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药品流通行业正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近日,商务部发布《2017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我国药品流通行业整体规模、企业销售、所有制结构、物流配送、医药电商运营、企业上市等情况以及行业运行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报告显示,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药品流通行业积极顺应政策导向,呈现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升级的发展态势。2017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20016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8.4%,增速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其中,药品零售市场4003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9%,增速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在整体增速回落、销售规模增长的背景下,药品流通市场的发展显露出三大特征:
第一,“两票制”推动全国性药品流通企业跨区域并购将进一步加快,大企业越来越大,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而规模小、渠道单一的企业或将面临更大挑战。
第二,医药电商成为药品流通行业重要发展模式,B2B、B2C 等多种模式的“互联网+”药品流通正在重塑药品流通行业的生态格局。
第三,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有所回升,连锁率持续提高,全国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较上年略有提升,区域零售连锁企业市场占有率略有下降,市场销售逐渐向大型连锁企业集中。
“两票制”加速医药流通业洗牌
“两票制”是指药品从生产企业卖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流通企业销售到医疗机构再开一次发票。在正式实施“两票制”之前,中国药品流通环节复杂。从生产企业到医院或药店,经过了层层代理,中间经过三票、四票甚至更多票,出厂价与最终销售价格之间相差巨大,“挂靠”、“走票”等违法违规现象普遍存在。此前,原国家卫计委要求2017年年底前,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和前四批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全面执行“两票制”,并鼓励其他地区实行。
随着“两票制”政策的实施,药品流通环节大幅压缩,全行业加速洗牌,如国药股份(600511.SH)、华润医药(03320.HK)、上海医药(601607.SH)、九州通(600998.SH)等信誉度高、规范性强、终端覆盖广、销售能力强的大型药品流通企业市场占有率迅速提升,缺乏核心竞争力、无上游资源或下游网络的中小代理商或被淘汰,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2017年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位
图片来源:《2017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
这在《2017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中也被验证。根据报告数据显示,从销售渠道来看,2017年药品市场对生产企业、批发企业和终端销售额分别为107亿、7227亿和12682亿元,占比分别为0.5%、36.1%和63.4%。受“两票制”影响,终端销售额占比明显提升,而批发企业销售额明显下降。
大型药品流通企业的占有率提升也体现在其自身相关业务收入上。以上海医药为例,根据其2017年年报显示,上海医药2017年的分销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161.50亿元,同比增长6.93%,毛利率6.12%,较上年同期上升0.23%。而2018年第一季度,上海医药则实现营业收入363.86亿元,同比增长9.83%,其中医药商业实现收入314.23亿元,同比增长7.12%。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加强自身在药品流通领域的竞争力,各大企业正在布局智慧供应链服务。根据报告显示,近年来,全国性医药集团和区域性药品流通龙头企业以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为支撑,建立了多元协同的供应链体系。大中型药品流通企业在医药物流拆零技术、冷链箱周转体系、物流全程可视化信息系统等方面持续优化升级。
医药电商初具规模
根据报告显示,近年来医药电商已经成为中国药品流通行业重要发展模式。并且,在技术发展和政策完善的推动下,“互联网+”药品流通正在重塑药品流通行业的生态格局。
目前,中国医药电商主要由B2B平台和B2C平台构成。其中,B2B医药电商平台主要为机构服务,其采购方主要为医院、基层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等。而B2C医药电商则主要为个人提供药品购买服务。
处于成长期的医药电商已经在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里占据一定份额。报告提到,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医药电商直报企业(仅有B2B 业务的企业为55家,仅有B2C 业务的企业为64家,兼有B2B 和B2C 业务的企业有8家)销售总额达736亿元(不含A 证),占同期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的3.7%。
不过目前B2B 业务仍占据医药电商的主流,根据报告显示,2017年B2B 业务销售额为693亿元,占医药电商销售总额的94.1%;B2C 业务销售额44亿元,占医药电商销售总额的5.9%。其中B2B 网站活跃用户量近30万,平均客单价51050元;B2C 网站活跃用户量2042万,平均客单价184元,平均客品数约7个。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医药电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根据医药电商竞争力报告显示,目前,中国药品网购渗透率为7.4%,而美国的药品网购渗透率已达33.3%,与美国相比,中国的医药电商市场还有待开发。另一方面,与传统的医药流通渠道相比,医药电商尚不成熟。
医药电商竞争力报告认为造成我国目前医药电商处于较低水平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
一是我国药品管理主要由政府主导,药品的生产、流通、消费都受到政府的严格管控。公立医疗机构在药品的采购中占比在70%以上,药品的消费主要通过患者到医院就医拿药实现。同时,政策规定网上禁止向个人销售处方药,而处方药占整个医药市场规模的85%左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医药电商的销售规模。
二是我国医保支付制度的不完善,线上消费不能使用医保支付,医保统筹账不能用于零售端支付。
三是药品配送时滞问题,由于网购药品配送需要时间,对于急性病用药,患者更倾向于到线下药店购买,如何提高药品配送时效成为医药电商亟待解决的问题。
“医药分开”促零售连锁化
除“两票制”的影响与医药电商的成长外,零售药店连锁化是报告透露出的第三个重要信号。
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性和区域性药品连锁企业市场占有率较上年均有提升,零售市场集中度及零售连锁率不断提高。截至2017年11月,药品零售连锁率已经达到50.5%,同比提高1.1%。2017年销售额前100位的药品零售企业门店总数达到58355家,占全国连锁药店门店总数的12.9%;销售总额1232亿元,占零售市场总额的30.8%,同比上升1.7%。
2017年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前10位
图片来源:《2017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零售药店连锁化趋势明显,但连锁后的药店如何长远发展依旧是企业要面临的难题。此前,怡康医药集团董事长何煜在接受健康点记者采访时就提到,“当下连锁药店已经进入经营保守性和利润的困境,在标准、科技、支付、保险金融等方面均面临着转型的困难和挑战。”
由于我国连锁药店经营起步较晚,缺乏现代零售药店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障碍。比如:跨地域医药连锁扩张受限制、物流配送体系发展不完善、连锁药店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业务水平偏低等。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连锁药店开始探索新的业务,比如自建诊疗服务。今年5月,平安集团旗下负责诊所业务运营的子公司平安万家医疗与山西仁和、怡康、惠仁堂、漱玉平民、老百姓、好药师、九洲等多家国内连锁药店签署“快诊合作协议”。
此外,从2008年到2011年,药店经营者进行了“药店+多元化”的探索,比如设立药妆店、母婴药店、健康超市型药店、居家护理药房等创新业态。但不幸的是,这种药店多元化案例均以失败告终。
以今年初终止IPO 的健之佳为例,根据其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健之佳共拥有1235家直营店和6家加盟店,其中直营店包括了977家专业药房、202家便利店、45家药妆店、3家中医诊所、1家社区门诊、1家体检中心和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但是目前其收入还是依赖于零售药店,其他业务收入占比较小,比如其便利零售的收入占比不超过16%,每年体检服务所贡献的收入更是不足1%。其中,成立了12年的健之佳便利2016年亏损947.87万元,2017年上半年亏损333.92万元。
未来,连锁化的零售药店改如何发展壮大,依旧是行业不断在探索的问题。
来源:健康点healthpoint
作者:郑琪
来源:健康点healthpoint 作者: 郑琪
为你推荐

