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诊断技术是应用分子生物学如DNA、RNA和蛋白质等方法检测患者体内遗传物质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而做出诊断,主要用于遗传病、传染性疾病、肿瘤等疾病的检测与诊断。分子诊断技术是体外诊断市场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因为它是唯一能够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预防、定制治疗方案的体外诊断方法。
分子诊断市场大致分为PCR(rt-PCR,d-PCR),NGS(新一代基因测序技术),Microarray(微阵列芯片),FISH(荧光原位杂交)和其他类别。 此外,根据被诊断的疾病,还可分为癌症,传染病,HIV/STD(疱疹,梅毒等性病)和女性疾病问题,如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HPV等。
癌症分子诊断行业市场特征和规模
分子诊断行业是典型的知识驱动型产业,它通过无形价值的输入产生高附加值。一旦一种诊断技术商业化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它就能产生比投资成本高出数千倍的利润。
此外,相比制药行业,开发所需成本少、实现商业化所需的时间较短,特别癌症分子诊断行业是技术进步最迅速的领域,产品更新换代的时间往往很短,这也意味着需要持续的投入研究和开发。
除少数自我诊断设备外,癌症分子诊断试剂盒的用户仅限于医疗专业人员使用,对于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更高,这为进入市场设置了很高的障碍。癌症分子诊断试剂盒的使用主要集中在门诊,门诊诊断试剂的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16年的602.5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787.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5.5%。其中癌症分子诊断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16年的65.4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111.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9.1%。不同癌症诊断技术平台的市场规模见【图1】,不同癌症类型的全球癌症分子诊断试剂盒的市场规模见【图2】。
由于癌症发病率增加,生物标志物相关分子技术发展等因素,预计早期诊断和癌症分子诊断试剂盒的市场将会增长。2015年全球癌症平台诊断市场估计为21.3亿美元,预计年均增长率为24.8%,2020年将达到66.37亿美元,具体见【表1】。
表1 不同地区的癌症分子诊断行业市场规模(亿美元)
血液肿瘤分子诊断试剂行业全球市场的规模和前景
血液肿瘤分子诊断行业(主要包含白血病和淋巴瘤等)的市场规模,2013年为1.174亿美元,2014年为1.420亿美元,预计2019年将达到14.80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60.02%。根据预测,这一数字到2026年有望达到69.81亿美元。
血液肿瘤分子诊断行业目前主要基于PCR,但许多发达国家多用最准确、价格最高的实时PCR(准确度超过99%),发展中国家主要使用常规PCR(准确度超过90%),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通常使用快速PCR(准确度为60~70%)。在血液肿瘤分子诊断领域,表现出最高生长率的技术是NGS,基于RT-PCR的血液肿瘤诊断市场2013年为4150万美元,2014年为4440万美元,预计2019年达到1.92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34.1%。
表2 不同技术平台血液肿瘤分子诊断的全球市场规模(亿美元)
与分子诊断试剂盒相关的行业趋势
癌症分子诊断市场主要由一些大型跨国公司占据,如Roche,Qiagens和Becton Abbott等。在血液肿瘤分子诊断试剂盒市场上竞争的公司包括InVivoScribe,Asuragen等,因为存在很高的技术壁垒,这一市场竞争格局在未来不太可能发生重大变化。2013年,位居前三的分别是Roche,Hologic和Qiagen,这三家公司的市场份额总计为51.2%,Roche以25.2%份额,占据了第一的位置。
2015年,Roche占美国分子诊断市场的22%,Cepheid,Abbott和Themofisher的份额分别为14%,11%和9%。这意味着前四大公司占据了56%的市场份额。
血液肿瘤诊断市场中的主要公司包括InVivoScribe,Asuragen,Biological Dynamics等。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国内分子诊断市场规模较小,但增长迅速,年均增速约为 27%,约为全球增速的两倍。预计到2019年,我国分子诊断市场规模将接近100亿元。但国内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集中度相对较低。主要国内企业包括达安基因、之江生物、凯普生物、亚能生物、透景生命、科华生物、艾德生物等。总体来说,国内市场的竞争较为分散,国外巨头无明显优势,亟需国内企业积极地开拓进取和竞争,提高市场化程度,打破国外厂商对分子诊断试剂产品的垄断。
参考资料:
[1] Markets and Markets: Cancer Diagnostics Market-Forecasts to 2020. 2015
[2] 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711/588116.html
[3] The market trend analysis and prospects of cancer molecular diagnostics kits
[4] Jeon B-H: Developments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biomarkers for diagnosing diseases using blood. BRIC View. 2017-T24:1-14
[5] 其余主要根据公开数据整理,未能一一列出。
来源:新浪医药 作者:Merlin
为你推荐

