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万失能老人的养老难题:余生由谁照料?

医疗健康 来源:八点健闻(HealthInsight) 作者:健闻郑琪
2019
08/14
09:25
八点健闻(HealthInsight)
作者:健闻郑琪
医疗健康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先行试点长期护理险的15个城市已有成效,但护理人员严重短缺是普遍难题。

有这样一群失能失智的老人,他们丧失了诸如吃饭、穿衣、走路等基本自理能力。疾病使他们变得越来越衰弱,不得不依仗他人才能维持日常生活。

一组来自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超过1.8亿,其中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失能、部分失能老人约4000万,其中有1200万是完全失能的老年人。

然而,目前我国对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健康服务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老年医疗机构、康复机构、护理机构数量严重不足,护理人员、服务能力严重不足,和老年人的迫切需求差距很大。

我们都会有老去的一天,可能会行动不便,甚至无法自理。谁来照护,如何照护?这不是仅仅依靠儿女或一个保姆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建立。

如何让失能失智老人获得高质量的晚年生活,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必须重视的问题,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或能让失能老人有尊严地安享晚年。

“我要去养老院”

就算心里有些不舍,李女士也不得不承认,将母亲送到敬老院对于自己的家庭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父亲去世后,年迈的母亲出现了认知障碍。每每使用过燃气灶后,她总是要用冰箱里冰过的毛巾给燃气灶降温。窗帘永远都是拉上的,家里长时间不见阳光。半夜里,电视机声音未曾间断。日夜颠倒的母亲总是白天陷入睡眠,夜晚与寂寞斗争。

发现母亲出现认知障碍时,年近40 岁的李女士刚刚组建自己的家庭不久,她希望为比自己还小几岁的丈夫生一个孩子,夫妻二人正在积极备孕。

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李女士在距离自家步行几分钟的另一栋楼里租下了一套房子。在上海市长宁区的二环边上,这个出租屋价格并不低。每天,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之间,她总是要抽出时间,早中晚去陪母亲吃个饭,聊聊天。

即便如此,李女士的生活依旧因为母亲的到来变成一团乱麻。随着认知障碍的加重,母亲偶尔会走失。“我甚至想过干脆就不上班了,这样就可以一直陪着妈妈。”对于已经过了最佳生育期的她来说,照顾母亲带来的巨大心理压力,加大了自身备孕的难度。

2018 年初,无奈的李女士将母亲送到了上海市郊区的一家敬老院,由专业的护理人员照顾。随着家庭生活恢复正常,她终于生下了自己的孩子。

如今,清醒时,老人看着小外孙的照片,也会露出满意的笑容。那个也曾经历过青春韶华的老人,在夕阳里贪婪地感受着小外孙带来的生命力。

“现在很多老人都会主动要求来敬老院。”上海金福居敬老院院长黄伟告诉八点健闻,这些年我国的养老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十年前,很多老人是不愿意住养老院的。在他们看来,住在养老院就是被子女抛弃了,没有面子。但是,现在很多生活能自理的老人都是自己申请来养老院,一些需要照护的老人也会说出“我要去养老院”一类的话。

从上海市区驾车 40分钟左右就可以来到位于金山区的金福居。这里虽然没有大都市的繁华,但在远离喧嚣的院落里,老人们享受着恬静的生活。

这家敬老院成立于2008 年底,由企业家爱心资助,并由众多志愿者爱心帮助的一家民办非营利性的养老机构,目前约 70 位老人住在这里,其中包括近 20 位失能老人以及十多位失智老人。

2017 年 11 月,金福居设置了认知症照护单元——“记忆家园”。为了防止老人走失,敬老院在这个区域的出入口都设置了门禁系统。在这里,有些老人坐在过道的长椅上,阳光洒在院子里,三三两两地在低声交谈着;有些老人在照护人员的陪护下做着健身操、手指操;还有些老人坐在轮椅上念叨着你听不懂的话语,但照护人员依然在耐心地聆听;每当有年轻的身影走过,老人们总是叫住他们聊上两句,这种年轻的活力或许让他们向往。

一直以来,家庭都是养老照护的主要力量,但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需要很高的专业水平。占用家庭劳动力,以及长时间的家庭照护导致子女与老人双方都很痛苦。黄伟表示,失能失智老人的长时间家庭照护,会对家属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对家庭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

