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已攀升至约 1592 亿美元(约合 1.14 万亿元人民币),预计 2030 年将突破 3000 亿美元;同期,中国药企主导或参与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MRCT)数量同比激增 42%,占全球总量的 31%。这组亮眼数据背后,是中国创新药从“本土创新”向“全球竞争”跨越的铿锵步伐。然而,全球化浪潮下,多区域合规壁垒、跨团队协同低效、质量数据孤岛等痛点,正成为中国药企“出海”路上的“拦路虎”。在此背景下,全球生命科学云解决方案领导者 Veeva Systems 在“2025 中国研发及质量峰会”上重磅推出新一代创新云产品,以“单一平台 + 全面合规 + 全球协调 + AI 赋能”的数字化底座,为中国创新药破解全球化瓶颈提供了可靠路径。
全球化提速背后的“合规与效能困境”
中国创新药的全球化并非简单的“市场拓展”,而是全链路运营体系的“国际适配”。随着全球临床试验数量激增(2024 年全球新启动项目达 5400 余项,同比增长 18%),监管要求的“严苛度”与“复杂性”同步升级,中国药企面临的挑战愈发凸显。
在临床研发环节,FDA、EMA 等机构不仅要求数据“完整可追溯”,更需全流程电子化留痕,而跨国项目涉及的多区域研究中心、CRO 团队协同需求,让传统分散式管理陷入“监查周期长、方案执行偏差率高”的困境;在药物警戒领域,E2B(R2/R3)标准覆盖上市前与上市后全阶段,部分区域要求严重不良事件 15 日内上报,中国药企需同时应对 NMPA、FDA、EMA 等多区域差异化法规,人工处理模式常因格式偏差导致上报失败;在质量管理层面,ICH Q10 指南要求延伸至研发全周期,但多数中国药企搭建的“孤岛式质量体系”,让研发、生产、供应链数据割裂,国际核查缺陷率远超数据互联企业。
此外,中美双报、中欧同步申报成为常态,NMPA 与 FDA 的 eCTD 电子申报格式差异、法规更新的快速响应需求,进一步考验药企的 “多版本管理与适配能力”。这些痛点的核心,本质是“传统运营模式”与“全球化需求”的脱节,唯有构建统一数字化底座,才能实现中国创新药在研发、质量、合规上“一次建设,全球通用”。
新一代创新云产品:构建全链路数字化攻坚体系
针对中国药企的全球化痛点,Veeva 此次推出Veeva 研发云平台之上的Safety药物警戒应用,以及全新的质量云解决方案,结合同步升级的一体化临床平台,为本土创新药企提供一系列覆盖新药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的系统解决方案,直击多区域合规、数据标准散、协同效率慢、运营成本高等核心问题,涵盖临床数据、临床运营、药物警戒、注册申报与质量管理等关键环节。
Safety 药物警戒应用:多区域合规的“高效引擎”
药物警戒是中国药企出海的“安全防线”,也是合规风险的“高发区”。Veeva 首次面向中国市场推出的 Safety 药物警戒应用,通过“全流程覆盖+自动更新”的模式,破解了多区域合规难题。该方案可无缝衔接 Veeva 其他产品,每年自动更新三次,满足 NMPA、FDA、EMA、PMDA 等全球主要监管机构标准,实现从安全性数据接收到监管报告递交的全自动化,既支持多种来源不良事件的全自动录入,又适配 E2B R2/R3 全球递交标准,可视化仪表盘还能实时追踪合规进度,真正做到“一套系统应对全球监管”。
对于中国药企而言,“降本提效”的落地成果尤为关键。实际应用数据显示,该方案可节省 50% 系统运营维护成本,业务流程变更速度提升 80%,应用升级时间加快 90%。目前,全球前 20 大生物制药企业中 8 家采用 Veeva Safety Suite,核心组件服务超 80 家全球客户,其成熟度为中国药企规避 “试错成本” 提供了保障。
质量云:全球化质量管控的“统一底座”
长期以来,“孤岛式质量体系”是中国药企的困境——研发用专属文档系统、生产用独立管理工具、实验室依赖单独数据平台,导致 “同一偏差多系统重复录入”、“供应商数据难同步”等效率损耗。Veeva 全新质量云以 “统一、智能、互联”为核心,将 QualityDocs 文档管理、QMS 质量管理、LIMS 实验室管理整合于单一平台,实现 “三个打通”:数据打通,统一主数据,避免合规隐患;流程打通,通过自动化联动(如 SOP 更新触发全员培训),将质量管控从“人工推动”转为“系统驱动”;业务打通,无缝对接研发云的临床与注册系统,让临床阶段的质量风险可直接同步至生产端,提前优化工艺参数。
这种“主动互联”的模式,让质量管理从“事后补救”转向“风险预判”。例如,某批次原料质量波动可快速追溯至供应商并调整采购策略,而统一的质量标准也能满足全球监管要求。目前,Veeva 质量云服务全球超 600 家客户,其中包括全球 Top20 制药企业中的 19 家,为中国药企的全球化质量体系建设提供了 “成熟模板”。
一体化临床平台:全球化临床开发的“数字中枢”
作为 Veeva 研发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体化临床平台将临床试验项目管理(CTMS)、数据管理(EDC、CDB、eCOA)、主文档管理(eTMF)等核心应用整合于统一 Vault 平台,从根源上解决了数据“碎片化”问题。其价值不仅在于数据的完整性与实时性,更在于“全球标准与本地适配”的平衡,既遵循 ICH-GCP 国际最高标准,又能灵活配置适应不同国家的监管细微差异,让中国药企在“出海”初期就能建立高标准的全球临床运营体系。
