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的志听医疗
眩晕是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发病时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或轻重不等的头晕症状,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根据权威文献报道,眩晕的发病率在3.4%-4.9%。作为内科门诊的第一大主诉,眩晕的发病原因超过100种,如耳源性、眼、神经内科等,其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症(俗称:耳石症)是占比最大的。“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附着于囊斑上的,当老化或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落,这些脱落的耳石就会在内耳淋巴液里游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耳石运动刺激到半规管,就导致了人体的眩晕,而通过眼震检测和重力作用下的复位治疗,可以有效诊断疾病并让脱落的耳石重新归位,消除眩晕。” 上海志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屈寅弘一边比划一边说道,他戴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讲起专业领域来滔滔不绝,神采飞扬,举手投足间无不浓浓的儒商气息。
初心:始终专注眩晕领域
“我从博士未毕业就开始创业了,志听医疗是我的第三家公司”屈寅弘说到。他出身学术家庭,父亲是计算机教授,母亲是眼科医生,自己则在硕士和博士期间在德国海德堡大学主修医学物理学(医学光学方向),并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及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做了数年的研究。这期间,他结识了许多该领域内知名的医生和学者,而这其中的一些人成为了他后来创业的合伙人和同行者。
上海志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屈寅弘
2013年,屈寅弘与一位美国眩晕领域著名的耳神经内科专家Ian Purcell M.D. Ph.D.在美国共同创办了DizzyDoctor Systems LLC,主要做配合智能手机使用的眼震检测设备,并且采用了远程医疗和医保结合的独特商业模式。之后,他在上海遇到了一位同行者——吴海峰,“我的合伙人吴海峰是医疗器械领域资深的销售和市场推广专家,对中国眩晕设备市场的情况也非常了解,对公司管理也有着丰富的经验,我们俩一拍即合,我负责研发,他负责推广和运营,并于2017年创办了上海志听。”
有了志同道合的伙伴,但创业的路,开头总有多番考验。谈及这期间的经历,屈寅弘表示,前期比较艰难,因为产品总体处于研发阶段,没有销售收入,且研发的投入也比较大,他卖掉了其他公司的股份,跟合伙人一起先后投入了两千余万元。
据屈寅弘介绍,眩晕领域非常窄而细分,对专业要求非常高,想要弄清眩晕的诊疗机理,至少要做四五十项不同测试,而每项测试中又有大量的数据分析和试验等,没有原始研发是非常困难的,并且后续介入市场也难以抢占份额,因而进入眩晕领域,必须具备大量的技术或人员储备,否则难以和国际大鳄竞争。
不过对于屈寅弘和他的伙伴们来说,专业不是问题正是优势。从最初成立的DizzyDoctor Systems LLC到志听医疗,他没有偏离过这个领域,整个团队“都是非常有经验的,志听的整个运营团队,包括法律法规、生产、市场拓展的同事,基本都有在世界500强公司有多年工作的经验,我们在德国的研发团队是由顶尖的软硬件工程师和临床医生组成,国内的团队也是我和吴海峰从专业领域邀请来共同实现一个梦想,可以说团队小而精。” 屈寅弘说道。
接近两年的时间,目前志听已经几乎完成了全部的产品研发,而市场的布局和未来产品线的规划,也早已开始。
匠心:做最全的产品线
眩晕的诊疗康复领域中,诊断设备包括眼震图仪、甩头实验仪、冷热气刺激仪、静态/动态姿势图仪等,但这个市场主要被两家国际巨头公司所占据,国产份额小,大约只占10-15%。而大型诊疗设备则以前庭功能检查转椅及耳石复位转椅为主,国际厂家基本不涉及或未进入中国市场,主要是国产。屈寅弘坦言:“志听医疗把整个眩晕及平衡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这一条线都布局了。”
据了解,截至目前,志听共有8款产品,包括VertiPACS平衡功能障碍诊疗康复软件平台、Verti-Chair眩晕症诊疗系统、Verti-Goggle眩晕远程诊疗平台、Verti-SVV头戴式主观视觉垂直实验仪、Verti-Mobile眩晕快速筛查目镜、Verti-Platform静态平衡康复训练仪等一系列的眩晕诊疗康复设备,兼具专业性、趣味性以及人工智能诊疗等特质。
