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日,韩春雨(河北科技大学)作为通讯作者在 Nature Biotechnology 杂志发表了题为:DNA-guided genome editing using the 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 (使用NgAgo进行DNA引导的基因组编辑)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称NgAgo对真核生物(包括人)具有基因编辑能力。该研究很快在世界范围内爆火,随后引发广泛质疑,2017年8月3日,韩春雨撤回该论文。2018年8月31日,河北科技大学取消了韩春雨所获得的荣誉称号,终止了韩春雨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并收回了科研经费,收回了韩春雨团队所获校科研绩效奖励。
2019年4月4日,预印本网站BioRxiv刊登了一篇来自美国普渡大学研究人员的研究论文,表明NgAgo通过核酸内切酶活性介导增强大肠杆菌的同源重组。
该研究证实了NgAgo可以充当DNA内切核酸酶,还发现内切核酸酶活性对于增强大肠杆菌中NgAgo介导的同源重组或基因编辑是必需的。
论文题目:NgAgo-enhanced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in E. coli is mediated by DNA endonuclease activity.
原核生物Argonautes(pAgos)已经被提出作为更灵活的基因编辑工具,与基于Cas9的基因编辑策略一样,单链核酸与pAgo结合并增强pAgo对互补靶核酸序列的切割,从而实现DNA修复和编辑。
pAgo不需要与其靶标相邻的基序序列就能行使功能,这与目前最流行的的CRISPR/Cas系统不同,因而具有切割任意DNA靶标的潜力。尽管有这种潜力和优势,但目前还没有开发出与Cas9基因编辑系统的简单性和功能性相媲美的pAgo基因编辑系统。
来自嗜盐古菌的NgAgo,是一个有前景的pAgo候选者,因为它被认为可以在37℃下工作,但是NgAgo到底能不能在真核生物中进行基因编辑产生了非常激烈的争论。
2019年1月22日,华中农业大学张安定、金梅林、韩丽,以及同济大学项耀祖合作,在 Nucleic Acids Research 杂志发表了题为:The prokaryotic Argonaute proteins enhance homology sequence-directed recombination in bacteria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表明,NgAgo可能仍然具有作为原核宿主基因编辑器的潜力,证实NgAgo的的基因编辑是通过RecA进行的同源重组介导的,而RecA与NgAgo以非预期的方式物理结合,但NgAgo的特定作用仍不清楚。
华中农业大学的研究表明:pAgo蛋白可以增强细菌中的同源序列定向重组
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重新审视了这种NgAgo酶,并在原核生物中表征了其功能。NgAgo来源于嗜盐古菌,在非嗜盐宿主中表达很差,大部分蛋白质即使在重折叠后也不溶解和无活性。
NgAgo的结构
虽然之前的研究表明重折叠的NgAgo不能在体外切割DNA,普渡大学的这项研究表明可溶性NgAgo实际上可以在体外切割DNA。也就是说,重折叠的NgAgo可能无法完全发挥作用。
NgAgo能够在体外切割质粒
进一步研究表明,NgAgo能够在体内对大肠杆菌的进行基因组编辑。
NgAgo能够切割大肠杆菌基因组
repA和PIWI结构域均参与NgAgo的DNA切割活性。repA缺失、PIWI突变,均会降低NgAgo的切割活性,同时伴随着同源重组效率的降低。repA缺失和PIWI突变同时存在才会完全废除NgAgo的催化和基因编辑功能。因此,在repA和PIWI结构域两个功能结构域的存在下,NgAgo可以通过在靶向区域诱导双链断裂而有效地增强同源重组。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NgAgo确实是DNA内切核酸酶,NgAgo可溶性部分确实可以切割DNA。还发现这些内切核酸酶活性对于增强大肠杆菌中NgAgo引导的同源重组或基因编辑是必需的。
表明NgAgo具有重新用作DNA编辑工具的潜力。
尽管NgAgo具有可编程的DNA切割能力,但其想成为强大的基因编辑工具还存在许多挑战:高脱靶性、表达差、以及真核细胞中低活性等。
尽管如此,进一步的研究可能会通过蛋白质工程策略克服这些挑战,并开发NgAgo作为基因编辑的强大工具。
Kevin V Solomon,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生物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并重新编程这种反应,以有效地生产燃料,药物和其他增值化学品。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华中农业大学和普渡大学的这两篇论文表明NgAgo对DNA有潜在的编辑能力,并未发现其对真核细胞有基因编辑能力(也就是不能证明韩春雨的研究可能正确),且普渡大学的这篇论文未经同行评议,直接发表于预印本网站BioRxiv。BioWorld如实解读该论文,至于论文结论严谨性与否,我们一起期待后续报道。
来源:免疫细胞研究bioworld
为你推荐

