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听上去陌生又遥远,对患者来说却如凶狠的恶魔,几个月就能吞噬掉一个鲜活的生命。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赛娟团队的“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和新型靶向治疗研究”,几乎彻底驯服了这个病魔,无论儿童还是成人患者,可以不用造血干细胞移植,5年无病生存期达到90%以上;治愈后,生活质量比造血干细胞移植好得多。该成果也使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为第一个可治愈的髓系白血病。今天上午,这一成果获得201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特等奖。
“上海方案”异军突起
恶性肿瘤排行榜上,白血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稳居前十;在儿童恶性肿瘤中,白血病更是第一杀手。这种民间称为“血癌”的疾病,是“一大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全世界科学家都在苦苦寻找,能彻底打开某类白血病的“金钥匙”。经过数十年的潜心钻研,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陈赛娟院士,成为全球极少数、国内第一位手握破解白血病“钥匙”的人。
白血病家族庞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最为凶险,其髓细胞分化阻断在早幼粒细胞阶段,大多数患者有一种特异的染色体异常。这使得其治愈率远远低于其他类型的儿童白血病。陈赛娟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发现了其变异机制,为阐明APL的发病原理和治疗机理迈出至关重要的第一步,继而提出“协同靶向治疗”——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前者是维生素A的衍生物,没有化疗的副作用,后者就是人们常说的“砒霜”。
“这种方法较传统化疗,使患者生活质量非常高,无需服用免疫抑制剂,能够像健康人一样生活和工作。”陈赛娟院士说,上世纪70年代以前,APL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用化疗,5年的无病生存期,国外报道在30%左右,国内由于缺乏有效的支持疗法,只能达到10%左右。再加上,这种白血病的细胞里有一些促凝物质,往往一经化疗,细胞溶解就会释放促凝物质,可能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继而发生出血。一旦出血发生在颅脑,就会危及生命。
上世纪80年代开始,陈赛娟所在的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开始尝试全反式维甲酸药物。单单用这个药,完全缓解率显著增高,且没有化疗副作用,不过复发率较高,常在一两年内复发。为了解决复发问题,陈赛娟尝试同时应用化疗。结果,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表明,全反式维甲酸加上化疗,不仅增加治愈率,也降低了复发率。可是,新问题又来了,仍有40%-50%的病人会复发,科研人员继续攻坚,与哈尔滨医科大学合作,发现对维甲酸和/或化疗耐药的APL复发病人应用三氧化二砷的话,完全缓解率可达90%以上。
一而再,再而三!为了让患者彻底摆脱病魔,陈赛娟团队精益求精,终于使APL成为第一个可被治愈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亚型。“通过对85例APL初发病人联合用药随访7年的研究,表明5年无病生存率达到90%以上。”她解释说,“治愈”的标准是指5年无病生存率,即停止治疗后5年以上不复发。
这一令人鼓舞的治愈率,让国际医学界为之振奋,美国血液界更给它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上海方案”。目前“上海方案”已广泛应用于世界多个血液中心。国际血液界最前沿的杂志《血液》(Blood)给予陈赛娟团队高度评价,“这种对大多数病人而言原为快速致死的疾病变为可治愈,这几乎完全归功于你们小组的工作。”课题组取得的创新成果,先后在包括“Nature Genetics”和“Science”在内的学术期刊中,发表论文57篇,并两次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中药科学配方治癌
有没有一种药,吃了就能治好癌症?早在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分子研究尚未开始时,解放军大连210医院的中医专家黄世林教授在辩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基础上,设计了由雄黄、青黛、丹参、太子参组成的复方黄黛片。此后,安徽天康药业有限公司按照严格的现代工艺批量生产。近年来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证实,复方黄黛片治疗急性早幼粒性白血病,5年生存率可达87%。
复方黄黛片如此灵验,为什么?在陈赛娟院士带领下,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等多个研究小组,经过4年多的研究发现,复方黄黛片的成分配伍正合中华医药精华的“君臣佐使”,而每种药物在分子水平的“治癌”手法又配合得“天衣无缝”。
在分子水平上,三药联合可显著增强硫化砷对癌蛋白的降解破坏,具有“去邪”的作用,硫化砷就是“君药”;丹参酮和靛玉红犹如“君药”的“左膀右臂”——药物相互作用下,促进细胞周期的蛋白明显被压制,而抑制细胞周期的蛋白显著增多,从一定程度上扼制癌细胞的疯长,分别充当“臣药”和“佐药”。与此同时,丹参酮和靛玉红还能促使进入白血病细胞的硫化砷明显增多,相互作用起到了“使药”穿针引线的作用。
“这项研究非常经典地解析和阐明了,一个完全依据中医理论研发出来的中药复方,在细胞和分子水平明确的作用靶点和机制。”陈赛娟告诉记者,复方黄黛片中的每种药物在分子水平的作用与中医对每味药物在复方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竟然呼应得如此之好,简直令人惊叹!这为加快我国中医药研究的国际化、现代化和中西医结合的进程,起到了促进和示范作用。
受此启发,研究组还发现中药提取物冬凌草甲素能特异地靶向白血病启动细胞,并与江苏恒瑞制药公司联合开发抗白血病新药冬凌草甲素制剂。目前,已经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期、二期临床试验批件。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马亚宁
为你推荐

