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在上海世博中心蓝厅会场,“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开幕活动盛大举行。
包括“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诺贝尔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CAR-T细胞疗法的创始人之一卡尔·朱恩在内的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顶级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人,纷纷现身上海,交流合作,碰撞火花。一场汇聚全球智慧、吸引顶级机构、创造有效链接的生物医药产业盛会正在吸引全球的眼光,并将带来深远的改变。
10月11日到14日产业周期间,二十余场高端论坛、前沿研讨,将在浦江两岸密集举行。其中既有产业周主办单位承办的活动;还有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及一流科研院所承办的峰会;同时,全市“1+5+X”生物医药产业园区也有精彩纷呈的表现。
“英雄”院士与诺奖得主同台,奠定基调
开幕活动上,“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主旨演讲环节分享了中医抗疫成功案例,并介绍了当下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创新探索。
张伯礼认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赋予了传统中医新鲜活力,用现代科学去解读中医,才能推动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于健康中国建设、造福于中国人民、惠及世界。
201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系教授迈克尔·莱维特同样是围绕前沿创新这一主题,在主旨演讲中结合大数据研究、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探讨了高科技手段在生物医学领域创新实践的全新路径。
美国科学院院士、CAR-T细胞疗法的创始人之一,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教授卡尔·朱恩的演讲吸引了许多生物医药前沿研究者的关注。今年,上海连续斩获国内仅有的两个CAR-T新药,除了在行业和资本市场引起关注外,更点燃了许多肿瘤患者的希望。CAR-T的相关讨论自带流量。
百济神州创始人、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晓东介绍了细胞治疗、mRNA疗法等新兴治疗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在病毒疫苗研发、抗癌治疗等全球性健康问题方面的应用。
顶级学术阵容出现在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的开幕活动上,为上海打造的这场学术和商业的盛会奠定基调,这是一场科学家思考与企业家精神对话的舞台,基础是对生命科学的认知,目标是用商业创新改变世界。
集结全行业大咖,改变共识
此次产业周开幕活动集合金融机构、龙头药械企业、一流科研院所以及特色产业园区等,邀请到了产业链上下游及相关领域的诸多代表,以演讲、对话等多种交流方式,碰撞思想更凝聚共识。
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詹余引认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近年来发生显着变化:一是“源头创新”逐步成为行业焦点,二是大量初创企业已经成为创新的重要参与者。这意味着医药创新需要更大体量的资金投入、更长周期的先期支持。打造股权投资平台、将股权类业务延伸至股权投资的全周期都是为了更好支持产业发展、拥抱创新的举措。
摩根大通将借助产业周平台,首次在中国召开摩根大通全球医疗健康产业年会上海论坛。开幕活动上,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梁治文与多位业内大咖同场对话,他认为上海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逐步成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中心之一,在投资环境、科研能力、人才储备等方面都走在前列。
阿斯利康全球首席执行官苏博科提到,中国已经成为阿斯利康全球第二大市场。今年,位于上海的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中心完成全面升级,也将进一步提升其在全球研发链条中的地位。
美敦力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杰夫·马萨认为,“中国也有望成为下一代医疗科技和解决方案的摇篮,或至少成为下一代医疗科技和解决方案的重要创新基地。”根据他的分析,中国已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沃土,“中国的医疗科技生态系统以用户为核心。他们积极参与、热情投入。患者也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接纳数字和移动技术。”他认为,这为医疗科技企业采用创新商业模式奠定了独一无二的基础。
发布重量级榜单,引领风向
开幕活动上,针对前沿创新趋势、产业发展生态以及行业全链体系,先后为生物制药前沿创新中心揭牌,并发布了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合作伙伴、生物医药“明日之星”榜单等一系列标杆性成果。
生物医药前沿创新中心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强牵头,上海医药联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和上海上实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组建。该中心旨在集聚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名企、名校、名院”资源,强化原始创新和助力名校、名院的科研创新面向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进一步发掘专家教授及相关科研团队的创新潜力,建立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科学研究及成果产业化的高效链接平台,推动中国生物医药的原始创新,从创新源头出发,做真正的First-In-Class(首创)。
生物医药“明日之星”活动正式启动,将围绕细胞与基因治疗、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跨界融合(IT+BT)、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药或关键技术平台等前沿赛道,强化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拥抱前沿创新、拥抱早期创业的姿态,放大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风向标的作用,体现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组织方式的新范式、新探索。