从实际效能来看,该平台的协同价值尤为突出:它天然连接申办方、CRO 与全球研究中心,支持对全球临床试验项目的实时透明管理,打破地域与组织壁垒。数据显示,Veeva eTMF 系统可缩短文档管理 setup 时间 50% 以上,提升合作方文档传输速度 75%;EDC 系统被全球 Top20 生物制药企业中的 8 家选为标准方案,建库时间缩短 50%,从最后一次患者访视到数据库锁定(DBL)的周期比行业水平缩短 60%-70%。截至 2024 年 12 月,Veeva Clinical Operations 平台已支持超 51400 个临床试验、44.36 万个研究中心记录,服务超 180 万名患者,其规模化能力已得到全球市场验证。
AI 战略加码:让数字化底座兼具“智能与安全”
在数字化底座的基础上,Veeva 此次公布的中国研发及质量云 AI 战略,进一步推动中国药企从“数字化运营”向“智能化升级”跨越。其核心逻辑是将 Agentic AI(代理式人工智能)深度融入 Vault 平台及核心应用,以及将创新开发的各类“AI 智能体”(AI Agents)深入嵌入到药物警戒、临床运营、注册申报、质量管理等核心应用程序中,赋能药企从研发到生产完成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实现“安全合规前提下的效率跃升”。
在临床运营领域,Veeva AI 可一键起草知情同意书(ICF)、自动生成监查计划,将文档撰写时间大幅缩短;对临床试验长文档的自动摘要功能,能帮助工作人员快速抓取关键信息;质量检查环节,AI 可自动识别拼写错误、空白页、元数据偏差,甚至支持多语言翻译,适配全球注册需求。在注册申报领域,AI 能自动核对注册数据与元数据的一致性,实时检测缺陷并提醒,解析监管批件后自动生成任务清单;更可通过对话式检索历史递交记录,秒级汇总监管机构常见质疑点,为申报策略提供数据支撑。在质量管理领域,AI 可整合质量事件数据生成调查摘要,总结 SOP 不同版本差异以加快审查,未来还将实现质量事件趋势检测、法规变更影响评估等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Veeva AI 并非“独立工具”,而是“嵌入业务流程的智能组件”,通过统一 Vault 平台的安全数据访问能力,确保 AI 应用符合数据隐私法规;同时,Veeva 携手全球 AI 生态伙伴共建最佳实践,避免“技术孤岛”,让 AI 真正贴合药企业务需求,实现“快速落地、安全合规、切实提效”。
客户实践:从“产品应用”到“全球化能力跃迁”
Veeva 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已在中国头部药企中落地生根,成为其全球化突破的 “助推器”。作为首家使用 Veeva 研发云的本土头部药企,和黄医药通过覆盖临床运营、注册申报、质量管理的全链路系统,实现了全球多站点质量文档统一管理、临床团队与欧美机构高效协同,注册申报电子化与培训线上化,在满足中美欧监管要求的同时,加速了新药出海进程。
复宏汉霖的合作案例同样具有代表性。自 2020 年起,复宏汉霖采用的 Veeva 产品包括 了EDC、eTMF、CTMS、RIM 系统等,从临床场景拓展至药政体系。其美国团队在对外合作时,Veeva 系统的行业认可度成为 “信任背书”,为复宏汉霖 4 款产品海外获批奠定了基础。
这些案例印证了一个核心逻辑:中国创新药的全球化,不仅是“产品出海”,更是“运营体系出海”。Veeva 此次推出的新一代创新云产品与 AI 战略,正是通过标准化、合规化、智能化的系统,帮助中国药企构建与全球接轨的运营能力。
Veeva研发与质量业务亚太总经理Chris Shim强调:“中国创新药的全球化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我们将利用深耕生命科学行业18载的深厚专业积累和广泛的生态布局,助力中国创新药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实现药物从研发到生产的高效、高质量、合规管理,加速其全球拓展步伐,让中国药企的每一分创新投入,都能在全球市场获得最大回报,让所有患者获得更优质、更可负担的药品。”
Veeva研发与质量业务副总裁及中国业务负责人马霞苗表示:“中国是Veeva全球战略市场之一。我们的使命很清晰:以服务全球超1500家生命科学企业的经验为基础,深度融合中国药企的本地化需求——既满足中国本土监管要求,也适配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海外市场监管机构的全球标准,通过全球一体化的研发和质量云平台和解决方案,推动中国创新药在研发、质量、合规上‘一次建设,全球通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解决方案的核心竞争力。”
从市场规模增长到 MRCT 数量跃升,中国创新药已从“跟跑”迈向“并跑”,而数字化正是实现“领跑”的关键变量。随着 Veeva 等全球领先服务商的深度参与,中国创新药正加速从“单点突破” 转向“体系化突围”,未来必将在全球医药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让更多中国创新药惠及全球患者。
为你推荐

