利国际制药集团,覆盖呼吸道健康、罕见疾病和专科治疗三大领域,其专利数量在意大利药企中排名首位,公司每年投入超20%营收至...
2025-11-07 22:58
资讯 卒中知晓周于进博会启幕,Pipeline™持续助力中国脑血管疾病治疗创新
美敦力神经介入部门以“深耕廿载·向美而行”为主题举办专场活动,并正式启动“卒中知晓周”倡导行动。
2025-11-07 22:48
资讯 诺华公司携手腾讯新闻《超级问诊》亮相进博会,多方合力破解心血管慢病“管理难题”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腾讯新闻联合诺华公司共同举办了《超级问诊》进博会特别场
2025-11-07 18:44
资讯 美敦力CathWorks实验室开放日丨CathWorks FFRangio系统正式发布!开启心血管诊疗智能新时代
2025年11月6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美敦力CathWorks实验室开放日重磅启幕
2025-11-07 18:08
资讯 创新技术赋能高血压防治——美敦力进博会圆桌共议难治性高血压管理新路径
来自临床、公共卫生、政策研究及行业领域的多位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创新疗法RDN(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在中国高血压防治体系中的临床应用、卫生经济学价值及未来发展方向。
2025-11-07 17:43
资讯 依视路星趣控全“星”解决方案闪耀进博会舞台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作为依视路陆逊梯卡旗下领先的儿童青少年近视管理品牌,“进博宝宝”依视路星趣控携全“星”解决方案重磅亮相
2025-11-07 12:42
资讯 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应用脑机接口技术造福帕金森病患者
作为全球脑起搏器领域的重磅产品,美敦力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亮相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25-11-07 11:24
资讯 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身肿瘤赛道,从多发性骨髓瘤破题应对老龄化健康挑战
权威专家、北京中康联公益基金会代表等领域内各方济济一堂,就MM患者治疗现状与创新诊疗展望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2025-11-07 11:18
资讯 罗氏制药连续八年参与进博会,加速向全疾病领域综合领航者跨越
2025-11-07 11:02
资讯 首次亮相进博,索诺瓦全链条创新方案助力听力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
现场,索诺瓦展示了全链条创新听力健康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峰力AI人工智能全能系列助听器亚洲首展,AB核磁共振兼容的人工耳蜗技术等。
2025-11-06 22:24
资讯 百济神州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超275亿元,已超去年全年营收
第三季度,百济神州单季度营收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0 77亿元,同比增长41 1%;产品收入延续高速放量态势,实现99 54亿元,同比增长40 6%。
2025-11-06 20:42
资讯 携手打造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期间,由寇德罕见病中心与灵北共同发起的“构建DEE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圆桌论坛成功举办。
2025-11-06 20:34
资讯 罗氏制药“AI+科研”亮相进博,打造医学创新新生态
罗氏制药中国携手商汤医疗以及若生科技联合发布“小罗智多星”AI科研解决方案,并且分享了“MDT智能体”这一创新工具。
2025-11-06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