港交所新政:允许生物医药企业选择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
近日,香港证监会与香港交易所联合发布公告,宣布于当5月6日起正式推出科企专线,以进一步便利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申请上市,并提出允许这些公司可以选择以保密形式提交...
2025-05-10 23:22

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2025年版)
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019年11月26日发布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855号)同时废止。
2025-05-09 17:21

强生宣布特诺雅达和特诺雅在华获批成为首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白介素23抑制剂
今日(5月9日),强生公司宣布,特诺雅达®(古塞奇尤单抗注射液(静脉输注))和特诺雅®(古塞奇尤单抗注射液)在华获批用于治疗对传统治疗或生物制剂应答不充分、失应答或不...
2025-05-09 15:08

傲鲨智能完成两轮融资,加速布局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赛道
本轮融资将重点用于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产品线拓展、核心技术升级及全球化产业落地,进一步巩固其在工业与消费级市场的双轨竞争力。
2025-05-08 16:05

赛诺菲亮相第二十七届科博会,深耕中国市场,共振科创脉搏
本次参展,赛诺菲围绕“追寻科学奇迹,共创健康未来”主题,着重展示了公司在引领免疫学创新、共筑本土科创生态,以及服务中国患者三大领域取得的关键成果,直观展现赛诺菲在中...
2025-05-08 14:25

高罗华新适应症在华获批,丰富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二线治疗选择
今日(5月7日),罗氏制药中国宣布,创新双特异性抗体高罗华®(英文商品名:Columvi®,中英文通用名:格菲妥单抗 Glofitamab)新适应症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
2025-05-07 17:31

司美格鲁肽第一季度大卖超80亿美元
5月7日,诺和诺德公布了其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财报显示,该季度,诺和诺德总营收为780 87亿丹麦克朗,同比增长19%,经营利润为387 91亿丹麦克朗,同比增长22%,净利润为290 ...
2025-05-07 16:19

全球脓毒症治疗重大里程碑,远大医药全球创新药STC3141国内II期临床公布
试验结果证实了STC3141在脓毒症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临床研究进度处于全球脓毒症研究领域前列
2025-05-06 19:56

智新浩正完成近2亿元融资,加速推进异体再生胰岛临床转化与亚洲布局
资金将主要用于推进国内首个异体通用型再生胰岛管线临床I II期试验,加速拓展亚洲市场,并布局糖尿病、肝病治疗领域的新管线。
2025-05-06 16:20

赛诺菲与CD&R完成欧彼乐交易, 打造全球消费者健康领域领导者
赛诺菲宣布,已完成将其消费者健康业务欧彼乐50 0%的控股权出售予Clayton, Dubilier & Rice(以下简称CD&R)的交易。
2025-05-06 12:25

被罚1.95亿元,A股上市药企仙琚制药涉嫌价格垄断
在五一节假日临近尾声之际,仙琚制药发布一则公告,宣布其收到了一张金额接近2亿元的巨额罚单。值得注意的是,该罚款金额几乎占到了仙琚制药2024年净利润的一半。
2025-05-06 12:07

阿斯利康最新披露:在中国或面临800万美元新罚款
据相关报道,英国当地时间4月29日,阿斯利康在最新季度的财报会议上透露,就在华涉嫌非法进口药品一事,公司可能可能会在中国面临一项新的罚款。
2025-04-30 15:53

君合盟生物重组A型肉毒毒素临床试验双线突破,覆盖严肃医疗与消费医疗两大领域
用于成人中、重度眉间纹适应症的III期临床试验在组长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正式启动并完成首例入组。针对成人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治疗的II期临床试验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牵头并顺...
2025-04-30 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