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的I/O大会上,谷歌并没有过多阐述其全年最大胆的一款产品:Android Wear。这是一款专门针对智能手表和谷歌眼镜推出的操作系统,但绝非智能手机界面的简化版。相反,这将成为一头全新的巨兽,代表了谷歌最新萌发的野心,它的核心体验在很大程度上都源于Google Now。
Android Wear的用户界面并不是在屏幕上罗列各种应用图标,而是采用了卡片模式,每一张卡片是否会被触发,都会充分参考用户可能正在从事的活动。
谷歌的确对一些交互模式进行了重点强调:当你准备离开机场时,你的手表就可以罗列出一系列卡片,为你提供交通数据、航班信息、酒店位置等内容;他们还展示了一款由Trulia提供支持的应用,可以在你接近待售房屋时发出提醒;还可以自动对周围的店面信息进行查询,告知用户是否可以在四周的实体店内买到其添加在Pinterest钉图板上的商品。
关键在于,这些活动都不是用户明确要求的,但却都会显示在手表上。如果你需要明确从事某项任务,只需要大声下达语音指令即可。既可以设置日程,也能发送短信,甚至可以查询你正在收听的歌曲名称。
事实上,上述种种产品都是为了实现一个宏伟目标。早在1970年代交互设计发展初期,它就已经成为设计师们孜孜以求的宏伟梦想,那就是所谓的“情景感知计算”。
正如谷歌交互研究主管哈耶斯·拉夫尔(HayesRaffle)所说:“计算应当是稍纵即逝的,应该退居幕后。现实世界就是用户体验。一款产品的体验不应与现实世界相冲突。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它应该根据你所处的情景提供相关信息。我们的目标是创造一种尽可能短、尽可能快的体验。”
缺陷犹存;新平台逐步崛起
当下的唯一问题在于,用户体验似乎有些糟糕:AndroidWear在功能上仍然太过接近智能手机。智能手表之所以依赖智能手机,是因为以智能手机代理人的身份呈现在用户面前,可以具备更好的连贯性。
《连线》杂志的一些同事早早地测试了类似的产品,他们发现,采用AndroidWear系统的智能手表总是不断发出新的提醒信息。如果你想让电子邮件等多款应用保持静音,那只能让这些应用彻底“失声”,即使是在收到最重要的消息时,它们依然不会发出提醒。
简而言之,要让设备自己搞清楚我们当前的需求,仍然任重道远。值得注意的是,谷歌在用户体验尚未完全到位前就急于推出这一产品,会隐藏其背后的卓越思想。
例如,既然要解决这些问题,AndroidWear的用户界面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采用自适应模式:最初只提供少量通知,然后随着用户输入更多信息,使之逐步适应它的各种功能和可能。当我们试图向用户传授某些全新功能时,这种适应性用户界面十分理想。
另外,这些设备似乎并没有充分利用其所处的环境:如果你正在使用电脑或手机,手表肯定不应该发出电子邮件提醒。虽然通知是这种设备的核心功能,但在这种情况下,你却希望它们能更加智能,而不是一味地遵循既有逻辑来执行任务。
你手表上的哪些通知能够简化手机和电脑的使用方式?哪些通知足以满足你的紧迫需求?例如,手表只需要发出“你过去两个小时没有收到重要邮件”这样一条通知,便可让你不必再去查看手机。毕竟,这才是AndroidWear的真正目标。
但AndroidWear至少指出了一条可靠的道路,让我们了解到新一代的用户界面设计究竟应该遵循什么模式。举例来说,谷歌正在使用它的自然语言算法打造一个口头“意图”库,包括想要知道前往杂货店的方向的意图,或者想要做笔记的意图。他们还让开发者提交其想要添加进去的其他“意图”
更有趣的在于,谷歌还在为开发者设计一种方式,让他们可以在AndroidWear中使用基于事件的触发器。因此,一款应用可以根据以下各种信息的组合来触发某条通知,包括地点、时间、日程、动作(步行、骑车、开车)以及周围的设备类型。
谷歌是唯一一家真正能够整合这类信息的企业。尽管苹果产品的使用体验十分流畅,而且常常令人愉悦,但却并没有花费太多时间建立一套以用户数据为基础的产品。正如我们之前所说,对于新时代的用户体验而言,用户数据是一味神奇的调料。
全新领域:带来惊喜的设计
谷歌设计副总裁马蒂亚斯·杜瓦迪(MatiasDuarte)最近接受《连线》杂志采访时,对这个交互设计的新时代进行了阐述。在被问及情境感知技术的最新发展时,他也无法确定谷歌的这种想法究竟源自何处。但他认为,试图将谷歌旗下的众多产品融为一体,并使之在新的可穿戴设备中发挥作用,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他最感兴趣的正是融入了这种思维的全新设计。
“这是一种人们没有想到的全新工具。”杜瓦迪说,“我们目前正在设计一些新系统,希望它们能够做出一些超乎你预期的事情。”其中一些显然要来自机器学习算法。例如,可穿戴设备可能利用这些算法来理解我们的动作形态、意图想法和日常规划。
但杜瓦迪指出,这需要给设计师提供更加宽松的思考环境:他们不必再在为新产品设想精确而具体的使用情景,也不必规划设计针对性过强的工作模式。“以情境为导向将让我们学会针对偶发事件进行设计。这就像先学油画,再学水彩画一样,颜料会流动起来,所以要采用不同的画法。”
与电子游戏和电影十分相似,行为通常是由人工智能决定的,而不是程序员设定的。而设计师则更像是管弦乐演奏家。
