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济神州公布了其2022年年度业绩快报,财报显示,其去年营收95.66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26.1%;净亏损136.42亿元,亏损扩大40%,是近几年来亏损最多的一年,这已经是其连续6年亏损,2017年—2021年,百济神州分别亏损9.8亿元、47.46亿元、69.14亿元、113.83亿元、97.47亿元,算上2022年度的亏损额,百济神州6年累计亏损已超474亿元。
研发投入“烧掉”超426亿元
持续亏损的背后与“烧钱”研发不无关系,创新药研发是众所周知的“烧钱”赛道,百济神州更是如此。
数据显示,2017—2021年,百济神州研发费用分别为20.17亿元、45.97亿元、65.88亿元、89.43亿元、95.38亿元,呈逐年递增趋势,共计316.83亿元,占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03.3%,2022年,百济神州的研发费用再创新高,达1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0亿元,这也意味着在6年的时间里,仅是研发投入一项,百济神州已烧掉超426亿元。该数额也远超国内“医药一哥”恒瑞医药,2017—2021年,恒瑞医药的研发费用共计192.57亿元,不及百济神州的一半。
对于今年研发费用的破百亿,百济神州方面表示,研发费用的增加主要来自员工人数的增长、对药物发现和临床开发投入的增加,其中包括在建立内部研究与临床开发能力方面的持续投入等。
据悉,百济神州号称拥有“全球肿瘤领域规模最大的研发团队”,据悉,截至2022年底,百济神州全球临床研发和医学事务团队规模已超过3500人,在全球超过45个市场启动超过110项临床试验,其中60%以上为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凭借这支人数庞大的研发团队,百济神州已实现“去CRO化”。
世界知名网站FiercePharma曾评选出一份“全球最关注的十大中国生物科技企业”名单,把百济神州放在首位,并称其是中国蓬勃发展的生物技术产业的发源地。如若以产品管线的布局来看,百济神州算担得起这个称号。
目前,百济神州现拥有约50款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和商业化阶段产品。多款药物具备差异化竞争力,已陆续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包括TIGIT抗体、BCL-2抑制剂、OX40抗体、BTK CDAC、HPK1抑制剂、LAG-3抗体等。此外,百济神州还布局了细胞疗法CAR-NK、ADC,以及靶向蛋白降解剂(PROTAC)等创新技术,可谓全面铺开。
核心产品销售开始“加速”
亏损持续扩大,何时才能实现盈利成为百济神州不得不回答的一个问题。
业内分析,按照百济神州2022年84.80亿元,同比增长107.3%的产品收入增速看,如若以该速度继续增拉升,两年内,百济神州就能结束亏损状态,重磅产品是该公司减扭亏的希望所在。
财报显示,百济神州2022年的产品收入主要由其两款自研的核心产品百悦泽(泽布替尼)和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贡献,其中,百悦泽销售达38.29亿元,同比增幅达159%,增长主要得益于在套细胞淋巴瘤(MCL)、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和边缘区淋巴瘤(MZL)市场的持续渗透,在美国实现销售持续增长,取得26.44亿元的销售业绩,上年同期为7.46亿元,增长超过2倍,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则为10.15亿元,上年同期为6.52亿元。
行业分析指出,百悦泽的海外收入全面反超国内,是一个值得市场重视的信号,对此,百济神州方面则表示,这证明了百悦泽在欧美的市场局面已然打开,财报数据显示,百悦泽的全球商业化版图已拓展超65个市场。
百济神州另外一款拳头产品百泽安在2022年度销售业绩达28.59亿元,已超越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2.9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28亿元)的销售业绩,浦银国际研报显示,在医院渠道,根据PDB样本医院销售数据,替雷利珠的份额达9%(受益于医保覆盖后进院销售),且逐季提升。目前,百泽安已在国内获批了10个适应症,其中有9个适应症已被纳入医保目录。
同时,百济神州PD-1也在加紧推进“出海计划”,目前,百泽安已在美国、英国等全球8地递交上市申请,其中二线治疗食管鳞癌的适应症在美国FDA的评审结果将在今年出炉。百济神州方面表示,将携手诺华尽早推动相关现场核查工作,预计FDA将于今年内做出审评决议,百泽安有望实现国产PD-1出海的“零突破”。
2021年,百济以6.5亿美元首付款、22亿美元的总价与诺华达成协议,将替雷利珠单抗在美国、加拿大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业化权利授予诺华。值得一提的是,诺华于去年已宣布相继放弃百泽安用于非小细胞肺癌、鼻咽癌的在美上市申请。
来源:医谷网
行业重磅内容、政策信息及时获取,扫码关注医谷微信公众号
为你推荐