例如:Verti-Goggle眩晕远程诊疗平台是一款用于鉴别各类平衡功能障碍的诊断设备,是世界首款眼震实验(VNG)+甩头实验(HIMP & SHIMP)一体机,其采用了独特的翻转式眼罩,可实现双眼眼震记录,更全面准确,加上独特的内生性高级眼动试验模块以及全高清眼震视频采集,清晰展现虹膜信息,可精准分析病情,另外还配备了眩晕专业诊疗数据的远程传输功能,以实现医院间的远程交流。目前,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上海第六人民医院、上海长征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医院、空军总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等国内顶级眩晕中心都有装备。
Verti-Goggle眼震测试
志听转椅
“我是做研发的,很清楚我们的每一款设备,可以说志听的产品与国际两大竞争对手的产品相比有很多亮点。诊断设备市场小但技术含量高,耳石复位椅硬件容易实现但前庭功能检查转椅技术难度很大,我们是唯一一家在眩晕诊疗康复领域具备完整产品线的公司,并且每一款产品都有很好的竞争点。” 屈寅弘说道。
目前,志听已经获得了3款产品的CE认证,预计2019年5月所有产品都将拿到CE认证,而国内注册证的申请审批也在紧密开展中,且由于近期国内药监的改革,审评审批的速度预计会更快。比如目前Verti-Chair眩晕症诊疗系统已获得检测报告,预计2019年即可获证,而其他产品也将陆续拿到国内注册证。Verti-Goggle和Verti-Mobile(即DizzyDoctor)已于2018年5月和9月分别拿到了中国CFDA和美国FDA的认证。
而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志听首次参加世界眩晕年会便拿到了超过100个意向,目前台湾、澳洲已有多个项目落地,预计今年底之前会与十余个国家的数十个客户达成交易。
在志听医疗会议室的墙上,有一张印有中国地理版图的海报,雄鸡之上,是红色醒目的“民族创新”四个字,围绕版图右侧,都是国内眩晕领域的顶尖专家、医生的签名。“我们很骄傲,2年时间内能够让国产品牌获得业内几乎全部专家、医生的认可。” 谈及民族创新,屈寅弘强调,自己非常坚持这个信念,“虽然在国外生活了很多年,但我还是非常坚持民族创新,至少在这个领域,我们还是能够做到让每一个竞争对手尊重我们,让他们眼前一亮。”
志听签名墙
信心:发力家庭康复和人工智能
对于志听未来的产品线规划,屈寅弘指出,首先是家庭康复。目前康复领域的前景较大,符合国家大健康发展的市场预期,并且整个团队在这个领域也很专业,另外“之前的设备很贵,主要面向医院,但现在中国的工业配套很强,我们在掌握了核心技术之后,生产成本对比国外就会降低,这对患者来说是有益的。”目前志听的Verti-Platform静态平衡康复训练仪便是面向该领域。
第二个方向,是人工智能。由于眩晕的发病病理非常复杂,涉及的学科又繁多,目前临床上医生对眩晕的诊断大多需要凭借经验,其准确性难以把控。“现在志听的设备基本可覆盖眩晕相关的所有检查,我们希望借助这些检查项目并结合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医生更便捷、高效、准确的作出诊疗。这一规划的初步模型是通过医生向病人采集问题的病情回馈来进行判断,并通过深入广泛的学习,对算法不断改进,理论上其准确率可以达到80%,与正常的医生判断水平相当,”屈寅弘说道,“后续我们将用设备采集的数据不断验证提高算法的准确率。”
据悉,目前志听已申请了多个项目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合作,进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这是一个长远的项目,我们规划了3-5年。”屈寅弘透露。
志听眩晕临床学院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志听医疗还创办了志听眩晕临床学院,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屈寅弘强调,这也是国内首家由企业创办的、针对眩晕临床检查技能培训的专业场所,学院配有5套专业眩晕诊疗设备,如VNG、SVV、BPPV目镜、静态平衡板等,可供约20人进行实际操作,目前志听眩晕临床学院已接待了数家医院的实操培训,预计每年可提供300个培训机会。
未来,上海志听将吸纳此前所有公司的业务,成为一个眩晕诊疗康复设备综合体,在研发、专业培训、销售等方面形成全方位协作,并进军国际市场,“未来国际市场三分天下,志听必占一席。” 屈寅弘很有信心。
来源:医谷网 作者:周会棋
为你推荐

