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是导致脑卒中的直接原因
全世界有约33500000名心房纤颤患者,它也是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形式。存在不规则的心脏似乎不构成太大的困扰,但房颤患者却更可能患中风。
美国西北大学心脏成像教授Michael Markl, Lester B. 和 Frances T. Knight说:“心房颤动被认为是导致20%到30%美国人发生脑卒中的直接原因。尽管房颤很容易检测和诊断,但其导致的脑卒中并不能够轻易地被预测。”
心房四维CMR技术检测血流
Markl是西北大学麦考密克派生物医学工程师、范伯格医学院放射学教授。他研发了一项新型成像技术,该技术可以帮助预测中风风险最高的人群。这一突破性技术可能会为房颤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手段及结果预后。该研究得到了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支持和赞助,研究成果于本月发表在了《循环:心血管成像》期刊上。
心房纤维性颤动因其会降低患者的血液流动而导致中风。缓慢、瘀滞血液流动将会产生血液凝块,这些微小的血栓将会随血液循环进入脑部进而使患者发生脑中风。Markl的心脏磁共振(CMR)成像测试可以检测心脏和身体血液的流动速度。所谓的“心房四维CMR”的技术是一种无创性的、不需要造影剂的技术。显像的过程中将通过软件的形式在三个空间维度展示血流的动态图像,其还可以被集成到当前的MRI设备,并不需要购置特殊的硬件、扫描仪,也无需对现有的设备进行任何升级。Markl说,“我们只将扫描仪编程以获得与目前其他设备无法产生的不同的信息。” 该设备将允许你测量血流、分子扩散以及组织弹性。借助它,可以对人体进行更细致的检查。
心房四维CMR技术给用药患者提供更准确的风险评估
在过去的临床经验中,医生主要通过使用风险评分系统来评估患者的中风风险,该系统将考虑到致病危险因素,如年龄、一般健康状况和性别。获得高风险评估的患者将被给予药物,以防止血液凝块生成,预防中风的发生。Markl表示,“接受这些治疗的确可以显着降低中风的风险。但同时其也增加了并发出血的危险。这是医生无法回避的棘手问题。他们希望减少中风风险,而不会引入另一种风险。这对于那些长期服用药物的年轻患者尤为困难。也许最初并发风险的确较小,但服用药物20年或30年后,他们将越来越可能发生并发症。”
Markl的4D血流成像技术可以给需要用药的患者提供更准确的风险评估,防止过度治疗的发生。在60例患者和对照组的初步研究中,Markl发现,传统的计分系统认为脑卒中高危房颤患者事实上血液流动可能是正常的,同时被认为低风险的病人有时血流却很缓慢,存在血栓的可能。Markl表示,“大约50%或60%被误诊为高风险的患者实际上血液流动十分正常,您可以推测,这些50%并不真正需要预防性治疗。”
Markl计划将对房颤患者进行随访,完成一项长期研究,以更好地了解新成像技术的预测能力及其诊断价值。他所在的团队还在开发算法和工具,以帮助更方便地分析显像数据。Markl认为,“我们目前的难题在于技术的复杂性,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整合工具,以便能够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获得检测结果。”
心律不齐被证实与更多的严重疾病有关联
9月初,BMJ一项大型研究显示不规则的心跳(房颤)与大量的严重疾病有关,包括心脏病发作、心脏衰竭、慢性肾脏疾病和心脏猝死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心律不齐比中风的风险更大(心房颤动的一个已知危险),这促使研究人员呼吁及早采取干预措施,以减少该类成年人发生非卒中结局的风险。
我们已经知道,心房纤维性颤动与中风和死亡的风险增加有关,其也将消耗较高的医疗费用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但房颤和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联(而不是中风)目前尚不清楚。
因此,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共同协作,开始着手量化房颤和心脑血管疾病,肾(肾)疾病和死亡之间的关联性。他们分析了涉及超过九百万的参与者(587867房颤)的104项研究结果。研究设计和质量上的差异都已考虑在内,以减少试验偏差。心房纤维性颤动与用大量不同的疾病结局有关,其中包括全因死亡率,缺血性心脏疾病,慢性肾疾病,心脏衰竭及心源性猝死的发病风险增加。
根据美国人口计算,绝对风险增加包括全因死亡率每1000参与年3.8个事件、缺血性心脏疾病每1000参与年1.4个事件、慢性肾脏疾病每1000参与年6.6个事件。心脏衰竭的绝对风险增加(每1000参与年11个事件)是所有结局中最高的一项。心房纤维性颤动还会增加2倍的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2.3倍的中风风险,5倍的充血性心脏衰竭的风险。进一步的分析测试了心房颤动和这些疾病结局之间的关联程度大体一致,这表明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研究人员指出,与许多该类事件将比中风造成更大的风险,他们认为他们从事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房颤、心血管疾病结果之间的关联比卒中更大。”尽管研究结果不能表明对非中风结局存在因果联系,但他们写道,“特别是考虑到相对和绝对风险评估,制订临床风险预测模型结果(如充血性心脏衰竭的优点)显得非常必要。”研究人员认为,“该研究最终可能会对公共卫生资源的优先次序以及促成新的成人房颤干预措施对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原文检索
来源:新浪医药新闻
为你推荐

