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底,周坤的办公室客服电话响不停。
一位30多岁的沈阳用户来电,说基因检测后发现,她体内的乳腺癌相关某基因有致癌突变的可能。其母亲和姑妈都是乳腺癌患者,检测报告证实了家族遗传的存在,并让她能提前预防癌变。
她使用的产品叫“23魔方”,正是周坤团队在做的事情:通过采集用户的唾液,进行基因检测,测算高发重症的患病风险,为用户提供指导服务。
具体服务流程为:用户购买“检测包”后,会(快递)收到一个唾液采集器,留下样本后,寄送至与“23魔方”合作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结果出来后,“23魔方”给出解读、指导,比如体内有没有病变,若没有病变你的高风险是什么… …2015年3月,顺利拿到丰厚资本的500万投资。8月23日,通过与滴滴、1号专车的合作,“23魔方”打响了上线第一炮。上线后的两个月内,“23魔方”销量近2000份。11月23日,“23魔方”儿童包预约首发,8个小时内预约人数超过1100个。
周坤说,“23魔方”远不满足于现有用户群体,希望这个当初看好的消费者市场,能够让他们在两年中实现百万用户数。
注:“23魔方”团队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作背书一年多前,和大多数人一样,周坤对于基因的了解还停留在中学生物课本。去年9月,他与两位合伙人的聊天打开了他对基因的想象。
这两位都是研究基因的资深专家。他们告诉周坤,疾病与基因的关系已被医学实验证明,例如,家族性癌症就可能与基因缺陷相关。
同时,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为治愈重症带来了希望。而在两者间架起桥梁的是基因检测技术,通过检测,个人罹患某种疾病的风险能够被测算。
基因检测成本的跳水式下降,让周坤看到了市场前景。他列举了几个数据,2001年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的成本是1亿美金,2006年则降到1000万美金,而到了去年3月,这个数字变为1000美金。
“成本下降的速度远超摩尔定律,意味着普通家庭将能接受,我们就感觉这将产生一个新兴市场。”周坤说道。
一开始,周坤和两位朋友琢磨的是B端市场。“我们发现,国内医院、科研院都是各自分散。比如上海有个科研院,需要找一些基因样板,会花很多钱研究。然后北京、成都又会有一个院所,但他们做的可能是一个交叉项目。”
周坤打算开发基因相关的运算软件,为原本相对分散的科研院所构建一个共有基因库,为其提供运算、分析等服务。
同年11月,周坤和好友刘耘在成都一家咖啡馆谈及该话题。刘耘此前从事多年的消费者工作,直觉告诉他,是不是消费者市场将有更大前景?
随后两人各自回家检索了一番资料。一周后碰头时,二者达成共识,原来国外基因检测的消费者市场已经饱和7-8年了,而国内预计将在2015年爆发。
纵观海外,近年来已经出现了大量的基因检测公司,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Google投资的23andMe公司,凭借99美元的价格优势以及更快的报告速度,这家公司积累了超过百万用户的基因数据,估值达11亿美元。继23andMe成功之后,更是不乏模仿跟风者。
但海外市场的繁荣,并没有让周坤、刘耘下定决心离职创业。当时,周坤仍在经营自己的房地产数据公司,刘耘则在一家外企担任高管。
接下来的两个月,他们利用闲暇时间进行了用户调研工作,按照是否做过基因检测将人群分为两类。一是从未进行检测的用户。他们对基因检测的印象是,动辄上万的昂贵费用,以及抽血检验、漫长等待的繁琐流程。
而检测过的用户,则是通过其他两位专家合伙人来找。这群人检测的动力来自对癌症的恐惧,他们通常在日本、韩国、台湾等地进行全基因组检测,单价一般在3万人民币以上。然而,即使花费高昂,检测也未能告诉他们后续应该怎么做,这成为他们最大的困惑。
今年春节前后,周坤、刘耘等人一齐讨论,认为这是一件有50%胜算的事情。
给他们信心的是前期的检索与调研证明:人们对疾病有检测与预防的需求,C端市场是存在的。其次,检测成本下降已成趋势,且可以通过销售渠道进一步控制成本。
而未知与风险则在于,应该怎样为用户提供解读、后续服务和指导等。更为重要的是,公众对基因检测的认知是一个行业性问题,非能在朝夕间解决。23andMe在美国风头正劲,但成立8年,超过5成用户产生自近两年中,朱莉的名人效应对美国公众的影响非同一般。
刘耘说,市场是存在的,有些问题可以解决,有些问题暂时不能解决,但如果等到一切都明朗了,就丧失了先发优势,“我们决定搏一把。”于是,周坤、刘耘等人先后离职,投入创业。
在对市场前景的信心战胜了对未知风险的担忧后,一切就如阪上走丸了。
创业的资金问题很快敲定。今年2月底,周坤联系了丰厚资本,俩人电话沟通了一次。3月中旬,丰厚的四位联合创始人一起飞到成都,“应该是他们第一次为一个项目同时飞到一个城市。”周坤说道,500万人民币的天使资金在4月初到账。
融资之后,周坤团队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前期的调研让他们认识到,价格和后续服务是基因检测的两大痛点,于是降低检测成本是第一步。
目前,全球超过70%的基因检测机构都是使用illumina的设备,成本已于去年降至千元美金。周坤团队走访了七八家第三方检测机构后,于4月份敲定了1家合作机构,提供最后的检测服务。由于向合作机构承诺了一定量级的检测,周获得了相对优惠的价格。
就检测而言,周坤团队没有采用全基因组测序,因为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全基因测序测算91%的基因点参考价值甚微。他们的方法是筛选了乳腺癌、大肠癌等较为常见的高发症状,既有针对性,也降低费用。
以此,周坤把产品价格直接拉到了999元。“在我们之前,市面上最便宜的产品价格为1800-2000元。我们出来后,产品价格为1499元,然后是1199、999元。”
而后续服务是一件更有想象空间的事情。
例如,他们选择与体检机构合作,帮助用户精准体检。用户将检测样本(唾液)寄回后,将得到检测报告。这份报告将告知是否存在病变,哪些是高风险疾病等。进一步则是,高风险疾病对应哪些生化指标,用户就可以知道体检时应该关注哪些项目和指标,体检的时间频率是多少等。
经历三个月左右的产品筹备时间,今年8月25日,“23魔方”通过基因专车活动,打响了上线的第一炮。
虽然基因检测是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但在推广上,周坤团队采取了互联网产品的打法。他们希望这款产品能够更快地为人所知、触手可及,而打车软件正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产品。23魔方选择的合作对象分别是滴滴和一号专车。
具体形式为:滴滴用户可能在软件的开始界面、或结算界面收到一张“23魔方”的优惠券。用户还可以一键呼叫基因专车,现场进行样本采集。
在业内小有名气之后,周坤团队将目光集中到细分的群体。他们对已购用户的身份进行了研究,发现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办公室白领占多数。于是10月,周坤在受众多为白领群体的国航杂志精准投放广告。未来,他们也会更多关注某类人群,如有家族遗传史的人,母婴群体等。
产品上线两个月,“23魔方”销量近2000份。11月23日,“23魔方”儿童包预约首发,8个小时内预约人数超过1100个。周坤说,“23魔方”远不满足于现有用户群体,希望这个当初看好的消费者市场,能够让他们在两年中实现百万用户数。
来源:铅笔道
为你推荐

