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3年5月8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网站最新信息 ,新一代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在中国迎来新获批,用于一线治疗成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和成人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基于此,泽布替尼已成为中国唯一获批用于CLL/SLL和WM一线治疗的新一代BTK抑制剂。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作为药物研发的根基,药学结构对药物的作用靶点、疗效、不良反应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的作用机制最大化确保药物功能,达到疗效和安全性的更优配比,是药物研发的长期目标,对满足临床亟需更是意义深远。
回望BTK抑制剂十年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在医药研发上的不断探索,以及医学进步给患者带来的切实获益。路遥知马力,凭借在药学结构和作用机制上实现更优设计的泽布替尼带来了疗效和安全性的双重突破,也持续赢得患者和市场的认可。
药学结构奠定BTK抑制剂核心竞争力
1952年,一位患儿反复被肺炎球菌感染,出现了严重的败血症。当时,负责诊治的美国医生Ogden Bruton记录了此病例,认为这个孩子的血清里先天缺乏一类丙种免疫球蛋白,即后来的X连锁的血中丙球蛋白贫乏症(XLA)。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科学家在1993年确定了XLA发病的原因是一种激酶基因有缺陷。1993年,为了纪念Ogden Bruton医生,人们将这种酶命名为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kinase, BTK)。
之后, BTK被证实在通过B细胞和髓系细胞中的B细胞受体(BCR)的信号传导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被认为是治疗涉及B细胞各种疾病的潜在靶点,由此揭开了BTK小分子抑制剂成药转化的非凡探索。2009至2010年,一代BTK抑制剂伊布替尼在临床试验中被用于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取得初步疗效 , 拉开了血液肿瘤无化疗治疗先河。
但是,随着临床经验的累积,伊布替尼暴露了安全性问题。伊布替尼通过不可逆地与激酶结构域中的Cys481结合来阻断BTK的活性,但由于它同时也与其他同源激酶结合,从而导致脱靶效应。这种“选择不专一”带来的脱靶效应通常与治疗紧急不良反应密切相关,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导致大量患者终止治疗。除此以外,伊布替尼相对平面的结构也导致它体内溶解度低,最终无法到达更优疗效。
鉴于其重要影响力,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诊疗指南一直是全球医生使用药品安全性的重要参考标准。在最新更新的NCCN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诊疗指南和B细胞淋巴瘤诊疗指南的套细胞淋巴瘤(MCL)部分,伊布替尼由于安全性问题,都由首选治疗方案降级为其他推荐方案。
2023年4月6日,艾伯维与强生联合宣布,计划在美国自愿撤回伊布替尼的两项适应症批准:适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治疗的MCL患者,以及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种抗CD20治疗的边缘区淋巴瘤(MZL)患者。撤回的原因,是伊布替尼在上述两个适应症获批上市后的验证性临床试验中,最终数据表现不佳。也就是说,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一代BTK抑制剂伊布替尼的药学结构并非尽善尽美。
以机制优势带来临床获益,泽布替尼突破疗效新高度
2017年以来,为应对临床需求,新一代BTK抑制剂应运而生,并完成了首要任务——“更专一”。多项头对头3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以泽布替尼为代表的新一代BTK抑制剂安全性整体上优于伊布替尼,尤其是脱靶效应相关不良事件(如感染、腹泻、房颤等)发生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临床治疗中疗效和安全性并重,真正的“好药”必须在疗效和安全性上实现双重突破。在具备更高选择性的同时,新一代BTK抑制剂必须要突破疗效瓶颈——“长效且持久地抑制BTK”。
由于BTK不断再生,新生的BTK将在B细胞恶性肿瘤细胞内继续增殖信号传导。因此,除了药物安全性,24小时的持续抑制构成了这个药物品类的另一重要“考核KPI”。北京医院金鹏飞教授进一步解析:“从药物的持续抑制考虑,药物本身的抑制能力、代谢周期、给药频次显得尤为重要。从药代动力学的角度来说,三大核心指标分别被称为半数抑制浓度(IC50)、半衰期(t½)及给药方式。”