4月3日起,CDE电子证照附件格式变更,需同时提交PDF版本
自4月3日起,申请人通过申请人之窗提交质量标准、生产工艺、包装标签、说明书word( docx)版本的同时应再提交一份PDF( pdf)版本,以确保文件版式的准确。所提交的两个版本...
2023-03-31 22:24

宜明昂科IMM01联合阿扎胞苷针对初治的CMML的II期临床研究完成患者入组
近日,宜明昂科宣布,国内首个靶向人CD47的SIRPαFc融合蛋白药物(项目编号:IMM01)联合阿扎胞苷(AZA)(试验编号:IMM01-02)针对初治的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的II期...
2023-03-31 18:33

这款国产PD-1,销售业绩首次大幅下滑
近日,信达生物发布2022年年报,业绩报显示,其2022年营收45 56亿元,同比增长6 7%;亏损扩大至24 62亿元,比2021年亏损额扩大4亿元左右,同比增加21 37%;毛利为36 82亿元...
2023-03-31 16:54

628元一盒,众生药业新冠口服药首发报价公布
近日,据上海市医保局官网披露,广东众生睿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冠口服药来瑞特韦片(商品名:乐睿灵,200mg*30片 盒)的首发报价为628元
2023-03-31 10:49

基石药业择捷美单药治疗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研究成果荣登权威肿瘤学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数据显示,择捷美在R R ENKTL患者中具有优异的抗肿瘤活性、持久的肿瘤缓解和良好的安全性。
2023-03-31 09:50

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
3月27日,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全国中成药采购联盟集中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这意味着备受关注的全国性中成药集采即将进入落地阶段。
2023-03-30 20:56

首个国产利拉鲁肽获批上市
目前国内仅有华东医药及原研企业的利拉鲁肽注射液拥有糖尿病适应症的上市批文,且华东医药为国内首个针对利拉鲁肽注射液肥胖或超重适应症递交上市申请的厂家。
2023-03-30 19:55

129万元/针的CAR-T疗法2022年数据披露
日前,药明巨诺发布2022年财报,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营业收入为1 46亿元,同比增长373 10%;毛利为5880万元,同比增长549 6%;销售毛利率增至40 3%;归属母公司净亏损8...
2023-03-30 14:34

镁信健康高级副总裁冯昊受邀参与第三届医疗与保险行业对话会,共探医疗医药与保险创新融合
3月29日,由中国国际商会与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举办的第三届医疗与保险行业对话会在北京成功召开,镁信健康高级副总裁冯昊受邀出席会议,与行业代表共同就“商业医疗保险解决方案...
2023-03-30 10:24

“健肺勿忧——2023年全国百城公益行暨共建肺癌防治健联体全国行”在安徽合肥启动
3月27日,由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和中国胸外科肺癌联盟联合主办,美年健康集团协办的“健肺勿忧——2023年全国百城公益行暨共建肺癌防治健联体全国行”活动在安徽合肥成功启动。
2023-03-29 21:18

网传药明生基CGT临港工厂大裁员
3月28日,关于“药明康德细胞基因治疗子公司药明生基临港基地关闭,涉及数百名员工”的传闻曝出。作为头部CGT CDMO企业,此事迅速引发业界
2023-03-29 11:09

国家癌症中心首次公布“全国各省癌症高发地图”
近日,《中华肿瘤杂志》发表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重磅文章,公布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数据,首次提供各省主要癌谱流行
2023-03-29 07:18

一图读懂 | 海南博鳌乐城先行区临床急需进口药品医疗器械管理规定
临床急需进口药品指先行区医疗机构因临床急需,进口已在境外批准上市,未获我国批准注册、国内已上市品种无法替代的药品(不包括疫苗)。临床急需进口医疗器械指先行区医疗机构因...
2023-03-28 21:33

脑电生物反馈训练与药物治疗,对小儿抽动症的疗效对比研究
抽动症一般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人群中,临床表现多样性,主要以突然发生的、反复的、快速的、无目的的、不自主的一种或多种运动抽动,以及发声性抽动为特征。
2023-03-28 15:53

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首次复发后如何治疗?
2023-03-28 13:16

联拓生物发布2022年第四季度和全年财务业绩并宣布公司近期经营动态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和有价证券等总计3 024亿美元,较2021年年末(12月31日)净减少1 008亿美元。
2023-03-28 11:02

可恢复90%头发生长,礼来斑秃新药巴瑞替尼国内获批上市
昨日(3月27日),礼来制药宣布,其口服JAK抑制剂巴瑞替尼(商品名:艾乐明)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成人重度斑秃的系统性治疗,这也是国内首个且唯一获批用于系统性治疗重度...
2023-03-28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