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秃,这一炎症性非瘢痕性脱发的医学难题,长久以来困扰着各年龄层的人们。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尚未明确,使得精准诊断成为治疗的关键前提。随着医学的进步,尽管有了更多的治疗手段,青少年重度斑秃患者仍然缺少可用的治疗方案,成人重度斑秃患者的治疗选择也有限。然而,随着 JAK3/TEC 双机制系统性治疗创新药物的上市,这部分患者终于迎来了新的希望。
12月7日,正值第十八届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年会暨全国美容皮肤科学大会(CDA)在沪召开之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杨淑霞教授接受了医谷记者的专访,从多角度畅谈了斑秃疾病的诊疗现状和最新进展。
病因复杂,精准诊断是治疗前提
斑秃的临床表现为头皮突然发生斑状脱发,脱发斑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可单发或多发,主要见于头发,也可累及胡须、眉毛、睫毛、阴毛、腋毛以及体毛,脱发斑通常边界清晰,皮肤外观基本正常。少数患者可有轻度头皮痒感或头皮紧绷感,及指(趾)甲变化如甲点状凹陷、点状白甲和甲纵嵴等。
目前,全球约有 1.47 亿斑秃患者,约 82.6%-88%的患者在 40 岁之前首次确诊斑秃,其中约 40%斑秃患者在 20 岁之前确诊。在我国,约有 400 万斑秃患者,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儿童及青少年发病率占斑秃总患者比例高达 12.8%。
杨淑霞教授指出,斑秃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任何年龄段、性别人都可能发病。“毛囊是产生毛发的器官,是免疫豁免器官,通常情况下免疫系统不会将它识别为异物,但由于一些原因免疫豁免机制被破坏,使得毛囊曝露在炎症细胞的作用下,遭受炎症细胞的攻击。常见的诱因包括精神情绪障碍、过敏、病毒感染,以及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
谈及斑秃的诊断,杨淑霞教授表示,大多数斑秃肉眼就能判断。然而,如果存在疑虑,可以进行进一步检查,如皮肤镜和真菌镜检测。此外,还需要注意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例如,深在性红斑狼疮也没有明显的炎症表现,但也存在某块头发稀疏的症状,因此需要进行相关的血清学研究甚至病理诊断。对于两岁以内的儿童出现斑秃症状,需要首先考虑是否存在遗传性疾病的可能性,并可能需要进行全身检查以明确诊断。
创新药物填补临床治疗空白
斑秃的治疗方案主要依据斑秃的严重程度和病程状态来选择。杨淑霞教授介绍,目前,局部药物治疗最常用的是外用糖皮质激素或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以及米诺地尔、蒽林软膏等,还有局部免疫治疗。此外,也可使用局部物理治疗,比如光疗、微针等。而对于病情较重或进展较快的患者,以及局部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则采用系统治疗,即对患者免疫状态进行干预,使用最多的是系统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杨淑霞教授表示,这些药物长期使用均有不良反应的风险,尤其对于仍处于发育阶段的儿童可能风险更高。不过,JAK抑制剂的出现为临床带来了精准治疗方案。与糖皮质激素和环孢素相比,JAK抑制剂在免疫调节和抑制方面具有更强的选择性,并且仅影响T细胞免疫的某个途径,因此靶向性和安全性更好。
“在利特昔替尼上市之前,临床主要使用的是泛JAK抑制剂,然而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需要特别注意的,需要与患者的监护人保持充分沟通,同时在用药过程中对患者的各项安全指标进行严密观察。”杨淑霞教授说,“现如今,利特昔替尼已经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了相关研究,证明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我们可以更加放心地将它用于符合适应症要求的青少年患者。期待未来利特昔替尼能够在儿童,甚至是婴幼儿群体中进行相关的研究。如果能够获得数据支持,我们在使用时会更加安心。”
据悉,利特昔替尼是一款 JAK3/TEC 激酶家族双通道抑制剂,于今年10月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 12 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重度斑秃患者,随后,于12月7日在中国正式上市。目前,该药物已于本月初在全国各地开始落地使用,并将同时开启京东健康线上和雍禾医疗等渠道,以满足不同患者的临床使用需求。
“斑秃是一种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复杂性的疾病。尽管长久以来,诊断困难且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尤其在使用传统系统治疗时,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往往令医生和患者头疼不已。然而,如今我们有了包括JAK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等创新治疗方法,这些新方法不仅疗效显著,而且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希望研究者们能够围绕斑秃的病因和治疗开展更多研究,让我们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这个疾病,为患者提供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杨淑霞教授总结道。
最后,杨淑霞教授提醒,若要预防斑秃,首先要确保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适度的运动和健康规律的作息是预防斑秃的关键所在。同时,饮食均衡也是非常重要的,应该避免摄入过多的高脂、高热量的食品,保持营养均衡。
为你推荐