当然,从短期来看,AndroidWear仍需克服一些重大挑战。例如,你能否利用一系列精确的传感器所提供的数据,将情境感知互动方式无缝整合起来?或者,人们是否想要在不同时间以不同方式来感知情景,而不是单纯沿用一种逻辑来预测你的需求?要让这些设备不再完全依赖单一的逻辑思维,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要真正具备实用性,这些产品还必须给我们带来惊喜。这并非易事,但只有达到这一目标,可穿戴设备才能真正让我们远离手机。
来源:《连线》
为你推荐
资讯 诺和诺德“诺和关怀”发布鸿蒙版APP与减重专属版
11月7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诺和诺德宣布2023年组建的“健康生态联盟”扩容升级,将与更多数字生态圈伙伴在生态融合、数据互联、技术共创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2025-11-07 23:16
资讯 凯西罕见病事业部首秀进博会
凯西集团是一家以研发为基石、拥有九十年历史的意大利国际制药集团,覆盖呼吸道健康、罕见疾病和专科治疗三大领域,其专利数量在意大利药企中排名首位,公司每年投入超20%营收至...
2025-11-07 22:58
资讯 卒中知晓周于进博会启幕,Pipeline™持续助力中国脑血管疾病治疗创新
美敦力神经介入部门以“深耕廿载·向美而行”为主题举办专场活动,并正式启动“卒中知晓周”倡导行动。
2025-11-07 22:48
资讯 诺华公司携手腾讯新闻《超级问诊》亮相进博会,多方合力破解心血管慢病“管理难题”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腾讯新闻联合诺华公司共同举办了《超级问诊》进博会特别场
2025-11-07 18:44
资讯 美敦力CathWorks实验室开放日丨CathWorks FFRangio系统正式发布!开启心血管诊疗智能新时代
2025年11月6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美敦力CathWorks实验室开放日重磅启幕
2025-11-07 18:08
资讯 创新技术赋能高血压防治——美敦力进博会圆桌共议难治性高血压管理新路径
来自临床、公共卫生、政策研究及行业领域的多位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创新疗法RDN(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在中国高血压防治体系中的临床应用、卫生经济学价值及未来发展方向。
2025-11-07 17:43
资讯 依视路星趣控全“星”解决方案闪耀进博会舞台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作为依视路陆逊梯卡旗下领先的儿童青少年近视管理品牌,“进博宝宝”依视路星趣控携全“星”解决方案重磅亮相
2025-11-07 12:42
资讯 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应用脑机接口技术造福帕金森病患者
作为全球脑起搏器领域的重磅产品,美敦力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亮相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25-11-07 11:24
资讯 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身肿瘤赛道,从多发性骨髓瘤破题应对老龄化健康挑战
权威专家、北京中康联公益基金会代表等领域内各方济济一堂,就MM患者治疗现状与创新诊疗展望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2025-11-07 11:18
资讯 罗氏制药连续八年参与进博会,加速向全疾病领域综合领航者跨越
2025-11-07 11:02
资讯 首次亮相进博,索诺瓦全链条创新方案助力听力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
现场,索诺瓦展示了全链条创新听力健康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峰力AI人工智能全能系列助听器亚洲首展,AB核磁共振兼容的人工耳蜗技术等。
2025-11-06 22:24
资讯 百济神州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超275亿元,已超去年全年营收
第三季度,百济神州单季度营收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0 77亿元,同比增长41 1%;产品收入延续高速放量态势,实现99 54亿元,同比增长40 6%。
2025-11-06 20:42
资讯 携手打造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期间,由寇德罕见病中心与灵北共同发起的“构建DEE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圆桌论坛成功举办。
2025-11-06 20: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