“与照顾相对健康的老人相比,照顾失能失智老人的风险更大、成本更高。”上海金福居敬老院理事长许永春告诉八点健闻,在一些老龄化严重的国家,比如日本、丹麦等,每 100 个老人中有 3 个人是在养老机构中度过晚年的,而这 3 个人中就有 2 个是失能老人,1 个是失智老人。他提到,向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方向发展,这或是养老机构发展的必然趋势。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或让老人有尊严地安享晚年

老人入住养老机构,对于一部分家庭来说,会有一些经济负担。许永春提到,“我们建议每一位入住金福居的失能失智老人申请长期护理保险,目前全上海覆盖的长护险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老人和家庭的负担。”

长期护理保险,顾名思义就是指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对经评估达到一定护理需求等级的长期失能人员,为其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或资金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2018年1月1日,金福居所在的上海市在全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服务模式分为社区居家照护、养老机构照护、住院医疗护理三类。截至2018年11月,上海已接受长期护理保险服务的老人约18.6万人,其中接受机构护理服务的约7.8万人,接受居家护理服务的约10.8万人。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主要是为被保险人在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年老患病或身故时,侧重于提供护理保障和经济补偿的制度安排。2016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15地作为试点单位(青岛、长春、南通、上海、承德、齐齐哈尔、苏州、宁波、安庆、上饶、荆门、广州、重庆、成都、石河子),这标志着国家层面推进全民护理保险制度建设与发展的启动。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认为,“我国正在15个城市试点的长期护理保险,使已经享受待遇的参保失能老人得到了质量较高的专业服务,老人与家属都明显感觉到护理费用支出减少,大大减轻了家庭的后顾之忧,具有强烈的获得感。”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朱耀垠曾指出,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战略举措。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不仅可以使失能老人获得最大程度的生活独立和人格尊严,也可以缓解老年人家庭成员、特别是子女的照料压力。

据了解,随着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的不断深入,已有很多城市逐步扩大制度的覆盖范围,并在下一步的发展中规划年龄特征和失能者的实际需求。

无论是家庭护理还是机构护理,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压力都很大。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对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特别是对失能老人照护费用支付的稳定机制也没有建立起来。所以这方面服务严重缺失,国家卫健委也正在研究解决这个问题。

王海东透露,下一步国家将出台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政策文件,包括加强老年人医疗服务机构建设,以及对失能老人的照护、上门服务等。今年还将在部分省市开展失能老人的评估和健康服务的试点。

业内人士认为,真正的长期护理保险在被保险人失能、失智的时候,要能给他们提供护理服务,而不仅仅是经济补偿。这意味着,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需要护理服务作为支撑。而目前,护理人才的严重短缺,制约着养老机构的发展,也是长期护理保险发展需要面对的一大问题。

面对4000万失能老人,护工产业准备好了吗

目前全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约4000万人,按国际惯例,每3位老人需要1名护理人员,以我国4000万失能老人为基数测算,护理人员需求约在1000万人。然而,目前全国取得护理员资格证的只有30万人,可以说,目前我国急需照顾的老年人数量越来越多,加强发展护工产业成了重中之重。

在日本,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配比为1:3,即 1 个护理人员要照顾 3 位老人。而在中国,目前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配比在1:15 到1:20 之间。

“护理人员短缺是所有养老机构共同面对的难题。”许永春说道。创立之初,金福居也曾遇到护理人员短缺的难题。近年来,通过自身培训、外聘等方式,金福居将护理人员配比提高到了1:2.5。目前,金福居共有 40 位工作人员,其中19 位是护理人员。

章华就是金福居 19 位护理人员之一。两年前,章华离开纺织厂,来到了金福居。她的日常工作就是为“记忆家园”的失智老人进行护理,比如洗澡、喂饭、喂药、按摩等。为了这份工作,年近50 岁的她依旧在学习护理知识。如今,她已经考取了中级护理资格证。

章华是我国护理人员群体的一个缩影。当下,绝大多数护理机构及社区中专业护理人员非常少,护理员大多数是文化水平较低,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退休职工、临时打工者。