创新疗法再传积极信号,多奈单抗3年长期研究验证阿尔茨海默病干预“越早越好”
TRAILBLAZER-ALZ 2长期扩展研究结果显示,在大多数研究参与者完成治疗后,记能达依然可以持续发挥减缓疾病进展的作用
2025-08-01 21:51

"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启动会"召开,赋能HER2阳性胆道肿瘤精准诊疗
近日,【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启动会在沪召开。会上,众多嘉宾围绕胆道肿瘤领域的治疗进展及趋势进行分享与探讨,以期推动该疾病领域的精准诊疗...
2025-08-01 15:38

华领医药首次半年扭亏,华堂宁上半年大卖176.4万盒
日前,华领医药发布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实现利润约11 84亿元,和去年中报的亏损1 4亿元相比,实现了自2018年上市以来的首次扭亏。
2025-08-01 11:16

礼来公布替尔泊肽重磅研究数据,或重塑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治疗格局
这是首个头对头比较替尔泊肽和度拉糖肽的心血管结局研究,纳入了来自30个国家 地区总计超过13,000名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成人患者, 历时超过4 5年,是迄今...
2025-08-01 08:57

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医药数据分析国产化突破,助力CRO破解“卡脖子”难题
在医药研发外包(CRO)领域长期依赖海外数据分析工具的背景下,杭州启维软件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V2 0已通过国家级技术验证,并与国内头部CRO企...
2025-07-31 17:26

体检争议事件引发公众健康焦虑,用AI解读体检报告量激增40%
近日,一则 "女子十年体检未提示患癌风险,确诊时已是肾癌晚期 "的新闻持续发酵,也引发了公众对健康问题的关注,甚至有网友自嘲 "为体检焦虑到失眠 "。
2025-07-31 16:48

因美纳升级旗舰检测产品,加速全面肿瘤基因组分析可及
因美纳TruSight™ Oncology 500 v2研究型检测产品现已上市,集成内置HRD生物标志物检测,周转时间更短,组织样本需求更低
2025-07-31 15:11

搭建递送技术平台,我国创新药企布局新型体内CAR-T疗法
“目前高端的细胞治疗药物价格仍高达每针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但通过mRNA和先进的递送技术,把高度个性化的定制疗法转变为通用型药物,将有机会把成本降至大多数患者可负担的范...
2025-07-30 17:25

中眸医疗完成数千万元融资,加速眼科基因治疗全球布局
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核心产品ZM-02的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及后续管线开发,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眼科基因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
2025-07-30 17:18

蚂蚁AI健康应用AQ推出多个“院士 AI分身”,日均免费问诊近万人
顶级医学专家上线“数字分身”,正在掀起一场 AI 看病风潮。7月30日,蚂蚁集团AI健康应用AQ数据显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安“AI分身”上线仅3天咨询量激增280%,AI让顶级大专...
2025-07-30 12:08

刚刚,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陈时飞被立案审查
7月3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公告: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时飞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2025-07-30 09:20

“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沪上启动,专家支招科学管理脂肪肝
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发起,快速消费品健康公司欧彼乐(Opella)、益丰大药房、意领科技联合支持的全民肝脏健康守护行动——“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于上海徐汇滨江正式启动。
文/张蓉蓉 2025-07-30 09:17

京津冀持续暴雨,蚂蚁集团AQ上线专区提供健康科普及线上义诊服务
近日,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持续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社会各界紧急响应。为了方便受强降雨影响的群众获得一站式的信息及服务,7月29日,蚂蚁集团旗下AI健康应用AQ推出“...
2025-07-29 20:25

讯飞医疗亮相WAIC,牵头《医疗健康行业智能体标准体系》10项核心子标准
7月26日,以“智能时代、同球共济”为主题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在上海开幕。大模型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正从概念验证走向产业化落地,如何建...
2025-07-29 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