创新疗法再传积极信号,多奈单抗3年长期研究验证阿尔茨海默病干预“越早越好”
TRAILBLAZER-ALZ 2长期扩展研究结果显示,在大多数研究参与者完成治疗后,记能达依然可以持续发挥减缓疾病进展的作用
2025-08-01 21:51

"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启动会"召开,赋能HER2阳性胆道肿瘤精准诊疗
近日,【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启动会在沪召开。会上,众多嘉宾围绕胆道肿瘤领域的治疗进展及趋势进行分享与探讨,以期推动该疾病领域的精准诊疗...
2025-08-01 15:38

华领医药首次半年扭亏,华堂宁上半年大卖176.4万盒
日前,华领医药发布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实现利润约11 84亿元,和去年中报的亏损1 4亿元相比,实现了自2018年上市以来的首次扭亏。
2025-08-01 11:16

礼来公布替尔泊肽重磅研究数据,或重塑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治疗格局
这是首个头对头比较替尔泊肽和度拉糖肽的心血管结局研究,纳入了来自30个国家 地区总计超过13,000名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成人患者, 历时超过4 5年,是迄今...
2025-08-01 08:57

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医药数据分析国产化突破,助力CRO破解“卡脖子”难题
在医药研发外包(CRO)领域长期依赖海外数据分析工具的背景下,杭州启维软件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V2 0已通过国家级技术验证,并与国内头部CRO企...
2025-07-31 17:26

体检争议事件引发公众健康焦虑,用AI解读体检报告量激增40%
近日,一则 "女子十年体检未提示患癌风险,确诊时已是肾癌晚期 "的新闻持续发酵,也引发了公众对健康问题的关注,甚至有网友自嘲 "为体检焦虑到失眠 "。
2025-07-31 16:48

因美纳升级旗舰检测产品,加速全面肿瘤基因组分析可及
因美纳TruSight™ Oncology 500 v2研究型检测产品现已上市,集成内置HRD生物标志物检测,周转时间更短,组织样本需求更低
2025-07-31 15:11

搭建递送技术平台,我国创新药企布局新型体内CAR-T疗法
“目前高端的细胞治疗药物价格仍高达每针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但通过mRNA和先进的递送技术,把高度个性化的定制疗法转变为通用型药物,将有机会把成本降至大多数患者可负担的范...
2025-07-30 17:25

中眸医疗完成数千万元融资,加速眼科基因治疗全球布局
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核心产品ZM-02的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及后续管线开发,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眼科基因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
2025-07-30 17:18

蚂蚁AI健康应用AQ推出多个“院士 AI分身”,日均免费问诊近万人
顶级医学专家上线“数字分身”,正在掀起一场 AI 看病风潮。7月30日,蚂蚁集团AI健康应用AQ数据显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安“AI分身”上线仅3天咨询量激增280%,AI让顶级大专...
2025-07-30 12:08

刚刚,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陈时飞被立案审查
7月3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公告: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时飞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2025-07-30 09:20

“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沪上启动,专家支招科学管理脂肪肝
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发起,快速消费品健康公司欧彼乐(Opella)、益丰大药房、意领科技联合支持的全民肝脏健康守护行动——“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于上海徐汇滨江正式启动。
文/张蓉蓉 2025-07-30 09:17

京津冀持续暴雨,蚂蚁集团AQ上线专区提供健康科普及线上义诊服务
近日,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持续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社会各界紧急响应。为了方便受强降雨影响的群众获得一站式的信息及服务,7月29日,蚂蚁集团旗下AI健康应用AQ推出“...
2025-07-29 20:25

讯飞医疗亮相WAIC,牵头《医疗健康行业智能体标准体系》10项核心子标准
7月26日,以“智能时代、同球共济”为主题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在上海开幕。大模型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正从概念验证走向产业化落地,如何建...
2025-07-29 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