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国产新药断货与思考

医药 来源:医师报 作者: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肖世富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军 北京和睦家医院李慧英
2025
06/16
11:35
医师报
作者: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肖世富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军 北京和睦家医院李慧英
医药

近日,许多患者家属反映买不到治疗阿尔茨海病的新药甘露特钠胶囊,经过了解,也证实该药在许多医院和药店确实“断货”,作为中国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处方量最大的药物之一,也是目前多数医生和患者公认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有效药物,断供引发了患者及家属的恐慌,市场上一度出现高达每盒5,000元人民币的高价炒作,多地患者及家属纷纷通过市民热线和社交媒体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期望能早日获得药物,尽快恢复治疗。

一、备受关注的社会健康问题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常见的重大老年疾病,是继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之后,老年人致残、致死的第三大疾病。目前全球 AD 患者超过 5000万,为1990年的2.5倍,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至1.42亿。我国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情况也非常严峻,据2021年的调查,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已超1000万,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未来20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将呈指数级别上升。

阿尔茨海默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的记忆下降,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的所有认知功能均会丧失,并出现多种精神及行为症状,整个疾病过程约为10年。由于该病发病机制复杂,尚无治疗办法能够完全阻止疾病的进程,其失智失能的状态,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的照料负担和经济压力,例如,中国的一项调查显示,晚期AD患者年均医疗和照料费用平均为10-15万元,是家庭年收入的1.5-2倍(2022年统计)。

AD患者的逐年增多不仅意味着巨大的医疗和社会资源消耗,也引发对社区照护、养老机构建设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完善的迫切需求。因此,阿尔茨海默病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而如何在该病的药物治疗中取得突破,更是得到全球相关科研领域和药企的重视。

二、AD药物研发在困境中前行

早期批准上市的药物主要依据AD发病机制的“胆碱能学说”和“兴奋性谷氨酸学说,代表药物有多奈哌齐、卡巴拉汀和美金刚。这些药物在一定时期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减轻精神行为症状,但并不能改变疾病的进程,并不能在根本上解决疾病的发展变化进程和结局,因而在疗效和延缓病程上具有局限性。

随着对AD研究的不断深入,大多数科学家接受Aβ级联学说是AD发病的重要机制,该学说认为,因为多种病因,大脑中Aβ沉积加速,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神经变性过程,最终导致AD的发病。因而许多科学家把药物开发的重点转移到如何清除大脑中的Aβ沉积。其中重要的方向就是开发能够有效清除Aβ沉积,且对人体特别是大脑损害小的抗体。

由于AD的病程漫长,药物研发周期长、风险高,且存在许多技术难题,导致这一类药物的开发耗时费力,许多国际知名药企投入巨资研发此类药物,但大多数药物因为无临床获益或者副作用大,宣告临床研究失败或中止临床研究。在商业压力下,辉瑞、阿斯利康、GSK等跨国药企关闭AD领域研发部门。

尽管如此,科学家们并未停止探索的脚步。从基础研究到靶点验证,从新型化合物筛选到生物标志物开发,尤其是AD生物标志物用于临床诊断后,AD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也为AD药物研究带来希望,然而有些清除Aβ沉积的药物未能取得明显疗效并用于临床,可能是治疗干预时间太晚或严重副作用所致。

2018年初,美国FDA基于研发长周期与高风险且“尚无更优药物”的现实考虑,以开放的态度更新AD药物审批指南,允许基于生物标志物改变(如Aβ斑块减少)作为加速批准依据,鼓励先上市再补充疗效数据。在此基础上,有三款单抗药物阿杜单抗、仑卡奈单抗和多奈单抗在近三年内分别获得批准,其中阿杜单抗尽管能够完美地清除脑内Aβ斑块,但是由于没有临床获益,且存在较多的脑出血和水肿风险,而未再进行商业推广。这使得患者、医生和监管机构对Aβ抗体类药物具有复杂观点或看法,即便Aβ显著清除,认知改善却不太明显;同时,这类药物治疗都有脑水肿、脑出血等称之为ARIA副作用,这些不良反应特别容易在APOE ε4基因携带者中出现,需要筛选使用人群,且需要影像监测来观察是否出现ARIA副作用,同时每年的治疗费用高达3万美元,临床治疗支出和获益多数患者和家庭不能接受,故这类药物的上市在国内外均存在争议。

三、中国治疗AD药物的优势

在全球药物研发困境中,中国科学家另辟蹊径,依据脑肠轴理论,原创了治疗AD药物甘露特钠(GV-971),它通过重塑肠道菌群,调节免疫系统,降低神经炎症,即通过调整“脑肠轴”实现改善认知及缓解病情。根据药物机理研究及I、II、III期临床研究结果 ,中国药监局在2019年有条件批准甘露特钠上市,成为世界上首个基于脑肠轴机制治疗AD的药物。

