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中医APP1.3版新增了‘五运六气’栏目,将在2月底正式上线。”日前,《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上海抱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获悉。
虽然移动医疗目前主要集中在西医领域,但大家中医两位创始人孙涛、莫乙认为,其实中医更具移动医疗特色。
“开发大家中医APP,就是希望借力移动互联网,更好地传播中医经典,为中医爱好者尤其是专业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工具和平台。”他们表示,“不过,光有情怀是不够的,我们的盈利模式很明确,预计两年至三年内能盈利。”
两位理工男跨界创业
大家中医APP由上海抱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抱朴”二字,源于《老子》中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肘后备急方》作者葛洪,就号抱朴子,着有《抱朴子》一书。
让记者颇感意外的是,公司两位创始人并非中医科班出身,而是名牌大学的理工科高材生。毕业工作多年后,他们不约而同地回归到传统中医药行业,开始接近中医、学习中医,现在更是共同从事与中医相关的创业活动。
“中医是从大的宇宙环境看人的生存环境,我觉得中医的价值被极大地低估了,我本人对中医有坚定的信念,它有它的价值。”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系、曾任第九城市CTO的孙涛认为。在谈到为何跨界时,孙涛表示,主要是久治不愈的鼻炎通过经络推拿和拔罐治好了,让他认识到“中医是个好东西”。
莫乙也有类似的经历。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他说,“大学期间患有肝病,边治疗边学习,没想到工作后还没治好,而且日益严重。机缘巧合,练习中医静坐,两年后病好了。从此一头扎入中医的海洋。”
“我和孙涛可以说是一见如故。”莫乙表示,“我们都是科技领域的从业人员,科技和中医貌似在逻辑上是两个完全不同领域的东西,但神奇的是,我们两个人都从自然科学走到中医这条道路上。”
据介绍,大家中医APP里的“名家医案”源于莫乙的备忘录。“因为出身IT行业,我很早就开始做数据整理分析。同时,我也一直在思考,科技如何跟中医结合?可以通过技术把这些东西数据化、标签化。后来我碰到了孙涛,他和我的想法差不多,两个人一拍即合,共同来做这件事。”莫乙说。
莫乙认为,互联网为中医带来了新的机会。一方面,中医多是个体门诊,不受设备、场地限制,更适合移动医疗。另一方面,对中医来说,症状越复杂,辨证准确性越高。从这个角度看,大数据对中医比西医价值更高。
2015年6月,公司成立。当年11月12日,大家中医1.0版上线。2016年1月27日,大家中医1.2版上线。目前,大家中医1.3版正在测试,上线在即。“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速度。”莫乙表示,目前公司员工有20多人。
为传承经典做些实在事
做“中医人士必备工具”,是大家中医的定位。
“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我发现目前市面上学中医的工具并不是很好用。”孙涛表示,开发大家中医APP的初心,就是希望给中医人士提供一个好的学习工具,为传播中医、为提高大家的水平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孙涛表示,第一步是把中医经典整理好,后面也希望做成一个百花齐放的平台。大家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有什么领悟、经验、方法,只要愿意分享,都可以放到这个平台上。
据统计,大家中医APP上线至今,下载量已经超过10万,其中40%左右为医生、医学院校师生等专业人士。
目前大家中医APP具有四大特色功能:名家医案、记录工具、一键直达和经典内容。
以名家医案为例,APP收录了近两万历代名家医案,可以通过病、症组合查询,能够提供最直接的临床参考,也可以系统学习某位名家的医案及辨证思路。
一位医生来信显示,在某次临床治疗中,他因受到“大家中医”中的经典条文启发,得以对症下药,为久治不愈的患者解除病痛。
在大家中医新搬入的办公室,很多地方还没收拾利索,最醒目的是一个大书架,上面摆满了大部头中医经典着作。《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其中就有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
通过大家中医APP,就可以在手机上读到这些中医典籍的内容。提倡读中医经典,与古人对话,是两位创始人的一致看法,“目前中医教育偏西化,让不少中医把最经典的东西丢掉了,最后变成了不中不西,缺少中医思维。”
平台不会植入大量广告
“公司还处于‘烧钱’阶段。”两位创始人透露。
据了解,公司成立不久后,就拿到了超百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目前,下一轮融资正在洽谈当中,争取今年完成。
两位创始人对公司的盈利模式充满了自信。莫乙表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对中医和大数据都有足够的认识与理解,”这是大家中医的团队基因和产品特点。
业内人士认为,在中国,移动医疗最大的爆发点在于让优质的医疗资源变得触手可及。如果能真正抓住医生体系的资源,是个很大的机会。
