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落实年,县级公立医院在探索中努力实现变革。为了将医改政策落实到基层,6月8日,《中国县域卫生》杂志凝聚县级公立医院、医学院校、药企、专家学者、学会协会等各方力量成立了中国县域卫生发展研究中心,致力于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中国县域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正式开始对县级公立医院进行研究之前,国家卫计委等相关部门领导、来自全国各地的县级公立医院院长、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把脉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国家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国县域卫生发展研究中心顾问殷大奎:“看病难、看病贵”主要体现在患者选择到大医院就诊时,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并不难。随着疾病谱的变化,特别是慢性疾病患者人数的增加,患者早期或许可以到大医院就诊,但大部分人还是应该留在基层就诊。但患者不愿意到基层就诊的原因,就是因为基层医疗水平难以满足患者的医疗服务需求。希望能够通过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缓解以上问题。
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领导:县级医院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始终占据一席之地。县级公立医院数量比较多,全国目前有2000多个县,按照每个县须举办一家县级人民医院、一家中医医院、一家妇幼保健院的配置标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可以说是医改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通过对口支援、实施县级公立医院能力提升工程等举措,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有了较大提升。例如在学科建设方面,之前,县级医院在围绕手术科室的重症医学科方面处于空白,但2015年数据显示,目前重症医学科在县级医院覆盖率已经达到40%。
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将县级医院学科建设好,提升其服务能力,满足县域患者医疗需求。但全国各个县域差异较大,出台一个适用于全国的政策,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挑战非常大。希望中国县域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为政府相关决策、如何调动社会力量等献计献策,多做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
国家卫计委体改司领导:医联体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国务院今年重点推进的工作,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中,县级公立医院比城市公立医院具有天然的优势。
浙江台州恩泽医疗中心主任陈海啸:县级公立医院在医改中的分量不言而喻。中国大部分县级公立医院的硬件设施并没有与大医院相距甚远,但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过程中,大家普遍认为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不足,我认为这其中存在一个绝对水平与相对水平的问题。
从绝对水平上讲,近年来,县级公立医院的提升程度是很高的。但与北京协和医院等大医院相比,其相对水平越落越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患者不信任基层医院。为了提高患者对县级公立医院的信任度,不仅需要从医疗技术、人才队伍等方面下功夫,还需要考虑人文、社会和哲学等因素。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院长、高级顾问刘庭芳:过去,我在安徽省凤阳县人民医院担任常务院长,我的工作是恢复文革对医院的破坏和医疗工作。现在,我看到的县级医院在医疗环境、硬件等方面完全可以与发达国家相媲美。但在人才队伍等方面还需要优质医疗资源的扶持。
中国医师协会疼痛分会会长樊碧发:我认为,只有县级医院真正强大起来,中国医改才算成功。但没有强大学科支撑的医院都是虚的,县级公立医院应该在学科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我们做疼痛科专科医联体,愿望就是希望帮助县级医院在疼痛专科上有所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县级医疗卫生体系是医疗服务体系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卫生组织说中国用有限的医疗资源解决了大多数人的看病问题,说的就是县级医院。现在,县级医院服务的人数始终是大头,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如何完善非常重要。
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中与县级医院相关的就是90%大病不出县。但如何在村、乡、县之间建立转诊制度?针对慢性病患者与非慢性病患者而言,县级医院如何提供医疗服务?一系列问题亟待研究。
大家可以注意到,国务院发布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文件与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文件是分开出台的,确实是因为县级公立医院与城市公立医院基础情况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改革举措。