许多年来,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系统之间的双向通信网络受到科学家密切关注,涉及迷走神经、免疫系统和细菌代谢产物等影响。近年来,肠道菌群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的研究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成为AD发病机制研究的热点,并逐渐形成了AD脑肠轴机制,即AD的发生与发展,源于肠道菌群紊乱—免疫失衡—神经炎症这一系列连锁反应。

美国AD研究领域的著名科学家David Holtzman对AD脑肠轴的概念进行了总结 ,他指出在健康脑肠轴中,如果人体的肠道菌群保持健康平衡状态,血脑屏障及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也会保持完整。但在AD脑肠轴中,包括遗传、衰老、食物、酒精和药物等多种因素,都会导致肠道菌群组失衡,最终导致大脑免疫系统和AD 的病理变化。具体表现在异常激活的神经胶质细胞可能会传播Aβ毒性,导致Aβ沉积,或释放促炎细胞因子和活性氧,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并加重AD的Tau病理过程。 

基于脑肠轴理论开发的AD治疗新药甘露特钠,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在综述中将其归类为AD的疾病修饰疗法(Disease Modifying Therapy,DMT)。美国内华达大学Jeffery Cummings教授是AD和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的著名专家,他通过分析比较甘露特钠与目前其它治疗AD药物,称其发挥“具有认知增强与疾病修饰” 的双重作用。

与当前上市的AD药物相比,甘露特钠的主要特点是兼具“持续改善认知”和“可能延缓病程”的双重效果,且安全性与治疗依从性较好。甘露特钠上市后,开展大规模上市后临床研究,覆盖全国各地3,300例患者。这些患者普遍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等疾病,服药背景复杂,系真实临床治疗。中期分析结果显示,60%的患者用药后疗效指标稳定改善,其中31%的初治患者疗效显著,呈现“阻止或延缓病程趋势”。这些研究结果印证了甘露特钠具备“缓解症状和改变病程进展”的双重潜力。在安全性方面,临床研究并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与Aβ单抗类药物相比,甘露特钠在给药途径、安全性和疗效方面更具优势。

甘露特钠具有药物经济学方面的优势,国家医保局于2021年将该药纳入国家医保,每位患者全年平均支付费用约为5,000元。相较于抗体类药物年费用20多万元,患者及家属更容易接受甘露特钠的长期治疗费用。

四、有关治疗AD药物思考

甘露特钠断供引发患者及家属的恐慌,不良商家借机炒高价格,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有位患者家属说:“治疗有效的药物,可以让我们的至爱亲人记得亲情与家庭的温馨更长久一点。突然断药了,我们很苦恼和也很无助。” 这也是无数AD患者家属无奈的表达。

随老龄化进程的加速,阿尔茨海默病患病人数逐年显著增加,给全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疾病负担。目前患者所依赖的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不多,进口药物价格高昂,适用患者受限。广大AD患者家属和相关医疗照护者期待尽快解决甘露特钠断供问题,同时也期待全社会更加关注AD的临床诊疗和照护。

我国成功研发上市的治疗AD的药物甚少,期待增加对该病的科研投入,尤其是临床诊断、治疗和新药研发,让更多患者享受到安全、有效、质优的医疗和照护服务,改善生活质量,减轻疾病负担。

来源:医师报   作者: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肖世富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军 北京和睦家医院李慧英

为你推荐

满足“7家及以上”竞争格局是集采遴选的第一个“门槛”,第11批集采观察资讯

满足“7家及以上”竞争格局是集采遴选的第一个“门槛”,第11批集采观察

与往年医保目录谈判药品首年内暂不纳入集采相比,今年首次放宽到整个谈判协议期内暂不集采。

文/彭韵佳  徐鹏航 2025-07-17 18:33

稳健医疗和全棉时代携多项创新成果参展第三届链博会资讯

稳健医疗和全棉时代携多项创新成果参展第三届链博会

7月16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正式启幕。

2025-07-17 09:12

一家中国明星Biotech,被收购资讯

一家中国明星Biotech,被收购

正大天晴母公司中国生物制药中国生物制药捡了个“大漏”。

2025-07-17 09:09

55个品种拟纳入第11批国家药品集采,反“内卷”下有何变化?资讯

55个品种拟纳入第11批国家药品集采,反“内卷”下有何变化?

