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去年,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杰出贡献而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引起了业内同仁对青蒿素的再次关注,而就在刚刚过去的9月21日,《昆药集团宣布出资7000万元人民币向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购买其开发的双氢青蒿素片用于红斑狼疮治疗的研发项目批件》,根据现有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青蒿素对盘状红斑狼疮的治疗有效率超过90%,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有效率超过80%。那么青蒿素的未来还会有怎样的发?
青蒿素问世已经四十多年了,现在还存在不少问题,今后怎么办,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历史的回顾
青蒿素是从青蒿(实名应该是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中分离出的一种含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青蒿是一种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内含二百余种化合物,用现代的科学方法从中提炼出来青蒿素,经过现代的科学方法验证,它是一种新型结构的抗疟药,在人身上证明有效,但是它作用短,容易复发,需要与其他药物合并使用。有人说青蒿素拯救了数百万人民的生命是不确切的,因为单独用是不行的。也有人认为这是祖国医学的一大成就,然而这研究过程一开始到现在都是用的近代科学理论和方法,这与祖国医学是没有关系的。也有人说这是由葛洪的“肘后备急方”的一方剂得到启迪而来,古书上青蒿治疟有许多记载,那时没有显微镜,没有病原学,只有模糊的疟症概念,没有现代的疟疾学(世界上已有专门的疟疾学杂志多年)。祖国医学的基础是阴阳五行,是辩证论治,对症下药,药用方法是君臣佐使,服的是一大堆中草药,是一个杂合体。我们从一种草用近代天然药物化学的知识,从中筛选出一个化合物来治疟原虫感染的疟疾病,这与传统的疟症是没有关系的。如果要说是来自民间药方,不能不提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江苏高邮的报告,当地群众用青蒿在沸水中汆3分钟后的汤水治疗疟疾,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如果硬要与古时候联系,我们不是舍近求远吗?而且古时候的记载很不确切。以后是我们数百人的研究团队用近代的方法研究而发明了青蒿素。说来自葛洪的启发完全是牵强附会,与诗经上说的鹿鸣声也毫无相关,想把它说成那是天意,无疑是愚弄大众。
关于青蒿素在各种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特别是在不同pH的情况下对溶解度的影响,以及加热对青蒿素的破坏作用等,都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黄花蒿中是否还有其他的抗疟成分,尚不知道,我们需要把问题做深做透。
这里我想谈谈关于祖国医学的概念,不少人认为只有中医药才是祖国医学那是不对的,随着时代的变迁近代医学在祖国已有很大的发展,我国在大中小城镇直到社区都有很好的近代化的医院,全国已经有了强大的防疫体系,这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近代医学也是祖国医学。青蒿素的成就就是近代医学的成果,可以说没有近代医药学就没有青蒿素。
存在的问题和继续研究的方向
青蒿素代谢快,复发率高,只有保持较长时间(5-7天用药)才能有效(28天内复发率小于10%)。这样长的时间在现场使用也不方便。世界卫生组织早已经要求不能单独使用,现在非洲都用复方,复方种类不下10多种。
国内外青蒿素复方近30年文献数比较(截止到2015年11月19日前),上表只是列举了主要的,红字为中国研制,黑字为国外研制
从上面的表可以说世界对青蒿素复方的研究是很重视的,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外国人做的。国外药厂提供的复方的确不少,但和我国的本质上是不同的。我国:复方蒿甲醚 Coartem(蒿甲醚+苯芴醇),复方磷酸萘酚喹Arco(青蒿素+萘酚喹),Artekin,Eurartesim(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Artequick (青蒿素+哌喹),里面用的辅药都是我国研制发明的,临床资料中没有抗性的记录,是真正的发明创造。而国外药厂为了继续占有抗疟药市场,他们借青蒿素类的速效把早就生产的几种老抗疟药(已经产生抗药性的),到世界各疟区使用,这些复方需要进一步做临床比较。近来有报告美国复方青蒿素与甲氟喹有抗药性问题,是否真是有抗药性或是方剂本身有问题,尚未有定论,这问题是比较复杂,青蒿素代谢快,一般不容易产生抗药性,另外有关测定抗药性的指标,从方法学方面考虑也有不少问题需要探讨的,目前正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要在非洲及东南亚继续观察。有人说对青蒿素已经有了抗药性,这为时过早。我们还要继续不断发现新的抗疟药,合理使用老的抗疟药,有时也是必需的。
据非洲的有些临床资料来看似乎双氢青蒿素与哌喹效果最好,青蒿素代谢快,哌喹有持效,正好互补。一个复方要有实验报告,也要有理论基础,还要有多个复方的比较。不能为了要突出青蒿素的作用,贬低哌喹的作用,把一个原本该用来互补的药物打压下去。青蒿素复方已经用了近三十年了,青蒿素单方也早已不用了,为什么我们仍然不停的宣传青蒿素,争论谁是第一发明人。就我国的复方而言,我认为还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要确定剂型,我们的剂型较多,要确定主要剂型。只有有了剂型才能确定剂量和疗程,这在我们的工作中常常忽视了它的重要性。由于疟原虫不同于病毒和细菌,它的周期比较长,青蒿素要选择辅药作为复方要选择代谢慢的,治疗疟疾的效果至少要观察28天,看看有没有复燃,真正是否有效要看三个月。我们向国外介绍一个药,一定要提供用药的剂型、用量和疗程,要有观察的报告,这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还很不够。我们对青蒿素的临床研究不够重视。要多派医生到非洲及东南亚去,和当地的医生共同研究,有些复方要同时比较。现在的复方研究大部分是外国人在做,我们不要有头无尾。鉴于疟疾的防治问题在中国和世界还没有彻底解决,希望国家能成立一个抗疟药的研究所,在国家卫生部及科学院的领导下,有实验室和现场的研究,包含各有关学科,建所要以德为先,将各科融合在一起,不为个人名利,单位的荣誉,要团结一致共创未来,为祖国和世界人民做贡献。这样有一个统一的领导,免得打内战,争名利。
我们要热爱祖国,胸怀世界,不忘初心,脚踏实地,继续前进。以上意见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广泛深入的讨论。
文/管惟滨 第二军医大学离休教授,专长抗疟药的研究 wbguan@163.com
来源:管惟滨
为你推荐