护理人员短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招不到人;二是招聘来的人员流失问题日益严重。

全国民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现状和需求专题调研报告》显示,养老护理人员年龄偏大,40岁以上的从业者占比79.1%,18-29岁的从业者仅占6.5%;其次,投身养老产业的毕业生第一年流失率为40%-50%,第二年为60%-70%,第三年为80%-90%以上;护理人员受教育程度低,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仅为6.8%。

为什么没有年轻人愿意进入护理行业?一位养老机构的负责人告诉八点健闻,照顾老人是一个又脏又累的活,薪资又低。同样都是学护理,年轻人肯定更愿意做护士,而不愿到养老院来照顾老人。

“有的老人还有意识能够自己大小便,有的大小便则完全没有意识,都要我们去接尿。我们每天都要进行观察、记录大便,因为大便能够反映老人的健康状况,以方便动态及时掌握入住老人的健康状况。有些老人生气了还会反抗,护理人员稍不注意就会带着淤青回家。”章华说道,刚接触这份工作时,心理压力着实不小。但作为一个护理人员,章华只能一点一点与老人之间培养信任,用她的话说,“他们就像小孩子,哄着哄着就好了。”

但对于章华来说,与之前纺织厂每天12 小时的工作强度相比,现在 8 小时的工作虽然心里压力较大,但体力劳动方面轻松很多。

如何解决护理人员短缺这个难题?许永春告诉八点健闻:首先要鼓励年轻人进入养老行业。在日本、丹麦等国家,护士学校除了培养护士,还会培养康复师、护理师,有一部分护理人员是定向为养老机构培养的,有一些医院的医护人员也会向养老机构流动。其次,在一些大城市可以尝试引进外来人员,比如越南、菲律宾的护理人员等。第三,提高行业的薪资水平,为护理人员构建一个畅通的职业发展渠道,提升职业尊重感。

提到自己这份工作还能做多久,章华有些感慨,“我也不知道还能陪这些老人多久,等女儿结婚生小孩了,我可能就要去带小孩。如果女儿不用我带小孩,我愿意继续做下去,直到有一天,我也需要住在敬老院里。”在章华看来,敬老院的照顾真的很不错。

来源:八点健闻(HealthInsight)   作者:健闻郑琪

为你推荐

华东医药FIC三重激动剂DR10624最新临床数据披露,降低甘油三酯达75%,减少肝脏脂肪达67%资讯

华东医药FIC三重激动剂DR10624最新临床数据披露,降低甘油三酯达75%,减少肝脏脂肪达67%

DR10624在治疗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SHTG)的II期临床研究(“DR10624-201研究”)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2025-11-09 21:31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华西医院与蚂蚁集团达成战略资讯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华西医院与蚂蚁集团达成战略

11月8日,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与蚂蚁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5-11-09 20:43

雅培瞬感iCGM 高科技高标准亮相进博 多项专家共识发布 助力精准血糖管理资讯

雅培瞬感iCGM 高科技高标准亮相进博 多项专家共识发布 助力精准血糖管理

中国市场唯一通过国际最高标准认证的集成式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iCGM)

2025-11-09 14:14

Metsera同意与辉瑞达成合并,诺和诺德出局资讯

Metsera同意与辉瑞达成合并,诺和诺德出局

美东时间11月7日,总部位于纽约的Metsera公司宣布已与辉瑞达成合并协议,辉瑞同意以100亿美元收购该公司。

2025-11-09 00:27

国家药监局优化境外生产药品补充申请审评审批程序试点资讯

国家药监局优化境外生产药品补充申请审评审批程序试点

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省。

2025-11-08 20:41

Pi3K新突破,皮下新生态,罗氏携手各界共见乳腺癌创新诊疗未来资讯

Pi3K新突破,皮下新生态,罗氏携手各界共见乳腺癌创新诊疗未来

罗氏制药中国召开“Pi3K新突破&皮下新生态——乳腺癌创新发布会”,乳腺癌管线创新靶向药物集体亮相进博舞台

2025-11-08 19:53

美敦力康辉亮相第八届进博会,AiBLE™数智生态加速进化拓维资讯

美敦力康辉亮相第八届进博会,AiBLE™数智生态加速进化拓维

作为连续八年参展进博的“全勤生”,美敦力康辉携AiBLETM数智创新生态重磅亮相,并以“智汇·新生态”为主题,集中展示自2023年AiBLE™首秀进博以来,其在数智创新、产业协作与...