礼来公布替尔泊肽重磅研究数据,或重塑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治疗格局
这是首个头对头比较替尔泊肽和度拉糖肽的心血管结局研究,纳入了来自30个国家 地区总计超过13,000名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成人患者, 历时超过4 5年,是迄今...
2025-08-01 08:57

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医药数据分析国产化突破,助力CRO破解“卡脖子”难题
在医药研发外包(CRO)领域长期依赖海外数据分析工具的背景下,杭州启维软件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V2 0已通过国家级技术验证,并与国内头部CRO企...
2025-07-31 17:26

体检争议事件引发公众健康焦虑,用AI解读体检报告量激增40%
近日,一则 "女子十年体检未提示患癌风险,确诊时已是肾癌晚期 "的新闻持续发酵,也引发了公众对健康问题的关注,甚至有网友自嘲 "为体检焦虑到失眠 "。
2025-07-31 16:48

因美纳升级旗舰检测产品,加速全面肿瘤基因组分析可及
因美纳TruSight™ Oncology 500 v2研究型检测产品现已上市,集成内置HRD生物标志物检测,周转时间更短,组织样本需求更低
2025-07-31 15:11

搭建递送技术平台,我国创新药企布局新型体内CAR-T疗法
“目前高端的细胞治疗药物价格仍高达每针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但通过mRNA和先进的递送技术,把高度个性化的定制疗法转变为通用型药物,将有机会把成本降至大多数患者可负担的范...
2025-07-30 17:25

中眸医疗完成数千万元融资,加速眼科基因治疗全球布局
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核心产品ZM-02的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及后续管线开发,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眼科基因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
2025-07-30 17:18

蚂蚁AI健康应用AQ推出多个“院士 AI分身”,日均免费问诊近万人
顶级医学专家上线“数字分身”,正在掀起一场 AI 看病风潮。7月30日,蚂蚁集团AI健康应用AQ数据显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安“AI分身”上线仅3天咨询量激增280%,AI让顶级大专...
2025-07-30 12:08

刚刚,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陈时飞被立案审查
7月3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公告: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时飞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2025-07-30 09:20

“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沪上启动,专家支招科学管理脂肪肝
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发起,快速消费品健康公司欧彼乐(Opella)、益丰大药房、意领科技联合支持的全民肝脏健康守护行动——“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于上海徐汇滨江正式启动。
文/张蓉蓉 2025-07-30 09:17

京津冀持续暴雨,蚂蚁集团AQ上线专区提供健康科普及线上义诊服务
近日,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持续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社会各界紧急响应。为了方便受强降雨影响的群众获得一站式的信息及服务,7月29日,蚂蚁集团旗下AI健康应用AQ推出“...
2025-07-29 20:25

讯飞医疗亮相WAIC,牵头《医疗健康行业智能体标准体系》10项核心子标准
7月26日,以“智能时代、同球共济”为主题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在上海开幕。大模型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正从概念验证走向产业化落地,如何建...
2025-07-29 17:50

Cytiva推出全新一次性超滤系统 ÄKTA readyflux TFF 500,赋能先进疗法研发与小规模生产
以更灵活、多元的ÄKTA 产品组合,满足行业在先进治疗药物开发领域
2025-07-29 16:39

破局近视防控乱象——眼科行业多方联合发起“三正规”倡议,对假货“零容忍”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已成为关乎国家未来的重要民生课题。然而,当前市场上假冒伪劣近视防控产品屡见不鲜,不仅无法起到防控效果,更可能加剧视力恶化。
文/陈炜 2025-07-29 16:20

外用制剂领域再突破 MC2-01乳膏治疗中国斑块状银屑病的Ⅲ期临床试验获批
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开发的MC2-01乳膏,用于治疗中国斑块状银屑病的Ⅲ期临床试验申请已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2025-07-28 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