创新疗法再传积极信号,多奈单抗3年长期研究验证阿尔茨海默病干预“越早越好”
TRAILBLAZER-ALZ 2长期扩展研究结果显示,在大多数研究参与者完成治疗后,记能达依然可以持续发挥减缓疾病进展的作用
2025-08-01 21:51

"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启动会"召开,赋能HER2阳性胆道肿瘤精准诊疗
近日,【HER2阳性肿瘤诊疗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启动会在沪召开。会上,众多嘉宾围绕胆道肿瘤领域的治疗进展及趋势进行分享与探讨,以期推动该疾病领域的精准诊疗...
2025-08-01 15:38

华领医药首次半年扭亏,华堂宁上半年大卖176.4万盒
日前,华领医药发布发布业绩预告称,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实现利润约11 84亿元,和去年中报的亏损1 4亿元相比,实现了自2018年上市以来的首次扭亏。
2025-08-01 11:16

礼来公布替尔泊肽重磅研究数据,或重塑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治疗格局
这是首个头对头比较替尔泊肽和度拉糖肽的心血管结局研究,纳入了来自30个国家 地区总计超过13,000名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成人患者, 历时超过4 5年,是迄今...
2025-08-01 08:57

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医药数据分析国产化突破,助力CRO破解“卡脖子”难题
在医药研发外包(CRO)领域长期依赖海外数据分析工具的背景下,杭州启维软件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其自主研发的QiviData数据分析系统V2 0已通过国家级技术验证,并与国内头部CRO企...
2025-07-31 17:26

体检争议事件引发公众健康焦虑,用AI解读体检报告量激增40%
近日,一则 "女子十年体检未提示患癌风险,确诊时已是肾癌晚期 "的新闻持续发酵,也引发了公众对健康问题的关注,甚至有网友自嘲 "为体检焦虑到失眠 "。
2025-07-31 16:48

因美纳升级旗舰检测产品,加速全面肿瘤基因组分析可及
因美纳TruSight™ Oncology 500 v2研究型检测产品现已上市,集成内置HRD生物标志物检测,周转时间更短,组织样本需求更低
2025-07-31 15:11

搭建递送技术平台,我国创新药企布局新型体内CAR-T疗法
“目前高端的细胞治疗药物价格仍高达每针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但通过mRNA和先进的递送技术,把高度个性化的定制疗法转变为通用型药物,将有机会把成本降至大多数患者可负担的范...
2025-07-30 17:25

中眸医疗完成数千万元融资,加速眼科基因治疗全球布局
此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核心产品ZM-02的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及后续管线开发,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眼科基因治疗领域的领先地位。
2025-07-30 17:18

蚂蚁AI健康应用AQ推出多个“院士 AI分身”,日均免费问诊近万人
顶级医学专家上线“数字分身”,正在掀起一场 AI 看病风潮。7月30日,蚂蚁集团AI健康应用AQ数据显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安“AI分身”上线仅3天咨询量激增280%,AI让顶级大专...
2025-07-30 12:08

刚刚,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陈时飞被立案审查
7月30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公告: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时飞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2025-07-30 09:20

“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沪上启动,专家支招科学管理脂肪肝
由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发起,快速消费品健康公司欧彼乐(Opella)、益丰大药房、意领科技联合支持的全民肝脏健康守护行动——“肝能修复站”公益快闪,于上海徐汇滨江正式启动。
文/张蓉蓉 2025-07-30 09:17

京津冀持续暴雨,蚂蚁集团AQ上线专区提供健康科普及线上义诊服务
近日,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持续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社会各界紧急响应。为了方便受强降雨影响的群众获得一站式的信息及服务,7月29日,蚂蚁集团旗下AI健康应用AQ推出“...
2025-07-29 20:25

讯飞医疗亮相WAIC,牵头《医疗健康行业智能体标准体系》10项核心子标准
7月26日,以“智能时代、同球共济”为主题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在上海开幕。大模型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正从概念验证走向产业化落地,如何建...
2025-07-29 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