这些发布以产业为导向,涵盖生物医药各个细分领域,包含了市场环境、扶持政策以及人才储备等多方因素,通过各个维度的分析比对勾勒出立足上海本地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
世界级产业集群需要世界级生物医药盛会
产业周开幕活动上,共有15家顶尖的国际国内龙头企业和一流的创投机构成为首批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合作伙伴。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合作伙伴旨在加强生物医药行业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促进更多国际前沿技术与创新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持续营造更好的产业发展生态,推动上海建设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这些合作伙伴将有机会在每年举办的线上线下会议上与上海市领导直接对话,提供推动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国际生物医药界进一步把握上海机遇。首批合作伙伴分别是艾伯维、恒瑞医药、阿斯利康、上海医药、勃林格殷格翰、正大天晴、生物梅里埃、威高集团、赛诺菲、复星医药、ARCH Venture Partners、摩根大通、Longwood Fund、美敦力、罗氏。
抱着开放合作的心态,上海聚合世界范围内生物医药领域的高精尖企业和人才,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既是“引进来”更是“走出去”。一方面,是促进中国新药创制与国际接轨,推动中国生物医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同时也是在国际生物医药界打响“上海制造”的品牌,吸引更多的行业资源根植上海。
上海将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列入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并将通过包括企业家、创业者、科学家和政府在内各方的努力,持续加大人、财、物等各方面的投入。主办方介绍,今年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首次举办,今后将每年定期相约上海。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将成为具有地标意义和引领地位的城市“新名片”,引领上海乃至长三角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上海在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作用,为加快建设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再添助力。
为你推荐
资讯 欧盟委员会批准诺和诺德基础胰岛素周制剂依柯胰岛素与GLP-1RA周制剂司美格鲁肽的联合制剂Kyinsu上市
近日,诺和诺德宣布,欧盟委员会(EC)已批准其Kyinsu(每周一次IcoSema,基础胰岛素周制剂依柯胰岛素与GLP-1RA周制剂司美格鲁肽的联合制剂)的上市许可。
2025-11-26 12:50
资讯 司美格鲁肽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失败
当地时间周一(11月24日),丹麦制药巨头诺和诺德公布了司美格鲁肽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晚期试验结果。两项试验共纳入近4000名患者。临床试验用药物为诺和诺德的Rybelsus,即口服...
2025-11-25 11:19
资讯 首个国产九价HPV疫苗落地黑龙江
今年6月,万泰生物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大肠埃希菌))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预防HPV16 18 31 33 45 52 58七种高危型和HPV6 11两种低危型病毒感染以及感染引起的相...
2025-11-24 14:50
资讯 微创电生理“脉冲消融”获批
11月22日,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创电生理”)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研发的一次性使用压力监测心脏脉冲电场消融导管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申...
2025-11-23 22:21
资讯 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生产企业出口药品检查和出口证明管理规定》
11月21日,国家药监局日发布《药品生产企业出口药品检查和出口证明管理规定》,进一步支持和鼓励更多中国药品进入国际市场。
2025-11-22 22:06
资讯 纳斯达克要求科兴生物退市
11月19日,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公告称,由于未能按期在2024年11月11日的延期截止日期前提交2024年年度报告,科兴生物于2025年11月12日收到纳斯达克的退市决定函。
2025-11-22 10:12
资讯 2025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新增“两院”院士名单
今日,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4人当选。其中,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选举产生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
2025-11-21 15:35
资讯 攻克疫苗佐剂卡脖子难题,百达信生物获超 3000 万 Pre-A 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专注生物医疗赛道的领航新界资本独家领投,所募资金将重点用于加速化学合成 QS-21 等核心佐剂原料的 GMP 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全球商业化进程,并拓展新型佐剂研发管线。
2025-11-21 15:31
资讯 修实生物完成近亿元 A 轮融资,深耕多肽生物合成加速全球化
本轮融资由老股东华泰紫金领投,拾萃资本追加投资,金鼎资本、湖南艾臣联合参与,小饭桌创投依托生态资源助力融资高效完成,资金将重点用于海外市场拓展与核心技术研发升级。
2025-11-21 15:30
资讯 鲲石生物完成 5000 万 A 轮融资 加码巨噬细胞药物攻坚实体瘤
本轮资金将重点用于推进第三代 CAR-M(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药物的临床转化及多管线布局,为实体瘤治疗领域注入创新动力。
2025-11-21 1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