数字化底座破局:Veeva研发及质量云助力中国创新药加速全球突围
全球化浪潮下,多区域合规壁垒、跨团队协同低效、质量数据孤岛等痛点,正成为中国药企“出海”路上的“拦路虎”。
文/张蓉蓉 2025-09-22 18:54

创新永续・微笑共筑:2025 隐适美早矫青少年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
论坛聚焦青少年早期矫治领域的最新进展和临床难题,重磅发布四大创新科技,深入探讨数字化解决方案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饱含温暖与技术的盛宴。
2025-09-19 18:36

远大医药呼吸领域重磅产品桉柠蒎肠溶胶囊联合疗法获国际著名期刊认可,填补长周期联合治疗中的循证空白
近期,远大医药(0512 HK)呼吸领域重磅产品切诺®(桉柠蒎肠溶胶囊)斩获国际著名期刊认可。
2025-09-19 18:20

云顶新耀耐赋康®12个月研究为IgA肾病长期管理提供循证支持
第18届国际IgA肾病研讨会(IIgANN 2025)在捷克布拉格开幕。会上,云顶新耀旗下核心产品耐赋康®(布地奈德肠溶胶囊)展示了7项来自中国多家顶尖医院的最新真实世界研究数据
2025-09-18 19:15

重磅!礼来口服GLP-1药物orforglipron在头对头试验中优于口服司美格鲁肽
研究结果显示,在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成人患者中,每日一次口服orforglipron,经过52周治疗,在所有剂量对比中均达到了主要终点和所有关键次要终点,在糖化血...
2025-09-18 18:59

远大医药与上海颖特微络达成战略合作,Go Global战略下深化全球药械协同布局
远大医药(0512 HK)正在深化泌尿诊疗产品战略。通过泌尿领域战略投资落地,纵深布局打开百亿增量空间。
2025-09-18 18:28

聚焦AHA2025开场首秀!华东医药DR10624二期临床数据即将全球首发
DR10624-201研究将作为今年AHA 2025主会场的开场报告荣登主讲台,这也充分体现了业界对DR10624 的科学价值与临床前景的高度认可。
2025-09-17 19:26

安斯泰来将携前沿创新成果重磅亮相CSCO,引领肿瘤精准治疗新时代
安斯泰来中国将亮相9月10日至14日举行的2025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年会,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的初心”与“面向未来的创新”双主线,通过多项学术活动全面展示其在消化道肿瘤及...
2025-09-09 16:46

替雷利珠单抗闪耀 WCLC!NSCLC 围术期 + 晚期治疗双突破
济神州公布了替雷利珠单抗(百泽安®)两项最新临床研究成果,包括用于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RATIONALE-315研究的最终分析,以及用于二线或三线局部晚...
2025-09-09 11:03

赛多利斯深耕中国三十载:发布连续流工艺白皮书,以技术革新赋能生物制药产业升级
适逢赛多利斯进入中国三十周年,其携手上海生物制药行业协会,成功举办了“2025强化工艺峰会”,并发布了《生物制药连续流强化工艺白皮书》
文/张蓉蓉 2025-09-09 10:58

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生产监督管理专门规定》,2026年3月1日起施行
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实施审批管理的中药材、实施备案管理的中药提取物等的生产及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2025-09-08 21:29

拜耳Co.Lab在华开幕一周年 成立全球首个创投联盟并扩容“朋友圈”
成立其全球首个链接风险投资机构的平台拜耳Co Lab创投联盟(Bayer Co Lab AdVenture),以及两家中国生物技术初创企业签约。
2025-09-08 17:22

8款医疗器械产品拟纳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
9月5日,国家器审中心发布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审查结果公示(2025年第8号),来自8家医疗器械企业的8款产品拟纳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
2025-09-06 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