IC50是指某一药物在抑制酶、细胞受体或者微生物等物质时达到一半时所需的药物浓度,也就是对于不同产品,达到同样的抑制效果,IC50越低则说明抑制能力越强。而半衰期指药物在血浆中最高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反映了药物在体内消除的速度,是决定给药剂量和次数的主要依据。在新一代BTK抑制剂中,泽布替尼IC50更低,拥有更强抑制活性。在半衰期维度,当前的BTK抑制剂除了阿可替尼半衰期较短,其他大多数约为4小时,也就是说12小时左右药物就从体内基本消除,一天一次的给药方式无法支持BTK抑制剂达到持续抑制效果。目前泽布替尼在中国获批的适应症为160mg一天两次的给药剂量和方式,可解决因半衰期而影响抑制效果的问题。
药学结构和作用机制奠定临床价值,头对头比拼见真章。2022年12月公布的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与伊布替尼的头对头ALPINE试验中显示,泽布替尼对比伊布替尼,达到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缓解率(ORR)的双重优效性结果。而阿可替尼于2021年1月公布了其治疗CLL/SLL与伊布替尼头对头ELEVATE-RR研究的结果,结果显示阿可替尼仅证实了非劣效。基于此,泽布替尼成为全球首个且唯一证明在疗效与安全性上都要比伊布替尼更好的BTK抑制剂。
突破性临床价值赢得国际认可,切实改变患者治疗结局
疗效和安全性犹如鱼和熊掌,泽布替尼凭借两者兼具的突破性临床价值斩获多重认可。2022年8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CLL/SLL诊疗指南将泽布替尼提升至一线无del(17p)/TP53突变“优先推荐”(Preferred Regimens) 。至此,泽布替尼成为唯一获得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和NCCN指南双重优先推荐用于CLL/SLL治疗的新一代BTK抑制剂。泽布替尼重磅研究成果也获得了包括《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在内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的认可,彰显了国际学术界其对研究设计、数据质量和突破性临床价值的充分肯定。
随着今年5月迎来的新获批,泽布替尼成为中国唯一获批用于慢淋和华氏巨球蛋白血症一线治疗的新一代BTK抑制剂。在此之前,泽布替尼已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疗法的成人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疗法的成人慢淋患者、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疗法的成人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并已全部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具有“同类最优”国际品质的泽布替尼正助力更多中国患者用得起、用得上真正的“好药”。
泽布替尼的国际化进程也势如破竹。今年1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泽布替尼用于治疗CLL/SLL成人患者。这是泽布替尼三年多的时间在美获得的第四项上市批准,再次印证了该药物成为多个适应症首选BTK抑制剂的突破性治疗价值。目前,泽布替尼已在全球超过65个市场获批多项适应症,正加速惠及全球患者。
视线转向国内,2020年奥布替尼获批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CLL/SLL和MCL两项适应症的治疗。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2月诺诚健华发布公告,渤健已通知公司,终止双方就有望治疗多发性硬化(MS)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奥布替尼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达成的合作和许可协议。此前,基于研究中观察到药物性肝损伤病例,FDA对奥布替尼用于治疗MS的2期临床研究实施部分临床搁置。国际化征途上的一系列受阻,让原本星途灿烂的候选药物变得前途莫测。
血液肿瘤患者以老年人群居多,且因为病程漫长,往往需要长期服药。在临床治疗中,治疗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对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患者的治疗需求驱动着BTK抑制剂竞争格局的衍变,更验证了只有真正多维度满足临床治疗目标的好药,才能持续赢得患者和市场的认可,带来生命的曙光。
行业重磅内容、政策信息及时获取,扫码关注医谷微信公众号
为你推荐