高罗华新适应症在华获批,丰富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二线治疗选择
今日(5月7日),罗氏制药中国宣布,创新双特异性抗体高罗华®(英文商品名:Columvi®,中英文通用名:格菲妥单抗 Glofitamab)新适应症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上市批...
2025-05-07 17:31

司美格鲁肽第一季度大卖超80亿美元
5月7日,诺和诺德公布了其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财报显示,该季度,诺和诺德总营收为780 87亿丹麦克朗,同比增长19%,经营利润为387 91亿丹麦克朗,同比增长22%,净利润为290 ...
2025-05-07 16:19

全球脓毒症治疗重大里程碑,远大医药全球创新药STC3141国内II期临床公布
试验结果证实了STC3141在脓毒症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临床研究进度处于全球脓毒症研究领域前列
2025-05-06 19:56

智新浩正完成近2亿元融资,加速推进异体再生胰岛临床转化与亚洲布局
资金将主要用于推进国内首个异体通用型再生胰岛管线临床I II期试验,加速拓展亚洲市场,并布局糖尿病、肝病治疗领域的新管线。
2025-05-06 16:20

赛诺菲与CD&R完成欧彼乐交易, 打造全球消费者健康领域领导者
赛诺菲宣布,已完成将其消费者健康业务欧彼乐50 0%的控股权出售予Clayton, Dubilier & Rice(以下简称CD&R)的交易。
2025-05-06 12:25

被罚1.95亿元,A股上市药企仙琚制药涉嫌价格垄断
在五一节假日临近尾声之际,仙琚制药发布一则公告,宣布其收到了一张金额接近2亿元的巨额罚单。值得注意的是,该罚款金额几乎占到了仙琚制药2024年净利润的一半。
2025-05-06 12:07

阿斯利康最新披露:在中国或面临800万美元新罚款
据相关报道,英国当地时间4月29日,阿斯利康在最新季度的财报会议上透露,就在华涉嫌非法进口药品一事,公司可能可能会在中国面临一项新的罚款。
2025-04-30 15:53

君合盟生物重组A型肉毒毒素临床试验双线突破,覆盖严肃医疗与消费医疗两大领域
用于成人中、重度眉间纹适应症的III期临床试验在组长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正式启动并完成首例入组。针对成人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治疗的II期临床试验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牵头并顺...
2025-04-30 12:39

科塞尔医疗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加速血管介入器械全领域平台化布局
本轮融资由国内知名投资机构铁投巨石领投,苏高新金控持续追加投资,园雍投资跟投,资金将用于核心产品研发、全球市场推广及产能扩建。
2025-04-28 16:54

凯西集团2024财年实现双位数营收增长,不断投资研发,聚焦可持续发展
凯西集团(Chiesi Group)是一家以研发为基石的意大利国际制药集团,总部位于意大利帕尔马,业务覆盖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在2024财年,凯西集团圆满收官,取得了强劲的财务业绩...
2025-04-28 11:29

别让肺结节成心结,肺健康清“结”公益行动在人民日报社正式启动
2025年4月27日,《爱肺行动》之别让肺结节成心“结”——肺健康清“结”公益行动,在北京人民日报社正式启动,由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江苏养无极药业有限公司发起,联合京东健康...
2025-04-28 10:26

被忽视的“经期头痛”,专家提醒频繁发作需及时就医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不仅有中到重度的头痛症状,还常伴随多种复杂症状比如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女性偏头痛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3倍,约20%~25%的女性偏...
2025-04-28 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