莫乙表示,大家中医APP就是让粉丝聚集,让找好的中医变得更容易。
“会员永远免费。”孙涛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我想强调的一点是,不管商业模式如何变化,我们会坚持初心,不会做成一个植入大量广告的平台。”
那么,谁来买单?莫乙认为,“羊毛出在猪身上。”
“中医多为个体门诊,给患者开方,没有药房,你说要从哪里买?”莫乙表示,“当用户规模达到四五十万时,一天的流水至少有几十万元。这还没算上食疗。”
据悉,目前已有中药饮片厂开始与大家中医接触。
在今年2月1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以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屠呦呦举例,说明“开放发展中医药产业”的重要性。对此,两位创始人认为,中医药发展前景看好,他们算是赶上了“很好的机会”。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作者:王玉
为你推荐
资讯 美敦力康辉亮相第八届进博会,AiBLE™数智生态加速进化拓维
作为连续八年参展进博的“全勤生”,美敦力康辉携AiBLETM数智创新生态重磅亮相,并以“智汇·新生态”为主题,集中展示自2023年AiBLE™首秀进博以来,其在数智创新、产业协作与...
2025-11-08 14:09
资讯 索诺瓦进博会亚洲首展峰力AI人工智能太极全能系列助听器, “双芯协同超算力”突破听力健康新想象
全球同步,亚洲首发,中国首展,索诺瓦峰力强力推出AI人工智能太极全能系列助听器,开启AI超算力助听时代
2025-11-08 11:56
资讯 诺和诺德“诺和关怀”发布鸿蒙版APP与减重专属版
11月7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诺和诺德宣布2023年组建的“健康生态联盟”扩容升级,将与更多数字生态圈伙伴在生态融合、数据互联、技术共创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2025-11-07 23:16
资讯 凯西罕见病事业部首秀进博会
凯西集团是一家以研发为基石、拥有九十年历史的意大利国际制药集团,覆盖呼吸道健康、罕见疾病和专科治疗三大领域,其专利数量在意大利药企中排名首位,公司每年投入超20%营收至...
2025-11-07 22:58
资讯 卒中知晓周于进博会启幕,Pipeline™持续助力中国脑血管疾病治疗创新
美敦力神经介入部门以“深耕廿载·向美而行”为主题举办专场活动,并正式启动“卒中知晓周”倡导行动。
2025-11-07 22:48
资讯 诺华公司携手腾讯新闻《超级问诊》亮相进博会,多方合力破解心血管慢病“管理难题”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腾讯新闻联合诺华公司共同举办了《超级问诊》进博会特别场
2025-11-07 18:44
资讯 美敦力CathWorks实验室开放日丨CathWorks FFRangio系统正式发布!开启心血管诊疗智能新时代
2025年11月6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美敦力CathWorks实验室开放日重磅启幕
2025-11-07 18:08
资讯 创新技术赋能高血压防治——美敦力进博会圆桌共议难治性高血压管理新路径
来自临床、公共卫生、政策研究及行业领域的多位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创新疗法RDN(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在中国高血压防治体系中的临床应用、卫生经济学价值及未来发展方向。
2025-11-07 17:43
资讯 依视路星趣控全“星”解决方案闪耀进博会舞台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作为依视路陆逊梯卡旗下领先的儿童青少年近视管理品牌,“进博宝宝”依视路星趣控携全“星”解决方案重磅亮相
2025-11-07 12:42
资讯 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应用脑机接口技术造福帕金森病患者
作为全球脑起搏器领域的重磅产品,美敦力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亮相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25-11-07 11:24
资讯 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身肿瘤赛道,从多发性骨髓瘤破题应对老龄化健康挑战
权威专家、北京中康联公益基金会代表等领域内各方济济一堂,就MM患者治疗现状与创新诊疗展望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2025-11-07 11:18
资讯 罗氏制药连续八年参与进博会,加速向全疾病领域综合领航者跨越
2025-11-07 11:02
资讯 首次亮相进博,索诺瓦全链条创新方案助力听力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
现场,索诺瓦展示了全链条创新听力健康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峰力AI人工智能全能系列助听器亚洲首展,AB核磁共振兼容的人工耳蜗技术等。
2025-11-06 2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