甲硝唑氯已定洗剂(浓)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
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0号)的规定,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论证和审核,甲硝唑氯已定洗剂(...
2023-06-03 17:42

古代经典名方异功散、泻黄散、白术散、消乳丸、苏葶丸、人参五味子汤和清宁散关键信息表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综合司联合发布《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表(异功散等儿科7首方剂)》,7首方剂具体为异功散、泻黄散、白术散、消乳丸、苏葶丸、...
2023-06-03 16:25

构建肺癌精准诊疗生态圈,默克携手多家药企共筑开放平台
默克携手百济神州中国广阔市场业务、基石药业共同打造肺癌精准诊疗生态圈,以期通过充分整合各方优势,聚焦中国肺癌精准治疗中的医患需求,共同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
2023-06-03 15:34

或是用于减肥,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新适应症在华申报上市
今日(6月3日),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官网信息显示,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提交的最新上市申请已获得受理,根据去年8月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的信息,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作为“...
2023-06-03 10:48

ORR达37.5%,安斯泰来在ASCO年会发布EV重磅研究结果
医谷最新消息,今日(6月2日),安斯泰来(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宣布在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和PD 1 PD-L1抑制剂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中国患者中评估Enfortumab Ved...
2023-06-02 10:57

第3款国产PCSK9单抗申报上市
今日(6月2日),康方生物(9926 HK)宣布旗下子公司康融东方(广东)医药有限公司(康融东方)开发的伊努西单抗注射液(抗PCSK9单克隆抗体,
2023-06-02 10:1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的实施意见
加强对医保基金使用行为的实时动态跟踪,实现事前提醒、事中审核、事后监管全过程智能监控,通过大数据分析锁定医保基金使用违法违规行为。
2023-06-01 18:16

又一款国产三代EGFR-TKI抑制剂获批上市
昨日(5月31日),据国家药监局官网信息显示,贝达药业申报的1类创新药甲磺酸贝福替尼胶囊(商品名:赛美纳)已获得批准上市,用于既往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
2023-06-01 17:25

一中国企业CEO上榜,2022年全球药企CEO薪酬TOP20发布,最高超1亿美元
近日,行业媒体Endpoint News发布“2022年生物制药企业薪酬最高的20位CEO”名单,其中,Sarepta公司CEO Doug Ingram以1 25亿美元登上202
2023-06-01 15:33

全球第2款RSV疫苗获FDA批准上市
昨日(5月31日),辉瑞发布公告称,其二价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ABRYSVO(RSVpreF,PF-06928316)已获得FDA批准上市,用于预防60岁及以上人群出现由RSV引起的下呼吸道疾病(...
2023-06-01 10:57

专家提醒:特殊时期,哮喘患儿更应注意长期规范管理,避免反复发作
“六一”儿童节之际,儿童作为免疫力脆弱群体,易患呼吸系统感染,小儿呼吸系统感染可以说是儿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占门诊就诊量的40%~70%。当下季节交替气温变化较大,加之...
2023-06-01 09:55

LKK洛可可2023想象力大会圆满举办,发布垂直医疗战略
5月30日,以“品类突围•AI破局”为主题,LKK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以下简称洛可可)2023想象力大会在上海如期举办。
2023-05-31 19:25

合成生物学业务被市场看好 金斯瑞旗下百斯杰获2.5亿元融资
日前,金斯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斯瑞)在公告中宣布,2023年5月26日,金斯瑞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南京百斯杰及其他主体与投资者订
2023-05-31 10:53

康哲药业IL-23抗体获批上市
近日,国家药监局官网信息显示,康哲药业IL-23抗体替瑞奇珠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用于治疗适合系统治疗或光疗的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
2023-05-31 10:48

神舟十六号的五项生命科学实验项目
图片来源:新华社,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今日(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乘组由指令长景海鹏、航
2023-05-30 14:36

一年长高超11厘米,诺和诺德长效生长激素获CHMP推荐批准
近日,诺和诺德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类使用药品委员会(CHMP)对其长效生长激素Sogroya(somapacitan)的上市许可给予推荐,用于治疗3岁及以上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
2023-05-30 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