2025-11-08 14:09

索诺瓦进博会亚洲首展峰力AI人工智能太极全能系列助听器, “双芯协同超算力”突破听力健康新想象资讯

索诺瓦进博会亚洲首展峰力AI人工智能太极全能系列助听器, “双芯协同超算力”突破听力健康新想象

全球同步,亚洲首发,中国首展,索诺瓦峰力强力推出AI人工智能太极全能系列助听器,开启AI超算力助听时代

2025-11-08 11:56

柯君医药口服减重新药CG-0416突破性临床前数据于ObesityWeek 2025上发布资讯

柯君医药口服减重新药CG-0416突破性临床前数据于ObesityWeek 2025上发布

展示出“下一代减重标杆药物”的巨大潜力

2025-11-08 09:33

诺和诺德“诺和关怀”发布鸿蒙版APP与减重专属版资讯

诺和诺德“诺和关怀”发布鸿蒙版APP与减重专属版

11月7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诺和诺德宣布2023年组建的“健康生态联盟”扩容升级,将与更多数字生态圈伙伴在生态融合、数据互联、技术共创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2025-11-07 23:16

凯西罕见病事业部首秀进博会资讯

凯西罕见病事业部首秀进博会

凯西集团是一家以研发为基石、拥有九十年历史的意大利国际制药集团,覆盖呼吸道健康、罕见疾病和专科治疗三大领域,其专利数量在意大利药企中排名首位,公司每年投入超20%营收至...

2025-11-07 22:58

卒中知晓周于进博会启幕,Pipeline™持续助力中国脑血管疾病治疗创新资讯

卒中知晓周于进博会启幕,Pipeline™持续助力中国脑血管疾病治疗创新

美敦力神经介入部门以“深耕廿载·向美而行”为主题举办专场活动,并正式启动“卒中知晓周”倡导行动。

2025-11-07 22:48

辉瑞再拓“进博朋友圈”,引领肿瘤与罕见病诊疗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资讯

辉瑞再拓“进博朋友圈”,引领肿瘤与罕见病诊疗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重磅产品与未来管线悉数亮相,同类第一、同类最优产品加速落地,持续释放创新药物临床价值

2025-11-07 21:01

更长守护,减负前行:拜耳艾力雅® 8mg中国上市,引领nAMD治疗新纪元资讯

更长守护,减负前行:拜耳艾力雅® 8mg中国上市,引领nAMD治疗新纪元

拜耳艾力雅® 8mg(阿柏西普8mg)全国上市媒体发布会隆重举行。

2025-11-07 19:58

诺华公司携手腾讯新闻《超级问诊》亮相进博会,多方合力破解心血管慢病“管理难题”资讯

诺华公司携手腾讯新闻《超级问诊》亮相进博会,多方合力破解心血管慢病“管理难题”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腾讯新闻联合诺华公司共同举办了《超级问诊》进博会特别场

2025-11-07 18:44

美敦力CathWorks实验室开放日丨CathWorks FFRangio系统正式发布!开启心血管诊疗智能新时代资讯

美敦力CathWorks实验室开放日丨CathWorks FFRangio系统正式发布!开启心血管诊疗智能新时代

2025年11月6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美敦力CathWorks实验室开放日重磅启幕

2025-11-07 18:08

携手共筑男性健康防线,“前列腺癌患者关爱科普活动”助力健康中国2030资讯

携手共筑男性健康防线,“前列腺癌患者关爱科普活动”助力健康中国2030

“男性健康月-前列腺癌患者关爱科普活动”于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在拜耳展台成功举办。

2025-11-07 18:03

创新技术赋能高血压防治——美敦力进博会圆桌共议难治性高血压管理新路径资讯

创新技术赋能高血压防治——美敦力进博会圆桌共议难治性高血压管理新路径

来自临床、公共卫生、政策研究及行业领域的多位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创新疗法RDN(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在中国高血压防治体系中的临床应用、卫生经济学价值及未来发展方向。

2025-11-07 17:43