55个品种拟纳入第11批国家药品集采,反“内卷”下有何变化?
截至2024,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32662 08万人,参保率巩固在95%。2024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34913 37亿元,基金总支出29764 03亿元。统筹基金当期结存4639 17亿元,累计结存38628 52亿元。
2025-07-16 19:21

小细胞肺癌后线治疗或将迎来突破,百济神州DLL3/CD3双特异性抗体「塔拉妥单抗」申报上市
此前,该药物已被纳入优先审评程序,拟用于既往接受过至少二线治疗(包括含铂化疗)失败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成人患者的治疗。
2025-07-16 18:14

武田宣布Oveporexton 治疗1型发作性睡病的两项关键性3期研究取得积极结果
近日,武田制药(TSE:4502 NYSE:TAK)宣布,Oveporexton(TAK-861)的两项针对1型发作性睡病(NT1)的3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达到所有主要和次要终点。
2025-07-16 18:00

维眸生物完成1.4亿元D2+轮融资,专注眼科创新药物研发
维眸生物VVN461滴眼液不但获中美双认证,还获得国家药监局突破性疗法认定,成为国内首个获此认定的滴眼液品种,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2025-07-16 14:59

拓新天成完成近4000万美元B轮融资,加速推进多个实体瘤免疫疗法开发
本轮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支持公司核心管线TX-103的中美临床开发,其他管线项目的研发,全球团队拓展,以及加速公司国际化战略布局和推进BD合作。
2025-07-15 16:41

云顶新耀EVM14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mRNA平台迎来“中美双报”里程碑
EVM14注射液是一款靶向5个肿瘤相关抗原的通用型的现货肿瘤治疗性疫苗,拟用于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鳞癌等瘤种的治疗
2025-07-15 13:15

比进口便宜约40%,国产九价HPV疫苗定价披露
近日,万泰生物旗下国产九价HPV疫苗定价正式公布,为499元 支,对比默沙东进口九价HPV疫苗价格约为1318元 支的价格,便宜了约40%。
2025-07-15 09:48

2024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截至2024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32662 08万人,参保率巩固在95%。2024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总收入34913 37亿元,基金总支出29764 03亿元。统筹基金当期...
2025-07-14 16:33

丹纳赫集团与正序生物合作开发基因编辑创新疗法工艺平台,为基因遗传疾病的治疗提供新途径
此次Danaher Beacon项目致力于开发基于脂质纳米颗粒递送的基因编辑创新疗法全流程工艺技术平台
2025-07-14 16:16

2名患者使用康方生物临床研究抗癌药,官方披露调查结果
今年6月,康方生物因“流入市场的临床试验抗癌药”引发舆论风波,昨日(7月13日),重庆市药监局在其官网发布了对于该事件的调查核实情况的通报。
2025-07-14 09:37

云南省集采药品“三进”实施方案
对符合规范且实际配备集采药品品种数较多(零售药店达到50种,民营综合型三级医院达到80种,其他民营医院达到50种)的定点民营医院或定点零售药店,可由当地医保部门明确为“集...
2025-07-13 20:36

抢 “先” 一步!澳门引入新药Sotatercept治疗肺动脉高压
澳门镜湖医院于7月5日成功举办“肺动脉高压治疗新进展”学术研讨会。会上,镜湖医院方面介绍,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严重的进展性疾病,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在于延缓病情恶化。
2025-07-12 14:03

爱尔康逐光2025CSCRS:深耕中国三十载,加速践行创新可及
爱尔康于近日在大连举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届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学术会议(CSCRS)上,展示了一系列领先眼科手术产品、设备技术和屈光性白内障解决方案。
2025-07-11 21:17

“智医随行”大模型发布,用AI驱动专科全病程管理迈向智能化新阶段
7月1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医学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取得阶段性成果,正式推出“智医随行”大模型,用AI赋能全流程患者管理。
2025-07-11 18:02

今日,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开始申报
昨日(7月10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发布《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等多份文件,相关...
2025-07-11 17:11

又一款抗ED国产新药获批上市
日前,据国家药监局政务服务门户官网信息显示,旺山旺水的1类新药盐酸司美那非片(商品名:昂伟达)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
2025-07-11 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