解决困扰县级医院的人才问题需要学科支撑,但在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建学科不能完全拷贝城市大医院的经验。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是短期的解决之道,谋求长期发展还需要靠县级医院自己建学科。此外,县域药品流通版块也需要调整。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微观经济研究院主任、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朱恒鹏:我们身处城市化过程中,意味着不管政策如何强调,一个大趋势是县域医疗资源向城市集中。因为人口在集中,这个趋势是挡不住的。
二是市场化,这个趋势谁都挡不住。正因为医疗服务市场化的大趋势无法阻挡,县级医院肯定要发展,肯定要增强医疗服务能力。
苏州大学第一医院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葛建一:我们现在在做一个县级公立医院指标研究,对技术能力、学科能力、创新能力、保障能力、国家基本设置标准等指标进行研究。
我们发现,中国县级医院在科目、设备等方面医院超过了国家标准,但在人力资源方面还不能达标。此外,县级医院运行效率、临床能力、覆盖面等指标不能达标。对于常见病、危急重症、疑难杂症等,县级医院能够覆盖多少?这对县级医院来说确实是一个重大挑战。
现在国家推行的DRG基本上有467种,但如果希望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需要多少种?做DRG的成本非常高,县级医院做起来非常困难。所以说,国家对县级医院进行指标考核,到底有多少指标是关键指标?县级医院体制机制值得探讨。
来源:健康界 作者:郝兰兰
为你推荐
资讯 依视路星趣控全“星”解决方案闪耀进博会舞台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作为依视路陆逊梯卡旗下领先的儿童青少年近视管理品牌,“进博宝宝”依视路星趣控携全“星”解决方案重磅亮相
2025-11-07 12:42
资讯 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应用脑机接口技术造福帕金森病患者
作为全球脑起搏器领域的重磅产品,美敦力可充电、可感知闭环脑起搏器Percept™ RC亮相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25-11-07 11:24
资讯 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身肿瘤赛道,从多发性骨髓瘤破题应对老龄化健康挑战
权威专家、北京中康联公益基金会代表等领域内各方济济一堂,就MM患者治疗现状与创新诊疗展望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2025-11-07 11:18
资讯 罗氏制药连续八年参与进博会,加速向全疾病领域综合领航者跨越
2025-11-07 11:02
资讯 首次亮相进博,索诺瓦全链条创新方案助力听力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
现场,索诺瓦展示了全链条创新听力健康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峰力AI人工智能全能系列助听器亚洲首展,AB核磁共振兼容的人工耳蜗技术等。
2025-11-06 22:24
资讯 百济神州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超275亿元,已超去年全年营收
第三季度,百济神州单季度营收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0 77亿元,同比增长41 1%;产品收入延续高速放量态势,实现99 54亿元,同比增长40 6%。
2025-11-06 20:42
资讯 携手打造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期间,由寇德罕见病中心与灵北共同发起的“构建DEE健康新生态:聚焦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科学突破与全方位支持”圆桌论坛成功举办。
2025-11-06 20:34
资讯 罗氏制药“AI+科研”亮相进博,打造医学创新新生态
罗氏制药中国携手商汤医疗以及若生科技联合发布“小罗智多星”AI科研解决方案,并且分享了“MDT智能体”这一创新工具。
2025-11-06 20:23
资讯 灵北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展示神经专科与神经罕见病领域创新成果
展示了其针对发育性癫痫性脑病(DEE)的创新疗法,并分享了在偏头痛预防性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为推动创新疗法、药物惠及更多中国患者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2025-11-06 20:19
资讯 Cytiva 启动Stax深层膜堆本土化生产, 以中国速度交付全球品质
采用与全球一致的材料与质量标准,交付周期缩短70%,并通过提速响应客户服务需求,提升客户体验与供应韧性。
2025-11-06 20:10
资讯 “罗氏神经科学前沿分享及未来生态共建启动仪式”亮相进博会
“众智启新卷,同心绘神章——罗氏神经科学前沿分享及未来生态共建启动仪式”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罗氏展台举行。
2025-11-06 20:00
资讯 “心肾守护 循证科普”专题活动亮相进博会,塑造健康科普新理念
由天津市互联网医学科普协会发起,积极响应“健康中国”行动号召的“心肾守护 循证科普”项目,在诺华展台成功举办了专题活动。
2025-11-06 19:13
资讯 连续八年亮相进博,强生携多款首发新品诠释“质愈新生”
强生携百余款创新产品登场,其中不仅包括十余款“首发首秀”产品,更涵盖两款在亚洲范围内率先获批上市和首次展出的突破性解决方案
2025-11-06 1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