阿斯利康最新披露:在中国或面临800万美元新罚款
据相关报道,英国当地时间4月29日,阿斯利康在最新季度的财报会议上透露,就在华涉嫌非法进口药品一事,公司可能可能会在中国面临一项新的罚款。
2025-04-30 15:53

君合盟生物重组A型肉毒毒素临床试验双线突破,覆盖严肃医疗与消费医疗两大领域
用于成人中、重度眉间纹适应症的III期临床试验在组长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正式启动并完成首例入组。针对成人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治疗的II期临床试验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牵头并顺...
2025-04-30 12:39

科塞尔医疗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加速血管介入器械全领域平台化布局
本轮融资由国内知名投资机构铁投巨石领投,苏高新金控持续追加投资,园雍投资跟投,资金将用于核心产品研发、全球市场推广及产能扩建。
2025-04-28 16:54

凯西集团2024财年实现双位数营收增长,不断投资研发,聚焦可持续发展
凯西集团(Chiesi Group)是一家以研发为基石的意大利国际制药集团,总部位于意大利帕尔马,业务覆盖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在2024财年,凯西集团圆满收官,取得了强劲的财务业绩...
2025-04-28 11:29

别让肺结节成心结,肺健康清“结”公益行动在人民日报社正式启动
2025年4月27日,《爱肺行动》之别让肺结节成心“结”——肺健康清“结”公益行动,在北京人民日报社正式启动,由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江苏养无极药业有限公司发起,联合京东健康...
2025-04-28 10:26

被忽视的“经期头痛”,专家提醒频繁发作需及时就医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不仅有中到重度的头痛症状,还常伴随多种复杂症状比如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女性偏头痛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3倍,约20%~25%的女性偏...
2025-04-28 09:42

A股上市公司未名医药的核心子公司,被停产
4月24日晚间,未名医药发布公告称,4月22日,天津市药监局发布公告,对公司控股子公司天津未名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未名”)进行了药品GMP符合性检查。经综合评定、...
2025-04-27 11:34

瑞博生物港交所递表,小核酸药物龙头企业有望登陆资本市场
瑞博生物成立于2007年,专注于RNA干扰(RNAi)技术开发及小核酸药物产业化,是全球最早布局该领域的开拓者之一。
2025-04-27 10:36

Cytiva与中欧创新医药与健康研究中心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双方将携手在细胞治疗药物成果转化领域展开全面合作,推动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打造全球生物医药创新高地。
2025-04-25 19:49

精鼎医药任命 Charlotte Moser为公司首席医疗官,负责领导全球医学战略
今日(4月25日),致力于为客户提供I至IV期全方位临床开发服务的跨国合同研究组织(CRO)精鼎医药宣布,公司已任命 Charlotte Moser博士出任首席医疗官。
2025-04-25 15:06

强生宣布锐珂(埃万妥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在华获批,用于EGFR TKI经治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
强生公司今日(4月25日)宣布,旗下创新治疗药物锐珂®(埃万妥单抗注射液)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与卡铂和培美曲塞联合给药,适用于治疗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2025-04-25 15:00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布: 研究证实速福达可将流感病毒家庭传播概率降低32%
罗氏全球今日(4月25日)宣布,速福达®(玛巴洛沙韦)III期临床试验CENTERSTONE研究详细结果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发布。结果显示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流感感染者单...
2025-04-25 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