截至2024,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32662 08万人,参保率巩固在95%。2024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34913 37亿元,基金总支出29764 03亿元。统筹基金当期结存4639 17亿元,累计结存38628 52亿元。

2025-07-16 19:21

小细胞肺癌后线治疗或将迎来突破,百济神州DLL3/CD3双特异性抗体「塔拉妥单抗」申报上市资讯

小细胞肺癌后线治疗或将迎来突破,百济神州DLL3/CD3双特异性抗体「塔拉妥单抗」申报上市

此前,该药物已被纳入优先审评程序,拟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二线治疗(包括含铂化疗)失败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成人患者的治疗。

2025-07-16 18:14

武田宣布Oveporexton 治疗1型发作性睡病的两项关键性3期研究取得积极结果资讯

武田宣布Oveporexton 治疗1型发作性睡病的两项关键性3期研究取得积极结果

近日,武田制药(TSE:4502 NYSE:TAK)宣布,Oveporexton(TAK-861)的两项针对1型发作性睡病(NT1)的3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达到所有主要和次要终点。

2025-07-16 18:00

维眸生物完成1.4亿元D2+轮融资,专注眼科创新药物研发资讯

维眸生物完成1.4亿元D2+轮融资,专注眼科创新药物研发

维眸生物VVN461滴眼液不但获中美双认证,还获得国家药监局突破性疗法认定,成为国内首个获此认定的滴眼液品种,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2025-07-16 14:59

南方元生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加速颠覆性止血技术全球产业化资讯

南方元生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加速颠覆性止血技术全球产业化

由复健资本领投,荷塘创投跟投

2025-07-16 13:14

Medidata:以 “AI+”体验平台赋能临床试验全生命周期资讯

Medidata:以 “AI+”体验平台赋能临床试验全生命周期

恰逢 Medidata 中国公司成立十周年

文/张蓉蓉 2025-07-16 10:29

拓新天成完成近4000万美元B轮融资,加速推进多个实体瘤免疫疗法开发资讯

拓新天成完成近4000万美元B轮融资,加速推进多个实体瘤免疫疗法开发

本轮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支持公司核心管线TX-103的中美临床开发,其他管线项目的研发,全球团队拓展,以及加速公司国际化战略布局和推进BD合作。

2025-07-15 16:41

国家药监局发布第二批调出参比制剂目录品种清单资讯

国家药监局发布第二批调出参比制剂目录品种清单

第二批调出参比制剂目录品种清单。

2025-07-15 16:31

云顶新耀EVM14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mRNA平台迎来“中美双报”里程碑资讯

云顶新耀EVM14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mRNA平台迎来“中美双报”里程碑

EVM14注射液是一款靶向5个肿瘤相关抗原的通用型的现货肿瘤治疗性疫苗,拟用于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鳞癌等瘤种的治疗

2025-07-15 13:15

百万审方筑基石,智慧药事护健康资讯

百万审方筑基石,智慧药事护健康

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浪潮中,基层医疗机构长期面临处方审核能力薄弱、药事资源分散、用药安全隐患突出等难题。

2025-07-15 11:13

比进口便宜约40%,国产九价HPV疫苗定价披露资讯

比进口便宜约40%,国产九价HPV疫苗定价披露

近日,万泰生物旗下国产九价HPV疫苗定价正式公布,为499元 支,对比默沙东进口九价HPV疫苗价格约为1318元 支的价格,便宜了约40%。

2025-07-15 09:48

2024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资讯

2024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截至2024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32662 08万人,参保率巩固在95%。2024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34913 37亿元,基金总支出29764 03亿元。统筹基金当期...

2025-07-14 16:33

丹纳赫集团与正序生物合作开发基因编辑创新疗法工艺平台,为基因遗传疾病的治疗提供新途径资讯

丹纳赫集团与正序生物合作开发基因编辑创新疗法工艺平台,为基因遗传疾病的治疗提供新途径

此次Danaher Beacon项目致力于开发基于脂质纳米颗粒递送的基因编辑创新疗法全流程工艺技术平台

2025-07-14 16:16

2名患者使用康方生物临床研究抗癌药,官方披露调查结果资讯

2名患者使用康方生物临床研究抗癌药,官方披露调查结果

今年6月,康方生物因“流入市场的临床试验抗癌药”引发舆论风波,昨日(7月13日),重庆市药监局在其官网发布了对于该事件的调查核实情况的通报。

2025-07-14 09:37

云南省集采药品“三进”实施方案资讯

云南省集采药品“三进”实施方案

对符合规范且实际配备集采药品品种数较多(零售药店达到50种,民营综合型三级医院达到80种,其他民营医院达到50种)的定点民营医院或定点零售药店,可由当地医保部门明确为“集...

2025-07-13 20:36

抢 “先” 一步!澳门引入新药Sotatercept治疗肺动脉高压资讯

抢 “先” 一步!澳门引入新药Sotatercept治疗肺动脉高压

澳门镜湖医院于7月5日成功举办“肺动脉高压治疗新进展”学术研讨会。会上,镜湖医院方面介绍,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严重的进展性疾病,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在于延缓病情恶化。

2025-07-12 14:03

爱尔康逐光2025CSCRS:深耕中国三十载,加速践行创新可及资讯

爱尔康逐光2025CSCRS:深耕中国三十载,加速践行创新可及

爱尔康于近日在大连举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届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学术会议(CSCRS)上,展示了一系列领先眼科手术产品、设备技术和屈光性白内障解决方案。

2025-07-11 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