讯飞医疗亮相WAIC,牵头《医疗健康行业智能体标准体系》10项核心子标准
7月26日,以“智能时代、同球共济”为主题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在上海开幕。大模型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正从概念验证走向产业化落地,如何建...
2025-07-29 17:50

Cytiva推出全新一次性超滤系统 ÄKTA readyflux TFF 500,赋能先进疗法研发与小规模生产
以更灵活、多元的ÄKTA 产品组合,满足行业在先进治疗药物开发领域
2025-07-29 16:39

爱尔眼科联合行业多方发起“三正规”倡议 对假货“零容忍”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已成为关乎国家未来的重要民生课题。然而,当前市场上假冒伪劣近视防控产品屡见不鲜,不仅无法起到防控效果,更可能加剧视力恶化。
文/陈炜 2025-07-29 16:20

外用制剂领域再突破 MC2-01乳膏治疗中国斑块状银屑病的Ⅲ期临床试验获批
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开发的MC2-01乳膏,用于治疗中国斑块状银屑病的Ⅲ期临床试验申请已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2025-07-28 18:18

欧盟批准含Blenrep(注射用玛贝兰妥单抗)的联合治疗方案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多发性骨髓瘤
葛兰素史克(LSE NYSE:GSK)7月24日宣布,Blenrep已获得欧盟(EU)批准,用于以下适应症:联合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BVd),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线治疗的复发或难治多发性骨髓...
2025-07-28 16:08

欧狄沃联合逸沃获批成为中国首个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双免疫疗法
今日(7月28日),百时美施贵宝宣布,欧狄沃®(纳武利尤单抗注射液)联合逸沃®(伊匹木单抗注射液)方案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
2025-07-28 15:58

橙帆医药完成超6000万美元Pre-A+轮融资,加速全球首创新药管线临床开发
2025年7月28日,专注多抗与ADC药物研发的创新企业橙帆医药宣布完成超6000万美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顺为资本领投,北极光创投、汉康资
2025-07-28 09:21

Lenacapavir“零时差”落地乐城,我国HIV防控迈入长效预防新时代
2025年7月25日,全球同类首创、一年仅需给药两次的HIV暴露前预防药物Lenacapavir(来那帕韦)正式落地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
2025-07-27 10:35

国家卫健委: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2025年版)
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具备医疗卫生机构资质,依法进行养老机构备案的医疗卫生机构或养老机构。示范机构每2年评估一次,每次命名100个左右(含中医药特色的示范机构),2030年...
2025-07-26 17:05

CDE :化学药品口溶膜剂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膜剂是指原料药物与适宜成膜材料等经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根据给药部位不同,可分为口用膜、眼用膜、阴道膜等。口用膜可分为口溶膜、口颊膜、舌下膜和口腔贴膜。口溶膜是指在口...
2025-07-26 10:52

CDE:12项生物类似药药学相似性研究的问题与解答
生物类似药进行临床试验申请时,对于生产工艺和规模的要求是什么?候选药的剂型、规格、 制剂处方是否必须与参照药一致?对参照药的来源如何要求?多规格制剂中是否可以选择一...
2025-07-26 10:40

皮尔法伯集团毕太维®联合疗法在华获批,精准靶向BRAFV600E突变型转移性结直肠癌
用于既往接受过系统治疗的BRAFV600E突变型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成人患者。
2025-07-25 18:24

《特殊医学用途流质配方食品注册指南》和《特殊医学用途增稠组件配方食品注册指南》
流质配方为非全营养配方食品,一般在短时间内使用,满足需要流质饮食和限制脂肪摄入人群的基本营养需求。
2025-07-25 17:15

扬子江药业在固阳成功举办第二届717龙凤堂有机黄芪节
“健康中国”战略指引下,扬子江药业集团(以下简称扬子江)旗下中药品牌龙凤堂始终致力于全链条把控产品质量,从源头助力中药材产业发展水平提升。
2025-07-25 10:42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禁止武汉用通收购山东华泰制药股权,要求解除
本案是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施行以来第四起禁止的经营者集中案件,是第一起对未达申报标准的经营者集中予以禁止的案件,也是首次要求相关方对已实施的集中采取措施...
2025-07-24 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